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200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刘逢吉 教研室主任审桉签名吴和平 常见肿瘤课时授课10月10月10月19|10月2010月21月日 教学课题 时间[17日18日日 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 授课对象04级临床医学专业班级9-125-81-417-2013-16 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目的要2、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3、掌握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4、掌握生殖系统常见肿瘤。 教学重点 及难点肿瘤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教法与1、多媒体内尽量多使用图像,说明形态学特点 学法 2、启发式、提问式讲授 3、讲授结束时,小结重点和难点的部分。 4、布置课外思考题。 课型理论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 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60m 与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120min 3.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mn 时间 4.生殖系统常见肿瘤。 70min 分配 复习 1、肺癌的概念和特性? 思考题2、胃癌的概念和特性 l、吴和平、李晓阳主编.《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 参考资料|3、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高英茂主编.七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本次课利用多媒体及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手段,紧密结合临床,形象、直 自评观、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编号 2005 学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 刘逢吉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吴和平 教学课题 常见肿瘤 课时 授 课 时间 10 月 17日 10 月 18日 10月19 日 10月20 日 10月21 日 月日 6 星 期 一 星 期 三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星期 授课对象 04 级临床医学专业 班级 9-12 5-8 1 -4 17-20 13-16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2、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3、掌握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4、掌握生殖系统常见肿瘤。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肿瘤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教法与 学法 1、多媒体内尽量多使用图像,说明形态学特点。 2、启发式、提问式讲授。 3、讲授结束时,小结重点和难点的部分。 4、布置课外思考题。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1.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60min 2.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120min 3.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50min 4.生殖系统常见肿瘤。 70min 复习 思考题 1、肺癌的概念和特性? 2、胃癌的概念和特性? 参考资料 1、吴和平、李晓阳主编.《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陈主初 主编.病理生理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金惠铭 主编 病理生理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高英茂主编.七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自评 本次课利用多媒体及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手段,紧密结合临床,形象、直 观、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第六章常见肿瘤 第一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鼻咽癌 鼻咽癌( nasopharyngea carcinoma)是由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 性肿瘤。本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如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福建、 台湾等省,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发生。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以上。 (一)病因 鼻咽癌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BB病毒目前较多研究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生与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有密切关系,癌细胞内存在EBV-DNA和核抗原(EBNA)。约90% 患者血清中有与BB病毒核抗原、膜抗原和壳抗原等多种抗原相应的抗体,而抗 EB病毒壳抗原的lgA抗体阳性率可达97%,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EBV如何使 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其机制还未弄清。 2.遗传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査,有些鼻咽癌患者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易感 性,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 3.化学致癌物经硏究提示有些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微量元 素镍等与鼻咽癌有一定关系。我国学者曾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鼻咽癌,提示环境因 素是鼻咽癌病因之一 (二)病理变化 鼻咽癌最常发生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两个部位同时发生的 也常见 肉眼观,呈结节状、菜花状或溃疡型肿块,有的癌组织向表面隆起不明显而 向粘膜下浸润。早期局部粘膜仅有些粘膜粗糙或稍隆起 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以低分化鳞 癌多见,髙分化鳞癌的癌巢分层明显,还可见大量角化珠。中分化鳞癌可见少量 角化珠,癌细胞常呈巢状结构。低分化鳞癌癌巢呈片状及条索状排列,癌细胞
第六章 常见肿瘤 第一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一、鼻咽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 carcinoma)是由鼻咽粘膜上皮和 腺体发生的恶 性肿瘤。本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如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福建、 台湾等省,世界其他地区 也有发生。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 (一)病因 鼻咽癌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EB 病毒 目前较多研究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生与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有密切关系,癌细胞内存在 EBV-DNA 和核抗原(EBNA)。约 90% 患者血清中有与 EB 病毒核抗原、膜抗原和壳抗原等多种抗原相应的抗体,而抗 EB 病毒壳抗原的 lgA 抗体阳性率可达 97%,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 EBV 如何使 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其机制还未弄清。 2.遗传因素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些鼻咽癌患者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易感 性,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 3.化学致癌物 经研究提示有些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微量元 素镍等与鼻咽癌有一定关系。我国学者曾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鼻咽癌,提示环境因 素是鼻咽癌病因之一。 (二)病理变化 鼻咽癌最常发生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两个部位同时发生的 也常见 。 肉眼观,呈结节状、菜花状或溃疡型肿块,有的癌组织向表面隆起不明显而 向粘膜下浸润。早期局部粘膜仅有些粘膜粗糙或稍隆起。 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鳞状细胞癌 分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以低分化鳞 癌多见,高分化鳞癌的癌巢分层明显,还可见大量角化珠。中分化鳞癌可见少量 角化珠,癌细胞常呈 巢状结构。低分化鳞癌癌巢呈片状及条索状排列,癌细胞
大小形状不一,胞质丰富,核大深染,无角化现象。癌细胞中证实有EB病毒的 DNA。 2.腺癌分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前者可呈乳头状、管状及腺泡状。后 者多为弥漫浸润,或见围成腺腔的倾向。 3.未分化癌有两个亚型:①泡状核细胞癌又称大圆细胞癌,癌巢不规 则,细胞体积大,细胞质丰富。核大,染色质少呈空泡状,有时见1至多个肥大 的核仁。②鼻咽型未分化癌:癌细胞小,细胞质少,呈圆形或短梭形,癌细胞呈 弥漫分布,不见明显癌巢结构 (三)扩散 1.直接蔓延癌组织向上侵犯颅底部,经破裂孔侵入颅内损害第Ⅱ~Ⅵ对 脑神经,向外扩展侵犯耳咽管进入中耳,向前侵犯入鼻腔或眼眶,向后侵犯颈椎。 2.淋巴道转移由于鼻咽粘膜固有层的淋巴管丰富,因而鼻咽癌常在早期 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先转移到咽后淋巴结,然后到颈深上淋巴结,多为同侧, 临床上一般在乳突尖下方或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出现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 3.血道转移以转移至肝、骨、肺处最常见,亦可转移到全身其他各部位。 (四)病理临床联系 临床上,患者早期出现持续偏头痛、鼻塞、鼻衄、耳鸣等症状,甚至出现听 力下降,继而伴有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也有些患者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以胸 锁乳头肌上端前缘出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 鼻咽癌恶性程度比较髙,对放射治疗敏感,而以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对放射治 疗效果好 肺癌 肺癌( carcinoma of the lung)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病之一。 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支气管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 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以人口密度大的发达工业城市更明显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呈明显增长趋势。患病年龄多 发生在40~60岁左右,有报道男性发病率4倍于女性,近年来女性又有增长趋势, 可能与女性吸烟增多有关。 (一)病因
大小形状不一,胞质丰富,核大深染,无角化现象。癌细胞中证实有 EB 病毒的 DNA。 2.腺癌 分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前者可呈乳头状、管状及腺泡状。后 者多为弥漫浸润,或见围成腺腔的倾向。 3. 未分化癌 有两个亚型:①泡状核细胞癌 又称大圆细胞癌,癌巢不规 则,细胞体积大,细胞质丰富。核大,染色质少呈空泡状,有时见 1 至多个肥大 的核仁。②鼻咽型未分化癌:癌细胞小,细胞质少,呈圆形或短梭形,癌细胞呈 弥漫分布,不见明显癌巢结构。 (三)扩散 1.直接蔓延 癌组织向上侵犯颅底部,经破裂孔侵入颅内损害第Ⅱ~Ⅵ对 脑神经,向外扩展侵犯耳咽管进入中耳,向前侵犯入鼻腔或眼眶,向后侵犯颈椎。 2.淋巴道转移 由于鼻咽粘膜固有层的淋巴管丰富,因而鼻咽癌常在早期 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先转移到咽后淋巴结,然后到颈深上淋巴结,多为同侧。 临床上一般在乳突尖下方或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出现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 3.血道转移 以转 移至肝、骨、肺处最常见,亦可转移到全身其他各部位。 (四)病理临床联系 临床上,患者早期出现持续偏头痛、鼻塞、鼻衄、耳鸣等症状,甚至出现听 力下降,继而伴有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也有些患者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以胸 锁乳头肌上端前缘出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 鼻咽癌恶性程度比较高,对放射治疗敏感,而以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对放射治 疗效果好。 二、肺癌 肺癌(carcinoma of the lung)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病之一。 多数起源 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支气管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 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以人口密度大的发达工业城市更明显。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呈明显增长趋势。患病年龄多 发生在 40~60 岁左右,有报道男性发病率 4 倍于女性,近年来女性又有增长趋势, 可能与女性吸烟增多有关。 (一)病因
肺癌的发生因素很多,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吸烟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表明,吸烟是肺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有资料 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要高25倍,80%90%的男性发病者与吸 烟有关。患肺癌的危险性与吸烟时间长短、吸烟的量有关。烟内有22种致癌物 质,长期吸烟使呼吸道上皮增生、鳞状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癌变。 2.空气污染肺癌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工业废气、汽车废气、家庭排烟 中含有笨并芘、亚硝胺类等致癌物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石棉、砷、铬、煤焦油等化学致癌物及放射物质的工人 发病率较高。 (二)病理变化 1.肉眼类型形态多样,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1)中央型(肺门型):位于肺门部,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发生的肺癌,约占 全部肺癌的60%^70%。早期癌组织侵犯管壁,局限在支气管腔内,进而侵犯管 壁周围肺组织,并经淋巴道蔓延至支气管淋巴结,肺内癌块与肺门淋巴结转移灶 互相融合,在肺门及附近形成灰白色的巨大癌块,形状不规则或呈分叶状,与肺 组织界限不清 中央型肺癌 (2)周围型由段以下支气管发生的肺癌,位于肺叶周边,占肺癌总数的30% 40%,肿块多呈球形或结节状,直径约2^8cm。 (3)弥漫型较少见,占肺癌的2%^5%。癌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呈弥漫性 分布,往往侵犯部分大叶或全肺叶,或呈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散布于多个肺叶 内,要注意与肺部转移性癌及肺炎区别
