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 命题人:赵军审题人:吉干林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拗断/执拗混沌/混淆骠骑/黄骠马 曝晒/暴殄天物 B.浸泡/细胞复辟/辟邪 清澈/如出一辙 葵花/揆情度理 C.稽首/稽査裨益/裨将屏障/敛声屏气气度/审时度势 D.露脸/雨露 重创/创伤 塞外/茅塞顿开 咀嚼/含英咀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徐州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近3万张盗版光盘被查 获后销毁 B.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 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C.现代生活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生命,不懂得节 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 D.湖北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一套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法为民理念的议 案终于产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3.仿照下面例子,从“冰”“书”“竹笋”“燕子”“柳枝”五个词语中任选两个做解释。(4 分) 骆驼—一眼中的沙漠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绿洲 放大镜一一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 枪一一正义的保镖,邪恶的帮凶 4.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猴面鱼”的特征。(5分)(每一点特征不超过5 个字) 猴面鱼,因头部像猴子而得名不仅脸型酷似猴子,而且也长着像猴子一样的厚厚的嘴 唇。他有一双机灵的眼睛,在海底活动时,一旦发现“敌情”,会立即钻进岩泂里躲藏, 第1页
第 1 页 盐城市一中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60 分】 命题人:赵军 审题人:吉干林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拗.断/执拗. 混.沌/混.淆 骠.骑/黄骠.马 曝.晒/暴.殄天物 B.浸泡./细胞. 复辟./辟.邪 清澈./如出一辙. 葵.花/揆.情度理 C.稽.首/稽.查 裨.益/裨.将 屏.障/敛声屏.气 气度./审时度.势 D.露.脸/雨露. 重创./创.伤 塞.外/茅塞.顿开 咀.嚼/含英咀.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徐州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近 3 万张盗版光盘被查 获后销毁。 B.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 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C.现代生活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生命,不懂得节 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 D.湖北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一套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法为民理念的议 案终于产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3.仿照下面例子,从“冰”“书”“竹笋”“燕子”“柳枝”五个词语中任选两个做解释。(4 分) 骆驼——眼中的沙漠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绿洲。 放大镜——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 枪——正义的保镖,邪恶的帮凶。 4.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猴面鱼”的特征。(5 分)(每一点特征不超过 5 个字) 猴面鱼,因头部像猴子而得名不仅脸型酷似猴子,而且也长着像猴子一样的厚厚的嘴 唇。他有一双机灵的眼睛,在海底活动时,一旦发现“敌情”,会立即钻进岩洞里躲藏
动作敏捷,极像猴子。它离开水也能呼吸,大个的甚至可以离水35小时。猴面鱼居住在 寒冷的北方有大量石缝的岩石区,是一种冷水性鲫科鱼,在低于15度的水温中才能生存。 猴面鱼的生长速度比大部分鱼类要慢,所以寿命也比较长,一般为18岁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 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致凊婉,昉喜 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日:“胡生才器一日 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抬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 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土子聚居者常以百数,励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Φ上游, 称其程文为“元化格。” 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桢之汴,道真 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桢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 桢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日:“当官而行,亦何所避。”桢壮其言,改谢之。 