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4分) A.溃退(kui) 仲裁(zhong). 梵语(fan) 篡改(zhuan) B.荻港(di) 颁发(ban) 缭乱(1iǎo) 由衷(zhong) C.歼灭(jian) 屏息(bing) 悄然(qiǎo) 翘首(qido) D.要塞(sai) 慷慨(kang) 敦煌(din) 沸腾(te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4分) A.轻盈仲裁摧枯拉朽翘首而望 B.巨额疏展锐不可当从容不迫 C.芜湖闲熟卓有成就颇有健树 D.顽强击馈风平浪静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4分) A.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 B.“白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无论是打球的,还是观看比赛的,全都精神亢奋、 呼天抢地。 C.白纸上,我还没有种上一粒字。多半天,我一文不名。终于,在一阵鸽哨声里,我写下了第八 次开头。 D.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 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B)(4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记者从临沂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 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治了情 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今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4分)
1 第一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4 分) A.溃.退(kuì) 仲.裁(zhòng) 梵.语(fàn) 篡.改(zhuàn) B.荻.港(dí) 颁.发(bān) 缭.乱(liǎo) 由衷.(zhōng) C.歼.灭(jiān) 屏.息(bǐng) 悄.然(qiǎo) 翘.首(qiáo) D.要塞.(sāi) 慷.慨(kāng) 敦.煌(dūn) 沸腾.(té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4 分) A.轻盈 仲裁 摧枯拉朽 翘首而望 B.巨额 疏展 锐不可当 从容不迫 C.芜湖 闲熟 卓有成就 颇有健树 D.顽强 击馈 风平浪静 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4 分) A.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 ....。 B.“白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无论是打球的,还是观看比赛的,全都精神亢奋、 呼天抢地 ....。 C.白纸上,我还没有种上一粒字。多半天,我一文不名 ....。终于,在一阵鸽哨声里,我写下了第八 次开头。 D.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完成了 80 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 ... 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B )(4 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5 月 19 日是中国旅游日。记者从临沂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 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 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今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4 分)
A.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 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 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 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6.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A)(4分) A.标题导语主体 B.标题主体背景 C.导语主体结语 D.标题主体结语 7.名著阅读。(6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记录的是埃德加·斯诺(作者)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 考察得来的“事实”。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二、阅读与感悟(5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莒南村民讲述渊子崖保卫战:“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本报记者王洪涛本报通讯员徐德理陈德溪 ①对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莒南县渊子崖村村民林祥松感慨,这个纪念日 太有意义了,要让子孙后代都铭记这段历史。 ②“我们得吸取教训,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说到这儿,67岁的林 祥松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渊子崖村的抗日保卫战。渊子崖村,被称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渊子崖保卫战被称为“村自卫战的典范”。 ③林祥松说,1938年,渊子崖村为了避免兵匪的骚扰、掠夺,在村子四周建起了4米高的 城墙和炮楼。1941年12月的一个早晨,到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的1000多名日军,包围了 渊子崖村。“一看鬼子围过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拿起土枪、土炮,在炮楼上对着鬼子打。” 林祥松说,“鬼子就用小钢炮炮轰城墙、城门,最终将村子西北部的城墙炸了一个半人高的洞, 一看破了洞,就有五六个人拿土枪过去封堵,离洞最近的林九兰,从家里拿来了铡草用的铡刀, 蹲在洞的旁边,钻进来一个铡一个。后来,鬼子就调整了小钢炮的方向,往天上射,炮弹刚好落 在城墙里边。林九兰就这样牺牲了。” 2
