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孔德立 ①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 是排拒与融 合其他学说的结晶。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 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②《墨子·公孟》篇批评儒家有“四政足以丧天下”。其一,儒家不重天、 不信鬼,导致社会上的恶人毫无宗教敬畏感,民众也失去了批判社会的武器。其 二,厚葬久丧,既耽误生产,又靡财费时,加剧生活贫困。其三,弦歌鼓舞,助 长统治者的奢侈腐化生活。贵族们的一顿饭“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 遍味”(《墨子·辞过》),如果再沉溺于弦歌乐舞之中,奢侈之风会更加兴盛。 其四,宣扬“命定论”,使贵族与平民各安其位,泯灭了民众奋发有为、积极向 上的斗志。墨子认为,儒学之所以不能惠及普通民众,根源在于儒家“仁”说。 “仁”首先是血缘之爱,以“孝”为中心,然后在家庭宗族、邻里乡党、朋友君 臣中次第展开。墨子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各私其亲,不能以对待自 己亲人的方式对待他人。鉴于此,墨子提出了“兼爱”的主张 ③“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要击退墨家的进攻,必须彻 底揭露兼爱的危害。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墨 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 说。当孟子批评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 无差等,施由亲始”亦为儒家所赞同。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反击,他指 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真爱情 感。墨子津津乐道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的兼爱精神,实际上是把特定情感庸俗化了。孟子认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 为己之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在仁爱与 兼爱问题上有着不可弥合的分歧,因此,孟子才尖锐地批判墨家的“兼爱”学说, 认为其会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学。 ④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 立的。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 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是 孟子对儒学的新贡献,但如果我们只注重孟子对儒学的传承的一面,很容易忽略 墨学对孟子的影响。孟子直接说人无仁义礼智则“非人”。可见,善性已经成为 做人的必然条件。那么,孟子性善论的至善源头到底是什么呢?
嘉定区 2012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调研 语 文 试 卷 一 阅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6 分)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 孔德立 ①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 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 是排拒与融 合其他学说的结晶。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 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②《墨子·公孟》篇批评儒家有“四政足以丧天下”。其一,儒家不重天、 不信鬼,导致社会上的恶人毫无宗教敬畏感,民众也失去了批判社会的武器。其 二,厚葬久丧,既耽误生产,又靡财费时,加剧生活贫困。其三,弦歌鼓舞,助 长统治者的奢侈腐化生活。贵族们的一顿饭“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 遍味”(《墨子·辞过》),如果再沉溺于弦歌乐舞之中,奢侈之风会更加兴盛。 其四,宣扬“命定论”,使贵族与平民各安其位,泯灭了民众奋发有为、积极向 上的斗志。墨子认为,儒学之所以不能惠及普通民众,根源在于儒家“仁”说。 “仁”首先是血缘之爱,以“孝”为中心,然后在家庭宗族、邻里乡党、朋友君 臣中次第展开。墨子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各私其亲,不能以对待自 己亲人的方式对待他人。鉴于此,墨子提出了“兼爱”的主张。 ③“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要击退墨家的进攻,必须彻 底揭露兼爱的危害。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墨 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 说。当孟子批评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 无差等,施由亲始”亦为儒家所赞同。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反击,他指 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真爱情 感。墨子津津乐道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的兼爱精神,实际上是把特定情感庸俗化了。孟子认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 为己之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在仁爱与 兼爱问题上有着不可弥合的分歧,因此,孟子才尖锐地批判墨家的“兼爱”学说, 认为其会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学。 ④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 立的。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 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是 孟子对儒学的新贡献,但如果我们只注重孟子对儒学的传承的一面,很容易忽略 墨学对孟子的影响。孟子直接说人无仁义礼智则“非人”。可见,善性已经成为 做人的必然条件。那么,孟子性善论的至善源头到底是什么呢?
