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25诗词曲五首 编写:江海霞 审核: 校稿:魏珊珊 班级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 2.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重点难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第一课时 僵 课时要点)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赤壁》 自主学习 读准字音 烂柯ke人侧畔pain 长 zhang精神 折戟j 寥liao落 惶 huang恐宫阙que 婵chan娟juan 绮q户 踌chou躇chu 2.了解作者及背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原 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 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后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25 诗词曲五首 编写:江海霞 审核: 校稿:魏珊珊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 2.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第一课时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赤壁》 1.读准字音 烂柯 kē 人 侧畔 pàn 长 zhǎng 精神 折戟 jǐ 寥 liáo 落 惶 huáng 恐 宫阙 què 婵 chán 娟 juān 绮 qǐ 户 踌 chóu 躇 chú 2.了解作者及背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原 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 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后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贬再贬,居外23年。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 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与白居易于扬州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 赠。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2)《赤壁》: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 于少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 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 合作探究 、品读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概述诗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2.赏析诗句。 ①“巴山……置身。”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 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 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②“怀旧……柯人。”此处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 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③“沉舟……木春。”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 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 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④“今日…精神。”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 坚韧不拔的气概。 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 念和乐观精神。 、品读赏析《赤壁》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贬再贬,居外 23 年。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 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与白居易于扬州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 赠。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2)《赤壁》: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 于少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 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 一、品读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概述诗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2.赏析诗句。 ①“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 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 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②“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 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③“沉舟……木春。”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 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 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④“今日……精神。”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 坚韧不拔的气概。 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 念和乐观精神。 二、品读赏析《赤壁》 合作探究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概述诗意 支古老的断戳沉落在江底,岁月流逝也未使它消蚀:磨出铮铮亮光,认出它是三国时代的兵 器。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美丽的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赏析诗句。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诗 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议论 历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 ②“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 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巩固提升 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学习《过零丁洋》和《山坡羊·潼关怀古》 自主学习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1.概述诗意 一支古老的断戳沉落在江底,岁月流逝也未使它消蚀;磨出铮铮亮光,认出它是三国时代的兵 器。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美丽的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赏析诗句。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诗 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议论 历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 ②“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 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学习《过零丁洋》和《山坡羊·潼关怀古》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课后反思 巩固提升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解释词语 销 干戈 磨洗 折戟 将 寥落 零丁 长精神 2.了解作者及背景 (1)《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 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 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 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 义。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 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2)《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 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 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 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这首曲是作者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 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 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 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 合作擦究 、品读赏析《过零丁洋》 1.概述诗意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2.赏析诗句 ①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一一叶嘉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1.解释词语 销 干戈 磨洗 折戟 将 寥落 零丁 长精神 2.了解作者及背景 (1) 《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 1275 年,元军进逼南 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 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 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 义。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 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2)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 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 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 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这首曲是作者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 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 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 活。 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 一、品读赏析《过零丁洋》 1.概述诗意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2.赏析诗句 ①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合作探究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②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③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④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二、品读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概述诗意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 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 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 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2.赏析诗句 ①“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就描写的感觉角度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②“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写作者在远望长安,曾几何时,是那样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③点明本曲中心的句子是哪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即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 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3.归纳主旨: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巩固提升 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②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③ 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④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二、品读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1.概述诗意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 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 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 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2.赏析诗句 ①“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就描写的感觉角度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兼从视觉 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②“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写作者在远望长安,曾几何时,是那样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③ 点明本曲中心的句子是 哪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即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 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3.归纳主旨: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巩固提升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时要点 学习《水调歌头》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及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 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 十分坎坷。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 适,达观处世。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景仰,盖过欧 阳修为文坛领袖。 《水调歌头》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词作于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失意,妻子 故,与弟苏辙也己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 2.熟读这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 合作探究 品读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概述诗意 我举起酒杯问青天: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時候开始有的呢?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 怎樣?望著美丽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够乘着风儿飞上去,但又害怕神仙们居住的地方太高了 会让人冷得受不了。于是我只好和我的影子,在晶莹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种快乐,就像是到 了天上一样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第三课时 学习《水调歌头》 1.了解作者及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 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 十分坎坷。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 适,达观处世。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景仰,盖过欧 阳修为文坛领袖。 《水调歌头》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词作于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失意,妻子 亡故,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 2.熟读这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 品读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概述诗意 我举起酒杯问青天: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時候开始有的呢?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 怎樣?望著美丽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够乘着风儿飞上去,但又害怕神仙们居住的地方太高了, 会让人冷得受不了。于是我只好和我的影子,在晶莹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种快乐,就像是到 了天上一样。 课时要点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夜深了,我回到了屋子里,静静地看着月光缓缓地转过朱紅色的楼阁,滑进精致的小窗, 并且照在我这个沒有睡意的人身上。月儿啊!你本不该对人有恨的,但为什么老是在人们別离 的時候,才这么的圆满,让人们看了心里难受呢?唉!我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人有悲欢、有 离合,就像月儿有圆满、有缺憾,是自古以來就不能两全其美的。但是只要我们都能够健健康 康、活得长久,虽然隔得很远,却能够共赏天上的明月,那也就沒有什么遗憾了 2.赏析诗句 ①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写这首诗的原因 ②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 上阙: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 下阙: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③表达词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请你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愿人人长久而健康地活着,身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巩固提升 、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学生演唱或学唱《水调歌头》 课后反思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八年级下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叶嘉莹 夜深了,我回到了屋子里,静静地看着月光缓缓地转过朱紅色的楼阁,滑进精致的小窗, 并且照在我这个沒有睡意的人身上。月儿啊!你本不该对人有恨的,但为什么老是在人们別离 的時候,才这么的圆满,让人们看了心里难受呢? 唉!我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人有悲欢、有 离合,就像月儿有圆满、有缺憾,是自古以來就不能两全其美的。但是只要我们都能够健健康 康、活得长久,虽然隔得很远,却能够共赏天上的明月,那也就沒有什么遗憾了。 2.赏析诗句 ① 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写这首诗的原因。 ② 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 上阙: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 下阙: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③ 表达词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 请你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愿人人长久而健康地活着,身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一、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二、学生演唱或学唱《水调歌头》 课后反思 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