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考查范围:1-5单元)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磬石(p6n)含普(x)白皙(x)钦佩不已(qn) B荒漻(miω)筹划(ch6u)赫然(he)元兀兀穷年(w) C彷徨(p6ng)暑名(sh)深邃(su)迥乎不同(ji6ng) D涉猎(she)迭起(di)彭湃(bai)义愤填膺(y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毛骨悚然忧心忡忡浑身解数进退维谷 B叱咤风云忘下断语人声鼎沸迫不及待 C义愤填膺云云众生扑朔迷高鞠躬尽瘁 D荒草孌萋慷慨以赴踱来踱去班班驳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1)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 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 的基础 (2)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 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 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 不应掉以轻心。 (3)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 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纵然固然允诺 B坚固纵然/当然承诺 C坚实虽然/当然承诺 D坚固虽然/固然允诺 4、默写(6分)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5①《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于1914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②这部小说 讲述的是作者一段辛酸的童年往事。③读了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④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 许多童年的故事。⑤《童年》是一曲感人肺腑的悲歌,更是一首对不屈者的赞歌。⑥这部小说 使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 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文中后四句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A、第句,改为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考查范围:1-5 单元)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 B 荒漻.(miǜ)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 C 彷.徨(páng) 暑.名(shǚ) 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ǒng) D 涉.猎(shè) 迭.起(dié)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毛骨悚然 忧心忡忡 浑身解数 进退维谷 B 叱咤风云 忘下断语 人声鼎沸 迫不及待 C 义愤填膺 云云众生 扑朔迷离 鞠躬尽瘁 D 荒草萋萋 慷慨以赴 踱来踱去 班班驳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1)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 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_______的基础。 (2)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______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 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______不应掉以轻心。 (3)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________,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 B.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4、默写(6 分)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 (2)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 5. ①《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于 1914 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②这部小说 讲述的是作者一段辛酸的童年往事。③读了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④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 许多童年的故事。⑤《童年》是一曲感人肺腑的悲歌,更是一首对不屈者的赞歌。⑥这部小说 使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 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文中后四句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分) A、第 句 ,改为
B、第句,改为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 廑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 你依然可以在山润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 己一方天空。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请你完成〈戏曲大舞台相关习题 (1)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很多的剧种,都有独特的演变过程。如有“东方歌 剧”美誉的国粹 是由安徽的徵调与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棵合发展而 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 衍化而来的。(填戏曲 名称)(2分) (2)中国戏曲虽然历史悠久,种类黛多,但是很多的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都濒临“灭亡”, 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出几招切实可行的办法。(2分) (3)为发扬光大中国地方戏曲,让世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请你拟一条宜传标语,让 中国的戏曲文化走向世界。(2分)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 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 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 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 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 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 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 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 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B、第 句 ,改为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 分) ;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 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 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 己一方天空。 二、综合性学习 (6 分) 7、请你完成相关习题. (1)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很多的剧种,都有独特的演变过程。如有“东方歌 剧”美誉的国粹 是由安徽的徽调与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 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 衍化而来的。(填戏曲 名称)(2 分) (2)中国戏曲虽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是很多的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都濒临“灭亡”, 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出几招切实可行的办法。(2 分) (3)为发扬光大中国地方戏曲,让世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让 中国的戏曲文化走向世界。(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46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12 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 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 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 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 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 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 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 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 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 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 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 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 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噯,在阳台 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 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 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摔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 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 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 面 @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 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 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8.本文第(1)(2)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 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3分) 9.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3分) 10.“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 辛苦翻石头的画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1.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 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 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 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 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 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 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 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 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 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 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 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 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8.本文第(1)(2)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 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 辛苦翻石头的画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我说,你听 木铃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 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 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 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 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 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 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 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 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 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 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 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 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 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 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 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18 分) 我说,你听 木铃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 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 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 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 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 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 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 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 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 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 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 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 她是脑梗,大脑 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 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 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 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
