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C 2.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1%~2%, 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 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 D.有性生殖形成合子,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有性生殖提高了变异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快了生物进 化;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独有的生殖方式,应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后。 3.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是() A.遗传多样性 B.蛋白质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答案:A 解析: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 独特的基因库。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 根本原因。 4.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其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以上实例能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昆虫在斗争中占优势 C.天敌在斗争中占优势 D.双方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答案D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根本上讲,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第 4 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C 2.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 200 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 1%~2%, 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 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 D.有性生殖形成合子,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有性生殖提高了变异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快了生物进 化;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独有的生殖方式,应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后。 3.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是( ) A.遗传多样性 B.蛋白质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答案:A 解析: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 独特的基因库。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 根本原因。 4.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其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以上实例能说明 (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昆虫在斗争中占优势 C.天敌在斗争中占优势 D.双方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答案:D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根本上讲,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C.隔离能阻止种群的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答案D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A项 正确。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项正 确。隔离是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C项正确。生物的协同进化是指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项错误。 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其 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7.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答案:C 8.生态学家赫奇森曾说过,协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下列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A.生态是指无机环境,进化的主体是指生物界 B.生态环境变化引起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舞台为表演者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机会 D.生态仅仅提供表演的舞台,与进化的方向无关 答案:C 解析:生态指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进化是生物与环境的演变,A项错误。生态环 境变化引起变异,如果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就不会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 舞台为表演者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机会,C项正确。生态不仅仅提供表演的舞台,还 与进化的方向有关,D项错误。 9.某地区的大块农田曾发生稻化螟虫害,最初两年,承包土地的农民在稻田里喷洒 某种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下图为在此时期内稻 化螟种群密度的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C.隔离能阻止种群的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答案:D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A 项 正确。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项正 确。隔离是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C 项正确。生物的协同进化是指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 项错误。 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其 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7.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答案:C 8.生态学家赫奇森曾说过,协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下列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 A.生态是指无机环境,进化的主体是指生物界 B.生态环境变化引起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舞台为表演者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机会 D.生态仅仅提供表演的舞台,与进化的方向无关 答案:C 解析:生态指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进化是生物与环境的演变,A 项错误。生态环 境变化引起变异,如果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就不会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 项错误。 舞台为表演者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机会,C 项正确。生态不仅仅提供表演的舞台,还 与进化的方向有关,D 项错误。 9.某地区的大块农田曾发生稻化螟虫害,最初两年,承包土地的农民在稻田里喷洒 某种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下图为在此时期内稻 化螟种群密度的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 得以生存,原因是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 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填“定向” 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 (3)一般认为,从C点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 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 (4)如果A点到D点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 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答案(1)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耐药性 (2)这种耐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种群数量增多选 择定向生存斗争 (3)会使害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4)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 等级考拓展提高 1山茶象用喙在山茶果皮上钻孔后将卵注入孔洞,只有在打通果皮的孔洞中孵出 的幼虫才能取食到种子而成活。某地南部地区的山茶象的喙长大于北部地区的 山茶象,下图为不同纬度多个地区的山茶象平均喙长和山茶平均果皮厚度。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20 M 少 10 5 0510152 果皮厚度/mm A.南部地区的山茶果皮厚度大于北部 B.图中M区山茶象繁殖后代成功率最高 C.图中P区数据采集自北部地区 D.山茶象与山茶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答案B 解析:南部山茶象的喙长于北部山茶象的喙,因此推测南部地区的山茶果皮厚度大 于北部,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M区山茶平均果皮厚度大,打通果皮的难度更大
