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瑞金市英才学校8年级语文备课组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课时计划 星期 诗词曲五首第4课时 计划课时 知识目标 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 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2.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丰富语言宝 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情感与价值观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 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语设计 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一、前置作业展示 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1、简介作者与背景 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 二、检查前置作业清朝词评家胡仔在《箔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 2.研习诗歌,思考探究: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解读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 诗意。(多媒体显示)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 研习诗歌 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二者的联系何在? 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种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 2、会说(体会诗情)了什么?扦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生字词检测 ③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3、概述文意 3.品诗(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意境(2)名句赏析4、初读感悟 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学生读课文,配乐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三、(学生讨论)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 4.教师总结:这首词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感知诗意 四、小结 完美的文学意境表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四、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生失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后参考发言:1、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 理智战胜情感,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眷恋人生的思想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或圆或缺,这些事自古以来 情感。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一声:旷哉,苏轼! 难以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 五、布置作业 7.课堂活动 明月互相祝福。 1、准备默写 美好的诗词意境总能引发人们无穷的创造,试发挥想2、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 2、预习下一首诗歌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画一幅简笔画,或编一段舞蹈,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 或录制电视短片(先构思),或制作电脑动画。 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教学后记 英才朗歌制作 欢迎同行下载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瑞金市英才学校 8 年级语文备课组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英才朗歌制作 欢迎同行下载 1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课 题 诗词曲五首 第 4 课时 课 型 计划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 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2.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丰富语言宝 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情感与价值观 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 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 学 重 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 学 难 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语设计 二、检查前置作业 三、研习诗歌 1、会读 2、会说(体会诗情) 3、会品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准备默写 2、预习下一首诗歌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 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 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 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2.研习诗歌,思考探究: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解读 诗意。(多媒体显示) 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二者的联系何在? ②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种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 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③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3.品诗(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意境(2)名句赏析 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总结:这首词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 完美的文学意境表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 生失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后 理智战胜情感,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眷恋人生的思想 情感。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一声:旷哉,苏轼! 7.课堂活动 美好的诗词意境总能引发人们无穷的创造,试发挥想 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画一幅简笔画,或编一段舞蹈, 或录制电视短片(先构思),或制作电脑动画。 一、前置作业展示: 1、 简介作者与背景 苏轼(1037 -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 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 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 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 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2、 生字词检测 3、 概述文意 4、 初读感悟 二、学生读课文,配乐 三、(学生讨论)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 感知诗意。 四、 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参考发言:1、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 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或圆或缺,这些事自古以来 难以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 明月互相祝福。 2、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 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 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