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检测科技文阅读 1、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 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 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 满尊崇与敬意。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 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西方人则把 “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 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从 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 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 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 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 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庄严的建筑物 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 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 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 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 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献出整齐有 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 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销云散”时,西方古 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 (取材于《品阅中西建筑艺术之美》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宗教神秘主义的结构是解释西方人对于古老建筑充满尊崇和敬意的唯一依据。 B.西方人狂热崇拜神灵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优良的 精神文化基础。 C.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的古代建筑则占 领着高空。 D.西方园林绿化的自然物都呈献出整齐而有序的几何图案,既超 脱又自然 15.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众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具有一种 “集体美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科技文阅读 1、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 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 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 满尊崇与敬意。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 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西方人则把 “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 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从 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 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 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 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 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庄严的建筑物 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 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 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 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 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献出整齐有 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 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销云散”时,西方古 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 同。 (取材于《品阅中西建筑艺术之美》)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宗教神秘主义的结构是解释西方人对于古老建筑充满尊崇和敬意的唯一依据。 B.西方人狂热崇拜神灵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优良的 精神文化基础。 C.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的古代建筑则占 领着高空。 D.西方园林绿化的自然物都呈献出整齐而有序的几何图案,既超 脱又自然。 15.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众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具有一种 “集体美
B.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地面平面铺开,空间格局具有封闭的群 体的特征。 C.北京明清宫殿规模巨大的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 “集体意识 D.西方古代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不是“集体美”而是 “个性美 16.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 (4分) 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4.C(A。原文没有体现宗教神秘主义情绪和古老建筑之间具有必然联系。B西 方建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D原文“超脱自 然”是说超越了自然,是一种人工美) 15.A(本文的“集体美”是指建筑物格局的群体性,不是说“集体力量产生了 美”) 16.①西方人以古老建筑为贵,中国以新建筑为贵。 ②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 则,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 ③西方人选用石材,中国选用木材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嫦娥“撞月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 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 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 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 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 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 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 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 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 欧洲的“ SMART一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 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 做法。