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4分)参考答案:诀别、分歧、酝酿。要求楷体、不能涂改、不能超出田字格。写出字词得3 分,书写美观得4分 2.(2分)参考答案:D。 3.(2分)参考答案:C。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对知识掌握得透彻明白。不能形 容关系熟。 4.(2分)参考答案:B。“令尊”即“您父亲”:“贵姓”不能用于自己;“府上”是称别人家, 自己家应称“寒舍”。可参考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相关内容。 5.(2分)参考答案:D。A项“大约”、“左右重复”:B项“一下”、“一面”重复:C项“不 “忍不住地”重复。 6.(2分)参考答案:①“钱财”的“财”是贝字旁,可以理解为贝壳是古代的一种钱币:“木材” 的“材”是木字旁,可以理解为木材是木质的。②“悲惨”的“惨”是竖心旁,可以理解为惨是一种心 境;“渗漏”的“渗”是水字旁,可以理解为只有液体才会渗出来。③烘烤的烘是火字旁,可以理解为 烘烤要用火:“供应”的“供”是单人旁,可以理解为供应要靠人来执行。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1)(2分)参考答案:“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汉语热。因果关系应明确 (2)(2分)参考答案:可以肯定妙用谐音双关,达到过目不忘的广告效果:也可立足取缔错别字, 进行批判。答案一:老板您好,您将“刻”写作“咳”,改得很巧妙。“咳不容缓”体现了咳嗽的危害 巨大不容迟缓。同时化用成语,引人关注、便于记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答案二:老板您好。 广告上的错别字既不雅观,也影响了顾客对您家的印象,大家认为一家连字都写不对的药店其药品质量 也很可疑。所以无论从正确书写汉字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讲,都建议您将错字改过来。评分点为: 打招呼、观点、理由各1分 (3)(2分)参考答案:千年文化尽在横竖点撇捺,中华魅力传遍东西南北中。要求紧扣话题、结构 工整、语言精彩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11分,每空1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东临碣石,以 观沧海。(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9.(4分)(1)期,约定。(2)因,凭借。(3)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4)委,丢下、舍弃 10.(4分)参考答案:(1)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2)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 间是中午。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11.(2分)参考答案:B 12.(4分)参考答案:()(2分)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 (2)(2分)可以说不矛盾。“元方十年七岁”,因为生友人的气而“入门不顾”,体现了孩童的单 纯而非言行不一;可以说矛盾。元方对惭愧的友人“入门不顾”,也是“无礼”的行为,一方面职责友 人的“无礼”,一方面自己行为“无礼”,是言行不一的体现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9分) 13、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 15、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 多 16、找出拟人句。然后分析其作用
1 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 分) 1.(4 分)参考答案:诀别、分歧、酝酿。要求楷体、不能涂改、不能超出田字格。写出字词得 3 分,书写美观得 4 分。 2.(2 分)参考答案:D。 3.(2 分)参考答案:C。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对知识掌握得透彻明白。不能形 容关系熟。 4.(2 分)参考答案:B。“令尊”即“您父亲”;“贵姓”不能用于自己;“府上”是称别人家, 自己家应称“寒舍”。可参考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相关内容。 5.(2 分)参考答案:D。A 项“大约”、“左右重复”;B 项“一下”、“一面”重复;C 项“不 禁”、“忍不住地”重复。 6.(2 分)参考答案:①“钱财”的“财”是贝字旁,可以理解为贝壳是古代的一种钱币;“木材” 的“材”是木字旁,可以理解为木材是木质的。②“悲惨”的“惨”是竖心旁,可以理解为惨是一种心 境;“渗漏”的“渗”是水字旁,可以理解为只有液体才会渗出来。③烘烤的烘是火字旁,可以理解为 烘烤要用火;“供应”的“供”是单人旁,可以理解为供应要靠人来执行。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⑴(2 分)参考答案:“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汉语热。因果关系应明确。 ⑵(2 分)参考答案:可以肯定妙用谐音双关,达到过目不忘的广告效果;也可立足取缔错别字, 进行批判。答案一:老板您好,您将“刻”写作“咳”,改得很巧妙。“咳不容缓”体现了咳嗽的危害 巨大不容迟缓。同时化用成语,引人关注、便于记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答案二:老板您好。 广告上的错别字既不雅观,也影响了顾客对您家的印象,大家认为一家连字都写不对的药店其药品质量 也很可疑。所以无论从正确书写汉字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讲,都建议您将错字改过来。评分点为: 打招呼、观点、理由各 1 分。 ⑶(2 分)参考答案:千年文化尽在横竖点撇捺,中华魅力传遍东西南北中。要求紧扣话题、结构 工整、语言精彩。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8.古诗文积累。(11 分,每空 1 分)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⑵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⑷东临碣石,以 观沧海。⑸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4 分) 9.(4 分)⑴期,约定。⑵因,凭借。⑶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⑷委,丢下、舍弃。 10.(4 分)参考答案:⑴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⑵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 间是中午。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11.(2 分)参考答案:B。 12.(4 分)参考答案:⑴(2 分)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 ⑵(2 分)可以说不矛盾。“元方十年七岁”,因为生友人的气而“入门不顾”,体现了孩童的单 纯而非言行不一;可以说矛盾。元方对惭愧的友人“入门不顾”,也是“无礼”的行为,一方面职责友 人的“无礼”,一方面自己行为“无礼”,是言行不一的体现。 三、现代文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9 分) 13、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 14、C 15、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 多。 16、找出拟人句。然后分析其作用
17、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用:虚写,由花色、花味联想到果实累累,侧面 烘托花开得艳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6分) 18.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 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 (2分) 19.(2分)(1)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 听。(②2)他同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3)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 真、美好,让人惊叹。(4)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蠕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 件事的。” 20.借花喻人。启示言之成即可。(2分) 2
2 17、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用:虚写,由花色、花味联想到果实累累,侧面 烘托花开得艳。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6 分) 18.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 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 (2 分) 19.(2 分)(l)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 听。(2)他同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3)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 真、美好,让人惊叹。(4)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蠕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 我总会做成一 件事的。” 20.借花喻人。启示言之成即可。(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