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 事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其 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 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日:“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 竟亦无事。 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 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 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 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 扈从②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②扈从:随从护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权:暂时代理 B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 直:通“值”,报酬 C砺知其弊,悉罢去 悉:仔细、谨慎 第2页
第 2 页 动作敏捷,极像猴子。它离开水也能呼吸,大个的甚至可以离水 35 小时。猴面鱼居住在 寒冷的北方有大量石缝的岩石区,是一种冷水性鲫科鱼,在低于 15 度的水温中才能生存。 猴面鱼的生长速度比大部分鱼类要慢,所以寿命也比较长,一般为 18 岁。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 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 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 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 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励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①上游, 称其程文为“元化格。” 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桢之汴,道真 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桢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 桢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桢壮其言,改谢之。 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 事一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其 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 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 竟亦无事。 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 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 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 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 扈从②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②扈从:随从护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权:暂时代理 B 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 直:通“值”,报酬 C 砺知其弊,悉.罢去 悉:仔细、谨慎
D以母忧去官 忧:(母亲的)丧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 百官贺于庙堂 A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赵氏求救于齐 砺知其弊,悉罢去 使赋诗以见志 吾其还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砺从小就喜爱学习,后来得到韩昉的帮助,同韩昉的儿子在一起接受教育,进步 很快,天会十年考中进士第一名 B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在漕运官署摆设宴席,斥责胡砺就座不懂礼法,胡砺认为自己是 政府官员,同时又是今天宴会的宾客,理当就座 C胡砺任深州军州事期间,将各县按例设置的弓箭手全部免除不用,这样就为老百姓 减轻了钱币五千余万的经济负担 D刑部侍郎白彦恭的官职虽然比胡砺低,但因为他过去的功劳,被任命为宋国岁元使 胡砺做他的副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4分) (2)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3分) (3)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隐自题 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鶴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第3页
