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伍佑中学 2012年春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命题与审阅:邓敏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蔓延/藤蔓炮制炮烙之刑折本/斗折蛇行 B慰藉/狼藉供奉/供不应求可恶/恶贯满盈 C.包扎/扎营躯壳/金蝉脱壳颤栗颤颤悠悠 D埋单埋怨解救浑身解数差错/差强人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 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 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 C.全国有90%以上的人观看春晚,可见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每年春晚的 质量也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D.“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 使用审查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 3.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我国三十多年的财税改革,主要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率进行的,而基于社会公平的改革未 深入展开,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首先是国民收入分配中,住户部门占比不断下降。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企业、政府和 住户三大部门中,1992年至2008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比重从66%下降到57%,再分配 比重由68%下降到57%,呈双降趋势。这符合阶段性改革初衷,但如持续下去,将加重利 益分配结构失衡,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次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调查:2000年我国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851,2010年达到3.451;我国基础系数在20年就超过 了0.4的国际警戒线,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基础系数也在提高,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6分)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孩子无奈地看着窗外,窗外飘着一个风筝,紧接着画 面上打出了三句话楼下有人放风等……我一点也不喜欢tain钢琴;星期天,我好想去公园玩 可爸爸给我报了英语班。 请结合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要能鲜明表达广告主旨,不超过12个字, 并说明理由
1 盐城市伍佑中学 2012 年春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60 分 命题与审阅:邓敏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蔓.延/藤蔓. 炮.制/炮.烙之刑 折.本/斗折.蛇行 B.慰藉./狼藉. 供.奉/供.不应求 可恶./恶.贯满盈 C.包扎./扎.营 躯壳./金蝉脱壳. 颤.栗/颤.颤悠悠 D.埋.单/埋.怨 解.救/浑身解.数 差.错/差.强人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 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 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 C.全国有 90%以上的人观看春晚,可见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每年春晚的 质量也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D.“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 使用审查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 3.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3 分) 我国三十多年的财税改革,主要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率进行的,而基于社会公平的改革未 深入展开,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首先是国民收入分配中,住户部门占比不断下降。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企业、政府和 住户三大部门中,1992 年至 2008 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比重从 66%下降到 57%,再分配 比重由 68%下降到 57%,呈双降趋势。这符合阶段性改革初衷,但如持续下去,将加重利 益分配结构失衡,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次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调查:2000 年我国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 2.85:1,2010 年达到 3.45:1;我国基础系数在 2000 年就超过 了 0.4 的国际警戒线,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基础系数也在提高,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6 分)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孩子无奈地看着窗外,窗外飘着一个风筝,紧接着画 面上打出了三句话:楼下有人放风等……我一点也不喜欢 tán 钢琴;星期天,我好想去公园玩, 可爸爸给我报了英语班。 请结合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要能鲜明表达广告主旨,不超过 12 个字, 并说明理由
广告宣传语 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灌夫 司马迁(汉)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凌之;诸土在己之 左,愈贫贱,尤益敬,与均。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干万,食客日数十 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 浊,灌氏族。”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棖生平 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 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ρ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 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 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貝至旦。