肺癌的发生因素很多,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吸烟 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表明,吸烟是肺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有资料 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要高 25 倍,80%~90%的男性发病者与吸 烟有关。患肺癌的危险性与吸烟时间长短、吸烟的量有关。烟内有 22 种致癌物 质,长期吸烟使呼吸道上皮增生、鳞状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癌变。 2.空气污染 肺癌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工业废气、汽车废气、家庭排烟 中含有笨并芘、亚硝胺类等致癌物。 3.职业因素 长期接触石棉、砷、铬、煤焦油等化学致癌物及放射物质的工人 发病率较高。 (二)病理变化 1.肉眼类型 形态多样,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⑴中央型(肺门型):位于肺门部,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发生的肺癌,约占 全部肺癌的 60%~70%。早期癌组织侵犯管壁,局限在支气管腔内,进而侵犯管 壁周围肺组织,并经淋巴道蔓延至支气管淋巴结,肺内癌块与肺门淋巴结转移灶 互相融合,在肺门及附近形成灰白色的巨大癌块,形状不规则或呈分叶状,与肺 组织界限不清。 ⑵周围型 由段以下支气管发生的肺癌,位于肺叶周边,占肺癌总数的 30%~ 40%,肿块多呈球形或结节状,直径约 2~8cm。 ⑶弥漫型 较少见,占肺癌的 2%~5%。癌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呈弥漫性 分布,往往侵犯部分大叶或全肺叶,或呈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散布于多个肺叶 内,要注意与肺部转移性癌及肺炎区别
2.组织学类型根据W0981年的分类,并结合国内外病理学专家的有关 报道,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以下4种基本类型 (1)鳞状细胞癌为常见类型,占肺癌的30%50%。肉眼观,多为中央型, 在支气管粘膜上皮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基础上而发生癌变。组织学上可分为高分 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鳞癌。髙分化鳞癌癌巢中角化珠及细胞间桥明显;中分化鳞 癌癌巢境界尚清楚,有细胞内角化,但无角化珠形成,可见细胞间桥;低分化鳞 癌无细胞内角化或角化珠,细胞间桥不明显,癌细胞异型性明显。 (2)腺癌发生率稍低于肺鳞癌,占肺癌的30%~35%,多为周围型。组织学 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癌巢呈腺腔样结构,可伴有粘液 分泌,也可增生呈乳头状结构;中分化腺癌癌细胞常多层排列成腺腔样或实体的 癌巢,也可伴有粘液分泌;低分化腺癌癌细胞排列成实性的细胞索,偶见粘液分 泌和腺腔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明显。肺腺癌的一些特殊类型还有支气管肺泡癌、 瘢痕癌和粘液癌等。 (3)小细胞癌又称小细胞未分化癌,因癌细胞小,形似燕麦,故又称燕麦 细胞癌( oat cell carcinoma)。占肺癌的20%25%,为肺癌中分化最低、恶性 程度最髙的类型。生长快,转移早,预后差。镜下,癌细胞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细 胞样,胞质少,形似裸核,癌细胞密集成群,由结缔组织加以分隔电镜证实属神 经内分泌癌。 肺小细胞癌( R密 (4)大细胞癌又叫大细胞未分化癌,占肺癌的10%15%。癌细胞体积大,为 主要特征,胞质丰富,核大核仁明显,有的出现多核瘤巨细胞。此癌恶性程度
2.组织学类型 根据 WHO1981 年的分类,并结合国内外病理学专家的有关 报道,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以下 4 种基本类型: ⑴鳞状细胞癌 为常见类型,占肺癌的 30%~50%。肉眼观,多为中央型, 在支气管粘膜上皮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基础上而发生癌变。组织学上可分为高分 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鳞癌。高分化鳞癌癌巢中角化珠及细胞间桥明显;中分化鳞 癌癌巢境界尚清楚,有细胞内角化,但无角化珠形成,可见细胞间桥;低分化鳞 癌无细胞内角化或角化珠,细胞间桥不明显,癌细胞异型性明显。 ⑵腺癌 发生率稍低于肺鳞癌,占肺癌的 30%~35%,多为周围型。组织学 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癌巢呈腺腔样结构,可伴有粘液 分泌,也可增生呈乳头状结构;中分化腺癌癌细胞常多层排列成腺腔样或实体的 癌巢,也可伴有粘液分泌;低分化腺癌癌细胞排列成实性的细胞索,偶见粘液分 泌和腺腔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明显。肺腺癌的一些特殊类型还有支气管肺泡癌、 瘢痕癌和粘液癌等。 ⑶小细胞癌 又称小细胞未分化癌,因癌细胞小,形似燕麦,故又称燕麦 细胞癌(oat cell carcinoma)。占肺癌的 20%~25%,为肺癌中分化最低、恶性 程度最高的类型。生长快,转移早,预后差。镜下,癌细胞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细 胞样,胞质少,形似裸核,癌细胞密集成群,由结缔组织加以分隔电镜证实属神 经内分泌癌。 ⑷大细胞癌 又叫大细胞未分化癌,占肺癌的 10%~15%。癌细胞体积大,为 主要特征,胞质丰富,核大核仁明显, 有的出现多核瘤巨细胞。此癌恶性程度
