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质结构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第二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第三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五节元素周期律 第六节元素周期表 第七节化学键
第二章 物质结构 •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 • 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 第三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 • 第五节 元素周期律 • 第六节 元素周期表 • 第七节 化学键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一、 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电子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 • 一、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电子
特点 道尔顿模型 坚实不可再 (1803) 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模型 平均分布着 (1904) 正电荷的粒 子嵌着同样 多的电子。 卢瑟福模型 带正电荷的 (1911) 核位于中心 质量主要集 中在核上, 电子沿不同 轨道运转。 玻尔模型 电子在一定 (1913) 轨道上绕核 做高速圆周 运动。 电子云模型 现代物质结 (1935) 构学说
+1 +17 氢原子 氯原子
... . . . . .. . . .. . . . . . +1 +17 e 氢原子 氯原子
质子 约 中子 10-10m 原子核 约105m
1.原子由带正电荷的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父 电子构成,而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1. 原子由带正电荷的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 电子构成,而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2. 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二、原子量 国际规定:一个碳-12原子(有6个 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定为12作标准, 而其它原子的质量则与它相对比较,所 得数值即为该原子的原子量。 因此,可得出:H=1、N=14、0=16、Na=23、S=32、 C1=35.5、Fe=56
• 二、原子量 • 国际规定:一个碳-12原子(有6个 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定为12作标准, 而其它原子的质量则与它相对比较,所 得数值即为该原子的原子量 。 • 因此,可得出:H=1、N=14、O=16、Na=23、S=32、 Cl=35.5、Fe=56
没有可靠的原子量 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 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 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 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 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9
“没有可靠的原子量, 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 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 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 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 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感谢: 道尔顿的开山之功 贝采里乌斯的非凡工作 康尼查罗的杰出贡献 斯达与理查兹的卓越功绩
•感谢: • 道尔顿的开山之功 • 贝采里乌斯的非凡工作 • 康尼查罗的杰出贡献 • 斯达与理查兹的卓越功绩
1个C-12的实际质量=1.9927×10-23g 1.9927×10-23 12 =1.6608×10-24g 因此:Fe原子量=9.288×10-23/1.6608×10-24 ≈56 0原子量=2.657×10-23/1.6608×1024 ≈16
1个C-12的实际质量 = 1.9927×10-23g 1.9927×10-23 12 =1.6608×10-24g 因此:Fe原子量 = 9.288×10 -23 /1.6608×10 -24 ≈ 56 O原子量 = 2.657×10 -23 /1.6608×10 -2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