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人实验中学2013—2014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指定位置。 3.本试题包括四个大题18个小题全部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答在试卷上 4、请你细心答题,认真检查,祝同学们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积累与运用(1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共5分,每空0.5分) 分歧()瘫痪()攥()徘()徊荫()蔽dao() 告ni()笑qio()悴jue()别 sha()时 2.按要求默写。(共8分.每小题1分)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不亦君子乎。(《论语》)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4)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 (6)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下面对于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羚羊木雕》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使文章曲折有致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 G.《散步》不仅表现了浓浓的亲情,而且还表现了“我”的任感和使命感。 D.《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泰戈尔将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爱。 二、文言文阅读(38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也 4、解释加点词(2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5、翻译句子(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王舍人实验中学 2013——2014 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指定位置。 3.本试题包括四个大题,18 个小题,全部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答在试卷上。 4、请你细心答题,认真检查,祝同学们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给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共 5 分,每空 0.5 分) 分歧. ( ) 瘫痪. ( ) 攥.( ) 徘.( )徊 荫.( )蔽 dǎo( ) 告 nì( )笑 qiáo ( )悴 jué( )别 一 shà ( )时 2.按要求默写。(共 8 分.每小题 1 分)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 ,不亦君子乎。(《论语》)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6)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下面对于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羚羊木雕》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使文章曲折有致。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 C. 《散步》不仅表现了浓浓的亲情,而且还表现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D.《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泰戈尔将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爱。 二、文言文阅读(38 分)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也。 4、解释加点词(2分)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 ) 5、翻译句子(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6、你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个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4分)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每空1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元方入门不顾 8翻译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友人惭,下车引之 9请结合文章谈一下“友人”和“元方”两人的性格特点。(3分) (三)《论语》十二章 10解释加点词语(5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 11翻译句子(12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2)未若柳絮因风起。 6、你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个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4分)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每空1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 (4) 元方入门不顾. ( ) 8.翻译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友人惭,下车引之。 9.请结合文章 ....谈一下“友人”和“元方”两人的性格特点。(3分) (三)《论语》十二章 10.解释加点词语(5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 11.翻译句子(12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地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 长出现时,是在夏日。A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 A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A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 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A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 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A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孑上,从桌上操起-把茶壶,喝得水直 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 说,A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A 时,A早已不见了。 问谁,谁也不知道A的去向 大家立即分头去找。”桑乔说 是B第一个找到了A。那时,A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 波光粼粼的河水。 B一直走到他跟前,在他身边蹲下:“我是来找你的,大家都在找你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一) 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地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 长出现时,是在夏日。A 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 A 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A 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 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 A 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 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A 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 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 说,A 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 A 时,A 早已不见了。 问谁,谁也不知道 A 的去向。 “大家立即分头去找。”桑乔说。 是 B 第一个找到了 A。那时,A 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 波光粼粼的河水。 B 一直走到他跟前,在他身边蹲下:“我是来找你的,大家都在找你
B听到了A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A说:“我们回家吧。 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 A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 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11.以上文章节选自 (作者)的《 》。文中的A是 。(3分) 1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A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 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13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 14文末最后为何说“A”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自信的价值 ①201年5月20日,美国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 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 ②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出类拔萃的推销员而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 在毎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 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 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把斧 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③鉴于前8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即
B 听到了 A 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 A 说:“我们回家吧。” 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 A 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 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11.以上文章节选自 (作者)的《 》。文中的 A 是 。(3 分) 1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 分) A 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 ....,几 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13.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 分) 14.文末最后为何说“A”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谈谈你的理解。(2 分) (二)自信的价值 ①2001 年 5 月 20 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 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 ②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 1927 年,以培养出类拔萃的推销员而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 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 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 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 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 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③鉴于前 8 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即