平明,令门下 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 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 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 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 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丞相尝使食客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 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恶两人有郄,乃谩自好谢丞相,曰:“魏其老且死,易忍, 且待之。”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魏其子尝杀人,蚧活之。蚧事魏其 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且灌夫何与也?吾不敢复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 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闲,遂止,俱解。 注:①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仲孺:灌夫的字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亦以此多之 多:归附 B.诸所与交通 交通:交流沟通 C.丞相从容曰 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 2
2 广告宣传语: 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灌夫① 司马迁(汉)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凌之;诸士在己之 左,愈贫贱,尤益敬,与均。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 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 浊,灌氏族。”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 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 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②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 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 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 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 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 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 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 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丞相尝使食客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 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恶两人有郄,乃谩自好谢丞相,曰:“魏其老且死,易忍, 且待之。”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魏其子尝杀人,蚡活之。蚡事魏其 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且灌夫何与也?吾不敢复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 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闲,遂止,俱解。 注:①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仲孺:灌夫的字。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士亦以此多.之 多:归附 B.诸所与交通.. 交通:交流沟通 C.丞相从容..曰 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
D.横甚,民苦之 深受……之苦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灌夫“刚直”与“不好面谀”的一组是:(3分) 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凌之 ②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 ③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④平明,令门下候伺 ⑤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⑥灌夫闻,怒,骂籍福。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灌夫为人正直,不好在别人面前奉承讨好,不媚上欺下,而且十分礼遇比自己地位 低的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中表彰奖掖后辈,因此颇得人心。 B.灌夫不喜欢文章辞赋和经术,却爱好施行侠义,打抱不平,讲信用,守诺言。与他 交往的人,尽是些能力出众却不守法度的豪强。 C.灌夫服丧期间去拜访丞相武安侯,武安侯说想与他一道去拜访魏其侯。灌夫不顾自 己丧服在身不方便,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D.在魏其侯家饮酒正酣时,灌夫起身跳舞,舞毕向丞相敬酒,丞相不肯起身,面对丞 相的傲慢无礼,灌夫在座位上毫不客气地讽刺他 8.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 ①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3分) ②蚧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3分) ③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云泉①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①白云泉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号称“吴中第一水"。自白居易题以绝句,白云泉遂名显于 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济世抱负渐减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日增反映了其后期人生 观的一个侧面