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 LCROSS” 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 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这 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 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B.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地面平面铺开,空间格局具有封闭的群 体的特征。 C.北京明清宫殿规模巨大的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 “集体意识”。 D.西方古代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不是“集体美”而是 “个性美。” 16.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 (4 分) 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 14.C(A。原文没有体现宗教神秘主义情绪和古老建筑之间具有必然联系。B 西 方建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D 原文“超脱自 然”是说超越了自然,是一种人工美) 15.A(本文的“集体美”是指建筑物格局的群体性,不是说“集体力量产生了 美”) 16.①西方人以古老建筑为贵,中国以新建筑为贵。 ②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 则,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 ③西方人选用石材,中国选用木材。 (一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1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 “嫦娥“撞月 2009 年 3 月 1 日 16 时 13 分 10 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 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 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 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 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 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 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 的 380 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 20 世纪 90 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 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 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 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 做法。今年 5 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 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 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丰富海区域。这 里距上世纪 70 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 16 号”及“月球 20 号”的着 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 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 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 月一一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 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 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 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 20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 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 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 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共10分) 14.C。[A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项“主要依据 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5.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6.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 测器对撞月 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CCD 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4分。“遗憾”,2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 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 1分。] 3、(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①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 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 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他把国学等同于 国故学 ②这个定义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则举凡研究一切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都是 国学。