高,生长快,易经血道广泛转移 (三)扩散 1.直接蔓延中央型肺癌常直接侵犯纵隔、心包及周围血管,或沿支气 管蔓延;周围型肺癌可直接侵犯胸膜、胸壁 2.转移肺癌发生转移较快,较多见。经过淋巴道常转移到纵隔,肺门 锁骨上、腋窝、上腹部等处淋巴结。血道转移常见于脑,肾上腺、肝、骨和肾等 (四)病理临床联系 肺癌患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发病隐匿,少数患者临床与X线检査呈阴性,而 痰涂片为阳性,手术切除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患者典型临床 症状可有咳嗽、胸痛、咯血、持续发热等。肿痛压迫大支气管可出现呼吸困难, 可并发肺感染;转移到肺外器官可出现相应器官结构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肺癌 多数为隐匿,早期易被忽略,预后大多不良,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尤其 重要。对于40岁以上特别有长期吸烟史,并有咳嗽、咯血、气急、胸痛等症状 者,定期进行胸透、痰细胞学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 很大的价值。 第二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食管癌 食管癌( 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由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 瘤。此病在我国的华北及西北地区多见,尤以河南省林州市为多发区,发病年龄 在40岁以上,尤以60~70岁以上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一)病因 病因尚未阐明,据流行病学调査发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饮食习惯流行病学调査显示,饮烈性酒、吸烟及长期进食过热,过硬 或粗糙食物与本病发生有关;我国食管癌髙发区居民嗜好食用自制酸菜习惯,酸 菜中有亚硝酸盐,合成的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化合物,实验可诱发动物食管癌。 2.环境因素食管癌高发区的土壤中,钼、锌、铜等其他微量元素缺乏 钼是硝酸盐还原酶的成分,钼在降低植物的硝酸盐含量中起重要作用,缺钼使农
高,生长快,易经血道广泛转移。 (三)扩散 1.直接蔓延 中央型肺癌常直接侵犯纵隔、心包及周围血管,或沿支气 管蔓延;周围型肺癌可直接侵犯胸膜、胸壁。 2.转移 肺癌发生转移较快,较多见。经过淋巴道常转移到纵隔,肺门、 锁骨上、腋窝、上腹部等处淋巴结。血道转移常见于脑,肾上腺、肝、骨和肾等 处。 (四)病理临床联系 肺癌患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发病隐匿,少数患者临床与 X 线检查呈阴性,而 痰涂片为阳性,手术切除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患者典型临床 症状可有咳嗽、胸痛、咯血、持续发热等。肿痛压迫大支气管可出现呼吸困难, 可并发肺感染;转移到肺外器官可出现相应器官结构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肺癌 多数为隐匿,早期易被忽略,预后大多不良,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尤其 重要。对于 40 岁以上特别有长期吸烟史,并有咳嗽、咯血、气急、胸痛等症状 者,定期进行胸透、痰细胞学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 很大的价值。 第二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一、食管癌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由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 瘤。此病在我国的华北及西北地区多见,尤以河南省林州市为多发区,发病年龄 在 40 岁以上,尤以 60~70 岁以上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一)病因 病因尚未阐明,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饮食习惯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烈性酒、吸烟及长期进食过热,过硬 或粗糙食物与本病发生有关;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嗜好食用自制酸菜习惯,酸 菜中有亚硝酸盐,合成的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化合物,实验可诱发动物食管癌。 2.环境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的土壤中,钼、锌、铜 等其他微量元素缺乏, 钼是硝酸盐还原酶的成分,钼在降低植物的硝酸盐含量中起重要作用,缺钼使农
作物的硝酸盐含量增多,后者还原为亚硝酸后,与二级胺结合,生成具有强烈致 癌作用的亚硝胺类物质 3.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患者的家族中有连续三代以上患此 病的,还发现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髙发区的移民中,虽然地理与生活环境改变 患此病的仍相对高发,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二)病理变化 食管癌多发生在食道三个生理性狭窄处,以食道中段狭窄部为多见,下段 狭窄部次之,上段狭窄部最少。分为早期癌和中晚期癌 1.早期癌肉眼观,局部异常不明显,癌变处有的色泽较正常粘膜稍红, 或呈轻度糜烂,或表面粘膜较粗糙,略呈颗粒状。钡餐检査,食管基本正常或管 壁轻度局限性僵硬。镜下观,多为原位癌或粘膜内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 移。及时手术,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预后较好。