第 3 页 D 以母忧.去官 忧:(母亲的)丧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胡砺从小就喜爱学习,后来得到韩昉的帮助,同韩昉的儿子在一起接受教育,进步 很快,天会十年考中进士第一名。 B 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在漕运官署摆设宴席,斥责胡砺就座不懂礼法,胡砺认为自己是 政府官员,同时又是今天宴会的宾客,理当就座。 C 胡砺任深州军州事期间,将各县按例设置的弓箭手全部免除不用,这样就为老百姓 减轻了钱币五千余万的经济负担。 D 刑部侍郎白彦恭的官职虽然比胡砺低,但因为他过去的功劳,被任命为宋国岁元使, 胡砺做他的副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4 分) (2)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3 分) (3)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 (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隐自题 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A 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 百官贺于.庙堂 赵氏求救于.齐 C 砺知其.弊,悉罢去 吾其.还也 D 使赋诗以.见志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2 , 4 , 6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注解】林逋,宋代钱塘人,初游历江淮,后结庐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称“梅妻鹤孑 终身末娶,隐居不仕 (1)“清深趣有余”,诗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趣有余”?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请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 (4)、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5)、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6)、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7)、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出师表》)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像桃花一样胜利闵凡利 ①当我发觉二○O八年的春日在某个早晨光临的时候,那时的桃花已经开了。桃花开 得热热闹闹生机勃勃,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以-种傲视众生的王者之姿,站在那块属 于她或贫瘠或丰腴的土地上,随杨柳风的婀娜妩媚,摇摆岀不尽的妖娆和绚丽。 ②游在这郁郁葱葱的桃花的海洋里,我有一种被什么击中的感觉。这感觉来得突然而 真切,使我的羞辱和自愧波涛一样地汹涌,在我心中来来回回地拍打。我无法去让自己坚 强,以示自己是从不低头的硬汉,这个时候,我的自卑就似桃花那轰轰烈烈的芬芳,一览 无余地淹没了我,我的呐喊和奋争在这粉红色的海洋里,变成了一种颜色一缕花香。 第4页
第 4 页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注解】林逋,宋代钱塘人,初游历江淮,后结庐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称“梅妻鹤子”, 终身未娶,隐居不仕。 (1)“清深趣有余”,诗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趣有余”?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请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 (4)、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5)、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6)、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7)、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出师表》)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像桃花一样胜利 闵凡利 ①当我发觉二〇〇八年的春日在某个早晨光临的时候,那时的桃花已经开了。桃花开 得热热闹闹生机勃勃,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以一种傲视众生的王者之姿,站在那块属 于她或贫瘠或丰腴的土地上,随杨柳风的婀娜妩媚,摇摆出不尽的妖娆和绚丽。 ②游在这郁郁葱葱的桃花的海洋里,我有一种被什么击中的感觉。这感觉来得突然而 真切,使我的羞辱和自愧波涛一样地汹涌,在我心中来来回回地拍打。我无法去让自己坚 强,以示自己是从不低头的硬汉,这个时候,我的自卑就似桃花那轰轰烈烈的芬芳,一览 无余地淹没了我,我的呐喊和奋争在这粉红色的海洋里,变成了一种颜色一缕花香
③我知道,这个时候我想急切地融入桃花,和她起抒写生命的开放,让生命的美丽 在这个时候达到极致的辉煌和壮观。我明白自己,从田野的庄稼地里钻出没来得及抖掉头 上的高粱花子,没有擦掉脚上的泥巴,就赤足走进城市加入他们的歌唱。放在他们当中, 我的形象不伦不类如同羊群里混入的一只马驹。我发觉周围的人们在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审 视我,拷问我,他们的目光里燃着火苗,灼着我那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我无法去回答他 们,我知道我的解释微不足道,在他们的目光里只能换回鄙视和嘲讽,他们的高傲就似大 公鸡的尾巴那样张狂而热烈,我无法面对但又必须得接受,我明白这是我的疼和痛,这是 我的苦和忧。 ④于是,白天我在城市里似一头套子里的牛勤恳而执著,在我的田里本本分分地耕作, 我的耕作使我的痛苦在那个时候似舂日雨后的野草那样撒欢般疯长。因为我是人而不是 牛,我有我的理想和追求,我有我的尊严和人格。可我不停的劳作使我换得的只是一顿加 上玉米面的草料。我不明白这个城市怎么了,对我为啥这样的吝啬,让我流成河的汗水只 换回几粒小小的瘪豆,我不知道现在这个城市为何以一种病态的红润上演着健康,而所有 的一_切深沉而又明了,让我无法去追问,只有在日坠西山,我踩着夕阳余晖用蹒跚的脚步 叩响我的田野,我才发觉,我是那样的势利和俗气。这个时候,我的土地展开她博大的怀 抱拥着我,给我拭涂着斑马花纹一样的道道伤痕,让它结疤,让它长成硬硬的茧。那个时 候,我躺在田野那母亲般的怀抱里,我才明白:在城市里劳作是我生命的一种开放,就似 今日艳丽的桃花。 ⑤面对桃花,我才明白,融入这种灿烂其实并不是多么的艰难,桃花的美丽在于她超 脱了世俗,以一种大真大诚向尘世献上她的纯和美,就似裸露的婴儿一样在朗朗的太阳下, 在众目睽睽下展示自己那无边无际的光华,在这样的时候,我明白了,痛苦的永远是我们。 ⑥我就想急切地和桃花站在一起,在桃花那如潮的绚丽中洗涤自己的躯体。我的身体 满是尘埃,几千年来的欲望和忧伤盔甲一样穿戴在我那疲惫的心灵上,任怎样的捶打漂洗, 洗去的只是表面可怜的一丝。那时我才在桃花跟前低下了头。我知道,在春天这样的季节 里,胜利的永远是桃花。(选自《散文》2008年第6期) 结合语境,请具体说明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苦”。(5分) 第5页
