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镰状细胞贫血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镰状 细胞贫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 B.该病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酶的合成异常,从而改变生物性状 C,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D.患者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患病 答案B 解析: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 发生了改变,所以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A项正确。 该病形成的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最后改变 了生物性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之一,即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 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项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中组成血红蛋白分子 的多肽链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C项正确。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原因为基因突变, 但由于红细胞从圆饼状变成了镰刀状,因此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患此病,D项正 确。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B.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都不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 C.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D.基因A可突变为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 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A项错误。由基因突变引发 的人类遗传病,有的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如镰状细胞贫血,B项错误。碱基对 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 变,C项正确。基因A可突变为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项错 误。 3.TGF-B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B1 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的复合物转移到细 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
第 5 章过关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镰状细胞贫血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镰状 细胞贫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 B.该病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酶的合成异常,从而改变生物性状 C.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D.患者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患病 答案:B 解析: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 发生了改变,所以可以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基因检测进行检测和预防,A 项正确。 该病形成的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最后改变 了生物性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之一,即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 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 项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中组成血红蛋白分子 的多肽链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C 项正确。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原因为基因突变, 但由于红细胞从圆饼状变成了镰刀状,因此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患此病,D 项正 确。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B.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都不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 C.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D.基因 A 可突变为 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 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A 项错误。由基因突变引发 的人类遗传病,有的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如镰状细胞贫血,B 项错误。碱基对 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 变,C 项正确。基因 A 可突变为 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 项错 误。 3.TGF-β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β1 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的复合物转移到细 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调亡 答案D 解析:恶性肿瘤细胞即癌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 低,易分散和转移,A项正确。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存在的一类调控细胞生长及 周期的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增殖抑制肿瘤发生。由题干信息可知, 复合物可诱导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故该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项正 确。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这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一个过程,实现了细胞质向细 胞核的信息传递,C项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能表达,则靶细胞抑癌信号传递 途径受阻,靶细胞易发生癌变而无限增殖,D项错误。 4.某遗传病是由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某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该 突变基因相应的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D.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项错 误。根据题千信息“该突变基因相应的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 知,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B项错误,C项正确。 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项错误。 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也属于基因重组 C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导致基因重 组,A项正确。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B项错误。肺炎 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项正确。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D项正确。 6.果蝇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会导致() 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减少 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 C.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答案:D 解析:恶性肿瘤细胞即癌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 低,易分散和转移,A 项正确。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存在的一类调控细胞生长及 周期的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增殖,抑制肿瘤发生。由题干信息可知, 复合物可诱导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故该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 项正 确。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这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一个过程,实现了细胞质向细 胞核的信息传递,C 项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能表达,则靶细胞抑癌信号传递 途径受阻,靶细胞易发生癌变而无限增殖,D 项错误。 4.某遗传病是由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某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该 突变基因相应的 mRNA 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D.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 项错 误。根据题干信息“该突变基因相应的 mRNA 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 知,该病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B 项错误,C 项正确。 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 项错误。 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也属于基因重组 C.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导致基因重 组,A 项正确。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B 项错误。肺炎 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 项正确。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D 项正确。 6.果蝇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会导致( ) 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减少 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 C.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