对可疑病例,可采取食道 拉网脱落细胞检查以确诊 中晚期癌此期有明显临床症状,肉眼形态分为4型: (1)髓质型:癌组织在食道管壁内浸润生长,管壁均匀増厚,管腔变窄,癌 组织切面灰白色,质软,似脑髓组织。 2)蕈伞型:癌组织如蕈伞状向管腔内隆起,底部仅波及肌层表浅部 (3)溃疡型:癌组织表面形成外形不整,边缘隆起、底部凹凸不平的溃疡, 其底部深达肌层。 (4)缩窄型:癌组织累及食管全周,形成环形狭窄,狭窄上端管腔扩张明显。 以上4型,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占食道癌的90%,腺癌次之,未分 化癌少见。 (三)扩散 1.直接蔓延癌组织穿透管壁可侵犯邻近器宫,上段癌侵犯气管、喉;中 段癌侵犯支气管、肺、胸导管:下段癌侵犯贲门、心包、膈等处。 2.淋巴道转移主要经食道淋巴引流方向转移,上段癌转移到颈及上纵隔 淋巴结:中段癌转移到食道旁及肺门淋巴结:下段癌转移到食道旁、贲门、腹腔 上部淋巴结。 3.血道转移见于晚期患者,转移至肝、肺为多见,。也可转移至胃、骨或
作物的硝酸盐含量增多,后者还原为亚硝酸后,与二级胺结合,生成具有强烈致 癌作用的亚硝胺类物质。 3.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患者的家族中有连续三代以上患此 病的,还发现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的移民中 ,虽然地理与生活环境改变, 患此病的仍相对高发,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二)病理变化 食管癌多发生在食道三个生理性狭窄处,以食道 中段狭窄部为多见,下段 狭窄部次之,上段狭窄部最少。分为早期癌和中晚期癌。 1.早期癌 肉眼观,局部异常不明显,癌变处有的色泽较正常粘膜稍红, 或呈轻度糜烂,或表面粘膜较粗糙,略呈颗粒状。钡餐检查,食管基本正常或管 壁轻度局限性僵硬。镜下观,多为原位癌或粘膜内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 移。及时手术,5 年存活率可达 90%以上,预后较好。对可疑病例,可采取食道 拉网脱落细胞检查以确诊。 2.中晚期癌 此期有明显临床症状,肉眼形态分为 4 型: (1)髓质型:癌组织在食道管壁内浸润生长,管壁均匀增厚,管腔变窄,癌 组织切面灰白色,质软,似脑髓组织。 (2)蕈伞型: 癌组织如蕈伞状向管腔内隆起,底部仅波及肌层表浅部。 (3)溃疡型:癌组织表面形成外形不整,边缘隆起、底部凹凸不平的溃疡, 其底部深达肌层。 (4)缩窄型:癌组织累及食管全周,形成环形狭窄,狭窄上端管腔扩张明显。 以上 4 型,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占食道癌的 90%,腺癌次之,未分 化癌少见。 (三)扩散 1.直接蔓延 癌组织穿透管壁可侵犯邻近器宫,上段癌侵犯气管、喉;中 段癌侵犯支气管、肺、胸导管;下段癌侵犯贲门、心包、膈等处。 2.淋巴道转移 主要经食道淋巴引流方向转移,上段癌转移到颈及上纵隔 淋巴结;中段癌转移到食道旁及肺门淋巴结;下段癌转移到食道旁、贲门、腹腔 上部淋巴结。 3.血道转移 见于晚期患者,转移至肝、肺为多见,。也可转移至胃、骨或
肾上腺等处 二胃癌 胃癌( carcinoma of stomach)是由胃粘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消 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为40°60岁,男多于女。 (一)病因 胃癌的病因未完全明了,经硏究认为与饮食习惯(食无定时、饮食过热、鱼、 肉类被高盐腌制食品等)有一定关系;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及幽门螺 旋杆菌的感染等有密切关系;还有人认为遗传因素、吸烟以及真菌感染等均与 胃癌的发生相关。 (二)病理变化 胃癌以胃窦部为好发部位,尤以胃小弯侧更多见。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中晩 期)胃癌两大类。 1.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只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肉眼类型分为隆起型 (从胃粘膜表面显著隆起,有的呈息肉状)、浅表型(肿瘤表面较平坦或稍隆起 粘膜表面)、凹陷型(癌组织较周围组织凹陷,有溃疡形成)三种。镜下多为原 位癌或高分化管状腺癌,未分化型癌少见。 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癌组织浸润至粘膜下层以下、肌层或胃壁全 层,一般有扩散或转移,预后差。肉眼形态分3型: (1)息肉型或蕈伞型:向胃粘膜表面成息肉状、蕈伞状或菜花状突出。 (2)溃疡型:形成边缘隆起火山口样的深陷溃疡。直径多在2.5cm以上。钡餐 显影如龛影。溃疡型胃癌见 溃 疡 型癌 (3)浸润型:癌组织在胃壁内弥漫性浸润,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胃壁增
肾上腺等处。 二 胃癌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是由胃粘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 性肿瘤, 是消 化道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为 40~60 岁,男多于女。 (一)病因 胃癌的病因未完全明了,经研究认为与饮食习惯(食无定时、饮食过热、鱼、 肉类被高盐腌制食品等)有一定关系;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及幽门螺 旋杆菌的感染等有密切关系; 还有人认为遗传因素、吸烟以及真菌感染等均与 胃癌的发生相关。 (二)病理变化 胃癌以胃窦部为好发部位,尤以胃小弯侧更多见。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中晚 期)胃癌两大类。 1.早期胃癌 癌组织浸润只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肉眼类型分为隆起型 (从胃粘膜表面显著隆起,有的呈息肉状)、浅表型(肿瘤表面较平坦或稍隆起 粘膜表面)、凹陷型(癌组织较周围组织凹陷,有溃疡形成)三种。镜下多为原 位癌或高分化管状腺癌,未分化型癌少见。 2.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 癌组织浸润至粘膜下层以下、肌层或胃壁全 层,一般有扩散或转移,预后差 。肉眼形态分 3 型: ⑴息肉型或蕈伞型:向胃粘膜表面成息肉状、蕈伞状或菜花状突出。 ⑵溃疡型:形成边缘隆起火山口样的深陷溃疡。直径多在 2.5cm 以上。钡餐 显影如龛影。溃疡型胃癌见 ⑶浸润型:癌组织在胃壁内弥漫性浸润,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胃壁增
