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副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 卡上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交给监考人员。 第I卷(选择题共14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艺术殿堂里 的瑰u(A)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lng(B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 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din(C)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 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rn(D)合、创新的过程。 (节选自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的演讲词)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要进一步减少因为年龄,性别和资历的差别造成的不平等,为青年人才的 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的环境。 B.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批判呢? C.少数国家出于加强本国军备等动机,在国际社会大肆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D.中关村企业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踏步迈 进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扬州市 2006 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副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科目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 卡上。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交给监考人员。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4 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2 分)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艺术殿堂里 的瑰 u (A)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 l ng(B)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 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 di n(C)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 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 r n (D)合、创新的过程。 (节选自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的演讲词)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要进一步减少因为年龄,性别和资历的差别造成的不平等,为青年人才的 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的环境。 B.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批判呢? C.少数国家出于加强本国军备等动机,在国际社会大肆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D.中关村企业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踏步迈 进。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近几年来,扬州对古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形成了令人心旷神恰 的古运河 风光带。 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 阶段学校 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许多外交难题自然就会山穷水尽了 D.为了面子,不少孩子在外一掷千金;而为了孩子,一些家长在家“一切从 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5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B.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C.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D.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采用对比的手法,深刻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 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七颗钻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海燕》 的作者高尔基,他们都是19世纪俄国作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 己任的宏伟政治抱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有 《社戏》《故乡》《孔乙己》等。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3分)
A.近几年来,扬州对古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形成了令人心旷神怡 的古运河 风光带。 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 阶段学校 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许多外交难题自然就会山穷水尽了。 D.为了面子,不少孩子在外一掷千金;而为了孩子,一些家长在家“一切从 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 分)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 25 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B.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C.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D.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采用对比的手法,深刻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 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七颗钻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海燕》 的作者高尔基,他们都是 19 世纪俄国作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 己任的宏伟政治抱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有 《社戏》《故乡》《孔乙己》等。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3 分) (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 重大历史任务。应坚持 ○1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有步 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O4从实际情况出发 A.2;B.2;C.O4;D.O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6分) 积累运用(22分) 7.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室外飞沙走石,黄土漫天,而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内却是一片春意(ng 然,昆曲《牡丹亭》正在这里开锣鸣音,这细(n)、含蓄而又执著的古代爱 情故事,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mi)力。 8.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6)已是悬崖百丈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⑦)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无数革命英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英 勇就 义。《过零丁洋》中能够表现这种精神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 重大历史任务。应坚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 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 有步 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4 从实际情况出发 A. 2; B. 2; C.○4; D.○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36 分) 一、积累运用(22 分) 7.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 分) 室外飞沙走石,黄土漫天,而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内却是一片春意( ng)______ 然,昆曲《牡丹亭》正在这里开锣鸣音,这细(n )_____、含蓄而又执著的古代爱 情故事,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 (m i)_____力。 8.默写(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 分) ⑴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⑵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⑶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⑷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⑸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⑹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无数革命英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英 勇就 义。《过零丁洋》中能够表现这种精神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