D.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个基因的碱基序列 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也不会导致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 变,A、D两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基因突变后,其表达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 改变,B项正确。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不会导致碱基配对方 式发生改变,C项错误。 7.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 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依次是( ①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题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 经过复制而得到的,所以题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分裂Ⅱ 的后期,A与a的不同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但亲本的基因型为AA,因此 ③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8.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 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 答案:C 解析:题图中①④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含有4个染色体组,③⑤含有1个染色体 组。 9.右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D.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DNA 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个基因的碱基序列 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也不会导致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 变,A、D 两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基因突变后,其表达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 改变,B 项正确。DNA 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不会导致碱基配对方 式发生改变,C 项错误。 7.下图是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 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依次是(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题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 与 a 所在的 DNA 分子都是 经过复制而得到的,所以题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分裂Ⅱ 的后期,A 与 a 的不同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但亲本的基因型为 AA,因此 ③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8.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 答案:C 解析:题图中①④含有 2 个染色体组,②含有 4 个染色体组,③⑤含有 1 个染色体 组。 9.右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
abG巴8 AB CDe, BA Cde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d所在的染色体和原GH所在的染色体之间发 生易位形成的;B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fgh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h基因所在片 段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项所示染色体中D基因应该是原d 基因突变形成的,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基 因A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颠倒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10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子。右图为此 男性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再生一个表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D.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 子,则儿子的基因型应为aaxbY。据题图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而母亲表 型正常,故母亲的基因型应为AaXBX。该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其初级精母细 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B项正确。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再生 一个表型正常男孩(AXBY)的概率是(3/4)×(14)尸3/16,C项错误。该夫妇所生儿 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D项正确。 1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个体的基因型 配子的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 Dd D、D、dd 减数分裂I AaBb AaB、AaB、b、b 减数分裂Ⅱ XaY XaY、XaY 减数分裂I AAXBXD AAXBX、XBXb、a、a 减数分裂Ⅱ 答案C
答案:C 解析:A 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 de 所在的染色体和原 GH 所在的染色体之间发 生易位形成的;B 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 fgh 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 h 基因所在片 段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 项所示染色体中 D 基因应该是原 d 基因突变形成的,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 项所示染色体应该是原基 因 AB 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颠倒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10.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子。右图为此 男性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 a,色盲基因为 b)。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再生一个表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3/8 D.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 子,则儿子的基因型应为 aaXbY。据题图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 AaXbY,而母亲表 型正常,故母亲的基因型应为 AaXBXb。该男性的基因型为 AaXbY,其初级精母细 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A 项正确。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B 项正确。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AaXBXb ,再生 一个表型正常男孩(A_XBY)的概率是(3/4)×(1/4)=3/16,C 项错误。该夫妇所生儿 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D 项正确。 1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个体的基因型 配子的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 A Dd D、D、dd 减数分裂Ⅰ B AaBb AaB、AaB、b、b 减数分裂Ⅱ C XaY XaY、XaY 减数分裂Ⅰ D AAXBXb AAXBXb、XBXb、a、a 减数分裂Ⅱ 答案:C
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Ⅱ: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的时 期是减数分裂【:D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及减数分裂Ⅱ。 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 C,利用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变异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 答案:C 解析:若某四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为A,则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 AAa,A项错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 突变,故两者的遗传学原理不同,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项 正确。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基因重组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 法,D项错误。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 B.唐氏综合征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诊断 C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D.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各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答案B 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特点是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A项错 误。唐氏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 诊断B项正确。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族病 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是第二步,C项 错误。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项错误。 14.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病症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 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开展调查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要确定调查的内容 了解有关的要求;第二步是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设计用于记录的表格,确定调查的 地点和要点,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第三步是实施调查,在调 查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性,并尽可能获得足够多的调查数据:第四步是汇总、统计 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15.