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同步百分测验 基础检测(25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zhen)逡巡(qun)铦于钩戟(xin)膏腴之地(yu) B.猗顿(y1)锋镝(zhe)度长絮大(xie)亡矢遗镞(cu) C.蒙恬(tidn)孙膑(bin)藩篱屏障(fan)鞭笞天下(ch) D.周赧王(nan)七庙隳(hu)瓮(wong)牖(you)绳枢 2.下列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召滑(shdo)俯首颈系(xi)践华为城 孝公既没(m) B.墨翟(d1)不及中人( zhong)蹑足行伍(hng)将数百之众(jlng) C.劲弩(jing)度长絜大(du6 比权量力( liang)万乘之势( sheng) D.范蠡(I) 朝同列(ch6o) 夫作难(nan)氓隶之人(mng) 3.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 4.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席卷天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 ⑦日积月累 ⑧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⑨良庖岁更刀 ⑩舟行适临汝 A.①②⑥⑩句表比喻,讲成“像 B.④⑤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 5.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分类的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A.司马谏议杜工部贾太傅韩退之 B.欧阳文忠范文正左忠毅王忠肃 C.王临川韩昌黎柳柳州贾长沙 D.诸葛孔明苏子瞻方望溪李太白 阅读欣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20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贏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同步百分测验 一.基础检测(25 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轸(zhěn) 逡巡(qūn) 铦于钩戟(xiān) 膏腴之地(yú) B.猗顿(yí) 锋镝(zhé) 度长絜大(xié) 亡矢遗镞(cú) C.蒙恬(tián) 孙膑(bīn) 藩篱屏障(fān) 鞭笞天下(chī) D.周赧王(nán) 七庙隳(huī) 瓮(wōng)牖(yǒu)绳枢 2.下列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召.滑(shào) 俯首颈系.(xì) 践华.为城(huà) 孝公既没.(mò) B.墨翟.(dí) 不及中.人(zhōng)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C.劲.弩(jì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D.范蠡(lǐ)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氓隶之人(máng) 3.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4.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⑨良庖岁更刀 ⑩舟行适临汝 A.①②⑥⑩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 5.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分类的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韩退之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贾长沙 D.诸葛孔明 苏子瞻 方望溪 李太白 二.阅读欣赏(45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9 题(20 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骰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 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 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下列句子的翻译,选出正确项(4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C.(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D.(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7.翻译下面句子(8分)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8.文章为什么要突出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4分 9.文章为什么要将陈涉与九国作比较?(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4题(25分)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 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 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爱 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 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爱盎曰 “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 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 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 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 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 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 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吾不忍见祸逮身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 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 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下列句子的翻译,选出正确项(4 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A.(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C.(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D.(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7.翻译下面句子(8 分)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8.文章为什么要突出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4 分) 9.文章为什么要将陈涉与九国作比较?(4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0-14 题(25 分) 晁 错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 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 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 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 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 “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 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 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 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 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 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 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齐国其庶几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4分)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⑦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⑤⑥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 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 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 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 惜醒悟得太晚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4分)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5分) 、写作训练(30分) 15.写一个人,通过横比和纵比,来阐述某一道理,例如“成败在心志”,“哀莫大于心死”等,350 字左右。 附答案: 1、A.B项“锋镝(zhe)”应为“锋镝(d)”;C项“孙膑(bin)”应为“孙膑(bin)”;D项“瓮(w g)”应为“瓮(weng)” 氓隶之人(m6ng)”应为“氓隶之人(meng)” 3、B.A项“衡”通“横”,“从”通“纵”:B项“弊”通“敝”:C项“何”通“呵”,“倔 4、A.⑩表工具,译为“乘船”。 5、A.“谏议”“工部”“太傅”为官职,“退之”为字。B项为谥号,C项为籍贯地名,D项为 字 6、①A.“宇内”理解为“天下百姓”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 分)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齐国其庶几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 4 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4 分)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⑦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4 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 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 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 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 惜醒悟得太晚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4 分)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5 分) 三、写作训练(30 分) 15.写一个人,通过横比和纵比,来阐述某一道理,例如“成败在心志”,“哀莫大于心死”等,350 字左右。 附答案: 1、A.B 项“锋镝(zhé)”应为“锋镝(dí)”;C 项“孙膑(bīn)”应为“孙膑(bìn)”;D 项“瓮(wō ng)”应为“瓮(wēng)” 2、D.“氓隶之人(máng)”应为“氓隶之人(méng)” 3、B.A 项“衡”通“横”,“从”通“纵”; B 项“弊”通“敝” ; C 项“何”通“呵”,“倔” 通“崛”;D 项“景”通“影”,“有”通“又”。 4、A.⑩表工具,译为“乘船”。 5、A.“谏议” “ 工部 ” “太傅 ” 为官职,“退之”为字。B 项为谥号,C 项为籍贯地名,D 项为 字。 6、①A.“宇内”理解为“天下百姓”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
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7、①(秦人)凭借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②可是应有的成功和失败发生了不同平常的变化,功业完全相反 8、写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是为了说明秦的灭亡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秦自身的原因。正是 因为它不施仁义,才导致如此不堪一击。 9、将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 的眈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 和最起作用的因素。 10、D.“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11、A.两个“以”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A项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另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B项一个“其”是代词,指代吴、楚七国,另一个“其 是副词,表示推断语气:C项一个“且”是而且、况且,另一个“且”是尚且的意思 12、C.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④是晁 错父亲的话。 13、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14、(1)皇上刚即位,你当杈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 你为的是什么呢?(2)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 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 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 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 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 为他是个奇材。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爱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 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 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 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 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 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 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是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 的意见怎么办?”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爱盎回 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削夺他们的 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 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 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 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仼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 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 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 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 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
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7、①(秦人)凭借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②可是应有的成功和失败发生了不同平常的变化,功业完全相反。 8、写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是为了说明秦的灭亡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秦自身的原因。正是 因为它不施仁义,才导致如此不堪一击。 9、将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十倍之地 ,百万之众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同年而语”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 和最起作用的因素。 10、D.“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11、A.两个“以”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A 项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另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B 项一个“其”是代词,指代吴、楚七国,另一个“其”, 是副词,表示推断语气;C 项一个“且”是而且、况且,另一个“且”是尚且的意思。 12、C.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④是晁 错父亲的话。 13、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14、(1)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 你为的是什么呢?(2)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 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 15、略。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 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 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 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 为他是个奇材。 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 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 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 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 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 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 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是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 的意见怎么办?”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爰盎回 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削夺他们的 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 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 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 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 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 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 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 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
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
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