⑤如果我们考虑到墨子对儒家的批评,不难发现,墨子对“天”与“善”的 论述正被孟子悄然吸收了。《墨子》书中“天民”一词出现2次,《孟子》书中 出现了3次。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词却不见于其他早期儒墨两家著作。墨子把至 善之天与民连接以来,为人性找到了至善之源。“爱人利人以得福”(《墨子·法 仪》),扶危救困、爱人利人之人,获得天佑而得福。墨子虽未明言人性善,但 推行兼爱之人必定以人之善性为前提。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尚 贤中》)的主张,从“农与工肆”中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 举措。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 益的意识。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 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 墨子“非乐”,孟子则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把墨子认为贵族专享的乐舞文 化转化为了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 ⑥经过孟子对墨学的融合、排拒与吸收,儒学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贵族式的内圣 修身之学,而是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从孔子到孟子,儒家在坚守仁学 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又吸收墨学之“义”,走出了一条主体性传承与包容性创新 之路。 1.第①段空白处填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B.既……又… C.即使……也… D.虽 然……但 2.根据第②、③段内容,辨析“仁爱”与“兼爱”的区别。(3分) 3.墨者夷之的言行违背了墨家的和的主张。(2分) 4.对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段首将传统观点作为一个反面的靶子 B.引出对儒家吸收和融合墨家思想的论述。 C.照应上文批判墨家兼爱无异于禽兽之学 D.更进一步体现孟子“辟墨”的浩然之气。 5.调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顺序,并说明理由。(3分) 6.概述“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⑤如果我们考虑到墨子对儒家的批评,不难发现,墨子对“天”与“善”的 论述正被孟子悄然吸收了。《墨子》书中“天民”一词出现 2 次,《孟子》书中 出现了 3 次。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词却不见于其他早期儒墨两家著作。墨子把至 善之天与民连接以来,为人性找到了至善之源。“爱人利人以得福”(《墨子·法 仪》),扶危救困、爱人利人之人,获得天佑而得福。墨子虽未明言人性善,但 推行兼爱之人必定以人之善性为前提。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尚 贤中》)的主张,从“农与工肆”中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 举措。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 益的意识。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 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 墨子“非乐”,孟子则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把墨子认为贵族专享的乐舞文 化转化为了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 ⑥经过孟子对墨学的融合、排拒与吸收,儒学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贵族式的内圣 修身之学,而是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从孔子到孟子,儒家在坚守仁学 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又吸收墨学之“义”,走出了一条主体性传承与包容性创新 之路。 1.第①段空白处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不……而…… B.既……又…… C.即使……也…… D.虽 然……但…… 2.根据第②、③段内容,辨析“仁爱”与“兼爱”的区别。(3 分) 3.墨者夷之的言行违背了墨家的 和 的主张。(2分) 4.对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在段首将传统观点作为一个反面的靶子。 B.引出对儒家吸收和融合墨家思想的论述。 C.照应上文批判墨家兼爱无异于禽兽之学。 D.更进一步体现孟子“辟墨”的浩然之气。 5.调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顺序,并说明理由。(3 分) 6.概述“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2 分)
