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春秋笔法 文化背景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 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鲁 隐公元年(前722),但《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左传》的明 确纪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7),并在全书最后附上了一段鲁悼公四年(前 453)三家分晋的史实。《左传》最初是单行的,至西晋杜预,始将《左传》与 《春秋》逐年合并(即“经传合一”),从此相沿不易。 《左传》全文共196000多字,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号称 “大经”。《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但与后二者重 在阐发义理不同,《左传》更重视对《春秋》史实的补充 《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 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1.谈谈你对“赵盾弑其君”的看法。 提示:礼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 和“非礼”来评价的。比如:“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 礼也”;“治兵于庙,礼也”;“丹桓宫之楹”,“刻其桷,皆非礼也”:“齐 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 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观点表示质疑。认为所谓“春秋笔法”模糊了事实 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赵盾既然没有杀灵公,为什么史书上要记“赵 盾弑其君”?而所谓越境就可以免予责任的说法也是十分荒唐的。 可以结合上述两种观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从《左传》大量引用《诗经》看《诗经》在春秋时期内政外交中的作用。 提示:《左传》中大量引用《诗经》,这些诗,有些见于今本《诗经》,有 些则是佚诗。课文中三处引用了《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衮职有 阙,惟仲山甫补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中前两处分别出自《诗经·大 雅·荡》和《诗经·大雅·烝民》,后一处是佚诗。我们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 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也引用了《诗经·大雅·既醉》中的“孝子不匮,永锡 尔类”。这种例子在《左传》中还有很多。这种引用,并不一定和原文意思完全 相符,只要问答双方都能明白就可以了。比如《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国六位 大臣给晋国韩起饯行,每人赋《诗》一首。这六首诗均出自《郑风》,有《野有 蔓草》《羔裘》等,都是断章取义,韩起也明白对方的意思,一一作答,又答赋 《我将》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文化背景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 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鲁 隐公元年(前 722),但《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左传》的明 确纪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467),并在全书最后附上了一段鲁悼公四年(前 453)三家分晋的史实。《左传》最初是单行的,至西晋杜预,始将《左传》与 《春秋》逐年合并(即“经传合一”),从此相沿不易。 《左传》全文共 196 000 多字,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号称 “大经”。《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但与后二者重 在阐发义理不同,《左传》更重视对《春秋》史实的补充。 《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 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1.谈谈你对“赵盾弑其君”的看法。 提示:礼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 和“非礼”来评价的。比如:“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 礼也”;“治兵于庙,礼也”;“丹桓宫之楹”,“刻其桷,皆非礼也”;“齐 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 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观点表示质疑。认为所谓“春秋笔法”模糊了事实 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赵盾既然没有杀灵公,为什么史书上要记“赵 盾弑其君”?而所谓越境就可以免予责任的说法也是十分荒唐的。 可以结合上述两种观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从《左传》大量引用《诗经》看《诗经》在春秋时期内政外交中的作用。 提示:《左传》中大量引用《诗经》,这些诗,有些见于今本《诗经》,有 些则是佚诗。课文中三处引用了《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衮职有 阙,惟仲山甫补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中前两处分别出自《诗经·大 雅·荡》和《诗经·大雅·烝民》,后一处是佚诗。我们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 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也引用了《诗经·大雅·既醉》中的“孝子不匮,永锡 尔类”。这种例子在《左传》中还有很多。这种引用,并不一定和原文意思完全 相符,只要问答双方都能明白就可以了。比如《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国六位 大臣给晋国韩起饯行,每人赋《诗》一首。这六首诗均出自《郑风》,有《野有 蔓草》《羔裘》等,都是断章取义,韩起也明白对方的意思,一一作答,又答赋 《我将》
孔子非常重视对《诗经》的学习,他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 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 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可见,《诗经》在当时内政外交 上的重要作用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20岁考中进士,任获 嘉县主簿19年。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先后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 郎、秘书少监等史职,撰修国史。刘知几长期在史馆供职,能够看到大量的史书, 形成了自己的史学观点,再加上与史馆中同人观点不同,遂发愤著书,于唐中宗 景龙四年(710)写成《史通》。 史通》分为内外篇,共20卷。其中内篇39篇,主要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 和编撰方法。外篇13篇,论述史官的建置沿革、史书的源流和古人著述的得失。 内篇中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因此现在见到的《史通》只 有49篇,共八万余字。其中,内篇的《六家》《二体》和外篇的《史官建置》 《古今正史》是全书的纲领。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的奠基之作,建立了很多史学理论。一是对唐以前的 史书体例和编纂方法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六家”“二体”说,并对本纪、世 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等各种体例,以及序例、题目、断限、编次等各种 编纂方法做了专篇论述。二是力主直书实录,反对曲笔诬书。刘知几认为,史书 应起到“申以劝诫,树之风声”的作用,不能“曲笔阿时”“谀言媚主”。这种 观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并将之提高到自觉的高度。三是提 出“史才三长”的理论。刘知几认为,一个史学家应具备三种才能,即史才、史 学和史识。史才,指驾驭史料、撰著史书的能力;史学,指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 史识,指良好的史学见解和秉笔直书的品德与精神。其中,史识最为重要。“三 长”之说对后世史学有很大的影响。 《直书》选自《史通》。“直书”就是不隐讳事实真相,不饰恶虚美,如实 记载历史事实。 全文分为四段,主要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自己的主张,说明直书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列举历代史家的各种情况,说明直书之难 关于练习 、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如下几件事上:(1)“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 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 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3)“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寘 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