(1)从 A 点到 B 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 得以生存,原因是 。 (2)从 B 点到 C 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 。 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填“定向” 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 (3)一般认为,从 C 点到 E 点为生物防治期,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 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 。 (4)如果 A 点到 D 点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 C 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 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 答案:(1)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耐药性 (2)这种耐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种群数量增多 选 择 定向 生存斗争 (3)会使害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4)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 等级考拓展提高 1.山茶象用喙在山茶果皮上钻孔后将卵注入孔洞,只有在打通果皮的孔洞中孵出 的幼虫才能取食到种子而成活。某地南部地区的山茶象的喙长大于北部地区的 山茶象,下图为不同纬度多个地区的山茶象平均喙长和山茶平均果皮厚度。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南部地区的山茶果皮厚度大于北部 B.图中 M 区山茶象繁殖后代成功率最高 C.图中 P 区数据采集自北部地区 D.山茶象与山茶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答案:B 解析:南部山茶象的喙长于北部山茶象的喙,因此推测南部地区的山茶果皮厚度大 于北部,A 项正确。由题图可知,M 区山茶平均果皮厚度大,打通果皮的难度更大
山茶象繁殖后代成功率低,B项错误。题图中P区果皮厚度小,山茶象喙短,数据 应采集自北部地区,C项正确。山茶象与山茶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D项正确。 2.(不定项选择题)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 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虾壳天蛾 昆虫口器长度 120cm 黄色天蛾 花冠筒的深度 红色天蛾 53 cm 小天蛾 35 cm 大透翅蝶 28cm 黑天蛾 -20cm紫茉莉N 天蛾_13cm 牵牛 6cm 打碗花 见草 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的花蜜造成的 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 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与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答案BCD 解析: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与花冠筒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A项错误。由题图可 知,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B项正确。各种昆虫口 器长度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项正确。昆虫口器不同长度与 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项正确。 3.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见下表。 已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依次为R、+和r,且R对、r为显 性,+对r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植株表型 红花植株 白花植株 黄花植株 初次调查 64% 36% 0 二次调查 36% 25% 39% A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 B.该种植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40%,二次调查时为20% D.基因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由于不知道红花植株中基因型RR、Rr和R的具体比例,所以不能确定种 群中R的基因频率。 挑战创新 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 cm,平均质量为45~57kg,身高70~100cm。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 鹿,马鹿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山茶象繁殖后代成功率低,B 项错误。题图中 P 区果皮厚度小,山茶象喙短,数据 应采集自北部地区,C 项正确。山茶象与山茶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D 项正确。 2.(不定项选择题)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 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的花蜜造成的 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 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与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答案:BCD 解析: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与花冠筒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A 项错误。由题图可 知,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B 项正确。各种昆虫口 器长度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 项正确。昆虫口器不同长度与 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 项正确。 3.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见下表。 已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依次为 R、r +和 r,且 R 对 r +、r 为显 性,r+对 r 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植株表型 红花植株 白花植株 黄花植株 初次调查 64% 36% 0 二次调查 36% 25% 39% A.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 B.该种植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初次调查时种群中 R 的基因频率为 40%,二次调查时为 20% D.基因 r +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由于不知道红花植株中基因型 RR、Rr 和 Rr+的具体比例,所以不能确定种 群中 R 的基因频率。 挑战创新 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 200 cm,平均质量为 45~57 kg,身高 70~100 cm。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 鹿,马鹿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 为 。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这是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而产生的。 (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100只,测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灰身)有35只, 基因型为Aa的个体(灰身)有6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黑身)有5只,则A的基因 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3)草原上的肉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 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 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改变 (4)苔原狼和马鹿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进化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 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 答案()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 (2)65%35%60% (3)协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 (4)D 解析:苔原狼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35×2+60)/200]×100%=65%,a的基因频率 是1-65%=35%,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35+60+5)1×100%=60%。草原上的肉食性 动物和植食性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协同进化的结果;通过对苔原 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 为 。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这是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而产生的。 (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 100 只,测知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灰身)有 35 只,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灰身)有 60 只,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黑身)有 5 只,则 A 的基因 频率为 ,a 的基因频率为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 (3)草原上的肉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 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 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改变。 (4)苔原狼和马鹿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进化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 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 答案:(1)基因库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2)65% 35% 60% (3)协同进化 种群 基因频率 (4)D 解析:苔原狼的种群中,A 的基因频率为[(35×2+60)/200]×100%=65%,a 的基因频率 是 1-65%=35%,Aa 的基因型频率为[60/(35+60+5)]×100%=60%。草原上的肉食性 动物和植食性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协同进化的结果;通过对苔原 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