2 A.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 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 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 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6.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 A )(4 分) A.标题 导语 主体 B.标题 主体 背景 C.导语 主体 结语 D.标题 主体 结语 7.名著阅读。(6 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记录的是埃德加·斯诺(作者)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 考察得来的“事实”。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二、阅读与感悟(50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莒南村民讲述渊子崖保卫战:“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本报通讯员 徐德理 陈德溪 ①对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莒南县渊子崖村村民林祥松感慨,这个纪念日 太有意义了,要让子孙后代都铭记这段历史。 ②“我们得吸取教训,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说到这儿,67 岁的林 祥松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渊子崖村的抗日保卫战。渊子崖村,被称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渊子崖保卫战被称为“村自卫战的典范”。 ③林祥松说,1938 年,渊子崖村为了避免兵匪的骚扰、掠夺,在村子四周建起了 4 米高的 城墙和炮楼。1941 年 12 月的一个早晨,到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的 1 000 多名日军,包围了 渊子崖村。“一看鬼子围过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拿起土枪、土炮,在炮楼上对着鬼子打。” 林祥松说,“鬼子就用小钢炮炮轰城墙、城门,最终将村子西北部的城墙炸了一个半人高的洞, 一看破了洞,就有五六个人拿土枪过去封堵,离洞最近的林九兰,从家里拿来了铡草用的铡刀, 蹲在洞的旁边,钻进来一个铡一个。后来,鬼子就调整了小钢炮的方向,往天上射,炮弹刚好落 在城墙里边。林九兰就这样牺牲了
④在老辈们的述说里,林祥松印象深刻的还有林庆一、林庆海两叔兄弟。“鬼子进村之 后,就到处放火。躲在柴火垛里的两兄弟,一下子被鬼子点着了,两人蹿出来之后,和四五个鬼 子赤手肉搏,最后,两人一人抱了一个鬼子,跳进火堆里,同归于尽。” ⑤依靠“以死的精神来抵抗”,渊子崖村等来了八路军的援军。战斗从清晨一直到傍晚, 渊子崖村民和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00多人,同时也有140多名村民和40多名八路军、武工队 战士酒牲。 ⑥“虽然参加这场战斗的村民都一个一个离世了,但这段历史,我还要不断地讲给村里的 小辈听,让他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林祥松说。 (有删改) 8.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案:点明这篇报道的写作背景与原因,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9.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第③⑤段的内容。(9分) 答案:第③段:全村抗敌,林九兰壮烈牺牲。第④段:两叔兄弟与敌人同归于尽。第⑤段:村民 配合八路军歼灭了敌人。 10.林祥松不断地把这段历史“讲给村里的小辈听”的目的是什么?(8分) 答案:让村里的小辈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11.自国家公祭网开通以来,海内外网友纷纷参与在线公祭并留言。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在“缅 怀留言”一栏里留下自己的话。(8分)》 答案:(示例)不忘历史,敬畏生命,传承精神,珍视和平。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惊心动魄35分钟 一一空军特级试飞员梁万俊成功迫降某新型 国产科研样机纪实 谭洁张金玉 ①2004年7月1日13时40分,成都某机场被紧张气氛所笼罩。 ②塔台上,机场边,飞机设计单位领导、空军某试飞大队领导、飞机总设计师、科研技术 人员…数百人一齐把焦灼的目光投向骄阳似火的万里晴空。 ③此刻,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在万米高空正以极大的俯角高速向机场滑降而来」 ④这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它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战机的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 人民币。 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它是该型飞机在定型关镀阶段的一次试飞,结论对飞机改进 意义重大。 ⑥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飞机在1.2万米高空试飞,因意外情况燃油漏光,飞机发动 机停车。为保全科研样机,试飞员决定从距机场20多千米远的地方空滑迫降
3 ④在老辈们的述说里,林祥松印象深刻的还有林庆一、林庆海两叔兄弟。“鬼子进村之 后,就到处放火。躲在柴火垛里的两兄弟,一下子被鬼子点着了,两人蹿出来之后,和四五个鬼 子赤手肉搏,最后,两人一人抱了一个鬼子,跳进火堆里,同归于尽。” ⑤依靠“以死的精神来抵抗”,渊子崖村等来了八路军的援军。战斗从清晨一直到傍晚, 渊子崖村民和八路军共歼灭日军 100 多人,同时也有 140 多名村民和 40 多名八路军、武工队 战士牺牲。 ⑥“虽然参加这场战斗的村民都一个一个离世了,但这段历史,我还要不断地讲给村里的 小辈听,让他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林祥松说。 (有删改) 8.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5 分) 答案:点明这篇报道的写作背景与原因,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9.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第③~⑤段的内容。(9 分) 答案:第③段:全村抗敌,林九兰壮烈牺牲。第④段:两叔兄弟与敌人同归于尽。第⑤段:村民 配合八路军歼灭了敌人。 10.林祥松不断地把这段历史“讲给村里的小辈听”的目的是什么?(8 分) 答案:让村里的小辈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11.