第 5 页 ③我知道,这个时候我想急切地融入桃花,和她一起抒写生命的开放,让生命的美丽 在这个时候达到极致的辉煌和壮观。我明白自己,从田野的庄稼地里钻出没来得及抖掉头 上的高粱花子,没有擦掉脚上的泥巴,就赤足走进城市加入他们的歌唱。放在他们当中, 我的形象不伦不类如同羊群里混入的一只马驹。我发觉周围的人们在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审 视我,拷问我,他们的目光里燃着火苗,灼着我那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我无法去回答他 们,我知道我的解释微不足道,在他们的目光里只能换回鄙视和嘲讽,他们的高傲就似大 公鸡的尾巴那样张狂而热烈,我无法面对但又必须得接受,我明白这是我的疼和痛,这是 我的苦和忧。 ④于是,白天我在城市里似一头套子里的牛勤恳而执著,在我的田里本本分分地耕作, 我的耕作使我的痛苦..在那个时候似春日雨后的野草那样撒欢般疯长。因为我是人而不是 牛,我有我的理想和追求,我有我的尊严和人格。可我不停的劳作使我换得的只是一顿加 上玉米面的草料。我不明白这个城市怎么了,对我为啥这样的吝啬,让我流成河的汗水只 换回几粒小小的瘪豆,我不知道现在这个城市为何以一种病态的红润上演着健康,而所有 的一切深沉而又明了,让我无法去追问,只有在日坠西山,我踩着夕阳余晖用蹒跚的脚步 叩响我的田野,我才发觉,我是那样的势利和俗气。这个时候,我的土地展开她博大的怀 抱拥着我,给我拭涂着斑马花纹一样的道道伤痕,让它结疤,让它长成硬硬的茧。那个时 候,我躺在田野那母亲般的怀抱里,我才明白:在城市里劳作是我生命的一种开放,就似 今日艳丽的桃花。 ⑤面对桃花,我才明白,融入这种灿烂其实并不是多么的艰难,桃花的美丽在于她超 脱了世俗,以一种大真大诚向尘世献上她的纯和美,就似裸露的婴儿一样在朗朗的太阳下, 在众目睽睽下展示自己那无边无际的光华,在这样的时候,我明白了,痛苦的永远是我们。 ⑥我就想急切地和桃花站在一起,在桃花那如潮的绚丽中洗涤自己的躯体。我的身体 满是尘埃,几千年来的欲望和忧伤盔甲一样穿戴在我那疲惫的心灵上,任怎样的捶打漂洗, 洗去的只是表面可怜的一丝。那时我才在桃花跟前低下了头。我知道,在春天这样的季节 里,胜利的永远是桃花。(选自《散文》2008 年第 6 期) 11.结合语境,请具体说明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苦”。(5 分)
12.文章第①段对“桃花”的描写〔桃花开得热热闹闹生机勃勃……摇摆出不尽的妖娆和 绚丽),有着怎样的作用?请具体说明。(6分) 13.从全文来看,桃花给予了“我”怎样的启示?(6分) 14.本文题为“像桃花一样胜利”,有人建议改为“胜利的永远是桃花”,依据本文的内容 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恰当?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短信文化的流行原因 短信这种民俗文化,可以看作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又一次反抗。 社会个体对现代程式化社会的不满催生了短信文化的流行。现代社会在向工业化、现 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逐渐被异化。在这样一个高度程式化的社会中,人的个性得不到发 挥,欲望受到了压抑。流水性作业、科层制结构都使得生活越发无趣。于是人们从短信中 寻找到了乐趣。人的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些恶的念头,幽默(整人)短信便应运而生,甚至 人的丰富的情感也是通过短信来得到表达。短信是以人为本的,是对社会理性化趋势的一 种反动 短信文化与模仿时尚和时尚形成的从众压力分不开。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以手代 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种具有特殊情趣的全新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 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 第6页
第 6 页 12.文章第①段对“桃花”的描写(桃花开得热热闹闹生机勃勃……摇摆出不尽的妖娆和 绚丽),有着怎样的作用?请具体说明。(6 分) 13.从全文来看,桃花给予了“我”怎样的启示?(6 分) 14.本文题为“像桃花一样胜利”,有人建议改为“胜利的永远是桃花”,依据本文的内容, 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恰当?请谈谈你的理由。(6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短信文化的流行原因 短信这种民俗文化,可以看作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又一次反抗。 社会个体对现代程式化社会的不满催生了短信文化的流行。现代社会在向工业化、现 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逐渐被异化。在这样一个高度程式化的社会中,人的个性得不到发 挥,欲望受到了压抑。流水性作业、科层制结构都使得生活越发无趣。于是人们从短信中 寻找到了乐趣。人的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些恶的念头,幽默(整人)短信便应运而生,甚至 人的丰富的情感也是通过短信来得到表达。短信是以人为本的,是对社会理性化趋势的一 种反动。 短信文化与模仿时尚和时尚形成的从众压力分不开。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以手代 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一种具有特殊情趣的全新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 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