一枝红玫瑰玛丽亚·帕弗洛娃 (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 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 (2)她是一个身材矮小、体质衰弱的老人,穿着一身旧衣服。她的头发在脑后 盘成两个小发髻,加上苍白的面孔,使那双蓝眼睛更显得纯朴了。每逢天气暖和 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总是到街心公园去,在那里一直呆到天黑。只要天气一冷, 她便开始到花店去。在花店,有两个按岁数可以做她孙女的卖花姑娘,她俩总是 高高兴兴地接待她,因为有她在店里,她们也可以离开一下,去喝一杯咖啡。每 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她的两只手异乎寻常地敏捷起来,两眼闪 着亮光,苍白的脸颊上还泛出了一丝血色。凡进花店的人都觉得,不买一束花就 离开那个花店是太过意不去了 (3)一天晚上,天下着雨,老妇人坐在花店的小椅子上。突然,门开了,进来 位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男子。他头发花白,专心致志地观看着鲜花。老妇人 怔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拘谨的微笑,眼睛也湿润了。这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杨 科夫!她怎么也想不到,她曾亲自教会他认字的那个支棱着耳朵的瘦孩子,竟出 落成一个这么魁梧的人。瞧,他就要回过头来……天哪,真巧!老妇人下意识地 用手整了整衣服,理了一下她那稀疏的头发,呼吸也紧张、急促起来,她的目光 紧紧跟随着那男子的每一个动作,可是他没回过头来。他挑了一束花,漫不经心 地把钱放下就出去了。那男子早已消失在往来的行人之中了,老妇人却仍然在追 寻他的背影。 (4)“你怎么啦,明卡奶奶?”卖花姑娘走了进来,发现她那激动的神情,惊 讶地问。 5)“噢……没什么。”老妇人惊醒过来,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掩 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 (6)“他是小提琴家杨科夫,彼得·杨科夫。你难道没听说过他吗?”老妇人 高兴地向姑娘问道。 (7)姑娘摇了摇头。 8)“他是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周游世界,从前是我的学生,在班里……” 老人忙着解释说,然后又垂下了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继续说着,好像 在自言自语。姑娘已经扭过头去,解开一束石竹花。 (9)她明白,姑娘没听她讲话。 (10)老人不说话了,轻声道别后就走了。 11)姑娘是不能理解她的。漫长的岁月,不同的风尚和感情把她们分割开了 而老妇人是属于过去那种有点可笑的人,她习惯于发现人的善良,并且天真地相
一枝红玫瑰 玛丽亚·帕弗洛娃 (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 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 (2)她是一个身材矮小、体质衰弱的老人,穿着一身旧衣服。她的头发在脑后 盘成两个小发髻,加上苍白的面孔,使那双蓝眼睛更显得纯朴了。每逢天气暖和 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总是到街心公园去,在那里一直呆到天黑。只要天气一冷, 她便开始到花店去。在花店,有两个按岁数可以做她孙女的卖花姑娘,她俩总是 高高兴兴地接待她,因为有她在店里,她们也可以离开一下,去喝一杯咖啡。每 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她的两只手异乎寻常地敏捷起来,两眼闪 着亮光,苍白的脸颊上还泛出了一丝血色。凡进花店的人都觉得,不买一束花就 离开那个花店是太过意不去了。 (3)一天晚上,天下着雨,老妇人坐在花店的小椅子上。突然,门开了,进来 一位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男子。他头发花白,专心致志地观看着鲜花。老妇人 怔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拘谨的微笑,眼睛也湿润了。这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杨 科夫!她怎么也想不到,她曾亲自教会他认字的那个支棱着耳朵的瘦孩子,竟出 落成一个这么魁梧的人。瞧,他就要回过头来……天哪,真巧!老妇人下意识地 用手整了整衣服,理了一下她那稀疏的头发,呼吸也紧张、急促起来,她的目光 紧紧跟随着那男子的每一个动作,可是他没回过头来。他挑了一束花,漫不经心 地把钱放下就出去了。那男子早已消失在往来的行人之中了,老妇人却仍然在追 寻他的背影。 (4)“你怎么啦,明卡奶奶?”卖花姑娘走了进来,发现她那激动的神情,惊 讶地问。 (5)“噢……没什么。”老妇人惊醒过来,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掩 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 (6)“他是小提琴家杨科夫,彼得·杨科夫。你难道没听说过他吗?”老妇人 高兴地向姑娘问道。 (7)姑娘摇了摇头。 (8)“他是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周游世界,从前是我的学生,在班里……” 老人忙着解释说,然后又垂下了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继续说着,好像 在自言自语。姑娘已经扭过头去,解开一束石竹花。 (9)她明白,姑娘没听她讲话。 (10)老人不说话了,轻声道别后就走了。 (11)姑娘是不能理解她的。漫长的岁月,不同的风尚和感情把她们分割开了, 而老妇人是属于过去那种有点可笑的人,她习惯于发现人的善良,并且天真地相