9.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你会遇到一些为之高兴,为之落泪,为之倾心,为之惋 惜的人物和情节。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写出一个曾激起你情感波澜的人物 和情节,并写出你的体验或感悟。(4分) 名著:《汤姆·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西游记》 让你动情的人物和情节: 你的体验或感悟: 10.语文专题与实践活动。(7分) (1)仿造例句,以“语文”为陈述对象续写句子,写出你三年语文学习的收获或感 受。(3分) 例句:自然是一个神奇的课堂,壮美的山川令人心胸开阔,灵秀的花鸟使我性情 愉悦 语文是 (2)多彩的三年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我心中的语文”演讲 比赛,请为你的演讲词拟写一段文情并茂的开场白。(不少于50个字)(4分) 、阅读理解(54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2)然后完成11-(3)12题。(4分)
9.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你会遇到一些为之高兴,为之落泪,为之倾心,为之惋 惜的人物和情节。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写出一个曾激起你情感波澜的人物 和情节,并写出你的体验或感悟。(4 分) 名著:《汤姆·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西游记》 让你动情的人物和情节: 。 你的体验或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语文专题与实践活动。(7 分) ⑴仿造例句,以“语文”为陈述对象续写句子,写出你三年语文学习的收获或感 受。(3分) 例句:自然是一个神奇的课堂,壮美的山川令人心胸开阔,灵秀的花鸟使我性情 愉悦。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⑵多彩的三年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我心中的语文”演讲 比赛,请为你的演讲词拟写一段文情并茂的开场白。(不少于 50个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4 分) (1) 阅读下面这首诗,(2) 然后完成 11-(3) 12 题。(4 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1.这首诗是如何来写景的?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2分) 12.杜甫“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 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 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 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菜籽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 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本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 遣人僦(j)居(客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 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 (选自《天工开物·丹青》)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1.这首诗是如何来写景的?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2 分) 12.杜甫“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2 分)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4 分) 【甲】 庆历中 ,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 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 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 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 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菜籽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 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本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 遣人僦(ji )居(客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 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 (选自《天工开物·丹青》)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2)持就火炀之 (3)用讫再火令药熔 )(4)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14.甲乙两文中都有不少含“以”的句子,例如“不以木为之者”,请在乙文中 找出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含“以”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 16.从活字印刷和制墨的方法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令现代人赞叹不 已,我们学过的文言文当中还有哪些也是在表现古人杰出的技艺和才能的?请联 系其中的一篇课文,再结合现实的例子,谈谈你的感想。(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9分) 简单邹立寅 ①又是一个难得的星期天,枫早早地起了身,趴在床上,准备给家里写封信 学校里又要收费了,而且数目不少。校服、校鞋、秋游,再加上这个月的伙食费, 总额达到了600元。笔握在手里,却颤得厉害。枫知道,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4 分) ⑴ 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 ) ⑵ 持就火炀之 ( ) ⑶用讫再火令药熔 ( ) ⑷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 ) 14.甲乙两文中都有不少含“以”的句子,例如“不以木为之者”,请在乙文中 找出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含“以”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⑵ 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 16.从活字印刷和制墨的方法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令现代人赞叹不 已,我们学过的文言文当中还有哪些也是在表现古人杰出的技艺和才能的?请联 系其中的一篇课文,再结合现实的例子,谈谈你的感想。(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7-21 题。(19 分) 简 单 邹立寅 ①又是一个难得的星期天,枫早早地起了身,趴在床上,准备给家里写封信。 学校里又要收费了,而且数目不少。校服、校鞋、秋游,再加上这个月的伙食费, 总额达到了 600 元。笔握在手里,却颤得厉害。枫知道,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父母来说,每一封家书就是一次告急,无奈啊!当初把儿子送到这所重点学校已 是奢侈中的奢侈,他们苦苦地在地里干啊干,为的就是凑齐学费,但现在又…… ②枫不忍心再往下想,也没有了勇气,只觉得鼻子酸溜溜的,两眼湿湿的。 他丢开信纸,跑出了宿舍 ③天刚刚蒙蒙亮,秋风也异常刺骨,校园里依旧是静悄悄的。(A)走在秋 风瑟瑟的林阴道上,枫想到了暑假里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父亲猛抽了三天的烟, 紧锁的眉未曾舒展;母亲抽抽噎噎了三天,通红的眼未曾褪色。枫呢?踌躇、矛 盾、胆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一种“我要读下去”的信念与家中的经济状况背 道而行……他困惑,他迷惘,他不知何去何从 ④三天后父亲的那个决定将他送进了这所学校。他背负着沉甸甸的亲情,手 捧着两颗滚烫的望子成龙的心走进了校园。父亲没说什么,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眸 子望着他,简简单单的道了句:“儿子,好好干 ⑤枫攥了攥拳头,狠很地击了一下跟前的那棵杨树。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是 举起的竿子、过河的卒子,不能下跪!不可后退! ⑥就这样,一封“告急书”去了老家,上头只有简单的一行字: 父亲:本月需交费300,加生活费300,共600。我会好好干!儿子 周后的一大早,枫终于盼来了回音一个鼓鼓的邮包。有点儿诧异,有点 儿不安,也有点儿踏实。他风一般奔回宿舍,撕开封口,倾出“内涵”。他怔 住了!眼前的是一堆零钱,但他觉得那不是感性的,简单的钞票,那时一滴滴汘、 一股股血凝成的一群“精灵”啊!有10元的,有5元的,有1元的,有5角的 但没有一张是100元整的。在那堆神圣的、沉甸甸“精灵”中,枫找到了一张小 纸条,上面更简单地写着:“儿子,好好干吧!父亲。 ⑧在这个朦胧的清早,大地还是沉睡的,太阳还是沉睡的,校园也还是沉睡 的,(B)但枫醒着。他看到了父亲的眉、母亲的眼,也听到了那句朴实得不能 再朴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儿子,好好干!