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短信文化还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 介。短信文化盛行取代了传统沟通媒介成为新的沟通媒介,它整合了新的人际关系,形成 了新的人际交往圈。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落伍,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短信文化契合了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的本质。短信永远比铃声大作的电话更有分寸 更为礼貌。电话显得过于直白和直接,而短信则给了对方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思考空间。在 收到短信以后,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复,甚至可以不回复,短信比电话 更为善解人意,更符合东方文化的本质 短信文化可以说一些在电话里不便说的话。中国人很讲究面子,很多事在公开场合, 在口头上很难表达,譬如说一些情话或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短信文化在语言形式上也更适宜东方文化。汉字表达具有多意性,没有单词的间隔, 显得更为紧凑,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特点。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 短信时代的风韵。 手机短信的收发方便、快捷。手机是随身携带的,因此收发短信随时都可进行;一个 短信笑话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给成干上万的手机用户。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与网 络沟通相比,短信沟通无疑具有技术优势。 短信沟通比其他沟通方式更为便宜。尽管目前手机用户数已有大幅上升,但高昂的手 机花费却让许多手机用户打不起手机,尤其是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 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手机不接发短信。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 高于其他沟通方式 短信沟通还有一个技术优势,即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手机,对方可能会关机,可 能会不接电话,也可能手机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 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 效率也要高于手机通话沟通。 15.文中将“短信沟通”与“电话(含手机通话)沟通”进行了多次对比,下列各项 不属于短信沟通优势的一项是() A.电话显得过于直白和直接,而短信则给了对方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思考空间 B.一些在电话里不便说的话,通过短信来传达,能兼顾收发双方人的“面子”。 C.手机是随身携带的,收发短信可随时进行,这比通话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D.不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会到达对方,其“到达的无限制性”,通话沟通不具备 第7页
第 7 页 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短信文化还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 介。短信文化盛行取代了传统沟通媒介成为新的沟通媒介,它整合了新的人际关系,形成 了新的人际交往圈。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落伍,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短信文化契合了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的本质。短信永远比铃声大作的电话更有分寸 更为礼貌。电话显得过于直白和直接,而短信则给了对方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思考空间。在 收到短信以后,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复,甚至可以不回复,短信比电话 更为善解人意,更符合东方文化的本质。 短信文化可以说一些在电话里不便说的话。中国人很讲究面子,很多事在公开场合, 在口头上很难表达,譬如说一些情话或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短信文化在语言形式上也更适宜东方文化。汉字表达具有多意性,没有单词的间隔, 显得更为紧凑,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特点。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 短信时代的风韵。 手机短信的收发方便、快捷。手机是随身携带的,因此收发短信随时都可进行;一个 短信笑话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给成千上万的手机用户。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与网 络沟通相比,短信沟通无疑具有技术优势。 短信沟通比其他沟通方式更为便宜。尽管目前手机用户数已有大幅上升,但高昂的手 机花费却让许多手机用户打不起手机,尤其是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 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手机不接发短信。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 高于其他沟通方式。 