厚、变硬、粘膜皱壁大部分消失。典型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其胃状如皮革制成的 囊袋,称为“革囊胃”( linitis plastica)。 以上三种类型,如癌细胞形成大量粘液,癌块呈半透明胶冻状,则称为胶样癌 胃癌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多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也可为实体癌和未分化癌。 (三)扩散 1.直接扩散癌组织直接沿胃壁扩散,穿透浆膜后侵犯至肝、脾、大网膜等。 2.淋巴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首先,转移至幽门下及胃小弯 淋巴结,以后转移至腹主动脉旁、肝门及肠系膜淋巴结,晚期可转移至左锁骨上 淋巴结。 3.血道转移多在晚期,可转移至肝、肺、脑、骨等处。 种植性转移胃癌浸润至浆膜后,可脱落至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 官浆膜上。有时在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称为 Krukenberg瘤 (四)病理临床联系 胃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中晩期胃粘膜广泛破坏,分泌胃酸减少,表现食 欲减退。消化障碍、消瘦、贫血等。癌组织侵犯胃壁神经,有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癌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则消化道出血、或呕血。癌组织位于幽门及贲门部,可 引起梗阻症状。晚期胃癌出现恶病质及转移等症状。 三、大肠癌 大肠癌( 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是由大肠粘膜上皮或腺上皮发生 的恶性肿瘤。此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消化道肿瘤中只低于胃癌,好发 于中、老年人,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一)病因 目前认为,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营养、低纤维饮食有关,此类食物不利于有规 律的排便,因而延长了肠粘膜与这类食物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流 行病学调査发现,高脂肪饮食的人群大肠癌发病率高,该人群肠道内胆汁酸、中 性类固醇物质的含量以及厌氧菌数量都比低脂肪饮食的人群为髙。肠道内的厌氧 菌可把胆汁酸、中性类固醇物质转化为促癌或致癌物质,如多环芳香化合物等。 流行病学调査还发现有的家族有大肠癌的高发现象,家族性多发性息肉患者对癌 变因素有易感性。还有人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是大肠癌的诱因之一,慢性溃疡性结
厚、变硬、粘膜皱壁大部分消失。典型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其胃状如皮革制成的 囊袋,称为“革囊胃”(linitis plastica)。 以上三种类型,如癌细胞形成大量粘液,癌块呈半透明胶冻状,则称为胶样癌。 胃癌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多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也可为实体癌和未分化癌。 (三)扩散 1.直接扩散 癌组织直接沿胃壁扩散,穿透浆膜后侵犯至肝、脾、大网膜等。 2.淋巴道 转移 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首先,转移至幽门下及胃小弯 淋巴结,以后转移至腹主动脉旁、肝门及肠系膜淋巴结,晚期可转移至左锁骨上 淋巴结。 3.血道转移 多在晚期,可转移至肝、肺、脑、骨等处。 4.种植性转移 胃癌浸润至浆膜后,可脱落至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 官浆膜上。有时在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称为 Krukenberg 瘤。 (四)病理临床联系 胃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胃粘膜广泛破坏,分泌胃酸减少,表现食 欲减退。消化障碍、消瘦、贫血等。癌组织侵犯胃壁神经,有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癌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则消化道 出血、或呕血。癌组织位于幽门及贲门部,可 引起梗阻症状。晚期胃癌出现恶 病质及转移等症状。 三、大肠癌 大肠癌(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是由大肠粘膜上皮或腺上皮发生 的恶性肿瘤。此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消化道肿瘤中只低于胃癌,好发 于中、老年人,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一)病因 目前认为,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营养、低纤维饮食有关,此类食物不利于有规 律的排便,因而延长了肠粘膜与这类食物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流 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脂肪饮食的人群大肠癌发病率高,该人群肠道内胆汁酸、中 性类固醇物质的含量以及厌氧菌数量都比低脂肪饮食的人群为高。肠道内的厌氧 菌可把胆汁酸、中性类固醇物质转化为促癌或致癌物质,如多环芳香化合物等。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有的家族有大肠癌的高发现象,家族性多发性息肉患者对癌 变因素有易感性。还有人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是大肠癌的诱因之一,慢性溃疡性结