但历史文化这一概念所包含内容未免太庞杂,哲学、法律、宗教、艺术 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服饰等等,都可以囊括在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 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 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 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 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 CCD 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 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 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 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 20 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 16 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 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 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 20 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 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 分) 参考答案 (共 10 分) 14.C。[A 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 项“主要依据 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 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15.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16.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 测器对撞月 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 CCD 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 4 分。“遗憾”,2 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 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 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 1 分。] 3、(1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 ①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 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 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他把国学等同于 国故学。 ②这个定义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则举凡研究一切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都是 国学。但历史文化这一概念所包含内容未免太庞杂,哲学、法律、宗教、艺术、 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服饰等等,都可以囊括在
内。对所有这些内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国学吗?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 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③后来大家比较一致接受的定义,是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直接联系 在一起。以此,钱宾四先生《国学概论》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 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马一浮先生 抗战期间在江西泰和讲国学,也开宗明义地标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 国学。”运已经是给定的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相当长时间以来,学界使用 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 定,已经经历了收缩过程。 ④盖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 因此之故,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新定义。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 于宽泛笼统,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令揩定 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马先生 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六艺之学”。“揩定”一词是佛家用语,马先生说:“每 下一义,须有法式,谓之揩定。” ⑤“六艺”亦称“六经”。我国学术的源头即在于此,中华文化的原典 精神亦出于此。我们今天讲国学,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六经”。 ⑥至于“六艺”在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发生的作用,《礼记·经解》引 用孔子的话,有如下概括:“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 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絮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概括的固是“六艺”本身的精神旨趣,但也都关乎 生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和品德。换言之,“温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 通知远”是人的学识,“广博易良”是人的和乐,“絜静精微”是人的玄思,“恭 俭庄敬”是人的礼敬,“属辞比事”是人的正见。《庄子·天下篇》解“六艺” 又日:“《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 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马一浮先生认为上述孔、庄两家对“六艺”的 解泽,简明而得其宗趣。 ⑦我们作为现代人,尽管为各z曲闻见的知识所包围,可是我们的精神 血脉里亦不可没有“六艺之道”。而虽为现代人,又何妨也是受过“六艺”熏陶 的“六艺之人”。在马先生看来,“六艺之教”应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如 果条件具备,不排除也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使蒙尘已久的人类,革 除习气,变化气质,回归本然之善 (取材于刘梦溪《到底什么是国学》)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胡适的国学定义错误在于没把国学和我国固有的学术联系起 来 B.在国学定义问题上,马一浮比胡适更符合确定概念的一般规则 C.钱宾四给国学下的定义综合吸取了胡、马两人国学定义的长处。 马一浮认为“六艺之教”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血 脉