短信沟通还有一个技术优势,即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手机,对方可能会关机,可 能会不接电话,也可能手机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 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 效率也要高于手机通话沟通。 15.文中将“短信沟通”与“电话(含手机通话)沟通”进行了多次对比,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短信沟通优势的一项是( ) A.电话显得过于直白和直接,而短信则给了对方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思考空间。 B.一些在电话里不便说的话,通过短信来传达,能兼顾收发双方人的“面子”。 C.手机是随身携带的,收发短信可随时进行,这比通话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D.不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会到达对方,其“到达的无限制性”,通话沟通不具备
16.为什么说,短信文化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又一次反抗? 17.文中列举的短信文化流行原因,可概括为几个层面或视角? 七、作文(70分) 18.承担,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担负、担当”。承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承担 的可以是义务,可以是责任: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承担”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承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800字 第8页
第 8 页 16.为什么说,短信文化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又一次反抗? 答: 17.文中列举的短信文化流行原因,可概括为几个层面或视角? 答: 七、作文 (70 分) 18.承担,在词典里的意思是 “担负、担当”。承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承担 的可以是义务,可以是责任;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承担”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承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全文不少于 800 字
盐城市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各组词依次读ao/ni、hun、piao/bido、pu/bao:B各组词依次读po/bo、 bi、che/zhe、kui:C各组词依次读qi/,bi/ pi ping/bing,do/duo::D各组词依次 读1ou/lu、 chuang、sai/se,j) 2.B(A搭配不当,“取缔”的应该是“场所”“摊点”而不能是“音像制品”。C句成分 残缺,应在最后加上“造成的”D项结构混乱,第一个句子中途易辙,对“湖北代表团的 代表”这一主语没有进行陈述,就转到另一个主语“议案”上去了,可将“经过”移至“湖 北代表团”前) 3.[参考答案 冰一一是我改变了水柔弱的形象。冰一一禁不住阳光质问的宝玉 书一一开启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 燕子一一只有经过艰苦的跋涉,春天才会永远在身边。 柳枝一一即使把我倒着插,我也一样能长成大树。 4.示例:①头部像猴;②动作敏捷;③能长时离水;④冷水中生存;⑤寿命较长。(每 特点1分) 5.C(悉:全,都) 6.D(A前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成为”后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为“向、对 B前一个“于”是介词,可译为“在”;后一个“何”是介词,可译为“向”。C前一个“其” 是代词,可译为“他们的”;后一个“其”是表婉商语气的副词,可译为“还是”;D的来 个“以”都是连词,可译为“来”。) 7.B(“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在漕运官署摆设宴席”错,是到漕运官署赴宴。另外,“胡砺认 为自己是政府官员”的表述也是错误的,“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 的大意是今天不是在官府,而是在宴会上,大家只行宾主之礼就可以了 8.(1)胡砺被金兵掳掠,走到燕地时,逃跑藏到香山寺,与寺中雇工混居在一起。主要 得分点:“为……所”“亡”“杂处”各1分,全句表意流畅为1分。) (2)胡励经常用做人的礼数使他折服,郡守感到惭愧而心服,把郡府的公务完全托付给 胡励。(主要得分点:“折”“愧服”“一”各1分。) (3)海陵王询问其中的原因,胡砺用朝廷的有关法令回答他,并且说:“穿着朝服跪拜, 这是拜见国君的礼节。”(主要得分点:“以令对”、“朝服……也”判断句及全句表达各1 第9页
第 9 页 盐城市一中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 各组词依次读ǎo/niù、hùn、 piào/biāo、 pù/bào; B 各组词依次读 pào/bāo、 bì 、chè/zhé、kuí;C 各组词依次读 qǐ/jī,bì/pí píng/bǐng,dù/duó;;D 各组词依次 读 lòu /lù、chuāng 、sài/sè,jǔ) 2.B(A 搭配不当,“取缔”的应该是“场所”“摊点”而不能是“音像制品”。 C 句成分 残缺,应在最后加上“造成的” D 项结构混乱,第一个句子中途易辙,对“湖北代表团的 代表”这一主语没有进行陈述,就转到另一个主语“议案”上去了,可将“经过”移至“湖 北代表团”前) 3.[参考答案] 冰——是我改变了水柔弱的形象。 冰——禁不住阳光质问的宝玉。 书——开启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 燕子——只有经过艰苦的跋涉,春天才会永远在身边。 柳枝——即使把我倒着插,我也一样能长成大树。 4.示例:①头部像猴;②动作敏捷;③能长时离水;④冷水中生存;⑤寿命较长。