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由体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引起的(目前 尚未发现21号染色体四条的个体),是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解析:A 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Ⅱ;B 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的时 期是减数分裂Ⅰ;D 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及减数分裂Ⅱ。 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 C.利用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变异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 答案:C 解析:若某四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为 Aa,则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 AAaa,A 项错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 突变,故两者的遗传学原理不同,B 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项 正确。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基因重组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 法,D 项错误。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 B.唐氏综合征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诊断 C.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D.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各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答案:B 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特点是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A 项错 误。唐氏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进行 诊断,B 项正确。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族病 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是第二步,C 项 错误。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 项错误。 14.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病症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 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开展调查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要确定调查的内容, 了解有关的要求;第二步是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设计用于记录的表格,确定调查的 地点和要点,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第三步是实施调查,在调 查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性,并尽可能获得足够多的调查数据;第四步是汇总、统计 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15.唐氏综合征(21 三体综合征)是由体细胞中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引起的(目前 尚未发现 21 号染色体四条的个体),是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现有一唐氏综合征患儿,其基因型为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nn,母亲的基因型为 N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患儿出现的原因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错误 B.其他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很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无法正常发育 C.若患儿成年后与另一唐氏综合征患者婚配,后代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为23 D.若患儿的基因型为nn,则是由其父亲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引起的 答案D 解析:该患儿的基因型为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nn,母亲的基因型为Nn,患儿出 现的原因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 向同一极,A项正确。其他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很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无法正常发 育,B项正确。若患儿成年后与另一唐氏综合征患者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是 (1/2)×(12)尸1/4,21号染色体有4条的概率是1/4,21号染色体有3条的概率为12 因此后代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为2/3,C项正确。若患儿的基因型为nn,可能是 由其父亲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引起的,也可能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 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错误所致,D项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害的 B.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C基因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会发生改变 D基因突变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BCD 解析: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具有多害少利性,A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动 物、植物、微生物中,故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B项正确。基因突变是指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因此 基因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会发生改变,C项正确。环境条件的改变会诱发基因突 变,故基因突变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关系,D项正确。 17.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a Aabb AAA ABC ① ② ③ ④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答案BCD
现有一唐氏综合征患儿,其基因型为 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 nn,母亲的基因型为 N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儿出现的原因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错误 B.其他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很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无法正常发育 C.若患儿成年后与另一唐氏综合征患者婚配,后代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为 2/3 D.若患儿的基因型为 nnn,则是由其父亲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引起的 答案:D 解析:该患儿的基因型为 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 nn,母亲的基因型为 Nn,患儿出 现的原因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 向同一极,A 项正确。其他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很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无法正常发 育,B 项正确。若患儿成年后与另一唐氏综合征患者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是 (1/2)×(1/2)=1/4,21 号染色体有 4 条的概率是 1/4,21 号染色体有 3 条的概率为 1/2, 因此后代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为 2/3,C 项正确。若患儿的基因型为 nnn,可能是 由其父亲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引起的,也可能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 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错误所致,D 项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害的 B.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C.基因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会发生改变 D.基因突变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BCD 解析: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具有多害少利性,A 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动 物、植物、微生物中,故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B 项正确。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因此 基因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会发生改变,C 项正确。环境条件的改变会诱发基因突 变,故基因突变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关系,D 项正确。 17.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答案:BCD