内。对所有这些内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国学吗?胡适的定义,外延过于宽泛,内 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 ③后来大家比较一致接受的定义,是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直接联系 在一起。以此,钱宾四先生《国学概论》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 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马一浮先生 抗战期间在江西泰和讲国学,也开宗明义地标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 国学。”运已经是给定的与胡适不同的国学定义了。相当长时间以来,学界使用 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 定,已经经历了收缩过程。 ④盖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 因此之故,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新定义。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 于宽泛笼统,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令揩定 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马先生 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六艺之学”。“揩定”一词是佛家用语,马先生说:“每 下一义,须有法式,谓之揩定。” ⑤“六艺”亦称“六经”。我国学术的源头即在于此,中华文化的原典 精神亦出于此。我们今天讲国学,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六经”。 ⑥至于“六艺”在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发生的作用,《礼记·经解》引 用孔子的话,有如下概括:“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 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絮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概括的固是“六艺”本身的精神旨趣,但也都关乎 生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和品德。换言之,“温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 通知远”是人的学识,“广博易良”是人的和乐,“絜静精微”是人的玄思,“恭 俭庄敬”是人的礼敬,“属辞比事”是人的正见。《庄子·天下篇》解“六艺” 又日:“《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 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马一浮先生认为上述孔、庄两家对“六艺”的 解泽,简明而得其宗趣。 ⑦我们作为现代人,尽管为各 z 曲闻见的知识所包围,可是我们的精神 血脉里亦不可没有“六艺之道”。而虽为现代人,又何妨也是受过“六艺”熏陶 的“六艺之人”。在马先生看来,“六艺之教”应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如 果条件具备,不排除也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使蒙尘已久的人类,革 除习气,变化气质,回归本然之善。 (取材于刘梦溪《到底什么是国学》)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胡适的国学定义错误在于没把国学和我国固有的学术联系起 来。 B.在国学定义问题上,马一浮比胡适更符合确定概念的一般规则。 C.钱宾四给国学下的定义综合吸取了胡、马两人国学定义的长处。 D.马一浮认为“六艺之教”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血 脉
15.马一浮认为“六艺”对现代人类最重要的作用是(3 分) A.关乎生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品德 B.“六艺之教”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C.有可能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资源 D.使蒙尘已久的人类重新回归本然之善。 16.本文中的国学定义有几次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了治学的什么特点?(4分) 参考答案 (本题有3个题,共10分) 14.(3分)B 15.D(3分) 16.(4分) 答:(1)3次(1分)。(2)治学要有明确的范围;有独立创作性:要 讲求精细化科学化(或:学术概念的内涵外延要明确清晰,要精细化科学化。主 要有以下几个要点:范围属性明确;独立性;独创性;精细化;科学化。只要答 出意思符合的一个方面得1分,答对3个方面的要点,即可得这一问的满分3 分) 北京市崇文区届高三二模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语文试题 4 “说书”艺术:第七块醒木 杨凯 从传统而言,没有醒木就谈不上说书,因为开场和收场都得拍上那一下。不但要 拍,还得要说,围绕醒木说上一段词儿,在《江湖丛谈》里,评书大师连阔如就 提到了一段“醒木词 “一块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圣人 一块警儒教,天师一块警鬼神。僧家一块劝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一块落在江 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艺论家门。” 由此可见,这醒木是很了得的,对说书人来说,这是对自己身份的象征和提醒。 醒木分7种,用的人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但是都有或统辖万民、或劝化世人 的内涵。这其间的意味之悠长,用句现代话讲,大概要算是一种自我认同 关于醒木的种类,另有一种讲法,较之连阔如的“醒木词”还要详细,共分了 13类,竟然赋予每种以名字。比如第五块的名字叫“惊堂”,这是很为大家熟 悉的,知县坐堂要用这个;第十二块名叫“如意”,知道的人不多,戏界人所用 学校的老师用第四块叫“醒误”;医生用第十一块叫“慎沉”;如此等等,不 而足。十三块醒木中,只有第七块的名字是叫“醒木”,为评书人所用。 读到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目,让我这个现代人有很我感慨。其实无论何种名目,都 只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小木块,都只是要用它“啪”的一声提醒自己的“听 众”一一注意,下面我说的大家可要认真听好了一一所不同的是,君王发布谕旨 将相宣示命令,法官处以判决,医生告以秘方,老师授以课业……这些名目, 方面让人感到古代中国等级制度已经深深印人民间叙述的语言当中,帝中将相用 的木头要用“龙胆”、“虎威”,而市并生民用的木块只用“获苓”(糕点铺用)
15.马一浮认为“六艺”对现代人类最重要的作用是(3 分) ( ) A.关乎生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品德。 B.“六艺之教”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C.有可能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资源。 D.使蒙尘已久的人类重新回归本然之善。 16.本文中的国学定义有几次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了治学的什么特点?(4 分) 参考答案 (本题有 3 个题,共 10 分) 14.(3 分)B 15.D(3 分) 16.(4 分) 答:(1)3 次(1 分)。(2)治学要有明确的范围;有独立创作性;要 讲求精细化科学化(或:学术概念的内涵外延要明确清晰,要精细化科学化。主 要有以下几个要点;范围属性明确;独立性;独创性;精细化;科学化。只要答 出意思符合的一个方面得 1 分,答对 3 个方面的要点,即可得这一问的满分 3 分) 北京市崇文区届高三二模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语文试题 4、 “说书”艺术:第七块醒木 杨 凯 从传统而言,没有醒木就谈不上说书,因为开场和收场都得拍上那一下。不但要 拍,还得要说,围绕醒木说上一段词儿,在《江湖丛谈》里,评书大师连阔如就 提到了一段“醒木词”: “一块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圣人 一块警儒教,天师一块警鬼神。僧家一块劝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一块落在江 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艺论家门。” 