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标准(An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3,文件大小:8.46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各专业 所属教研室(系):哲学(马原)教研室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国家确定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是全国普通高 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在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不断提高 理论思维水平,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 能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 单纯传授知识的层次上,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本课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学习本课程 有利于学习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将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方法论。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并重原则 本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三大板块组成,教师要把三个组成部分 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其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的整体科学认识;在讲解具体概念、具体理论时,要讲清科学内涵、内在逻辑。课程是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讲课过程中要融入最新的国家的大政方 针,要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高校意识形态乃至国家 意识形态安全。 2.精炼性与实效性兼顾原则 课程教学要在固定时间完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与区分,基础内容应该重点讲解,提高内 容与拓展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有选择性讲解;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立场、观点时要讲 清、讲透、讲精,力争让学生入脑、入心、践行,取得实效。 3.教师教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原则

课程授课要改革空洞说教、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坚持与时俱进,优化教学方法,把教师教授 与学生参与结合起来。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考虑使用讨论法、学生主题报告、 课堂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理论与实际联系原则 本课程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要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使教学内容充满亲和力,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正确理解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在教师备课形式上,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切实转化为课程 的学理,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的话语体系;要通过适当形式开展教研室活动集 体研讨课程问题,对重要问题、重要理论成果,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优化教学方案、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要贯彻课程基本原则,综合采用讲授法、启发式、参与 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资源,适当引入微课程资源,以改变传统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 在教学对象方面,针对合肥师范学院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开展分类教学,可区分文科类、理 工科类、艺体类等三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 要有针对性和差别。 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方法运用到 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于学校“入岗竞 争力强、到岗适应力强、在岗发展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结构 学时分配 课后作业 教学方式或手 章目 教学内容 理论实践学总学时 段 思考 练习 学时 时 题 题 导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 4 讲授/课件 本原理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 第一章 P 8 讲授/课件 规律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 8 8 讨论/讲授/课件 规律 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 讲授/课件 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4 讲授/课件 律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 4 讲授/课件 趋势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 2 讲授/课件 规律 2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 3 讲授/课件 其最终实现 总计 40 40 3.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40学时,2.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8课时集中到《思想政治理论课 综合实践》中,故不再安排实践学时。 4教学方式描述 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专题讲解法、学生讲解法等方式方法教授课程内容。 ①讲授法。教师通过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讲解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 ②讨论法。教师针对特定教学内容,提前布置相应问题,由全班或小组围绕问题提前思考、准 备,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 方法。 ③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不可或缺的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教材内容,增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 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恰当案例,案例要有时代感,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要能够充 分论证相关原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编写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有关问题,在这一过 程中理解原理,并学习、运用有关理论。 ④专题讲解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十分丰富,其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 展等方面。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空间就特别大,教师可以在深入解析教材内容 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专长和研究方向,结合有关现实问题,适当跳出现有教材框架和体系,选择合 适的专题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⑤学生讲解法。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选择若干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学生撰写教案,经选拔 后由学生主讲,教师总结点评。这一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 而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5考试与评价方式(或方案)

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 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 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 ①参加网络考试学生,总成绩=平时成绩30%(学习态度50%+平时作业50%)+期中卷面考试 20%+期末网络考试成绩50%。网络考试系统专业公司制作的软件,可自动抽取题目,能实现一人一 卷,自动评分,试题库试题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四种题型组成。网络考 试系统运行稳定,并处在持续完善之中。 ②不具备网络考试条件的部分学生,期末考试形式为纸质卷面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30%(学 习态度50%+平时作业50%)+期中卷面考试20%+期末纸质卷面考试成绩50%。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党情,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落实对大学 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通过教授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务;通过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系统教学,主要实现三大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原理,包括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 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 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 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 法。 2.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部分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各部分的关联性,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 主义三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把握。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 力。 2.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包括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 思维能力。 3.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及其他课程提供方法论指导。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 值,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3.培养学生政治素质,引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政 治方向,建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内容框架: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 2.革命性 3.实践性 4.人民性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交化的认识工具 (二)指引当代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四、自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难点)。 §1.2提高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1.3扩展内容。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思考本教材第一章、第三章内容的关联性,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 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分析特定社会现象。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思考以下问题:怎样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观看电影《青年马 克思》,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三)学时分配。 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本节内容框架: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物质、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重点)、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 律性的统一(难点) §1.2提高内容。 世界统一于物质。 §1.3扩展内容。 实践是自然存在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联系实际搜集意识控制、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的案例;思考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矛盾及其 统一的可能性。 (三)学时分配。 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本节内容框架: 一、联系和发展的曾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率物发展的根本规倖 四、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重 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互相关系(难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互相转 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互相转化。 §1.2提高内容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3扩展内容。 运用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对黑格尔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体系中地位的思想 加以评析。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请学生谈谈自己大学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思考 如何理性看待自身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学生参与)。 (三)学时分配。 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节内容框架: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重点)、辩证思维方法、现代 科学思维方法、增强思维能力(难点)。 §1.2提高内容。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1.3扩展内容。 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社会生活的矛盾。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为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如战略思维能力等等?现代科学思想方法如何深化辩 证思维方法?

(三)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本节内容框架: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科学的实践观、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难点)、从实践到认识(重 点)、从认识到实践。 §1.2提高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 答。 §1.3扩展内容。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对不可知论加以评析。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人类为什么可以以概念、判断、推理去认识世界?不可知论的错误之处何在,有没有合理之处? (三)学时分配。 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本节内容框架: 一、宾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宾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点)、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 及其特点、评价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难点)、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2提高内容。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实践标准的确定与不确定性。 §1.3扩展内容。 运用价值评价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析一定社会价值现象?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如何理解价值的客观性?真理与价值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辩证统一? (三)学时分配。 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三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本节内容框架: 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奉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