肠炎亦可并发结肠癌。 (二)病理变化 大肠癌最好发于直肠(50%),其次为乙状结肠(20%),再次为盲肠、升 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肉眼观分为4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肿瘤向肠 壁深层弥漫浸润,使肠壁增厚,形成环状狭窄)及胶样型。一般认为溃疡型多见 显微镜下,以髙分化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多见;其次为低分化腺癌、粘液癌或 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鳞癌、腺鳞癌少见 (三)扩散 1.直接蔓延局部扩散是沿肠壁作环状浸润,可穿透肠壁侵犯邻近器官如 前列腺、膀胱、腹后壁等。 2.淋巴道转移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以后进一步扩散至肠系膜淋巴结 及腹腔他处等淋巴结。 3.血道转移晚期可经血行转移至肝、肺、肾、骨等处 (四)病理临床联系 大肠癌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早期症状 不明显,逐步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或变形、腹胀、腹痛、消瘦、贫血等表现 右侧结肠内腔大一些,因而出现梗阻少;癌组织体积较大,右下腹可扪及肿块。 因左侧结肠及乙状结肠肠腔较右侧略小,同时左侧结肠癌一般呈环状生长,可出 现肠梗阻、大便变细等症状。以上两种情况若发生坏死出血,病人大便潜血阳性 检测病人血液中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可帮助观察肿瘤 的消长,如肿瘤手术后,若CEA再度上升,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四、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inoma of liver)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 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年人以上,男性多于 女性。目前我国对肝癌的防治研究获得了可喜的进展,已广泛应用甲胎蛋白(AFP) 及影像学检査肝癌,对1cm以下的早期肝癌能及早发现,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一)病因 原因尚未阐明,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性肝炎据临床研究报道,肝癌病人HsAg阳性率高达80%以上
肠炎亦可并发结肠癌。 (二)病理变化 大肠癌最好发于直肠(50%),其次为乙状结肠(20%),再次为盲肠、升 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肉眼观分为 4 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肿瘤向肠 壁深层弥漫浸润,使肠壁增厚,形成环状狭窄)及胶样型。一般认为溃疡型多见。 显微镜下,以高分化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多见;其次为低分化腺癌、粘液癌或 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鳞癌、腺鳞癌少见。 (三)扩散 1.直接蔓延 局部扩散是沿肠壁作环状浸润,可穿透肠壁侵犯邻近器官如 前列腺、膀胱、腹后壁等。 2.淋巴道转移 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以后进一步扩散至肠系膜淋巴结 及腹腔他处等淋巴结。 3.血道转移 晚期可经血行转移至肝、肺、肾、骨等处。 (四)病理临床联系 大肠癌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早期症状 不明显,逐步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或变形、腹胀、腹痛、消瘦、贫血等表现。 右侧结肠内腔大一些,因而出现梗阻少;癌组织体积较大,右下腹可扪及肿块。 因左侧结肠及乙状结肠肠腔较右侧略小,同时左侧结肠癌一般呈环状生长,可出 现肠梗阻、大便变细等症状。以上两种情况若发生坏死出血,病人大便潜血阳性。 检测病人血液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可帮助观察肿瘤 的消长,如肿瘤手术后,若 CEA 再度上升,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四、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inoma of liver)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 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年人以上,男性多于 女性。目前我国对肝癌的防治研究获得了可喜的进展,已广泛应用甲胎蛋白(AFP) 及影像学检查肝癌,对 1cm 以下的早期肝癌能及早发现,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一)病因 原因尚未阐明,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性肝炎 据临床研究报道,肝癌病人 HBsAg 阳性率高达 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