(每一 特点 1 分) 5.C(悉:全,都) 6.D(A 前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成为”;后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为“向、对”。 B 前一个“于”是介词,可译为“在”; 后一个“何”是介词,可译为“向”。C 前一个“其” 是代词,可译为“他们的”; 后一个“其”是表婉商语气的副词,可译为“还是”;D 的来 个“以”都是连词,可译为“来”。) 7.B(“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在漕运官署摆设宴席”错,是到漕运官署赴宴。另外,“胡砺认 为自己是政府官员”的表述也是错误的,“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 的大意是今天不是在官府,而是在宴会上,大家只行宾主之礼就可以了 8. (1)胡砺被金兵掳掠,走到燕地时,逃跑藏到香山寺,与寺中雇工混居在一起。主要 得分点:“为……所”“亡”“杂处”各 1 分,全句表意流畅为 1 分。) (2)胡励经常用做人的礼数使他折服,郡守感到惭愧而心服,把郡府的公务完全托付给 胡励。(主要得分点:“折”“愧服”“一”各 1 分。) (3)海陵王询问其中的原因,胡砺用朝廷的有关法令回答他,并且说:“穿着朝服跪拜, 这是拜见国君的礼节。”(主要得分点:“以令对”、“朝服……也”判断句及全句表达各 1
参考译文: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人。少年时期非常好学。天会年间,金军攻 占黄河以北地区,胡砺为金兵所掠,行至燕地时,逃跑藏到香山寺,与寺中雇工混居在 起。韩昉遇见他认为他是一个奇才,让他写诗来显示他的志向,胡砺提笔一挥而就,情致 清静温和,韩昉十分高兴,于是收于门下,与他的儿子一起接受教育,从此学业一天天进 步。韩昉曾经对人说:“胡砺才学进步很快,将来一定名显天下。”天会十年,考中状元, 授予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过了很长时间,改任定州观察判官。定州的学校是河朔 地区最好的,聚居到那里的读书人常常数以百计,胡砺督学不倦,经他指点的学生,均成 为多校骨干,时人称胡砺考试示范文章为“元化格 皇统初年,胡砺任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他刚正不畏权势,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前往汴 京,路过真定府,到漕运官署赴宴。胡砺即将就座时,高桢却斥责他不懂礼法。胡砺道: 高公在公府,礼节当在百官之上,今日的酒宴自有宾主之礼。”高桢很不高兴,说:“你 他日当省吏,又该怎样?”胡砺答道:“在官行事,有什么可怕的。”高桢对他的话极为赞 赏,马上向他道歉。 胡砺改任同知深州军州事,兼任朝奉大夫。深州郡守残暴凶狠,蔑视下属同僚,胡砺 经常用做人的礼教使他折服,郡守感到惭愧而心服,把郡府的公务完全托付给胡砺。深州 辖有五县,各县按惯例都设置了弓箭手,多者百余人,少者也有六七十人,每年向百姓征 收钱币五千余万作为雇佣弓箭手的报酬。这些弓箭手大都是市井的无赖,以偷盗抢掠闻名 胡砺得知后,全部免除不用。随即就有流言传来:“某月某日,将杀胡砺。”有人让胡砺早 做准备,以防不测。胡砺神情从容,说道:“盗贼需要的不过是钱财,我这里一贫如洗, 还准备什么?”并且在夜间尽撤关卡哨兵,官署最终安然无恙。 第二次补任翰林修撰,提升为礼部郎中,当时朝廷典礼大多由他裁决定夺。海陵王被 晋升为平章政事,百官在朝廷上向他祝贺,纷纷行跪拜大礼,只有胡砺不跪。海陵王讯问 其中的原因,胡砺以朝廷的有关法令回答他,并且说:“穿着朝服跪拜,这是拜见国君的 礼节。”海陵王听罢,不由得心服口服。从此,他对胡砺更加器重。天德初年,两次升迁 被提拔为侍讲学士,同修国史。因为母亲去世辞官守丧,服丧结束又任宋国岁元副使,刑 部侍郎白彦恭为正使,海陵王对胡砺说:“彦恭的官职比你低,因为他过去的功劳,所以 让你做他的副手。”后来升为翰林学士,改任刑部尚书。伴驾到开封得病,海陵王多次派 第10页
第 10 页 分。) 参考译文: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人。少年时期非常好学。天会年间,金军攻 占黄河以北地区,胡砺为金兵所掠,行至燕地时,逃跑藏到香山寺,与寺中雇工混居在一 起。韩昉遇见他认为他是一个奇才,让他写诗来显示他的志向,胡砺提笔一挥而就,情致 清静温和,韩昉十分高兴,于是收于门下,与他的儿子一起接受教育,从此学业一天天进 步。韩昉曾经对人说:“胡砺才学进步很快,将来一定名显天下。”天会十年,考中状元, 授予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过了很长时间,改任定州观察判官。定州的学校是河朔 地区最好的,聚居到那里的读书人常常数以百计,胡砺督学不倦,经他指点的学生,均成 为多校骨干,时人称胡砺考试示范文章为“元化格”。 皇统初年,胡砺任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他刚正不畏权势,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前往汴 京,路过真定府,到漕运官署赴宴。胡砺即将就座时,高桢却斥责他不懂礼法。胡砺道: “高公在公府,礼节当在百官之上,今日的酒宴自有宾主之礼。”高桢很不高兴,说:“你 他日当省吏,又该怎样?”胡砺答道:“在官行事,有什么可怕的。”高桢对他的话极为赞 赏,马上向他道歉。 胡砺改任同知深州军州事,兼任朝奉大夫。深州郡守残暴凶狠,蔑视下属同僚,胡砺 经常用做人的礼教使他折服,郡守感到惭愧而心服,把郡府的公务完全托付给胡砺。深州 辖有五县,各县按惯例都设置了弓箭手,多者百余人,少者也有六七十人,每年向百姓征 收钱币五千余万作为雇佣弓箭手的报酬。这些弓箭手大都是市井的无赖,以偷盗抢掠闻名。 胡砺得知后,全部免除不用。随即就有流言传来:“某月某日,将杀胡砺。”有人让胡砺早 做准备,以防不测。胡砺神情从容,说道:“盗贼需要的不过是钱财,我这里一贫如洗, 还准备什么?”并且在夜间尽撤关卡哨兵,官署最终安然无恙。 第二次补任翰林修撰,提升为礼部郎中,当时朝廷典礼大多由他裁决定夺。海陵王被 晋升为平章政事,百官在朝廷上向他祝贺,纷纷行跪拜大礼,只有胡砺不跪。海陵王讯问 其中的原因,胡砺以朝廷的有关法令回答他,并且说:“穿着朝服跪拜,这是拜见国君的 礼节。” 海陵王听罢,不由得心服口服。从此,他对胡砺更加器重。天德初年,两次升迁 被提拔为侍讲学士,同修国史。因为母亲去世辞官守丧,服丧结束又任宋国岁元副使,刑 部侍郎白彦恭为正使,海陵王对胡砺说:“彦恭的官职比你低,因为他过去的功劳,所以 让你做他的副手。”后来升为翰林学士,改任刑部尚书。伴驾到开封得病,海陵王多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