信,善良迟早会胜利的。她感到幸福的是,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 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如果说她心里 感到遗憾的话,那就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了,不能再去帮助年轻人。 (12)秋天不知不觉地过去,开始下雪了。寒风追逐着街上的行人。花店里暖和 而舒适。老妇人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她伛着腰,裹着单薄的旧大衣走着,两 个卖花姑娘常常这样想:“谁知她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在她们眼里,她一天 天衰老下去,就像个要燃尽的蜡烛。这使姑娘们感到不安。她们请她常来,她乐 于常来。因为她喜欢这个地方。她需要跟别人聊聊天,她除了喜欢孩子们外,还 喜欢花 (13)每当店门打开时,她已经不感到激动,因为她那个闻名的学生再也没有来 (14)有时命运也会捉弄人。一个冬夜,卖花姑娘到药店去,老妇人坐在花店的 椅子上,透过蒙着水汽的玻璃窗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门开了,……您想必已 经猜到了吧?一个男子用手抖落帽子上的雪花,摘下手套,两眼寻找着卖花姑娘。 (15)“您要点什么?”因为激动,老人的声音拖得很长,断断续续。 (16)男子看了看她。老妇人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他就要认出她来了,一定会 认出她来的!刹那间,他那敏锐的目光和老人那兴奋的蓝眼睛相遇了,他现出了 紧张的神情,好像极力回忆着什么。后来他又把目光移到了鲜花上。 (17)“有没有玫瑰花?”“有没有玫瑰花?当然有。可在哪儿呢?”老妇人不 知所措地四下搜寻。她看不见,也忘了放在哪里了。她看着他那双极力回忆着往 事的眼睛 (18)她心慌意乱,竟没有注意到卖花姑娘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那男子看她摆 弄着花束,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于是走上前去,微笑着向她轻声地说道:“我想 对您说………您……”男子到底从她脸上看出了什么,她是不会知道的,连给他递 花的姑娘也不会知道。 (19)男子抽出一枝最漂亮的花,递给老妇人。 (②20)“给我?”她惊讶地喊道,“真的给我的?”喜悦和幸福感使她的眼睛模 糊了。 (21)她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喉咙哽咽,说不上话来 (22)“他认出我来了!小彼得……他没有忘记我!”这些话在她的心里翻腾着。 (23)老妇人像一片落叶,慢慢坐回椅子上,脸上显出宽慰的微笑,手里握着那 枝美丽的红玫瑰 (选自《外国名家微型小说选》)
信,善良迟早会胜利的。她感到幸福的是,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 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如果说她心里 感到遗憾的话,那就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了,不能再去帮助年轻人。 (12)秋天不知不觉地过去,开始下雪了。寒风追逐着街上的行人。花店里暖和 而舒适。老妇人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她伛着腰,裹着单薄的旧大衣走着,两 个卖花姑娘常常这样想:“谁知她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在她们眼里,她一天 天衰老下去,就像个要燃尽的蜡烛。这使姑娘们感到不安。她们请她常来,她乐 于常来。因为她喜欢这个地方。她需要跟别人聊聊天,她除了喜欢孩子们外,还 喜欢花……。 (13)每当店门打开时,她已经不感到激动,因为她那个闻名的学生再也没有来 过。 (14)有时命运也会捉弄人。一个冬夜,卖花姑娘到药店去,老妇人坐在花店的 椅子上,透过蒙着水汽的玻璃窗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门开了,……您想必已 经猜到了吧?一个男子用手抖落帽子上的雪花,摘下手套,两眼寻找着卖花姑娘。 (15)“您要点什么?”因为激动,老人的声音拖得很长,断断续续。 (16)男子看了看她。老妇人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他就要认出她来了,一定会 认出她来的!刹那间,他那敏锐的目光和老人那兴奋的蓝眼睛相遇了,他现出了 紧张的神情,好像极力回忆着什么。后来他又把目光移到了鲜花上。 (17)“有没有玫瑰花?”“有没有玫瑰花?当然有。可在哪儿呢?”老妇人不 知所措地四下搜寻。她看不见,也忘了放在哪里了。她看着他那双极力回忆着往 事的眼睛…… (18)她心慌意乱,竟没有注意到卖花姑娘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那男子看她摆 弄着花束,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于是走上前去,微笑着向她轻声地说道:“我想 对您说……您……”男子到底从她脸上看出了什么,她是不会知道的,连给他递 花的姑娘也不会知道。 (19)男子抽出一枝最漂亮的花,递给老妇人。 (20)“给我?”她惊讶地喊道,“真的给我的?”喜悦和幸福感使她的眼睛模 糊了。 (21)她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喉咙哽咽,说不上话来。 (22)“他认出我来了!小彼得……他没有忘记我!”这些话在她的心里翻腾着。 (23)老妇人像一片落叶,慢慢坐回椅子上,脸上显出宽慰的微笑,手里握着那 枝美丽的红玫瑰…… (选自《外国名家微型小说选》)
7.作者在第(2)段划浪线处两次描写老妇人脸色的用意 是 (3分) 8.阅读第(3)、第(16)段的划线句,辨析老妇人心理上的差异。(2分) 9.有人认为,第(5)段中加点词语“惊醒过来”表述不确切,应改为“平静下 来”,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4分) 10.对(12)段中第一、二句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室外的寒冷反衬花店里的暖和、舒适,以及人情的温暖,为人物的活动作 铺垫。 B.老人衣着的单薄与天气的寒冷形成强烈的发差,由此暗示老妇人生活境遇的 窘迫。 C.以自然的冬天象征老妇人人生的冬天,暗示身体虚弱、落魄孤寂的她将不久 人世。 D.承上启下,由秋夜师生巧遇时的遗憾过渡到冬夜邂逅、相认时的宽慰,衔接 自然。 1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这一句在文中出现了 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12.赏析这篇小说的题目“一枝红玫瑰”。(140字以内)(6分)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是处红衰翠减, (柳永《八声甘州》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 《师说》)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4) 列坐其次。(王羲之 《兰亭集序》) (5)酿泉为酒 (欧 阳修《醉翁亭记》)
