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入门四问 编辑:钟凤罗审定:文艳辉 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 著作 2、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3、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思习惯。 知识链接 1、本单元相当于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 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2、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 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 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 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 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1 入门四问 编辑:钟凤罗 审定:文艳辉 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 著作。 2、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3、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思习惯。 知识链接 1、本单元相当于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 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2、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 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 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 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 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 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干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 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 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 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 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 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 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辮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井 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 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 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 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 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是必 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 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 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 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 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2 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 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 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 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 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 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 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 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 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 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 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 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 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是必 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 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 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 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 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 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 展 自主学习 1、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答 2、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著作,你能说说理由吗? 答 合作探究 1、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答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3 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 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 展。 自主学习 1、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答: 2、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著作,你能说说理由吗? 答: 合作探究 1、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答: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2、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我的疑惑 归纳总结 注:归纳总结可从①知识归纳梳理②本课知识在知识链中的前后关连性O学 习方法总结④我的认识与收获四方面着手,但不必面面俱到。 训练评估 )课堂检测 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 史著作?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4 2、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我的疑惑 归纳总结 注:归纳总结可从①知识归纳梳理②本课知识在知识链中的前后关连性③学 习方法总结④我的认识与收获四方面着手,但不必面面俱到。 训练评估 (一)课堂检测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 史著作?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二)课后训练 1、《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 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2、怎样学习中国文化经典? 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巩固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 文化著作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5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二)课后训练 1、《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 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2、怎样学习中国文化经典? 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巩固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 文化著作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2.学会以现代眼光观照古代文化经典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汘牛充栋,内容丰富,要在限定篇幅之内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的全貌,必须借助目录学的成果。所以教材在处理第一个问题时,运用了经、史、子、集 四部分类法,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做了宏观的梳理。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古人治学一个很重 要的入门途径:从目录入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 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 终是乱读。”(《十七史商榷》)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垣也说:“目录学就好像一个账本,打 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古人都有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 到深入钻研时才能有门径,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也就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了。 (《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 自主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 时期 文化背景 文化经典代表作品对应单元专题 战国 春秋 战国 史学 两 汉 6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6 2.学会以现代眼光观照古代文化经典。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汗牛充栋,内容丰富,要在限定篇幅之内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的全貌,必须借助目录学的成果。所以教材在处理第一个问题时,运用了经、史、子、集的 四部分类法,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做了宏观的梳理。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古人治学一个很重 要的入门途径:从目录入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 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 终是乱读。”(《十七史商榷》)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垣也说:“目录学就好像一个账本,打 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古人都有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 到深入钻研时才能有门径,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也就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了。” (《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 自主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 时 期 文 化 背 景 文化经典代表作品 对应单元 专题 春 秋 战 国 哲学一 春 秋 战 国 两 汉 史学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哲学二 汉 汉 哲学与宗 至 教 隋 代 史学 代 政治学 代 宋 代 哲学三 代 先 科技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7 西 汉 哲学二 两 汉 至 隋 唐 哲学与宗 教 唐 代 至 清 代 史学 唐 代 政治学 宋 代 哲学三 明 代 先 科技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至 明 代 政治学 学术 明清之际 思想 近 文学 代 思想 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填写上表 我的疑惑 归纳总结 训练评估 (一)课堂捡测 记住下面的名句: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8 秦 至 明 代 明清之际 政治学 学术 思想 近 代 文学 思想 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填写上表。 我的疑惑 归纳总结 训练评估 (一)课堂检测 记住下面的名句: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下为主,君为客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礼之用,和为贵 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和而不同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二)课后训练 儒家强调“孝”,有人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发扬;也有人说, “孝”要求的是无条件、无原则的顺从,不值得提倡。你是如何看的呢?(300字以上) 学后反思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9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下为主,君为客。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礼之用,和为贵。 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和而不同。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二)课后训练 儒家强调“孝”,有人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发扬;也有人说, “孝”要求的是无条件、无原则的顺从,不值得提倡。你是如何看的呢?(300 字以上) 学后反思:
《入门四问》学案一一钟凤罗制作 《入门四问》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 大卖,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 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我们渴望来自传统 文化的滋补,用文化塑造自己 2、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 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 修养而言,阋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 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 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 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 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合作探究 1、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舂秋,称为“五经”, 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干多年前,中 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
《入门四问》学案——钟凤罗制作 10 《入门四问》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 大卖,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 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我们渴望来自传统 文化的滋补,用文化塑造自己。 2、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 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 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 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 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 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 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合作探究 1、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 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 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