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备课人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教师寄语:徜徉于诗的海洋,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 人 代诗人。“歌 曲”指的是的《 2.《赤壁》作者 ,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 字 又字 ,自号 人, (朝代)诗人。 4、《水调歌头》作者 自号 人,_代文学 家,“水调歌头”,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 人 代散曲 作家。“山坡羊”是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 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 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 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
1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备课人: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教师寄语:徜徉于诗的海洋,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字____,____人,__代诗人。“歌 一曲”指的是_ 的《 》。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____,字____,又字____,自号_ ___,___,____人,____(朝代)诗人。 4、《水调歌头》作者____,字____,自号____,______人,__代文学 家, “水调歌头”,是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____,字____,号____,____人,__代散曲 作家。“山坡羊”是____。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 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 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 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
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背景介绍】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 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 的语言。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 感慨万千,因此,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 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 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 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 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2 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背景介绍】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 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 的语言。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 感慨万千,因此,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赤 壁》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 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 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 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 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3、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4.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 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像被押解同行, 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 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 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 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3、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4.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 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像被押解同行, 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 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 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6、写出三句爱国诗词句子。 《水调歌头》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反 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 州。晢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 后第二年病死常州。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 坡文集》等。清朝词评家胡伃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
4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6、写出三句爱国诗词句子。 《水调歌头》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 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因反 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 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 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 坡文集》等。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
3.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写出三句带月的诗句。 《山坡羊潼关怀古》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 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 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 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 亲”的世风。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兼长诗文。原籍山东章丘 县相公庄,祖父时迁历城今张公坟村。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 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 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 食,应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 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 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 着痛苦的生活
5 3.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4、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写出三句带月的诗句。 《山坡羊 潼关怀古》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 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 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 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 亲”的世风。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张养浩(1269~1329 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兼长诗文。原籍山东章丘 县相公庄,祖父时迁历城今张公坟村。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 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 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天历二年(1329 年),关中大旱,饥民相 食,应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 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 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 着痛苦的生活
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达标测试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 《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
6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达标测试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