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学通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作物学通论 课程编号cROp310 策文名 ction to Crop 课程类型 实验学时 分 抽物生理 适用对象植 专业学生较为全而地了解和 物 开经 。重点介绍作物 理论 果程简介 方法和技术 与分布、作 品种选有及良种殖」 物与生态环 境关系、作物生产管理技术、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等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非农学专业学生能较为全面在了解和握作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使学生对种 植业生产的性质、 任务 生物学基础,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等主要过程及作物生产的简单科学原理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以了解我国和世界作物生产基本概况与发展趋势:作物的分类、起源与分布与基本知识:学习品种选育 作物生产管的基木 了解种植制度与农 术的如。使字生能帮本应用这些纯论分作 过程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罩握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和品质形成 的基本规律、作物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实践合计 第一章 作物学概述 第二章 作物的分类、起源和分布 6 6 第三章 作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 3 3 第四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15 15 第五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 12 12 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第上意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合计 4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 述(3学 地位和特点 第一节 发厚进 第三节作物生产与粮食? 题点:无。 本章重点、难点:无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对作物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与特点有所了解即可,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最新的粮食安 个影热内突 第二章作物的分类、起源和分布(6学时) 第一节作物的分类 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传播 第三节作物的分布 习避要点:以植物学与作物用途相结合的方法,可将作物分布哪些类别?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作物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作物主要的分类方法与如何分类。 51
农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51 《作物学通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作物学通论 课程编号 CROP3102 英文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Crop Science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54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3 预修课程 植物生理学等 适用对象 植物保护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为非农专业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作物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而 开设的。重点介绍作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涵盖作物学的发展特点、作物 进化与分布、作物品种选育及良种繁殖、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作物与生态环 境关系、作物生产管理技术、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等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非农学专业学生能较为全面在了解和掌握作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使学生对种 植业生产的性质、任务、生物学基础,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等主要过程及作物生产的简单科学原理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以了解我国和世界作物生产基本概况与发展趋势;作物的分类、起源与分布与基本知识;学习品种选育 与良种繁殖的基本原理、过程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作物 生产与环境调控关系、作物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基本应用这些基础理论分析作物 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了解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 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作物学概述 3 3 第二章 作物的分类、起源和分布 6 6 第三章 作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 3 3 第四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15 15 第五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 12 12 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9 9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6 6 合 计 54 54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作物学概述(3 学时) 第一节 作物学的概念、地位和特点 第二节 作物学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 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 习题要点:无。 本章重点、难点:无。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对作物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与特点有所了解即可,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最新的粮食安 全形势内容。 第二章 作物的分类、起源和分布(6 学时) 第一节 作物的分类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传播 第三节 作物的分布 习题要点:以植物学与作物用途相结合的方法,可将作物分布哪些类别?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作物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作物主要的分类方法与如何分类
农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 物的 传改良(3学时) 为 第三黄 式与育种特点 四节作 物青种方 习要点:种质资源的概念与类型、作物繁殖方式与特点、有种主要方法等。 本章重点、难点: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 本章教学要求:只对相关概念进行初步介绍即可,主体内容应在《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进行讲解。 第四章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15学时) 第一节作物的发育特性与生育期 篇一节作物的婴官藏成 第三节作物的群休特征 第四节作物产量形成 第五节作物品质形戒 习趣要点:作物生长发有、温光发有特性、生长中心、源库流、产量构成因素等。 本章重点、壅点:作物温光发有特性及其应用、生长中心、S型生长曲线及其应用、群体的源库流、生物产量与经 济产量、产量构成因索、群体的概念与特征等。 本章教学要求:按生长与发有的基本规律、个体生有规律、群体生有规律等层次进行讲解。 第五章作物与生态环境(12学时) 第一节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长调节 第二节作物与温度 培三节作样物与光牌 第四节作物 与水 第五节作名 节作1 因子、生活型与生态型、三基点温度、积温、水分临界期、养分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等基本 本童重点、难点,积湿、水分与养分苦求规律等 子的作用范围及其对作物的调控途径等 第一土填耕作技术 第二节播种技术 第三节育苗移热技术 第四节地膜缓盖赖培技术 筑五书城那技求 第六节水分管理技术 第七节化学调控技术 第八节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九节收获与贮嫩技术 习题要点:地膜覆盖的作用、作物播种技术(播期播量确定)、施肥与水分管理技术确定的原则与方法等。 本章重点、难点:施肥量与灌溪定额确定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对主要栽培技术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即可。 第七章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6学时) 第一节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 第二节复种 第三节间套作 第四节轮作与连作
农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52 第三章 作物的遗传改良(3 学时) 第一节 品种及种质资源 第二节 作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第三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特点 第四节 作物育种方法 第五节 良种繁育 习题要点:种质资源的概念与类型、作物繁殖方式与特点、育种主要方法等。 本章重点、难点: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 本章教学要求:只对相关概念进行初步介绍即可,主体内容应在《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进行讲解。 第四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15 学时) 第一节 作物的发育特性与生育期 第二节 作物的器官建成 第三节 作物的群体特征 第四节 作物产量形成 第五节 作物品质形成 习题要点:作物生长发育、温光发育特性、生长中心、源库流、产量构成因素等。 本章重点、难点:作物温光发育特性及其应用、生长中心、S 型生长曲线及其应用、群体的源库流、生物产量与经 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群体的概念与特征等。 本章教学要求:按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规律、个体生育规律、群体生育规律等层次进行讲解。 第五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12 学时) 第一节 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长调节 第二节 作物与温度 第三节 作物与光照 第四节 作物与水分 第五节 作物与空气 第六节 作物与肥料 第七节 作物与土壤 习题要点:生态因子、生活型与生态型、三基点温度、积温、水分临界期、养分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等基本 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积温、水分与养分需求规律等。 本章教学要求:明确主要生态因子的作用范围及其对作物的调控途径等。 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9 学时) 第一节 土壤耕作技术 第二节 播种技术 第三节 育苗移栽技术 第四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第五节 施肥技术 第六节 水分管理技术 第七节 化学调控技术 第八节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九节 收获与贮藏技术 习题要点:地膜覆盖的作用、作物播种技术(播期播量确定)、施肥与水分管理技术确定的原则与方法等。 本章重点、难点:施肥量与灌溉定额确定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对主要栽培技术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即可。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6 学时) 第一节 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 第二节 复种 第三节 间套作 第四节 轮作与连作
农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第五节农业生态系统 习题要点: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复种与间套作、轮作与连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等。 本章重点、难点:复种与间套作、轮作与连作的区别。 本章教学要求:对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及主要耕作制度有所了解即可,主要内容应在《耕作学》中学习。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80分),结合平时考核(20分)。考试主体内容为本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点(50 分)、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基本原理与调控等深层次内容(30分)。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曹卫星主编,《作物学通论》,高等教有出版社,2001年,标准书号:ISBN:7-04-009193-3 参考书: 李存东主编,《农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978-7-03-019832-7 大纲修订人:陈兵林 大纲审定人:李刚华 53
农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53 第五节 农业生态系统 习题要点: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复种与间套作、轮作与连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等。 本章重点、难点:复种与间套作、轮作与连作的区别。 本章教学要求:对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及主要耕作制度有所了解即可,主要内容应在《耕作学》中学习。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80 分),结合平时考核(20 分)。考试主体内容为本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点(50 分)、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基本原理与调控等深层次内容(30 分)。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曹卫星主编,《作物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标准书号:ISBN:7-04-009193-3 参考书: 李存东主编,《农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7 年,标准书号:ISBN:978-7-03-019832-7 大纲修订人:陈兵林 大纲审定人:李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