由此可见,这醒木是很了得的,对说书人来说,这是对自己身份的象征和提醒。 醒木分 7 种,用的人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但是都有或统辖万民、或劝化世人 的内涵。这其间的意味之悠长,用句现代话讲,大概要算是一种自我认同。 关于醒木的种类,另有一种讲法,较之连阔如的“醒木词”还要详细,共分了 13 类,竟然赋予每种以名字。比如第五块的名字叫“惊堂”,这是很为大家熟 悉的,知县坐堂要用这个;第十二块名叫“如意”,知道的人不多,戏界人所用; 学校的老师用第四块叫“醒误”;医生用第十一块叫“慎沉”;如此等等,不一 而足。十三块醒木中,只有第七块的名字是叫“醒木”,为评书人所用。 读到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目,让我这个现代人有很我感慨。其实无论何种名目,都 只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小木块,都只是要用它“啪”的一声提醒自己的“听 众”——注意,下面我说的大家可要认真听好了——所不同的是,君王发布谕旨, 将相宣示命令,法官处以判决,医生告以秘方,老师授以课业……这些名目,一 方面让人感到古代中国等级制度已经深深印人民间叙述的语言当中,帝中将相用 的木头要用“龙胆”、“虎威”,而市并生民用的木块只用“获苓”(糕点铺用)
“唤公”(当铺用),气象高下立现;但另一方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人 对各种行业抱有的“神圣感“,它会让一个古代的说书先生或者糕点师傅感到, 我手中的这一方木头不是没有来头的,我从事的这个职业不是没有价值的 这种神圣感,既来自对行业祖师、行业神的顶礼膜拜,也有对行业规矩的尊重和 践行。比如《江湖丛谈》里谈到,如果是生意人去听评书,按照规矩,说书人是 不收他钱的,彼此互道“辛苦“就OK了;但是这个生意人也要注意,不能坐在 这个书场的”龙须凳“(桌子前面的两条长凳)上,只能坐桌子后面的凳子。这 些就是行规。醒木拿在手中,就不能坏了规矩,如果说书人唯利是图,落座就要 收钱,这个场子可就摆不长了。不过,现在都是大剧场小剧场,几乎都是凭票进 场,不管你是不是生意人,都只有一个名字,叫“消费者”;所不变的是,今天 的说书人,依然要把手中那第七块醒木往桌子上一拍,“啪”的一响,列位看官, 请了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说书艺人用的醒木,主要功能是供开场和收场时拍上那一下子 引起听者注意。 B.连阔如的“醒木词”,既押韵上口,又意味悠长,但在醒木的 分类上显得粗浅 C.“醒木词”中把醒木分为了7种,用的人不一样,功能也不 样,但内涵相同。 D.作者借介绍醒木对说书这类民间叙述语言中诸如等级制度的糟 粕也予以了否定。 15.下列推断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 分) A.把醒木分成7类也好,分成3类也好,说书艺人的那块都排在 第七位,这是说书人 的行业规矩 B.从十三块醒木的位次看,在古代,老师的地位比知县高,知县 比评书人高,评书人 比医生、戏子高 C.古代人对行业的“神圣感”,既有对行业祖师、行业神的尊崇 也有对行规的尊重和践行,还有一份自我认同感 D.和古代不同,现在人们听评书几乎都是购票入场,对号入座, 即使生意人也不例外, 这是因为等级制度已经没有了 16.从全文看,“醒木”的提醒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4.答案:D 评分:3分 15.答案:C 评分:3分
“唤公”(当铺用),气象高下立现;但另一方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人 对各种行业抱有的“神圣感“,它会让一个古代的说书先生或者糕点师傅感到, 我手中的这一方木头不是没有来头的,我从事的这个职业不是没有价值的。 这种神圣感,既来自对行业祖师、行业神的顶礼膜拜,也有对行业规矩的尊重和 践行。比如《江湖丛谈》里谈到,如果是生意人去听评书,按照规矩,说书人是 不收他钱的,彼此互道“辛苦“就 OK 了;但是这个生意人也要注意,不能坐在 这个书场的”龙须凳“(桌子前面的两条长凳)上,只能坐桌子后面的凳子。这 些就是行规。醒木拿在手中,就不能坏了规矩,如果说书人唯利是图,落座就要 收钱,这个场子可就摆不长了。不过,现在都是大剧场小剧场,几乎都是凭票进 场,不管你是不是生意人,都只有一个名字,叫“消费者”;所不变的是,今天 的说书人,依然要把手中那第七块醒木往桌子上一拍,“啪”的一响,列位看官, 请了——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说书艺人用的醒木,主要功能是供开场和收场时拍上那一下子, 引起听者注意。 B.连阔如的“醒木词”,既押韵上口,又意味悠长,但在醒木的 分类上显得粗浅。 C.“醒木词”中把醒木分为了 7 种,用的人不一样,功能也不一 样,但内涵相同。 D.作者借介绍醒木对说书这类民间叙述语言中诸如等级制度的糟 粕也予以了否定。 15.下列推断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 分) ( ) A.把醒木分成 7 类也好,分成 3 类也好,说书艺人的那块都排在 第七位,这是说书人 的行业规矩。 B.从十三块醒木的位次看,在古代,老师的地位比知县高,知县 比评书人高,评书人 比医生、戏子高。 C.古代人对行业的“神圣感”,既有对行业祖师、行业神的尊崇, 也有对行规的尊重和 践行,还有一份自我认同感。 D.和古代不同,现在人们听评书几乎都是购票入场,对号入座, 即使生意人也不例外, 这是因为等级制度已经没有了。 16.从全文看,“醒木”的提醒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 14.答案:D 评分:3 分 15.答案:C 评分:3 分
16.答案:提醒自己的身份,提醒自己的职业价值,提醒自己尊重和践行行业规 矩,提醒自己的“听众”要认真听好。 评分:共4分。共4个要点,每个1分。 5、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简体字在我国普及将近50年,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使用则已超过了60年。近来 部分文化人士提出废除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同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张汉 字继续简化,认为应积极向世界推广简体字。汉字“繁简之争”愈演愈烈。 其实汉字本没有繁体和简体的区别。“繁体字”和“简体字”严格意义上不是准 确的概论,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这些都是字 体的名称,因文字的结构形式不同而有所区别。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 汉字简化改革。人们习惯上将没有经过简化的汉字称为“繁体字”,简化后的汉 字称为“简体字”。简体字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不是新创造出来的文 字形式。汉字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繁体字也是一种发展演变的 结果。例如,繁体字“雲”,是在古老的字形“云”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简体 字其实采用的就是这种更古老的字形。 汉字简化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汉字文化圈的普遍现象。日本、韩国、东南亚华 人聚居区等地区也普遍使用汉字。由于大部汉字笔画繁琐,书写麻烦,造成了推 广、交流的障碍。最早由官方推行汉字简化改革的是日本和韩国。20世纪80年 代末,泰国允许华人中小学使用简体字。在新加坡,政府提倡在汉语交流中写简 体字。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美国开设中文教育课的高中,选择简体字教材的 学校占50%。可见,海外华人对简体字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陌生。 当然,目前在海外华人中,使用繁体字还是主流。为了更好地和全球华人沟通, 认识繁体字是非常必要的。文字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传承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典 籍中,相当一部分是繁体字版本,“识繁”可以阅读这些典籍,从而能够接受书 中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书法艺术中仍保留着写繁体 字的传统,认识繁体字对于欣赏领会书法之美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提出了“用简识繁”的建议。