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1.夏天鹦鹉褪落一地绒毛,鹦鹉换毛说明( A.形态结构适应生理功能 B.生活习性适应生活环境 C.生理功能适应生活环境 D.生活环境适应生理功能 答案B 解析:夏天鹦鹉褪落一地绒毛,以适应温度较高的环境,这一现象说明鹦鹉的生活 习性适应其生活环境。 2.下列有关适应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实例,对应错误的是( A普遍性: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其遇到迫害时,身体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 B.普遍性:未下雪的冬季,雷鸟换为白色羽毛 C.普遍性: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D.相对性:毒蛾的幼虫,多数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会刺伤鸟类 的口腔黏膜 答案B 解析:雷鸟将羽毛换为白色,是为适应下雪的冬季,若冬季未下雪,则雷鸟更易被天 敌发现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 3.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器官的反复使用 答案C 解析: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 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不用就退化,并且这种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 后代。 4.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雄鹿鹿角发 达是()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需要 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第 2 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1.夏天鹦鹉褪落一地绒毛,鹦鹉换毛说明( ) A.形态结构适应生理功能 B.生活习性适应生活环境 C.生理功能适应生活环境 D.生活环境适应生理功能 答案:B 解析:夏天鹦鹉褪落一地绒毛,以适应温度较高的环境,这一现象说明鹦鹉的生活 习性适应其生活环境。 2.下列有关适应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实例,对应错误的是( ) A.普遍性: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其遇到迫害时,身体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 B.普遍性:未下雪的冬季,雷鸟换为白色羽毛 C.普遍性: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D.相对性:毒蛾的幼虫,多数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会刺伤鸟类 的口腔黏膜 答案:B 解析:雷鸟将羽毛换为白色,是为适应下雪的冬季,若冬季未下雪,则雷鸟更易被天 敌发现,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 3.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器官的反复使用 答案:C 解析: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 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不用就退化,并且这种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 后代。 4.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雄鹿鹿角发 达是( )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需要 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雄鹿的祖先中存在不同的变异,有的雄鹿鹿角发达,有的不够发达。具有发 达鹿角的雄鹿得以夺得配偶进而繁衍后代,而鹿角不够发达的雄鹿不能获得配偶 也就没有机会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进化,就形成了现在有发达鹿角的 雄鹿,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答案:C 解析:拉马克否定了物种不变论,进步之处是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6.下列有关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并通过遗传逐渐积累 答案:A 解析: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保留下来的都是适应环境的个体,对人类不一 定有利。 7.下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此种现象的是达尔文进 化理论中的( 理论值 实际值 0123456生殖代数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答案B 解析:生物具有过度繁殖能力,但由于生存斗争,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 大。 8.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 ) A.它不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雄鹿的祖先中存在不同的变异,有的雄鹿鹿角发达,有的不够发达。具有发 达鹿角的雄鹿得以夺得配偶进而繁衍后代,而鹿角不够发达的雄鹿不能获得配偶, 也就没有机会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进化,就形成了现在有发达鹿角的 雄鹿,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答案:C 解析:拉马克否定了物种不变论,进步之处是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6.下列有关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并通过遗传逐渐积累 答案:A 解析: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保留下来的都是适应环境的个体,对人类不一 定有利。 7.下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此种现象的是达尔文进 化理论中的(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答案:B 解析:生物具有过度繁殖能力,但由于生存斗争,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 大。 8.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 ) A.它不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由于受当时科学 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9.下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形成过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颈鹿祖先种群 性 过度繁殖 状 微小变异体 差异显著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遗传 定向变异种群 现代长颈鹿 适应性 (1)长颈鹿祖先种群过度繁殖的含义是 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各异,这表明生物的变异是 (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 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作 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 争是指 (3)适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是 指 适应是 的结果 答案:(1)后代数目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3)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 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自然选择 等级考拓展提高 1枯叶蝶腹面的色泽和形状极似枯叶,这是枯叶蝶的祖先() 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蝶类的祖先由于突变而产生了大量的变异类型,其中颜色和性状类似枯叶的 蝶类不易被天敌发现而生存下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就形成现在的枯叶蝶。 2.(不定项选择题)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 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由于受当时科学 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9.下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形成过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鹿祖先种群过度繁殖的含义是 。 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各异,这表明生物的变异是 。 (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 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作 ,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 争是指 。 (3)适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二是 指 。 适应是 的结果。 答案:(1)后代数目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3)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 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自然选择 等级考拓展提高 1.