解析: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数目也加倍,而且基因至少为 两两相同,题图①细胞的基因型为AAA,不能表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的基 因组成,A项错误。果蝇为二倍体生物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项 正确。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内多出1条第21号染色体,③可以表示其体细 胞的基因组成,C项正确。雄性蜜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④ 可以表示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项正确。 18.将易感病的水稻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得到的原生质体经60Co辐射处理,再进 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得到抗病突变体,且抗病基因与易感病基因是一对等位基 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易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 性 B.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易 感病型 C若抗病突变体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易感病型 D.若抗病基因是易感病基因中单个碱基缺失所致则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 同 答案BCD 解析:如果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缺失片段中含有易感病基 因,未缺失染色体上的基因为隐性基因,说明易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A 项正确。如果突变由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可通过染色体片段缺失再恢复为易感 病型,B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项错误。如果发生碱基缺失,会使蛋白 质的氨基酸数量改变,D项错误。 19.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 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 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 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 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细胞膜 8⊙ 细胞核 丈夫 妻子 流产胎儿 注。表示绿色荧光亮点,·表示红色荧光亮点。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的发生 答案:AB
解析: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数目也加倍,而且基因至少为 两两相同,题图①细胞的基因型为 AAAa,不能表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的基 因组成,A 项错误。果蝇为二倍体生物,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 项 正确。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内多出 1 条第 21 号染色体,③可以表示其体细 胞的基因组成,C 项正确。雄性蜜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④ 可以表示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 项正确。 18.将易感病的水稻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得到的原生质体经 60Co 辐射处理,再进 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得到抗病突变体,且抗病基因与易感病基因是一对等位基 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抗病突变体为 1 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易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 性 B.若抗病突变体为 1 条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易 感病型 C.若抗病突变体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易感病型 D.若抗病基因是易感病基因中单个碱基缺失所致,则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 同 答案:BCD 解析:如果抗病突变体为 1 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缺失片段中含有易感病基 因,未缺失染色体上的基因为隐性基因,说明易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A 项正确。如果突变由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可通过染色体片段缺失再恢复为易感 病型,B 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 项错误。如果发生碱基缺失,会使蛋白 质的氨基酸数量改变,D 项错误。 19.绿色荧光标记的 X 染色体 DNA 探针(X 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 X 染色体 DNA 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 Y 染色体 DNA 探针(Y 探针)可使 Y 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 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 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 染色体 DNA 上必定有一段与 X 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的发生 答案:A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染色体上DNA的一段特定序列可与DNA探针(X探针)杂 交,而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则该段DNA序列的互 补链与X探针的碱基序列相同,A项正确。分析题图,妻子体细胞有三个绿色荧 光亮,点,所以妻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妻子患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B项 正确。妻子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而其双亲可能正常,患病原因可能是双 亲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异常,产生了染色体组成为XX的卵细胞 或精子,导致妻子性染色体数目异常,C项错误。妻子产生的异常卵细胞与含X 染色体的精子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的概率相等,所以后代男女患性染色体数 目异常遗传病的概率相等,D项错误。 20.张三和他的一个孙子患有甲病,但张三的其他12位家人均表现正常。根据张 三的家系() A.可能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 B.可能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概率 C可以确定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 D.可以确定环境中影响甲病遗传的关键因素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张三的家系只能推知其家系中的发病 情况,无法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概率、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环境对该 病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7分)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 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 G一C碱基对转换成G一T碱基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 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 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I)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 种子后,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岭(G)的N位置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 嘌呤。请绘出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 列。 EMS溶液浸 一ATCCCGTAA一泡处理后 -TAGGGCATT一DNA复制 (2)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一C 碱基对转换成G一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即可)。 (3)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种植 后植株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 秆植株形成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 染色体上 DNA 的一段特定序列可与 DNA 探针(X 探针)杂 交,而 DNA 是由两条链组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则该段 DNA 序列的互 补链与 X 探针的碱基序列相同,A 项正确。分析题图,妻子体细胞有三个绿色荧 光亮点,所以妻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X,妻子患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B 项 正确。妻子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而其双亲可能正常,患病原因可能是双 亲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异常,产生了染色体组成为 XX 的卵细胞 或精子,导致妻子性染色体数目异常,C 项错误。妻子产生的异常卵细胞与含 X 染色体的精子或含 Y 染色体的精子结合的概率相等,所以后代男女患性染色体数 目异常遗传病的概率相等,D 项错误。 20.张三和他的一个孙子患有甲病,但张三的其他 12 位家人均表现正常。根据张 三的家系( ) A.可能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 B.可能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概率 C.可以确定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 D.可以确定环境中影响甲病遗传的关键因素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张三的家系只能推知其家系中的发病 情况,无法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概率、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环境对该 病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21.(7 分)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 N 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 7-乙基鸟 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 DNA 序列中 G—C 碱基对转换成 G—T 碱基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 常先将水稻种子用 EMS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 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 EMS 溶液浸泡处理水稻 种子后,该 DNA 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的 N 位置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 7-乙基鸟 嘌呤。请绘出经过一次 DNA 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 DNA 分子(片段)的碱基序 列。 (2)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 序列中部分 G—C 碱基对转换成 G—T 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即可)。 (3)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 EMS 溶液浸泡处理,种植 后植株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 秆植株形成的原因:
答案:1)如下图所示 EMS溶液浸一ATCCCGTAA ATCCCGTAA一泡处理后 -TAGGGTATT- -TAGGGCATT--DNA复制一ATTTTGTAA -TAGGGCATT- (2)突变后的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该突变为隐 性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在相应环境中不能表达(答出两点即可) (3)高秆基因经处理发生(隐性)突变,自交后代(或F1)因性状分离出现矮秆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经过EMS浸泡后,DNA序列中的G一C变为G一T,则以 ATCCCGTAA一为模板复制的DNA分子应为一ATCCCGTAA- TAGGGTATT一,以一TAGGGCATT一为模板复制的DNA分子应为 ATTTTGTAA一TAGGGCATT一。高秆个体发生隐性突变(如AA→Aa),自交 后代会因性状分离而出现矮秆。 22.(8分)已知西瓜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2=2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西瓜育种流 程,回答有关问题。 品种甲试剂 ① 四倍体(♀八杂交 三倍体、 品种乙(8)M ②,无子西瓜A 花粉刺激 →单倍体植株 (1)图中①过程所用的试剂是 (2)培育无子西瓜A的育种方法称为 (3)③过程中形成单倍体植株所采用的方法是 (4)为确认某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 察的最佳时期为 答案:(1)秋水仙素(2)多倍体育种(3)花药离体培养(4)有丝分裂中期 解析:(1)从二倍体到四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试剂为秋水仙素,因为其能 抑制纺锤体形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2)无子西瓜A是三倍体,其培育方法应 为多倍体育种。(3)③过程得到了单倍体植株,所以可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4)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清晰,故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 最佳时期。 23.(10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 蝇红眼的基因(R)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答案:(1)如下图所示 (2)突变后的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该突变为隐 性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在相应环境中不能表达(答出两点即可) (3)高秆基因经处理发生(隐性)突变,自交后代(或 F1)因性状分离出现矮秆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经过 EMS 浸泡后,DNA 序列中的 G—C 变为 G—T,则以— ATCCCGTAA—为模板复制的 DNA 分子应为—ATCCCGTAA—— TAGGGTATT—,以—TAGGGCATT—为模板复制的 DNA 分子应为— ATTTTGTAA——TAGGGCATT—。高秆个体发生隐性突变(如 AA→Aa),自交 后代会因性状分离而出现矮秆。 22.(8 分)已知西瓜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2n=2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西瓜育种流 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所用的试剂是 。 (2)培育无子西瓜 A 的育种方法称为 。 (3)③过程中形成单倍体植株所采用的方法是 。 (4)为确认某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 察的最佳时期为 。 答案:(1)秋水仙素 (2)多倍体育种 (3)花药离体培养 (4)有丝分裂中期 解析:(1)从二倍体到四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试剂为秋水仙素,因为其能 抑制纺锤体形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2)无子西瓜 A 是三倍体,其培育方法应 为多倍体育种。(3)③过程得到了单倍体植株,所以可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4)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清晰,故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 最佳时期。 23.(10 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 蝇红眼的基因(R)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则果蝇种群中刚毛雄果蝇的基因组成除图 示外,还有 种。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中 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则亲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3)科研人员发现,果蝇的灰身(H对黑身(h)为显性,H、h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 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身果蝇(甲),甲的出现可能是亲本果 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研究人员利用基因 型为HH的果蝇(乙)进行相关实验,弄清了原因。试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假定一 对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将甲和乙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其比例。 结果预测: ①若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甲的出现是基因突 变导致的 ②若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甲的出现是染色体 片段缺失导致的。 答案(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控制这 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都在性染色体上) (2)2 XBXb (3)灰身:黑身=3:1灰身:黑身=4:1 解析:(1)由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果蝇刚毛和截毛这 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刚毛雄果蝇的基 因型为XBYB、XbYB、XBYb,故基因组成除图示外,还有2种。由于子代雄果蝇中 既有刚毛,又有截毛,说明亲本雄果蝇中Y染色体上应该为b基因,故亲代雌果蝇 的基因型为XBX,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3)纯合灰身果蝇(HH)与黑身果蝇 (hh)杂交,后代为灰身果蝇(Hh),但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身果蝇(甲),甲的出现可能是 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若亲本果蝇 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甲的基因型为hh,将甲(hh)和乙(HH)杂 交,获得F1(HhF1(Hh)自由交配,因此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灰身(1/4HH、 24Hh):黑身(1/4hh=3:1。若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 缺失,则甲的基因型为hO,将甲(hO)和乙(HH)杂交,获得F1(Hh、HO)F1(1/2Hh、 12HO)自由交配,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F2中灰身果蝇 (H)的概率为1/4(HH)+1/4(Hh)+1/4(HO=3/4,黑身果蝇(h)的概率为 1/16hh十1/8h0=3/16,即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黑身=4:1。 24.(16分)现有两个纯种普通小麦品种,品种①为高秆抗病(TTRR)植株,品种②为 矮秆易感病(t)植株,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右图表
(2)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则果蝇种群中刚毛雄果蝇的基因组成除图 示外,还有 种。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中 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则亲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 (3)科研人员发现,果蝇的灰身(H)对黑身(h)为显性,H、h 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 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身果蝇(甲),甲的出现可能是亲本果 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研究人员利用基因 型为 HH 的果蝇(乙)进行相关实验,弄清了原因。试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假定一 对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将甲和乙杂交,获得 F1; ②F1 自由交配,观察并统计 F2 的表型及其比例。 结果预测: ①若 F2 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甲的出现是基因突 变导致的; ②若 F2 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甲的出现是染色体 片段缺失导致的。 答案:(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控制这 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都在性染色体上) (2)2 XBXb (3)灰身∶黑身=3∶1 灰身∶黑身=4∶1 解析:(1)由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果蝇刚毛和截毛这 对相对性状由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刚毛雄果蝇的基 因型为 XBYB、XbYB、XBYb ,故基因组成除图示外,还有 2 种。由于子代雄果蝇中 既有刚毛,又有截毛,说明亲本雄果蝇中 Y 染色体上应该为 b 基因,故亲代雌果蝇 的基因型为 XBXb ,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BYb。(3)纯合灰身果蝇(HH)与黑身果蝇 (hh)杂交,后代为灰身果蝇(Hh),但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身果蝇(甲),甲的出现可能是 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若亲本果蝇 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甲的基因型为 hh,将甲(hh)和乙(HH)杂 交,获得 F1(Hh);F1(Hh)自由交配,因此 F2 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灰身(1/4HH、 2/4Hh)∶黑身(1/4hh)=3∶1。若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 缺失,则甲的基因型为 hO,将甲(hO)和乙(HH)杂交,获得 F1(Hh、HO);F1(1/2Hh、 1/2HO)自由交配,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F2 中灰身果蝇 (H_)的概率为 1/4(HH)+1/4(Hh)+1/4(HO)=3/4,黑身果蝇(h_)的概率为 1/16(hh)+1/8(hO)=3/16,即 F2 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黑身=4∶1。 24.(16 分)现有两个纯种普通小麦品种,品种①为高秆抗病(TTRR)植株,品种②为 矮秆易感病(ttrr)植株,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