自国家公祭网开通以来,海内外网友纷纷参与在线公祭并留言。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在“缅 怀留言”一栏里留下自己的话。(8 分) 答案:(示例)不忘历史,敬畏生命,传承精神,珍视和平。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惊心动魄 35 分钟 ——空军特级试飞员梁万俊成功迫降某新型 国产科研样机纪实 谭洁 张金玉 ①2004 年 7 月 1 日 13 时 40 分,成都某机场被紧张气氛所笼罩。 ②塔台上,机场边,飞机设计单位领导、空军某试飞大队领导、飞机总设计师、科研技术 人员……数百人一齐把焦灼的目光投向骄阳似火的万里晴空。 ③此刻,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在万米高空正以极大的俯角高速向机场滑降而来! ④这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它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战机的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 人民币。 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它是该型飞机在定型关键阶段的一次试飞,结论对飞机改进 意义重大。 ⑥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飞机在 1.2 万米高空试飞,因意外情况燃油漏光,飞机发动 机停车。为保全科研样机,试飞员决定从距机场 20 多千米远的地方空滑迫降
⑦下落航线与跑道呈70度夹角,下降速度400千米/小时左右,一旦失误,该机就可能冲 出跑道坠毁。 ⑧惊天一落,危险空前。驾驶战鹰迫降的,就是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特级试飞员梁 万俊。 ⑨“近了,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战机俯冲直下。地面上,所有的人一齐屏住了 呼吸。 ⑩13时44分,战鹰陡然降落,在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子在水泥跑道 上剧烈摩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 ①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冲出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 停住。 @“成功了!”欢呼声震动机场。梁万俊走下座舱,飞机总设计师与他紧紧拥抱,激动地 说:“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⑧惊天一落救新鹰! ④这一落,挽救了价值上亿元的科研样机;这一落,为试飞员处理类似险情创造了成功 先例;这一落,飞出了新机优异的空滑性能。 ⑤让我们把时钟倒拨35分钟。 ⑥这一天13时09分,梁万俊驾驶着该型国产科研样机跃升到1.2万米高空。当他按照 预定的科研试飞计划刚刚做完一个规定动作后,突然发现油泵指示灯急剧闪烁。紧接着,油量 表指针一路下跌。两分钟之内,指针指向“0”刻度。 ⑦梁万俊报告:“发动机空中停车!” ⑧一级空中特情!空军相关条例规定:此时,作为试飞员的梁万俊可以视情况做出不同 选择一跳伞或迫降。 四面对这种极为罕见的危险情况,跳伞无可指责,只需0.01秒,便能远离危险。但是,凝 聚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战鹰就会坠毁,故障原因就难以准确查找,新机型的改进就缺乏依 据…没有任何犹豫,梁万俊便做出抉择:危险再大,也要尽一切可能把科研样机保住。 ②④决心定下,梁万俊很快镇定下来,他娴熟而机敏地调整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以争取每 一秒的时间。 4
4 ⑦下落航线与跑道呈 70 度夹角,下降速度 400 千米/小时左右,一旦失误,该机就可能冲 出跑道坠毁。 ⑧惊天一落,危险空前。驾驶战鹰迫降的,就是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特级试飞员梁 万俊。 ⑨“近了,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战机俯冲直下。地面上,所有的人一齐屏住了 呼吸。 ⑩13 时 44 分,战鹰陡然降落,在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子在水泥跑道 上剧烈摩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 500 米、800 米、1 000 米……飞机一气冲出 1 700 米,在距离跑道尽头 300 米处戛然 停住。 “成功了!”欢呼声震动机场。梁万俊走下座舱,飞机总设计师与他紧紧拥抱,激动地 说:“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惊天一落救新鹰! 这一落,挽救了价值上亿元的科研样机;这一落,为试飞员处理类似险情创造了成功 先例;这一落,飞出了新机优异的空滑性能。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 35 分钟。 这一天 13 时 09 分,梁万俊驾驶着该型国产科研样机跃升到 1.2 万米高空。当他按照 预定的科研试飞计划刚刚做完一个规定动作后,突然发现油泵指示灯急剧闪烁。紧接着,油量 表指针一路下跌。两分钟之内,指针指向“0”刻度。 梁万俊报告:“发动机空中停车!” 一级空中特情!空军相关条例规定:此时,作为试飞员的梁万俊可以视情况做出不同 选择——跳伞或迫降。 面对这种极为罕见的危险情况,跳伞无可指责,只需 0.01 秒,便能远离危险。但是,凝 聚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战鹰就会坠毁,故障原因就难以准确查找,新机型的改进就缺乏依 据……没有任何犹豫,梁万俊便做出抉择:危险再大,也要尽一切可能把科研样机保住。 决心定下,梁万俊很快镇定下来,他娴熟而机敏地调整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以争取每 一秒的时间