枯叶蝶腹面的色泽和形状极似枯叶,这是枯叶蝶的祖先( ) 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蝶类的祖先由于突变而产生了大量的变异类型,其中颜色和性状类似枯叶的 蝶类不易被天敌发现而生存下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就形成现在的枯叶蝶。 2.(不定项选择题)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 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高 甲 低 湿度 →高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比甲窄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比甲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比丙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答案:ABD 解析:仅考虑温度时,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最广,丙其次,甲最窄:仅考虑湿度时, 甲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最广,丙其次,乙最窄:由于三曲线没有共同的部分,所以 三者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3.在某小岛上有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所示,而其唯一的食物是生活在树 干中的一种虫,这种虫在树干中不同深度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F1中鸟喙 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 3 2 12345 鸟喙长度/cm 图甲 到 到 0 246810 虫在树干中的深度/cm 图乙 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 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 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 答案:C 解析:由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的进化是漫长的过程,因此仅一代时间之后的性 状是无法判断的,因此,F1中啄木鸟鸟喙的长度不一定比父母的长。 4.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过程。 (1)狼的种群中存在着不同个体,如跑得慢一些的,跑得快一些的,狡猾机灵些的,行 动呆板迟钝些的,这些性状说明变异是 的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比甲窄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比甲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比丙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答案:ABD 解析:仅考虑温度时,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最广,丙其次,甲最窄;仅考虑湿度时, 甲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最广,丙其次,乙最窄;由于三曲线没有共同的部分,所以 三者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3.在某小岛上有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所示,而其唯一的食物是生活在树 干中的一种虫,这种虫在树干中不同深度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 F1 中鸟喙 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 ) 图甲 图乙 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 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 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 答案:C 解析:由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的进化是漫长的过程,因此仅一代时间之后的性 状是无法判断的,因此,F1 中啄木鸟鸟喙的长度不一定比父母的长。 4.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过程。 (1)狼的种群中存在着不同个体,如跑得慢一些的,跑得快一些的,狡猾机灵些的,行 动呆板迟钝些的,这些性状说明变异是 的
(2)随着环境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 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等特点增强,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以及环境条 件的 来实现的,因而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 答案(1)不定向(2)选择定向(3)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挑战创新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 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水蚤在不同 温度的水中所处的时间均为12h。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试管 水蚤 A组 25℃ 20℃ 28℃ 多数个体 部分个体 全部死亡 正常生活 正常生活 试管 B组 25℃ 28℃ 20℃ 多数个体部分个体 全部死亡 正常生活正常生活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 (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 个体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在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会死亡,同时,在28℃环境中生 活的水蚤移到20℃环境中也会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 缺少 就会被环境所淘汰。 答案(1)25(2)各种变异类型不定向选择定向(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解析(1)从A、B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2)生 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如有些水蚤能 在20℃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但是温度的选择作用却是 定向的,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能生存,不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被淘汰。 (3)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如果生物没有适应新环境 的变异,就会被淘汰
(2)随着环境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 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等特点增强,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以及环境条 件的 来实现的,因而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 。 答案:(1)不定向 (2)选择 定向 (3)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挑战创新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 的 A、B 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水蚤在不同 温度的水中所处的时间均为 12 h。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 (2)有些水蚤能在 20 ℃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蚤能在 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 个体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在 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 28 ℃环境中会死亡,同时,在 28 ℃环境中生 活的水蚤移到 20 ℃环境中也会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 缺少 ,就会被环境所淘汰。 答案:(1)25 (2)各种变异类型 不定向 选择 定向 (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解析:(1)从 A、B 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25 ℃。(2)生 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如有些水蚤能 在 20 ℃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蚤能在 28 ℃环境中生活;但是温度的选择作用却是 定向的,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能生存,不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被淘汰。 (3)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如果生物没有适应新环境 的变异,就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