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 销的时候 ④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他认为,把—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 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他给布什写了一封信,说 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 我想,您一定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 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 最后布什就给乔治赫伯特汇来了15美元。 ⑤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 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 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 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 15.解释下面成语(1分) 出类拔萃: 16.本文叙述了 的事情,从而告诉我们 的道理。题目《自信的价值》的具体作用是 (3分) 17.从布鲁金斯学会的角度看乔治·赫伯特成功的原因是(用原文作答)(2分) 18.结合上文内容,文中横线处应填人的句子是(2分) 四、作文(50分) 19、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 销的时候。 ④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他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 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他给布什写了一封信,说: 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 我想,您一定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 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 最后布什就给乔治·赫伯特汇来了 15 美元。 ⑤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 26 年。26 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 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 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 。 15.解释下面成语(1 分) 出类拔萃: 16.本文叙述了 的事情,从而告诉我们 的道理。题目《自信的价值》的具体作用是 。 (3 分) 17.从布鲁金斯学会的角度看乔治·赫伯特成功的原因是(用原文作答)(2 分) 18 .结合上文内容,文中横线处应填人的句子是 ( 2 分 ) 四、作文(50 分) 19、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600 字。 【提示】
1这是半命题作文,横线上需要补充一个表达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 动、后悔、失落”等 2要求以记事为主,注意交待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要能够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并且 有重点。 3,注意在开头、结尾与标题相照应,叙述中也要使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这样才能扣住题 目,也才能让叙写的事件蕴含丰富的感情。 【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共5分,每空0.5分) 分歧(q)瘫痪(hu詛an)攥(zuan)徘(pi)徊荫(yin) 蔽dao(祷)告ni(匿)笑qido(憔)悴jue(诀)别 sha(霎)时 2.按要求默写。(共8分.每小题1分 (1)学而不思则罔(2)人不知而不愠(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其不善者而改之(5)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6)海日生残夜(7)浅草才能没马蹄(8)断肠人在天涯3、A 二、文言文阅读(38分)(一)咏雪 4、解释加点词(2分)(1)家庭聚会(2)差不多可以相比 5、翻译句子(4分)(1)谢太傅高高兴兴的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飞起 6、说出哪个好(1分)理由(3分) 二)陈太丘与友期 7.(1)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约定)(2)去后乃至(才)
1.这是半命题作文,横线上需要补充一个表达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 动、后悔、失落”等。 2.要求以记事为主,注意交待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要能够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并且 有重点。 3.注意在开头、结尾与标题相照应,叙述中也要使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这样才能扣住题 目,也才能让叙写的事件蕴含丰富的感情。 【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给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共 5 分,每空 0.5 分) 分歧. ( qí ) 瘫痪. ( huàn ) 攥.(zuàn ) 徘.( pái )徊 荫.( yìn ) 蔽 dǎo( 祷)告 nì( 匿 )笑 qiáo ( 憔 )悴 jué( 诀)别 一 shà ( 霎 )时 2.按要求默写。(共 8 分.每小题 1 分) (1)学而不思则罔(2)人不知而不愠(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其不善者而改之(5)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6)海日生残夜(7)浅草才能没马蹄(8)断肠人在天涯 3、A 二、文言文阅读(38 分)(一)咏雪 4、解释加点词(2分)(1)家庭聚会 (2) 差不多可以相比 ....... 5、翻译句子(4分)(1)谢太傅高高兴兴的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飞起。 6、说出哪个好(1分)理由(3分) (二)陈太丘与友期 7.(1)陈太丘与友期.行 ( 相约 约定 ) (2)去后乃.至( 才 )
(3)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4)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9.翻译句子(4分)(1)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2)友人惭愧,下车拉元方 10请结合文章谈一下“友人”和“元方”两人的性格特点。(3分) 友人日中不至”无信,“对子骂父”无礼,“下车引之”知错就改。 元方反驳友人对父亲的辱骂,勇敢机智 (三)《论语》十二章 11解释加点词语(5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快乐 (2)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越过超过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爱好(5)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12翻译句子(12分)(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 (2)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四十岁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3)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4)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 (5)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6)全军可以改变主帅,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四、现代文阅读(17分)(一) 11以上文章节选自曹文轩(作者)的《草房子》。文中的A是秃鹤(陆鹤)。(3分) 12、原意指水快速的奔流淌出来,这里指秃鹤的哭声快速的不可抑制的从喉咙里发出来。生 动形象的写出了秃鹤内心的激动 13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 用“纯净的月光”渲染了了美丽宁静的气氛,衬托除了禿鹤的“英俊” 14文末最后为何说“A”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谈谈你的理解。(2分) 因为他用自己的努力为学校挣得了荣誉,改变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大意对即可) 15.解释下面成语(1分出类拔萃:品德或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大意对即可) 16.乔洽赫伯特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_自信才能成功_点明了文章的 主旨,吸引读者。(3分) 17.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18.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3)相委.而去 ( 丢下 舍弃 ) (4) 元方入门不顾. ( 回头看 ) 9.翻译句子(4分)(1)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2)友人惭愧,下车拉元方 10.请结合文章 ....谈一下“友人”和“元方”两人的性格特点。(3分) “友人 日中不至”无信,“对子骂父”无礼,“下车引之”知错就改。 元方反驳友人对父亲的辱骂,勇敢机智。 (三)《论语》十二章 11.解释加点词语(5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快乐 (2)吾日三省.吾身 自我检查 反省(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越过 超过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喜欢 爱好(5)博学而笃.志 忠实 坚守 12.翻译句子(12分)(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 (2)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四十岁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3)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4)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 (5)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6)全军可以改变主帅,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四、现代文阅读(17分)(一) 11.以上文章节选自 曹文轩(作者)的《 草房子 》。文中的 A 是 秃鹤(陆鹤) 。(3 分) 12、原意指水快速的奔流淌出来,这里指秃鹤的哭声快速的不可抑制的从喉咙里发出来。生 动形象的写出了秃鹤内心的激动。 13 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 分) 用“纯净的月光”渲染了了美丽宁静的气氛,衬托除了秃鹤的“英俊” 14 文末最后为何说“A”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谈谈你的理解。(2 分) 因为他用自己的努力为学校挣得了荣誉,改变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大意对即可) 15.解释下面成语(1 分 出类拔萃:品德或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大意对即可) 16.乔治·赫伯特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 自信才能成功 点明了文章的 主旨,吸引读者。 (3 分) 17.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18.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