即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简体字 以便于沟通:在有限范围、有限阶段内识繁体字,以便更好地传承文化。要在教 育中增加“识繁”的内容,比如,可以在书法课或者髙考试题中増加辩认繁体字 的内容,加强对繁体字辩认的重视。 文化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发展过程,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存的局面就是这种演变 的结果。从全球文化环境后,提倡多样性文化、反对一元文化的观念被普遍认同。 因此,政府对汉字的“繁简之争”应该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 (取材于裴钰《17个角度看汉字繁简之争》) 14.下列对文意的正确,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体字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经在全球汉字文化圈中 得到广泛使用。 B.汉字简化最早是由日本和韩国发起,60多年来已逐步推广到 亚洲和世界范围。 C.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不少繁体字版本,“识繁”有利于更好 地传承民族文化。 书法作品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的,不认识繁体字就无法欣赏领会 书法艺术之美
16.答案:提醒自己的身份,提醒自己的职业价值,提醒自己尊重和践行行业规 矩,提醒自己的“听众”要认真听好。 评分:共 4 分。共 4 个要点,每个 1 分。 5、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 简体字在我国普及将近 50 年,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使用则已超过了 60 年。近来, 部分文化人士提出废除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同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张汉 字继续简化,认为应积极向世界推广简体字。汉字“繁简之争”愈演愈烈。 其实汉字本没有繁体和简体的区别。“繁体字”和“简体字”严格意义上不是准 确的概论,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这些都是字 体的名称,因文字的结构形式不同而有所区别。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开始推行 汉字简化改革。人们习惯上将没有经过简化的汉字称为“繁体字”,简化后的汉 字称为“简体字”。简体字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不是新创造出来的文 字形式。汉字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繁体字也是一种发展演变的 结果。例如,繁体字“雲”,是在古老的字形“云”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简体 字其实采用的就是这种更古老的字形。 汉字简化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汉字文化圈的普遍现象。日本、韩国、东南亚华 人聚居区等地区也普遍使用汉字。由于大部汉字笔画繁琐,书写麻烦,造成了推 广、交流的障碍。最早由官方推行汉字简化改革的是日本和韩国。20 世纪 80 年 代末,泰国允许华人中小学使用简体字。在新加坡,政府提倡在汉语交流中写简 体字。统计数据表明,2006 年美国开设中文教育课的高中,选择简体字教材的 学校占 50%。可见,海外华人对简体字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陌生。 当然,目前在海外华人中,使用繁体字还是主流。为了更好地和全球华人沟通, 认识繁体字是非常必要的。文字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传承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典 籍中,相当一部分是繁体字版本,“识繁”可以阅读这些典籍,从而能够接受书 中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书法艺术中仍保留着写繁体 字的传统,认识繁体字对于欣赏领会书法之美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提出了“用简识繁”的建议。即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简体字, 以便于沟通;在有限范围、有限阶段内识繁体字,以便更好地传承文化。要在教 育中增加“识繁”的内容,比如,可以在书法课或者高考试题中增加辩认繁体字 的内容,加强对繁体字辩认的重视。 文化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发展过程,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存的局面就是这种演变 的结果。从全球文化环境后,提倡多样性文化、反对一元文化的观念被普遍认同。 因此,政府对汉字的“繁简之争”应该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 (取材于裴钰《17 个角度看汉字繁简之争》) 14.下列对文意的正确,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简体字出现于 20 世纪 60 年代,目前已经在全球汉字文化圈中 得到广泛使用。 B.汉字简化最早是由日本和韩国发起,60 多年来已逐步推广到 亚洲和世界范围。 C.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不少繁体字版本,“识繁”有利于更好 地传承民族文化。 D.书法作品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的,不认识繁体字就无法欣赏领会 书法艺术之美
15.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繁体字是从古老的字形演变而来,简体字是繁体字简化而成,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互繁、再到简的过程 B.简体字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华人聚居区,以及一半美国华人 中普遍使用,海外华人对简体字并不陌生。 C.为了更好地促进与世界的沟通交流,传承推广中华文化,中国 必须向世界积极推行“用简识繁”的策略。 D.繁体字和简体字在汉字文化圈内并存的局面,是漫长的文化演 变的结果,有利于多样文化的共存和发展 16.为什么说“繁体字”和“简体字”严格意义上不是准确的概论?请简要说 明。(4分) 参考答案(共10分) 14.(3分)C选错不得分。 15.(3分)D选错不得分。 16.(4分)字体是指文字不同的结构形式(1分),简体字是在繁体字的基础 上简化而成(1分),不是新创字体(1分);“繁体字”和“简体字”只是 种习惯上的称呼(1分)。意思对即可
15.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繁体字是从古老的字形演变而来,简体字是繁体字简化而成,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互繁、再到简的过程。 B.简体字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华人聚居区,以及一半美国华人 中普遍使用,海外华人对简体字并不陌生。 C.为了更好地促进与世界的沟通交流,传承推广中华文化,中国 必须向世界积极推行“用简识繁”的策略。 D.繁体字和简体字在汉字文化圈内并存的局面,是漫长的文化演 变的结果,有利于多样文化的共存和发展。 16.为什么说“繁体字”和“简体字”严格意义上不是准确的概论?请简要说 明。(4 分) 参考答案(共 10 分) 14.(3 分)C 选错不得分。 15.(3 分)D 选错不得分。 16.(4 分)字体是指文字不同的结构形式(1 分),简体字是在繁体字的基础 上简化而成(1 分),不是新创字体(1 分);“繁体字”和“简体字”只是一 种习惯上的称呼(1 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