7.作者在第(2)段划浪线处两次描写老妇人脸色的用意 是 。(3 分) 8.阅读第(3)、第(16)段的划线句,辨析老妇人心理上的差异。(2 分) 9.有人认为,第(5)段中加点词语“惊醒过来”表述不确切,应改为“平静下 来”,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4 分) 10.对(12)段中第一、二句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以室外的寒冷反衬花店里的暖和、舒适,以及人情的温暖,为人物的活动作 铺垫。 B.老人衣着的单薄与天气的寒冷形成强烈的发差,由此暗示老妇人生活境遇的 窘迫。 C.以自然的冬天象征老妇人人生的冬天,暗示身体虚弱、落魄孤寂的她将不久 人世。 D.承上启下,由秋夜师生巧遇时的遗憾过渡到冬夜邂逅、相认时的宽慰,衔接 自然。 1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这一句在文中出现了 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 。(4 分) 12.赏析这篇小说的题目“一枝红玫瑰”。(140 字以内)(6 分) (三)默写。(6 分) 【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⑴是处红衰翠减, 。(柳永《八声甘州》)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 《师说》) ⑶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⑷ ,列坐其次。(王羲之 《兰亭集序》) ⑸酿泉为酒, 。(欧 阳修《醉翁亭记》)
(6)海到无边天作岸 。(林则徐《出 老》) (7)高山仰止, (《诗经》 ,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 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商略:商量。②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其生前隐居之地, 即是吴松。 14.“点绛唇”是这首词的 。(1分) 15.下面对本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从燕雁随季节而飞的无心,可见诗人心境的纯朴天然。 B.诗人打算追随陆龟蒙一起到天涯,实现自己的救国梦。 C.“残柳参差舞”象征南宋衰落但又包含不甘灭亡的意味。 D.全词委婉表达了词人凭栏怀古的复杂心情,苍凉悲壮。 16.任选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卢程,不知其世家也。唐昭宗时,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 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 诚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 因举杯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程大恨曰:“用人不以 门阀而先田舍儿邪!” 庄宗即位,议择宰相,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程为故唐时名族, 可以为相,庄宗遂以程为中书侍郎。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拜命之日 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左右,对曰:“宰相檐子①入门。”庄宗登 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
⑹海到无边天作岸, 。(林则徐《出 老》) ⑺高山仰止, 。(《诗经》) ⑻ ,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14-16 题。(8 分)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①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 天随②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商略:商量。②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其生前隐居之地, 即是吴松。 14.“点绛唇”是这首词的 。(1 分) 15.下面对本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3 分) A.从燕雁随季节而飞的无心,可见诗人心境的纯朴天然。 B.诗人打算追随陆龟蒙一起到天涯,实现自己的救国梦。 C.“残柳参差舞”象征南宋衰落但又包含不甘灭亡的意味。 D.全词委婉表达了词人凭栏怀古的复杂心情,苍凉悲壮。 16.任选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16 分) 卢程,不知其世家也。唐昭宗时,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 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 诚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 因举杯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程大恨曰:“用人不以 门阀而先田舍儿邪!” 庄宗即位,议择宰相,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程为故唐时名族, 可以为相,庄宗遂以程为中书侍郎。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拜命之日, 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左右,对曰:“宰相檐子①入门。”庄宗登 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
