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会计实务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的一般 原则,商业实质的判断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 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含义 及认定标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的业务处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的会计处理。 难点:商业实质的判断,涉及补价以公允价计量和以 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的一般 原则,商业实质的判断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 理。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含义 及认定标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的业务处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的会计处理。 难点:商业实质的判断,涉及补价以公允价计量和以 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一)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 收取的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货币性资产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二)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存货、 非货币性资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一)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 收取的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货币性资产 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二)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存货、 非货币性资产 工程物资、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 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 价)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1、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2、有时也可能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 公允价值+支付的货币性资产)<25%;收到的货币性 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 的货币性资产)<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 25%(含25%)的,则视为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 资产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 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 价)。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1、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2、有时也可能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 公允价值+支付的货币性资产)<25% ;收到的货币性 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 的货币性资产)<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 25%(含25%)的,则视为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 资产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的一般原则 (-)公允价值 1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 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二)账面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 允价值均不能可靠地计量,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 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公允价值 1.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 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二)账面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 允价值均不能可靠地计量,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 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商业实质的判断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二条 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 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 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 比是重大的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二条 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 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 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 比是重大的
三、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涉及补价 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 的账面价值
三、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涉及补价: 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 的账面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 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 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绐转商品销售成本 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 成部分列示。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 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 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 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 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 成部分列示。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 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 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二)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涉及补价: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成本的,无论是否 收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二)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涉及补价: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 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成本的,无论是否 收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应支付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的处理方 法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 允价值能可靠计量 1.为换出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出资 产处置损益; 2.为换入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 成本。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无论是换入还是换出,发生的相关税费,均计 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应支付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的处理方 法: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 允价值能可靠计量 1.为换出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出资 产处置损益; 2.为换入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 成本。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无论是换入还是换出,发生的相关税费,均计 入换入资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