3 D.横甚,民苦.之 深受……之苦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灌夫“刚直”与“不好面谀”的一组是:(3 分) 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凌之 ②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 ③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④平明,令门下候伺 ⑤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⑥灌夫闻,怒,骂籍福。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灌夫为人正直,不好在别人面前奉承讨好,不媚上欺下,而且十分礼遇比自己地位 低的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中表彰奖掖后辈,因此颇得人心。 B.灌夫不喜欢文章辞赋和经术,却爱好施行侠义,打抱不平,讲信用,守诺言。与他 交往的人,尽是些能力出众却不守法度的豪强。 C.灌夫服丧期间去拜访丞相武安侯,武安侯说想与他一道去拜访魏其侯。灌夫不顾自 己丧服在身不方便,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D.在魏其侯家饮酒正酣时,灌夫起身跳舞,舞毕向丞相敬酒,丞相不肯起身,面对丞 相的傲慢无礼,灌夫在座位上毫不客气地讽刺他。 8.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 分) ①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3 分) 译: 。 ②蚡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3 分) 译: 。 ③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4 分) 译: 。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云泉①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①白云泉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号称“吴中第一水”。自白居易题以绝句,白云泉遂名显于 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济世抱负渐减,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日增,反映了其后期人生 观的一个侧面
(1)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 (2)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3)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 房宫赋》) (2)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3)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4)夫列子御风而行,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 游》)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 高》) (6)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7)鸡声茅店月,_ (温庭筠《商山早行》) (8)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0分) 热爱生命(节选) 杰克伦敦 他在白茫茫的水里畏缩着,好像这片广大的世界正在用压倒切的力量挤压着他,正在 残忍地摆出得意的威风来摧毁他。他像发疟子似地抖了起来,连手里的枪都哗喇一声落到水 里。这一声总算把他惊醒了。他和恐惧斗争着,尽力鼓起精神,在水里摸索,找到了枪。他 把包袱向左肩挪动了一下,以便减轻扭伤的脚腕孑的负担。接着,他就慢慢地,小心谨慎地, 疼得闪闪缩缩地向河岸走去。 他—步也没有停。他像发疯似地拼着命,不顾疼痛,匆匆登上斜坡,走向他的伙伴失去 踪影的那个山头——比起那个瘸着腿,一瘸一拐的伙伴来,他的样子更显得古怪可笑。可 是到了山头,只看见一片死沉沉的,寸草不生的浅谷。他又和恐惧斗争着,克服了它,把包 袱再往左肩挪了挪,蹒跚地走下山坡 谷底一片潮湿,浓厚的苔藓,像海绵一样,紧贴在水面上。他走一步,水就从他脚底下
4 (1)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 答: (2)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 分) (3)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3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 房宫赋》) (2)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3)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4)夫列子御风而行,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 游》)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 高》) (6)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7)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8)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0 分) 热爱生命(节选) 杰克·伦敦 他在白茫茫的水里畏缩着,好像这片广大的世界正在用压倒一切的力量挤压着他,正在 残忍地摆出得意的威风来摧毁他。他像发疟子似地抖了起来,连手里的枪都哗喇一声落到水 里。这一声总算把他惊醒了。他和恐惧斗争着,尽力鼓起精神,在水里摸索,找到了枪。他 把包袱向左肩挪动了一下,以便减轻扭伤的脚腕子的负担。接着,他就慢慢地,小心谨慎地, 疼得闪闪缩缩地向河岸走去。 他一步也没有停。他像发疯似地拼着命,不顾疼痛,匆匆登上斜坡,走向他的伙伴失去 踪影的那个山头——比起那个瘸着腿,一瘸一拐的伙伴来,他的样子更显得古怪可笑。可 是到了山头,只看见一片死沉沉的,寸草不生的浅谷。他又和恐惧斗争着,克服了它,把包 袱再往左肩挪了挪,蹒跚地走下山坡。 谷底一片潮湿,浓厚的苔藓,像海绵一样,紧贴在水面上。他走一步,水就从他脚底下
溅射出来,他毎次一提起脚,就会引起一种吧咂吧咂的声音,因为潮湿的苔藓总是吸住他的 脚,不肯放松。他挑着好路,从一块沼地走到另一块沼地,并且顺着比尔的脚印,走过一堆 堆的、像突出在这片苔藓海里的小岛一样的岩石。 他虽然孤零零的一个人,却没有迷路。他知道,再往前去,就会走到一个小湖旁边,那 儿有许多极小极细的枯死的枞树,当地的人把那儿叫做“提青尼其利”一—意思是“小棍 子地"。而且,还有一条小溪通到湖里,溪水不是白茫茫的 溪上有灯心草——这一点他记得很清楚——但是没有树木,他可以沿着这条小溪一直 走到水源尽头的分水岭。他会翻过这道分水岭,走到另一条小溪的源头,这条溪是向西流的, 他可以顺着水流走到它注入狄斯河的地方,那里,在一条翻了的独木船下面可以找到个小 坑,坑上面堆着许多石头。这个坑里有他那支空枪所需要的子弹,还有钓钩、钓丝和一张小 鱼网——打猎钓鱼求食的一切工具。同时,他还会找到面粉—并不多——此外还有一块 腌猪肉同一些豆子。 比尔会在那里等他的,他们会顺着狄斯河向南划到大熊湖。接着,他们就会在湖里朝南 方划,一直朝南,直到麦肯齐河。到了那里,他们还要朝着南方,继续朝南方走去,那么冬 天就怎么也赶不上他们了。让湍流结冰吧,让天气变得更凛冽吧,他们会向南走到一个暖和 的赫徳森湾公司的站头,那儿不仅树木长得高大茂盛,吃的东西也多得不得了, 这个人一路向前挣扎的时候,脑子里就是这样想的。他不仅苦苦地拼着体力,也同样苦 苦地绞着脑汁,他尽力想着比尔并没有抛弃他,想着比尔一定会在藏东西的地方等他。 他不得不这样想,不然,他就用不着这样拼命,他早就会躺下来死掉了。当那团模糊的 象圆球一样的太阳慢慢向西北方沉下去的时候,他一再盘算着在冬天追上他和比尔之前,他 们向南逃去的毎—寸路。他反复地想着地窖里和赫德森湾公司站头上的吃的东西。他已经两 天没吃东西了;至于没有吃到他想吃的东西的日子,那就更不止两天了。他常常弯下腰,摘 起沼地上那种灰白色的浆果,把它们放到口里,嚼几嚼,然后吞下去。这种沼地浆果只有一 小粒种籽,外面包着一点浆水。一进口,水就化了,种籽又辣又苦。他知道这种浆果并没有 养份,但是他仍然抱着一种不顾道理,不顾经验教训的希望,耐心地嚼着它们 走到九点钟,他在一块岩石上绊了一下,因为极端疲倦和衰弱,他摇晃了一下就栽倒了。 他侧着身子、—动也不动地躺了一会。接着,他从捆包袱的皮带当中脱岀身子,笨拙地挣扎 起来勉强坐着。这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他借着留连不散的暮色,在乱石中间摸索着,想 找到一些干枯的苔藓。后来,他收集了一堆,就升起一蓬火———蓬不旺的,冒着黑烟的 火—并且放了一白铁罐子水在上面煮着。 他打开包袱,第一件事就是数数他的火柴。一共六十六根。为了弄清楚,他数了三遍。 他把它们分成几份,用油纸包起来,一份放在他的空烟草袋里,一份放在他的破帽子的帽圈 里,最后一份放在贴胸的衬衫里面。做完以后,他忽然感到一阵恐慌,于是把它们完全拿出 来打开,重新数过
