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学时:(总学时40、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10) 学分:2 适用对像:机电技术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课程简介: 《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中“电”与“磁”基本知识为支撑点以及高等数学基本方法运用为基 础,综合介绍电工技术领域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该领域的发展概况。学 习电路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机与电器基本知识及电器控制技术基本方法与手段,使学 生获得电工理论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电工安全常识,能分析和解决电工技术 方面的 并能设计 课程是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后续“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等以及其他相关的课程的理论基 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电工基础》是机电技术教有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研究“电”与“磁” 的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在实际工程技术中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技术发展非 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并促进电工学自身的发展,因此电工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 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我国电工技术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果程以 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 一定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 章次 总学 内 容 课堂授课学时数 实验学时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4 2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6 电路的暂态分析 6 第四 正弦交流电路 8 第五意 三相交流电路 8 6 第六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4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 Electric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学 时:(总学时 40、理论课学时 30、实验课学时 10) 学 分:2 适用对象:机电技术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课程简介: 《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中“电”与“磁”基本知识为支撑点以及高等数学基本方法运用为基 础,综合介绍电工技术领域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该领域的发展概况。学 习电路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机与电器基本知识及电器控制技术基本方法与手段,使学 生获得电工理论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电工安全常识,能分析和解决电工技术 方面的问题,并能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后续“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等以及其他相关的课程的理论基 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电工基础》是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研究“电”与“磁” 的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在实际工程技术中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技术发展非 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并促进电工学自身的发展,因此电工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 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我国电工技术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 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 章次 内 容 总学 时 课堂授课学时数 实验学时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6 4 2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6 4 2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6 4 2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8 6 2 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 8 6 2 第六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4 4
第七章电工测量与安全 40 30 10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电路模型及线性无源元件的物理性质: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电气设备(元件)的额定值: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 位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路的工作状态与电路中电位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路与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申路模型和电路图 第二节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电路中 要物理量的表边 2。电阻的串并联及其应用 第三节电路的工作状态 1.电气设各的额定值 2.电路的几种状态 第四节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4学时 教学要求:熟悉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掌握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 理和截维南定理分析申路的方法,了解非线性申阳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申阳、动态申阻的概今 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 加原理,或维南定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CL与WI 第二节等效电源定 第三节叠加原理 第三节支路电流分析法 第四节节点电压分析法 第五节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4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电路的暂过程及产生原因,堂握换路定则:堂握一阶电路在阶跃激励下的罗 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了解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的概念和特点、了解L电路的短接。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路的解变过程概述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4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电路模型及线性无源元件的物理性质;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电气设备(元件)的额定值;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 位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路的工作状态与电路中电位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路与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第二节 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1.电路中主要物理量的表达 2.电阻的串并联及其应用 第三节 电路的工作状态 1.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2.电路的几种状态 第四节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4 学时) 教学要求:熟悉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掌握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 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 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 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KCL 与 KVL 第二节 等效电源定律 第三节 叠加原理 第三节 支路电流分析法 第四节 节点电压分析法 第五节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4 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电路的暂态过程及产生原因,掌握换路定则;掌握一阶电路在阶跃激励下的零 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了解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的概念和特点、了解 RL 电路的短接。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路的瞬变过程概述 第七章 电工测量与安全 2 2 合 计 40 30 10
1.电阻电容电路与电阻电感电路的瞬变过程 2.换路定律 3。瞬变过程中的激励与响应 第二节电阻电容电路的瞬变过程 第三节电阻电感电路的瞬变过程 第四节一阶电路三要素分析法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6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及相量表示法:熟悉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 式、复阴抗和相量图,堂据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的方法: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 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 法及经济意义:了解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了解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 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表示法,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LC串联的正弦 交流电路,阻抗的串、并联,功率因数的提高。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交流电的有效值 第三节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第四节L\RC交流电路 第五节一般交流电路的功率 第六节并联交流电路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七节交流电路中的谐振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路(6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三相电源及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正确接法:熟悉中线的作用:掌握负载对称的 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三相对称的概念,三相电源电压,负载Y型/△型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功率 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三相交流电源 第二节三相负载的“Y”联接 第三节三相负载的“△”联接 第四节不对称负载电路 第五节三相负载的功幸 第六章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单相变压器的结构,掌握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其功能:掌握额定值的意义:了解 变压器的外特性和绕组的同极性端:了解特殊变压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变压器工作原理,熟悉变压器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磁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第二节交流铁芯线圈
1. 电阻电容电路与电阻电感电路的瞬变过程 2. 换路定律 3.瞬变过程中的激励与响应 第二节 电阻电容电路的瞬变过程 第三节 电阻电感电路的瞬变过程 第四节 一阶电路三要素分析法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6 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及相量表示法;熟悉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 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的方法;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 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 法及经济意义;了解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了解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 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表示法,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RLC 串联的正弦 交流电路,阻抗的串、并联,功率因数的提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交流电的有效值 第三节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第四节 RL\RC 交流电路 第五节 一般交流电路的功率 第六节 并联交流电路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七节 交流电路中的谐振 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6 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三相电源及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正确接法;熟悉中线的作用;掌握负载对称的三 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三相对称的概念,三相电源电压,负载 Y 型/Δ型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功率 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三相交流电源 第二节 三相负载的“Y”联接 第三节 三相负载的“△”联接 第四节 不对称负载电路 第五节 三相负载的功率 第六章 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4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单相变压器的结构,掌握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其功能;掌握额定值的意义;了解 变压器的外特性和绕组的同极性端;了解特殊变压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变压器工作原理,熟悉变压器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磁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第二节 交流铁芯线圈
第三节变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节三相变压器与自耦变压器 第五节变压器的额定值 第七章电工安全与仪表(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电工安全的意义和作用,数字常用的电工仪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工安全仪表的工作原理与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磁电式仪表工作原理与绝缘电阻的测量 第三节电磁式仪表的工作原理与电流电压的测量 第四节功率仪表与功率的测量 第五节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电工基础》课程考核采取闭卷(A\B卷)考试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主要以对电工技术基本概 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灵活考核学生对电工技术工程应用能力的综 合评价,突出实验、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各部分的内容比例如下: (1)基本概念、基本规 基本知识点:60% (2)电工技术综合能力应用:30% (3)实验、实践能力: 10% 五、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 教材: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孙骆生主编.电工技术.第2版.高等教有出版社,1997 高福华主编.电工技术.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大纲制定人: 张平娟 大纲审定人: 张华 制定时间: 2011-9-10
第三节 变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节 三相变压器与自耦变压器 第五节 变压器的额定值 第七章 电工安全与仪表(2 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电工安全的意义和作用,数字常用的电工仪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工安全仪表的工作原理与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磁电式仪表工作原理与绝缘电阻的测量 第三节 电磁式仪表的工作原理与电流电压的测量 第四节 功率仪表与功率的测量 第五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电工基础》课程考核采取闭卷(A\B 卷)考试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主要以对电工技术基本概 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灵活考核学生对电工技术工程应用能力的综 合评价,突出实验、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各部分的内容比例如下: (1)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点:60% (2)电工技术综合能力应用:30% (3)实验、实践能力: 10% 五、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 教 材:秦曽煌主编.电工学(上册).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孙骆生主编.电工技术.第 2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高福华主编.电工技术.第 3 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大纲制定人: 张平娟 大纲审定人: 张 华 制 定 时 间 : 20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