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 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 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 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 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 予九卿!”趣令自尽,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 中风卒。 【注】①檐子:轿子 ②兴唐府:地名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掌书记王诚殁于阵( )(2)人有假驴夫于程者( (3)衣鹤氅 )(4)趣令自 尽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尝辞不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质不乐行事 望洋向若而叹曰 C.庄宗闻其声以左右 其孰能讥之乎 D.因举杯属巡官冯道 因利乘便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 (2)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 20.文中“似是而非”的意思是 。(2分) 21.分析卢程这一人物形象。(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夷陵县至喜堂记欧阳修
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 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②给之,府吏 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 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 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 予九卿!”趣令自尽,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 中风卒。 【注】①檐子:轿子 ②兴唐府:地名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掌书记王诚殁于阵( ) (2)人有假驴夫于程者( ) (3)衣鹤氅 ( ) (4)趣令自 尽 (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以尝辞不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质不乐行事 望洋向若而叹曰 C.庄宗闻其声以左右 其孰能讥之乎 D.因举杯属巡官冯道 因利乘便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 (2)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 20.文中“似是而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 分) 21.分析卢程这一人物形象。(3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12 分) 夷陵县至喜堂记 欧阳修
①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 所仰于四方。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②州居无城郭,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 过市,必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 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 ③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南北之街,作 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 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新吏舍。三年夏,县功毕。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 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 日,居之以休其心。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④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今乃赖朱公而得 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⑤然夷陵之僻,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然不 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盜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 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⑥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 【注】①甓(pi):用砖铺。 