5 溅射出来,他每次一提起脚,就会引起一种吧咂吧咂的声音,因为潮湿的苔藓总是吸住他的 脚,不肯放松。他挑着好路,从一块沼地走到另一块沼地,并且顺着比尔的脚印,走过一堆 一堆的、像突出在这片苔藓海里的小岛一样的岩石。 他虽然孤零零的一个人,却没有迷路。他知道,再往前去,就会走到一个小湖旁边,那 儿有许多极小极细的枯死的枞树,当地的人把那儿叫做“提青尼其利”——意思是“小棍 子地”。而且,还有一条小溪通到湖里,溪水不是白茫茫的。 溪上有灯心草——这一点他记得很清楚——但是没有树木,他可以沿着这条小溪一直 走到水源尽头的分水岭。他会翻过这道分水岭,走到另一条小溪的源头,这条溪是向西流的, 他可以顺着水流走到它注入狄斯河的地方,那里,在一条翻了的独木船下面可以找到一个小 坑,坑上面堆着许多石头。这个坑里有他那支空枪所需要的子弹,还有钓钩、钓丝和一张小 鱼网——打猎钓鱼求食的一切工具。同时,他还会找到面粉——并不多——此外还有一块 腌猪肉同一些豆子。 比尔会在那里等他的,他们会顺着狄斯河向南划到大熊湖。接着,他们就会在湖里朝南 方划,一直朝南,直到麦肯齐河。到了那里,他们还要朝着南方,继续朝南方走去,那么冬 天就怎么也赶不上他们了。让湍流结冰吧,让天气变得更凛冽吧,他们会向南走到一个暖和 的赫德森湾公司的站头,那儿不仅树木长得高大茂盛,吃的东西也多得不得了。 这个人一路向前挣扎的时候,脑子里就是这样想的。他不仅苦苦地拼着体力,也同样苦 苦地绞着脑汁,他尽力想着比尔并没有抛弃他,想着比尔一定会在藏东西的地方等他。 他不得不这样想,不然,他就用不着这样拼命,他早就会躺下来死掉了。当那团模糊的 象圆球一样的太阳慢慢向西北方沉下去的时候,他一再盘算着在冬天追上他和比尔之前,他 们向南逃去的每一寸路。他反复地想着地窖里和赫德森湾公司站头上的吃的东西。他已经两 天没吃东西了;至于没有吃到他想吃的东西的日子,那就更不止两天了。他常常弯下腰,摘 起沼地上那种灰白色的浆果,把它们放到口里,嚼几嚼,然后吞下去。这种沼地浆果只有一 小粒种籽,外面包着一点浆水。一进口,水就化了,种籽又辣又苦。他知道这种浆果并没有 养份,但是他仍然抱着一种不顾道理,不顾经验教训的希望,耐心地嚼着它们。 走到九点钟,他在一块岩石上绊了一下,因为极端疲倦和衰弱,他摇晃了一下就栽倒了。 他侧着身子、一动也不动地躺了一会。接着,他从捆包袱的皮带当中脱出身子,笨拙地挣扎 起来勉强坐着。这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他借着留连不散的暮色,在乱石中间摸索着,想 找到一些干枯的苔藓。后来,他收集了一堆,就升起一蓬火——一蓬不旺的,冒着黑烟的 火——并且放了一白铁罐子水在上面煮着。 他打开包袱,第一件事就是数数他的火柴。一共六十六根。为了弄清楚,他数了三遍。 他把它们分成几份,用油纸包起来,一份放在他的空烟草袋里,一份放在他的破帽子的帽圈 里,最后一份放在贴胸的衬衫里面。做完以后,他忽然感到一阵恐慌,于是把它们完全拿出 来打开,重新数过
仍然是六十六根 他在火边烘着潮湿的鞋袜。鹿皮鞋已经成了湿透的碎片。毡袜子有好多地方都磨穿了, 两只脚皮开肉绽,都在流血。一只脚腕子胀得血管直跳,他检查了一下,它已经肿得和膝盖 一样粗了。他—共有两条毯子,他从其中的一条撕下一长条,把脚腕子捆紧。此外,他又撕 下几条,裹在脚上,代替鹿皮鞋和袜子。接着,他喝完那罐滚烫的水,上好表的发条,就爬 进两条毯子当中。 他睡得跟死人一样。午夜前后的短暂的黑暗来而复去。 太阳从东北方升了起来——至少也得说那个方向出现了曙光,因为太阳给乌云遮住了。 【注】《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这部 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 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 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岀出人性深处的某些闪光的东西,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有着震撼 人心魄的力量 11.选文对人物的刻画采用了哪些方法?试简要说明。(4分) 12.文中的“他”是怎样同恶劣环境作斗争的,采取了哪些行动?(6分 13.揣摩划线句的深刻含义。(4分) 14.分析文中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最终还战胜病狼而顽强地 生存下来?(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1)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 了,但这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 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恰恰就是诗人的
6 仍然是六十六根。 他在火边烘着潮湿的鞋袜。鹿皮鞋已经成了湿透的碎片。毡袜子有好多地方都磨穿了, 两只脚皮开肉绽,都在流血。一只脚腕子胀得血管直跳,他检查了一下,它已经肿得和膝盖 一样粗了。他一共有两条毯子,他从其中的一条撕下一长条,把脚腕子捆紧。此外,他又撕 下几条,裹在脚上,代替鹿皮鞋和袜子。接着,他喝完那罐滚烫的水,上好表的发条,就爬 进两条毯子当中。 他睡得跟死人一样。午夜前后的短暂的黑暗来而复去。 太阳从东北方升了起来——至少也得说那个方向出现了曙光,因为太阳给乌云遮住了。 【注】《热爱生命》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这部 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 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 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的某些闪光的东西,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有着震撼 人心魄的力量! 11.选文对人物的刻画采用了哪些方法?试简要说明。(4 分) 12.文中的“他”是怎样同恶劣环境作斗争的,采取了哪些行动?(6 分) 13.揣摩划线句的深刻含义。(4 分) 14.分析文中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最终还战胜病狼而顽强地 生存下来?(6 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5-17 题。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⑴公元 762 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 了,但这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 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恰恰就是诗人的
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岀世 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2)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未遭 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 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 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 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3)光阴荏苒,春秋代序,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 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 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 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 辉。 (5)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 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λ蜀,由蜀λ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 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 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场纯粹的 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6)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 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土脱靴,贵妃捧墨 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η)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 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 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仓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 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 思汘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 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他成他精 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 入西域骑土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 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8)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15.文中第(1)段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其缘由何在?(6分)
7 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 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⑵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 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 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 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 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⑶光阴荏苒,春秋代序,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 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 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 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 辉。 ⑸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 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 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 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 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⑹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 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 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⑺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 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 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仓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 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 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 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他成他精 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 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 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⑻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15.文中第⑴段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其缘由何在? (6 分)
不同之处 (3分) 其缘由所在 (3分) 16.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6分)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2)“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7.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6)段,分条表 述。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 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8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其缘由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6.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6 分) ⑴“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⑵“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7.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⑹段,分条表 述。每条均不能超过 5 个字。(6 分) (1) (2) (3)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 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