④飞机像大铁砣似的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 吊到了嗓子眼。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室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 控制高度、速度,做好迫降准备。” 型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 来换取动能。他根据地面指挥员的命令,随时判断飞机状态,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 图飞机滑到机场1100米上空。梁万俊下降飞机高度加入航线,在跑道头3千术,放起 落架,操纵飞机对正跑道,100米、50米… ④“准备迫降!”“明白!”天地间,惊人的默契。 ⑤于是,机场上出现了惊心动魄的成功一落」 因英雄壮举绝非偶然。仰望蓝天,人们看到了梁万俊出生入死、挑战试飞极限的一道道 闪光航迹。 ⑦1998年,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梁万俊,从成空某飞行团副团长的岗位上来到空军某试 飞大队。 图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群体,承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机科研试飞重任,曾有多名 试飞员壮烈牺牲。梁万俊自觉学习老一辈试飞员迎难克险的大无畏战斗精神,每次执行高难 度高风险试飞、参加飞行表演等重大任务,都主动请缨。几年来,他先后自学了飞行力学、空 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成为熟练驾驶多种机型的高 素质试飞员。在试飞中,他先后遇到惯导故障、航电故障、供氧故障等险情数十次,都以其过 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飞行技术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了国产最新型战机火控系统定型、某型 系列战机鉴定、国产某新机首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 4次。 四此次,梁万俊成功处理国产某新型科研样机重大特情,原成都军区空军党委为他报请 一等功,并做出向他学习的决定。军委首长称赞他是“一个思想、技术双过硬的优秀试飞员”。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4分) A.开头两段除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外,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紧张”“焦灼”两词 呼应标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第⑩段中的“昂”字,生动地刻画了飞机着地的姿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惯性,也暗含着 对驾驶员高超技术的赞扬
5 飞机像大铁砣似的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 吊到了嗓子眼。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 控制高度、速度,做好迫降准备。”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 来换取动能。他根据地面指挥员的命令,随时判断飞机状态,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 飞机滑到机场 1 100 米上空。梁万俊下降飞机高度加入航线,在跑道头 3 千米,放起 落架,操纵飞机对正跑道,100 米、50 米…… “准备迫降!”“明白!”天地间,惊人的默契。 于是,机场上出现了惊心动魄的成功一落! 英雄壮举绝非偶然。仰望蓝天,人们看到了梁万俊出生入死、挑战试飞极限的一道道 闪光航迹。 1998 年,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梁万俊,从成空某飞行团副团长的岗位上来到空军某试 飞大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群体,承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机科研试飞重任,曾有多名 试飞员壮烈牺牲。梁万俊自觉学习老一辈试飞员迎难克险的大无畏战斗精神,每次执行高难 度高风险试飞、参加飞行表演等重大任务,都主动请缨。几年来,他先后自学了飞行力学、空 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成为熟练驾驶多种机型的高 素质试飞员。在试飞中,他先后遇到惯导故障、航电故障、供氧故障等险情数十次,都以其过 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飞行技术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了国产最新型战机火控系统定型、某型 系列战机鉴定、国产某新机首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 2 次、三等功 4 次。 此次,梁万俊成功处理国产某新型科研样机重大特情,原成都军区空军党委为他报请 一等功,并做出向他学习的决定。军委首长称赞他是“一个思想、技术双过硬的优秀试飞员”。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4 分) A.开头两段除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外,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紧张”“焦灼”两词 呼应标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第⑩段中的“昂”字,生动地刻画了飞机着地的姿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惯性,也暗含着 对驾驶员高超技术的赞扬
C.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或排比段,或为突出这次试飞的重要性,或为阐释迫降成功的重要意 义,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D.本文大量列举表时间、距离与速度的数字,在数字的极大变动与对比中,产生“生死时速” 的效果,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3.阅读文章第⑤~⑤段,结合全文,从叙述顺序的角度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8分) 答案:第⑤~⑤段主要叙述了梁万俊在面临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的突发故障时,从容镇定实 施紧急迫降的经过。这部分运用的是倒叙的方式,在前文先行交代“惊天一落”、迫降成功 的结局之后,再交代紧急迫降(或:无动力滑翔)的经过,由果溯因,既把事件过程具体展示出 来,又突出事件的“惊心动魄”,符合新闻受众关注不同严重程度的突发事件的先后次序,增 加了通讯的可读性。 14.文章第图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通读全文,加以分析。(8分) 答案:不能。这段概括叙述了梁万俊在空军某试飞大队的成长经历,突出了他迎难克险的大 无畏英雄主义精神、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飞行技术形成的根源与过程:这样写为他“惊天 一落”的成功做了必要的背景交代,使读者对通讯的主人公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认识:补充 交代梁万俊及其试飞群体的英雄事迹,把个人英雄壮举归结于我军的优良传统,使通讯报道 的主题具有了广度和深度。