22.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明。(2分)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23.简述朱公“变其俗”的具体措施。(3分) 24.第④段“所以来之意”指的是 (用文中原话 回答)(2分) 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因罪来到夷陵,知州朱公与作者有老交情并且同情作者。 B.作者在厅事堂东面为朱公兴建至喜堂,住在里面可以修养身心 C.朱公治理峡州时开始建设修整夷陵城,并着手改变当地陋俗。 D.朱公让夷陵县令刘光裔加强治理夷陵,建起敕书楼,整修吏舍
①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 所仰于四方。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②州居无城郭,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 过市,必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 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 ③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①南北之街,作 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 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新吏舍。三年夏,县功毕。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 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 日,居之以休其心。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④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今乃赖朱公而得 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⑤然夷陵之僻,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然不 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 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⑥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 【注】①甓(pì):用砖铺。 22.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明。(2 分)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23. 简述朱公“变其俗”的具体措施。(3 分) 24.第④段“所以来之意”指的是 (用文中原话 回答)(2 分) 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因罪来到夷陵,知州朱公与作者有老交情并且同情作者。 B.作者在厅事堂东面为朱公兴建至喜堂,住在里面可以修养身心。 C.朱公治理峡州时开始建设修整夷陵城,并着手改变当地陋俗。 D.朱公让夷陵县令刘光裔加强治理夷陵,建起敕书楼,整修吏舍
26.简析“至喜堂”命名的原因。(3分) 写作7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不要写成诗歌)。 大河忠告野溪:“你的脚步太乱,所以行程有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1.(2分)B 2.(3分)“仁爱”以血缘为基础,以“孝”为中心,依次在亲人、乡邻、朋 友、君臣中展开。“兼爱”指泛爱大众,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仁爱” 说明人与人之间有亲疏之别,而“兼爱”则主张不分远近、亲疏、贵贱地爱一切 人。(每点1分) (2分)薄葬、兼爱 4.(2分)D 5.(3分)应该调整为“排拒、吸收与融合”。(1分)这是按照事物(孟子学 说)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1分)孟子对于墨学开始的尖锐批判,然后进 行吸收,最后融合墨学,进行包容性创新。(1分) 6.(4分)儒家学派的孟子性善论的至善源头在于墨子的兼爱主张。而孟子的 民本思想则在墨子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儒家仁爱的价 值观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孟子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是对墨 子“非乐”观点融合与创新。(每点1分。如果回答“儒学由贵族式的内圣修身 之学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酌给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26.简析“至喜堂”命名的原因。(3 分) 二 写作 70 分 27.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不要写成诗歌)。 大河忠告野溪:“你的脚步太乱,所以行程有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6 分) 1.(2 分)B 2.(3 分)“仁爱”以血缘为基础,以“孝”为中心,依次在亲人、乡邻、朋 友、君臣中展开。“兼爱”指泛爱大众,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仁爱” 说明人与人之间有亲疏之别,而“兼爱”则主张不分远近、亲疏、贵贱地爱一切 人。