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 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7期有改动) 12.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①→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⑧ 1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 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2)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14.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4分)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句。赏析: 15.“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得老师? 试分别做简要概括。(4分) 16.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4分)
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 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 年第 17 期 有改动) 12.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2 分) ①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 分) ⑴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 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⑵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4 分)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 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5.“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得老师? 试分别做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2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 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干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会宾客大宴( (2)妇抚儿乳( (3)不能名其一处也( )(4)曳屋许许声(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高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9.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 的技艺各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2分) 谷
(三)阅读下文,回答 17—20 题。(12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 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 分) (1)会.宾客大宴( ) (2)妇抚儿乳.( ) (3)不能名.其一处也( ) (4)曳.屋许许声(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9.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 的技艺各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20.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2 分) 答:
(四)阅读诗歌,完成21-22题。(4分)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陂(br):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2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2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四、作文(50分) 23.告别纯真的童年,跨入艳丽多彩的花季;告别虚伪的面具,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告别 亲友,踏上远去的列车;告别家乡,去经历一次陌生的旅行 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别也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一座成长的丰碑 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讲述你的经历,抒发你的感受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9分) 1、A(2分) 2.C(2分) 3、C(2分) 4、(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3)故日月星辰移;故水潦尘埃归焉。(6分)
(四)阅读诗歌,完成 21—22 题。(4 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2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 分) 2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四、作文 (50 分) 23. 告别纯真的童年,跨入艳丽多彩的花季;告别虚伪的面具,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告别 亲友,踏上远去的列车;告别家乡,去经历一次陌生的旅行…… 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别也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一座成长的丰碑。 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讲述你的经历,抒发你的感受。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一、(19 分) 1、A (2 分) 2.C(2 分) 3、C(2 分) 4、(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3)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6 分)
5、③句应改为:读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④句应改为: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 童年的许多故事。(4分) 6、示例: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在花丛下透出凉意。(句 式大致相同,表意清楚,句意连贯即可。)(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1)京剧、二人转。(2分) (2)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传;培养传承人才;政策优惠,减少税收或实行补贴。(2 分) (3)生旦净末演百态,字正腔圆唱古今;中华戏曲,世界文化园林的奇葩;中华戏曲,世界 因你而精彩;东方戏曲,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2分) 三、(46分) (一)(12分) 16.不应删去,理由:(1)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了父母对“我”的 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包含。(2)为下文父母在 海边为“我”寻找“痴心石”打下伏笔。(3分) 17.“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 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3分) 18.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 “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3分) 19.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3分) (二)(18分) 12.①“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②老师脑梗严重,仍记 得当年的教学情景。评分:共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3.(1)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 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看到老师的病情,伤心,难过之情难以控制,体现了“我”对老师深深的爱怜、痛惜。 评分:共2分。答案应含有“对老师的深情”“情感难以控制”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 思对即可。 14示例一:第①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 情。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 微。示例二:第②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亲切温和,表现了学生在老师
5、③句 应改为: 读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 ④句 应改为: 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 童年的许多故事。(4 分) 6、示例: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在花丛下透出凉意。(句 式大致相同,表意清楚,句意连贯即可。)(2分) 二、综合性学习(6 分) 7、(1)京剧、二人转。(2 分) (2)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传;培养传承人才;政策优惠,减少税收或实行补贴。(2 分) (3)生旦净末演百态,字正腔圆唱古今;中华戏曲,世界文化园林的奇葩;中华戏曲,世界 因你而精彩;东方戏曲,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2 分) 三、(46 分) (一)(12 分) 16.不应删去,理由:(1)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了父母对“我”的 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包含。(2)为下文父母在 海边为“我”寻找“痴心石”打下伏笔。(3 分) 17.“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 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3 分) 18.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 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 “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3 分) 19.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3 分) (二)(18 分) 12. ①“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②老师脑梗严重,仍记 得当年的教学情景。评分:共 2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3.⑴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 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评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⑵看到老师的病情,伤心,难过之情难以控制,体现了“我”对老师深深的爱怜、痛惜。 评分:共 2 分。答案应含有“对老师的深情”“情感难以控制”两点内容,每点 1 分,意 思对即可。 14.示例一:第①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 情。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 微。 示例二:第②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亲切温和,表现了学生在老师
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等等(4分) 评分:共2分。也可任选其他角度,如联想和想象、词语的赏析等,表达合理即可 15第一个“好”表现的是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第二个“好”表现的是一个热爱本职 工作的老师。可有不同角度,合理即可。(4分) 16.示例略。“交流”能较好地体现“感受深”,表达通顺即可。(4分) (三)(12分) 17.(2分)(1)适逢,正赶上。(2)喂奶(3)说出(4)拉 18.(4分) (1)(2分)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2分)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 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悉后地逃跑 19.(4分)首尾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2分) 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2分) 20.(2分,举例1分,理由1分)答案举例:剪纸、踩高跷等。(理由略) (四)(4分) 21、“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表明牧童不 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2分) 2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 向往之情)。(2分) 四、作文(略)(50分)
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等等(4 分) 评分:共 2 分。也可任选其他角度,如联想和想象、词语的赏析等,表达合理即可。 15.第一个“好”表现的是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第二个“好”表现的是一个热爱本职 工作的老师。可有不同角度,合理即可。(4 分) 16.示例略。 “交流”能较好地体现“感受深”,表达通顺即可。(4 分) (三)(12 分) 17.(2 分)(1)适逢,正赶上。 (2)喂奶 (3)说出 (4)拉 18.(4 分) (1)(2 分)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2 分)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 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19.(4 分)首尾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2 分) 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2 分) 20.(2 分,举例 1 分,理由 1 分)答案举例:剪纸、踩高跷等。(理由略) (四)(4 分) 21、 “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表明牧童不 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2 分) 2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 向往之情)。(2 分) 四、作文 (略)(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