父母来说,每一封家书就是一次告急,无奈啊!当初把儿子送到这所重点学校已 是奢侈中的奢侈,他们苦苦地在地里干啊干,为的就是凑齐学费,但现在又…… ②枫不忍心再往下想,也没有了勇气,只觉得鼻子酸溜溜的,两眼湿湿的。 他丢开信纸,跑出了宿舍。 ③天刚刚蒙蒙亮,秋风也异常刺骨,校园里依旧是静悄悄的。(A)走在秋 风瑟瑟的林阴道上,枫想到了暑假里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父亲猛抽了三天的烟, 紧锁的眉未曾舒展;母亲抽抽噎噎了三天,通红的眼未曾褪色。枫呢?踌躇、矛 盾、胆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一种“我要读下去”的信念与家中的经济状况背 道而行……他困惑,他迷惘,他不知何去何从。 ④三天后父亲的那个决定将他送进了这所学校。他背负着沉甸甸的亲情,手 捧着两颗滚烫的望子成龙的心走进了校园。父亲没说什么,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眸 子望着他,简简单单的道了句:“儿子,好好干!” ⑤枫攥了攥拳头,狠很地击了一下跟前的那棵杨树。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是 举起的竿子、过河的卒子,不能下跪!不可后退! ⑥就这样,一封“告急书”去了老家,上头只有简单的一行字: 父亲:本月需交费 300,加生活费 300,共 600。我会好好干! 儿子 ⑦一周后的一大早,枫终于盼来了回音一个鼓鼓的邮包。有点儿诧异,有点 儿不安,也有点儿踏实。 他风一般奔回宿舍,撕开封口,倾出“内涵”。他怔 住了!眼前的是一堆零钱,但他觉得那不是感性的,简单的钞票,那时一滴滴汗、 一股股血凝成的一群“精灵”啊!有 10 元的,有 5 元的,有 1 元的,有 5 角的…… 但没有一张是 100 元整的。在那堆神圣的、沉甸甸“精灵”中,枫找到了一张小 纸条,上面更简单地写着:“儿子,好好干吧!父亲。” ⑧在这个朦胧的清早,大地还是沉睡的,太阳还是沉睡的,校园也还是沉睡 的,(B)但枫醒着。他看到了父亲的眉、母亲的眼,也听到了那句朴实得不能 再朴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儿子,好好干!
⑨亲情就是如此简单,亲情就真的只是如此简单吗 17、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第⑦段中“精灵”一词的含义。(3分) 18、“好好干”三个字,在文中反复出现,是文章神之所在。请体味一下“我” 的家书与父亲的字条,说说这两处的“好好干”各有怎样的内涵。(4分) 19、、体会文中(A)(B)两处景物描写,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3分) 20、文章第⑨段说:“亲情就是如此简单,亲情就真的只是如此简单吗?”你是 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语句的?(4分) 21、请模仿第⑥段中书信格式,给你的父亲(或其他关爱你的亲人)写一封简短 的家书。 要求:①写出真实感受;②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和姓名;③内容不 少于50字。(5分)
⑨亲情就是如此简单,亲情就真的只是如此简单吗? 17、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第⑦段中“精灵”一词的含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8、“好好干”三个字,在文中反复出现,是文章神之所在。请体味一下“我” 的家书与父亲的字条,说说这两处的“好好干”各有怎样的内涵。(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9、、体会文中(A)(B)两处景物描写, 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⑨段说:“亲情就是如此简单,亲情就真的只是如此简单吗?”你是 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语句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1、请模仿第⑥段中书信格式,给你的父亲(或其他关爱你的亲人)写一封简短 的家书。 要求:①写出真实感受;②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和姓名;③内容不 少于 50 字。(5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7分) 说说感恩李俭 ①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而感恩则是和谐的润滑剂,是矛 盾的融化剂。 ②在研究未成年人教育中,许多学校发现相当一些孩子拿到“我为……而感 动”这样的作文题目觉得无从下手。为什么?中国伦理学会认为,现在的孩子 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从没有被感动过的道德实践。父母、学校、社会对他无论多好, 他都不会感动,更不会感恩、感谢,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也 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因为一切他都满足了 ③有份调査报告中写道:在许多单位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给大家办好 事不领情,办实事不配合,办难事不体谅,办成事不赞“成”。这很容易让人联 想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流传于中国社会多年的怪异现象。 ④上述这些材料很是发人深思。思考中,一个“感恩”的词汇涌进我的脑海 中。想想看,如果充满感恩的氛围,企业“快乐指数”还会低迷吗?如果心怀 感恩的认知,孩子还能写作文无从下手吗?如果有着感恩的情感,还能“端起碗 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吗? ⑤看来,学会“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修炼;引导人们学会感恩,则是公民道 德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 22-25 题。(17 分) 说说感恩 李 俭 ①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而感恩则是和谐的润滑剂,是矛 盾的融化剂。 ②在研究未成年人教育中,许多学校发现相当一些孩子拿到“我为……而感 动”这样的作文题目觉得无从下手。为什么?中国伦理学会认为,现在的孩子, 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从没有被感动过的道德实践。父母、学校、社会对他无论多好, 他都不会感动,更不会感恩、感谢,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也 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因为一切他都满足了。 ③有份调查报告中写道:在许多单位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给大家办好 事不领情,办实事不配合,办难事不体谅,办成事不赞“成”。这很容易让人联 想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流传于中国社会多年的怪异现象。 ④上述这些材料很是发人深思。思考中,一个“感恩”的词汇涌进我的脑海 中。想想看,如果充满感恩的氛围,企业 “快乐指数”还会低迷吗?如果心怀 感恩的认知,孩子还能写作文无从下手吗?如果有着感恩的情感,还能“端起碗 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吗? ⑤看来,学会“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修炼;引导人们学会感恩,则是公民道 德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⑥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人世间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独立的事物。以我 们本身来说,人的 乃至于生命,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即使神农架所发现的“野人”也不例外。因此,人之为人在于有感情、有 思维,要“感恩一切!”感恩是一种修养,感恩是一种感情,感恩是一种良知, 感恩是一种觉悟,感恩是一种境界… ⑦比如,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要做到:感恩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生命 感恩于师长,是师长给了我许多知识;感恩于领导,是领导给了我施展才能的舞 台;感恩于朋友,是朋友给了我诸多帮助;感恩于生活,是生活给了我多彩的人 生;感恩于自然,是自然给了我生命的源泉……而从更高层面说,感恩于党、 感恩于政府、感恩于社会主义,会使我们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⑩我们中华民族是崇尚感恩的民族。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有着丰厚的“感 恩”理念。“和为贵”、“人心向善,天人合一”、“积德行善”、“仁者爱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时地利人和”、“自由、平等、博爱”、“理解 万岁”等等经典语言,“将心比心”、“投桃报李”一类流传故事,都充满着“感 恩”的思想。至于从孔老夫子那儿传下来的仁、义、礼、智、信,更与“感恩” 分不开。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中的“千手观音”表演,之所以受到各民 族、各群体、各人员乃至海外侨胞的一致好评,除聋哑人主演、艺术创新和配合 十分协调的因素之外,极其重要的是充满着“仁爱”,用主持人的话说,就是: 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选自2006年第10期《人民论坛》,有改动) 22.第⑥中划横线处原有“生活”、“生计”、“生路”、“生存”4个词,请 将这些词重新排序后填入下面的横线上。(3分) 以我们本身来说,人的 乃至于生命,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
⑥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人世间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独立的事物。以我 们本身来说,人的 乃至于生命,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即使神农架所发现的“野人”也不例外。因此,人之为人在于有感情、有 思维,要“感恩一切!”感恩是一种修养,感恩是一种感情,感恩是一种良知, 感恩是一种觉悟,感恩是一种境界…… ⑦比如,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要做到:感恩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生命; 感恩于师长,是师长给了我许多知识;感恩于领导,是领导给了我施展才能的舞 台;感恩于朋友,是朋友给了我诸多帮助;感恩于生活,是生活给了我多彩的人 生;感恩于自然,是自然给了我生命的源泉…… 而从更高层面说,感恩于党、 感恩于政府、感恩于社会主义,会使我们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⑩我们中华民族是崇尚感恩的民族。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有着丰厚的“感 恩”理念。“和为贵”、“人心向善,天人合一”、“积德行善”、“仁者爱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时地利人和”、“自由、平等、博爱”、“理解 万岁”等等经典语言,“将心比心”、“投桃报李”一类流传故事,都充满着“感 恩”的思想。至于从孔老夫子那儿传下来的仁、义、礼、智、信,更与“感恩” 分不开。2005 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中的“千手观音”表演,之所以受到各民 族、各群体、各人员乃至海外侨胞的一致好评,除聋哑人主演、艺术创新和配合 十分协调的因素之外,极其重要的是充满着“仁爱”,用主持人的话说,就是: 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选自 2006 年第 10 期《人民论坛》,有改动) 22.第⑥中划横线处原有“生活”、“生计”、“生路”、“生存”4 个词,请 将这些词重新排序后填入下面的横线上。(3 分) 以我们本身来说,人的 乃至于生命,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