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江汉区新添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集中在共享单车使用密集区 本报讯(记者杨升通讯员王凯李波)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 区域增设了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昨日,记者 走访了部分停放点,采访中市民表示,希望能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 通过前期多次调查、研究,江汉区城管部门拟定在辖区内的京汉大道、解放大道、青年 路、香港路等20条主次干道共设置42个单车停放点,主要集中在商场、医院、学校、地铁 口、客运站等共享单车“曝光率”高的区城,且多数停车点位为新增。 (选自2017年2月27日《长江日报》) 15.请用横线画出本则消息的导语。(2分) 16.假如你是《长江日报》报社的一名记者,想就此事采访江汉区城管部门的主任,你准备向 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至少两条)(4分) 答案:(示例)①主任,你们对新添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哪些管理措施?②请问主任,你们近期 有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的计划吗? 17.江汉区某中学的学生小明,星期五放学后,将共享单车骑回家,停放在自家楼下,准备下星 期一再骑车返校。针对此事,有网友留言:“共享单车是造福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我
6 C.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或排比段,或为突出这次试飞的重要性,或为阐释迫降成功的重要意 义,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D.本文大量列举表时间、距离与速度的数字,在数字的极大变动与对比中,产生“生死时速” 的效果,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3.阅读文章第 ~ 段,结合全文,从叙述顺序的角度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8 分) 答案:第 ~ 段主要叙述了梁万俊在面临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的突发故障时,从容镇定实 施紧急迫降的经过。这部分运用的是倒叙的方式,在前文先行交代“惊天一落”、迫降成功 的结局之后,再交代紧急迫降(或:无动力滑翔)的经过,由果溯因,既把事件过程具体展示出 来,又突出事件的“惊心动魄”,符合新闻受众关注不同严重程度的突发事件的先后次序,增 加了通讯的可读性。 14.文章第 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通读全文,加以分析。(8 分) 答案:不能。 这段概括叙述了梁万俊在空军某试飞大队的成长经历,突出了他迎难克险的大 无畏英雄主义精神、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飞行技术形成的根源与过程;这样写为他“惊天 一落”的成功做了必要的背景交代,使读者对通讯的主人公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认识;补充 交代梁万俊及其试飞群体的英雄事迹,把个人英雄壮举归结于我军的优良传统,使通讯报道 的主题具有了广度和深度。 三、综合性学习(10 分) 江汉区新添 42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集中在共享单车使用密集区 本报讯(记者杨升 通讯员王凯 李波) 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 区域增设了 42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昨日,记者 走访了部分停放点,采访中市民表示,希望能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 通过前期多次调查、研究,江汉区城管部门拟定在辖区内的京汉大道、解放大道、青年 路、香港路等 20 条主次干道共设置 42 个单车停放点,主要集中在商场、医院、学校、地铁 口、客运站等共享单车“曝光率”高的区域,且多数停车点位为新增。 (选自 2017 年 2 月 27 日《长江日报》) 15.请用横线画出本则消息的导语。(2 分) 16.假如你是《长江日报》报社的一名记者,想就此事采访江汉区城管部门的主任,你准备向 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至少两条)(4 分) 答案:(示例)①主任,你们对新添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哪些管理措施?②请问主任,你们近期 有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的计划吗? 17.江汉区某中学的学生小明,星期五放学后,将共享单车骑回家,停放在自家楼下,准备下星 期一再骑车返校。针对此事,有网友留言:“共享单车是造福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我
希望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文明接力。”对小明的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请晒一晒你的留言。 (4分) 答案:(示例一)共享单车是为了便利大众,爱护公物从你我他做起! (示例二)每个国家发展共享经济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提升国民素质,支持共享经济。 四、写作(60分) 18.草拟采访提纲,制订采访方案,进行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根据新闻素材撰写一篇新闻 稿。新闻体裁不限,注意突出重点,规范语言。 要求:①书写规范、整洁、美观:②文中不得出现学生的真实姓名及学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④题目自拟。 答案:(略)
7 希望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文明接力。”对小明的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请晒一晒你的留言。 (4 分) 答案:(示例一)共享单车是为了便利大众,爱护公物从你我他做起! (示例二)每个国家发展共享经济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提升国民素质,支持共享经济。 四、写作(60 分) 18.草拟采访提纲,制订采访方案,进行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根据新闻素材撰写一篇新闻 稿。新闻体裁不限,注意突出重点,规范语言。 要求:①书写规范、整洁、美观;②文中不得出现学生的真实姓名及学校名;③不少于 600 字; ④题目自拟。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