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话说风流人物》 课型:综合性学习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活动目标 1、理解“风流”的含义.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3、积累风流人物诗文,通过朗诵和练笔,不断提髙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活动过程—小组展示 、风流人物谁与争锋—有哪些风流人物让你敬佩? 1、风流人物排行榜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第六位 第七位 第八位 第九位 第十位 还有吗? 2、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3、任选排行榜中两个风流人物,请你给他们每人配不少于二百字的简介 人物 简介 人物: 简介: 丰功伟绩到处扬——讲风流人物故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 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1、选出一位你敬佩的风流人物,讲讲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 2、请总结一下风流人物身上的共性特征,他们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 共性特征是 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时: 三、豪情满怀吟诵华章——朗诵比赛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曾激励过无数热血青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多少耄耋之人老当益壮、焕发 了青春:“怒发冲冠凭栏处”使多少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杀敌报国…… 请你搜集并记录下风流人物的诗文,然后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朗读比赛。 你朗诵的诗文是
1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话说风流人物》 课型:综合性学习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 姓名: 班级: 活动目标 1、理解“风流”的含义.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3、积累风流人物诗文,通过朗诵和练笔,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活动过程——小组展示: 一、风流人物谁与争锋——有哪些风流人物让你敬佩? 1、风流人物排行榜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第六位 第七位 第八位 第九位 第十位 还有吗? 2、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3、任选排行榜中两个风流人物,请你给他们每人配不少于二百字的简介。 人物: 简介: 人物: 简介: 二、丰功伟绩到处扬——讲风流人物故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 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1、选出一位你敬佩的风流人物,讲讲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 2、请总结一下风流人物身上的共性特征,他们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 共性特征是: 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时: 三、豪情满怀吟诵华章——朗诵比赛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曾激励过无数热血青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多少耄耋之人老当益壮、焕发 了青春;“怒发冲冠凭栏处”使多少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杀敌报国…… 请你搜集并记录下风流人物的诗文,然后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朗读比赛。 你朗诵的诗文是:
四、美文点评: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 “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 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 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 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 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 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 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 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 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 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 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 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 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 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 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 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一一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 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点评 五、练习写作 以“风流人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2 四、美文点评: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 “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 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 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 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 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 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 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 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 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 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 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 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 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 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 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 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 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点评: 五、练习写作 以“风流人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作文
【知识链接】1——风流人物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知识链接】2风流人物故事 孟轲(刘江滨)
3 【知识链接】1——风流人物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知识链接】2——风流人物故事 孟轲(刘江滨)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 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 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 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 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苏洵), 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 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 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 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 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 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 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 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 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 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 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 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 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 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 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 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 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 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 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 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 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 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 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 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 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 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 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 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 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 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 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4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 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 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 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 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苏洵), 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 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 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 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 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 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 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 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 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 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 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 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 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 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 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 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 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 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 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 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 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 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 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 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 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 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 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 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 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 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 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 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 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5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 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 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