孔子非常重视对《诗经》的学习,他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 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 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可见,《诗经》在当时内政外交 上的重要作用。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20 岁考中进士,任获 嘉县主簿 19 年。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先后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 郎、秘书少监等史职,撰修国史。刘知几长期在史馆供职,能够看到大量的史书, 形成了自己的史学观点,再加上与史馆中同人观点不同,遂发愤著书,于唐中宗 景龙四年(710)写成《史通》。 《史通》分为内外篇,共 20 卷。其中内篇 39 篇,主要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 和编撰方法。外篇 13 篇,论述史官的建置沿革、史书的源流和古人著述的得失。 内篇中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因此现在见到的《史通》只 有 49 篇,共八万余字。其中,内篇的《六家》《二体》和外篇的《史官建置》 《古今正史》是全书的纲领。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的奠基之作,建立了很多史学理论。一是对唐以前的 史书体例和编纂方法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六家”“二体”说,并对本纪、世 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等各种体例,以及序例、题目、断限、编次等各种 编纂方法做了专篇论述。二是力主直书实录,反对曲笔诬书。刘知几认为,史书 应起到“申以劝诫,树之风声”的作用,不能“曲笔阿时”“谀言媚主”。这种 观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并将之提高到自觉的高度。三是提 出“史才三长”的理论。刘知几认为,一个史学家应具备三种才能,即史才、史 学和史识。史才,指驾驭史料、撰著史书的能力;史学,指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 史识,指良好的史学见解和秉笔直书的品德与精神。其中,史识最为重要。“三 长”之说对后世史学有很大的影响。 《直书》选自《史通》。“直书”就是不隐讳事实真相,不饰恶虚美,如实 记载历史事实。 全文分为四段,主要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自己的主张,说明直书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列举历代史家的各种情况,说明直书之难。 关于练习 一、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如下几件事上:(1)“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 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 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 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
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嗾夫獒焉”。即不听赵盾等大臣的劝谏,反而屡次 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以上这些事,说明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 完全不行君道。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上可以看出来:(1)“盛服将朝” “坐而假寐”,“不忘恭敬”。(2)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劝 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3)体贴下情。看到灵辄 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 的食品。(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 法即“书法”,也就是记事的原则。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 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 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 法受恶”,并不算冤枉 《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在董狐和孔子看 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 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 但是,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我 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 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四、1.晋灵公不君:用如动词,行君道
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嗾夫獒焉”。即不听赵盾等大臣的劝谏,反而屡次 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以上这些事,说明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 完全不行君道。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上可以看出来:(1)“盛服将朝”, “坐而假寐”,“不忘恭敬”。(2)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劝 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3)体贴下情。看到灵辄 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 的食品。(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 二、法即“书法”,也就是记事的原则。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 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 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 法受恶”,并不算冤枉。 《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在董狐和孔子看 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 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 但是,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我 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 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四、1.晋灵公不君:用如动词,行君道
2.晋侯饮赵盾酒:使动用法,使……喝。 3.提弥明死之:为.死。 4.食之,舍其半:使动用法,给…吃。 5.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使动用法,使…….免
2.晋侯饮赵盾酒:使动用法,使……喝。 3.提弥明死之:为……死。 4.食之,舍其半:使动用法,给……吃。 5.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使动用法,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