(每点 1 分) 3.(2 分)薄葬、兼爱 4.(2 分)D 5.(3 分)应该调整为“排拒、吸收与融合”。(1 分)这是按照事物(孟子学 说)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1 分)孟子对于墨学开始的尖锐批判,然后进 行吸收,最后融合墨学,进行包容性创新。(1 分) 6.(4 分)儒家学派的孟子性善论的至善源头在于墨子的兼爱主张。而孟子的 民本思想则在墨子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儒家仁爱的价 值观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孟子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是对墨 子“非乐”观点融合与创新。(每点 1 分。如果回答“儒学由贵族式的内圣修身 之学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酌给 1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2 分)
7.(3分)前一处描写表明老妇人年老体弱;后一处体现老妇人在感受他人信任, 获得排解孤寂机会(或能帮助他人)时的欣慰。两处描写体现了随着情节的发展, 老妇人心理上微妙的变化过程。(每点1分) 8.(2分)前一处表现老妇人第一次巧遇扬科夫,揣测成名的学生可能马上认出 自己时情绪的激动。后一处表现第二次邂逅扬科夫时,被学生扬科夫认出而激动 异常、欣喜若狂。(每点1分) 9.(4分)答案示例:我认为用“惊醒过来”一语表述确切。(1分)照应前面 的描写:老妇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姑娘的询问才使之惊动和觉醒(1分) 如果改用“平静下来”,会与后一个句子——“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 掩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一一矛盾。(每点2分,给完为止) 10.(3分)C(象征意义的说法牵强附会) 11.(4分)首段的句子提挈下文,又交代主人公的身份:(1分)(11)段的句 子照应开头,强调老妇人“播下善与美的种子”,为下文成才成名的学生赠送给 她最美丽的玫瑰花埋下伏笔,揭示了后文扬科夫向他献花的原因。(2分)重复 内容、表述相同的关键性语句,便将师生两次邂逅自然地连接在一起,推动了情 节的发展。(1分) 12.(6分)示例:“一枝红玫瑰”出现在高潮部分,在文中是感恩的象征,是 “善良迟早会胜利”的明证,是善与美的种子生根开花的体现。以此为题,既可 以提示小说最重要的情节,又可以涵盖作品的主旨(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统帅) 同时,简洁、鲜明、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深思,具 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标题本身形式上的美感)。 评分说明:本题分内容和语言两项评分。 评分项1:内容 分值 等级描述 答题模式 对“一枝红玫瑰”含义的理解深刻全应答中包含①或②或③ 3-4分面,对以此为题意义的评价合理。根据及④或⑤ 应答的完整性区分3分和4分 对“一枝红玫瑰”含义的理解正确,对应答中包含某一项 1-2分以此为题意义的评价基本合理。根据理 解、评价的合理程度区分1分和2分 0分作答,或所答完全与题目无关或对小排上述模式 说思想理解错误
7.(3 分)前一处描写表明老妇人年老体弱;后一处体现老妇人在感受他人信任, 获得排解孤寂机会(或能帮助他人)时的欣慰。两处描写体现了随着情节的发展, 老妇人心理上微妙的变化过程。(每点 1 分) 8.(2 分)前一处表现老妇人第一次巧遇扬科夫,揣测成名的学生可能马上认出 自己时情绪的激动。后一处表现第二次邂逅扬科夫时,被学生扬科夫认出而激动 异常、欣喜若狂。(每点 1 分) 9.(4 分)答案示例:我认为用“惊醒过来”一语表述确切。(1 分)照应前面 的描写:老妇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姑娘的询问才使之惊动和觉醒(1 分); 如果改用“平静下来”,会与后一个句子——“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 掩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矛盾。(每点 2 分,给完为止) 10.(3 分)C(象征意义的说法牵强附会) 11.(4 分)首段的句子提挈下文,又交代主人公的身份;(1 分)(11)段的句 子照应开头,强调老妇人“播下善与美的种子”,为下文成才成名的学生赠送给 她最美丽的玫瑰花埋下伏笔,揭示了后文扬科夫向他献花的原因。(2 分)重复 内容、表述相同的关键性语句,便将师生两次邂逅自然地连接在一起,推动了情 节的发展。(1 分) 12.(6 分)示例:“一枝红玫瑰”出现在高潮部分,在文中是感恩的象征,是 “善良迟早会胜利”的明证,是善与美的种子生根开花的体现。以此为题,既可 以提示小说最重要的情节,又可以涵盖作品的主旨(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与统帅); 同时,简洁、鲜明、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深思,具 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标题本身形式上的美感)。 评分说明:本题分内容和语言两项评分。 评分项 1:内容 分值 等级描述 答题模式 3-4 分 对“一枝红玫瑰”含义的理解深刻全 面,对以此为题意义的评价合理。根据 应答的完整性区分 3 分和 4 分 应答中包含①或②或③, 及④或⑤ 1-2 分 对“一枝红玫瑰”含义的理解正确,对 以此为题意义的评价基本合理。根据理 解、评价的合理程度区分 1 分和 2 分 应答中包含某一项 0 分 未作答,或所答完全与题目无关或对小 说思想理解错误。 非上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