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AI》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 大学物理AI 课程英文名: College Physics I 课程代码: 44510013 课程学分: 3.5 总学时数: 56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动力(一带一路),农电(一带一路)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专业课程 《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七 选用教材: 版 课程网址: https://mooc1-3.chaoxing.com/course/80925584.html 二、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 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 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 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本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 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本课程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技能、终身学习能力的 培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思政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结合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物理学科进展,弘扬我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热爱 科学、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通过科学前沿进展介绍,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物理中的定律、定理和守恒律内容,培养学生 1/8
1 / 8 《大学物理 AI》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 大学物理 AI 课程英文名: College Physics I 课程代码: 44510013 课程学分: 3.5 总学时数: 56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动力(一带一路),农电(一带一路)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专业课程 选用教材: 《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5 月第七 版 课程网址: https://mooc1-3.chaoxing.com/course/80925584.html 二、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 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 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 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本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 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本课程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技能、终身学习能力的 培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思政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结合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物理学科进展,弘扬我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热爱 科学、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通过科学前沿进展介绍,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物理中的定律、定理和守恒律内容,培养学生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自然观。 课程目标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来分析、处 理常见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科学的思考方法和研究问题、判断正误的一般思路。在自主 学习、运算技巧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均能受到一个初步而又严格的训练。 课程目标4:素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对其中的物 理元素进行分析,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结论,并能清晰表达和建立简单的物理模型。同时培养学 生终身学习意识,提高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技术高速发展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提升其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力和运动 (一)课程内容 1.质点运动的描述以及在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2.相对运动: 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4.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惯性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定义式及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的表达式。掌 握微积分的方法处理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理解相对运动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的计算方法。 2.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能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 题。 3.介绍牛顿等科学家的事迹,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 科学精神,接受科学家伟大人格的熏陶感染。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描述质点运动的各物理量意义及其矢量运算、微积分运算:牛顿运动三定律使用条件。 2.难点 运动学中关于曲线运动问题的讨论和牛顿运动中变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 第二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一)课程内容 1.质心、质心运动定理:碰撞。 2/8
2 / 8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自然观。 课程目标 2: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3: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来分析、处 理常见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科学的思考方法和研究问题、判断正误的一般思路。在自主 学习、运算技巧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均能受到一个初步而又严格的训练。 课程目标 4:素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对其中的物 理元素进行分析,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结论,并能清晰表达和建立简单的物理模型。同时培养学 生终身学习意识,提高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技术高速发展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提升其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力和运动 (一)课程内容 1. 质点运动的描述以及在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2. 相对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4.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惯性力。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定义式及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的表达式。掌 握微积分的方法处理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理解相对运动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能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 题。 3. 介绍牛顿等科学家的事迹,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 科学精神,接受科学家伟大人格的熏陶感染。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描述质点运动的各物理量意义及其矢量运算、微积分运算;牛顿运动三定律使用条件。 2.难点 运动学中关于曲线运动问题的讨论和牛顿运动中变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 第二章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一)课程内容 1.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碰撞
2.质点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3.功和动能定理: 4.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5.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6.碰撞。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2.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通过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动量矩)和 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掌握机械 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 在平面内的力学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功的概念,及其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的计算:质点及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2.难点 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应用。 第三章刚体的运动 (一)课程内容 1.刚体模型的定义及其运动: 2.转动惯量及其定轴转动定律: 3.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刚体的物理模型及其特征,理解转动惯量概念及其计算。 2.理解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刚体在绕定轴转动情况下的角 动量守恒定律。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刚体模型的特征及其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2.难点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的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七章静止电荷的电场 (一)课程内容 3/8
3 / 8 2. 质点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3. 功和动能定理; 4. 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5.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6. 碰撞。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2. 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通过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动量矩)和 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掌握机械 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 在平面内的力学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功的概念,及其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的计算;质点及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2.难点 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应用。 第三章 刚体的运动 (一)课程内容 1. 刚体模型的定义及其运动; 2. 转动惯量及其定轴转动定律; 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刚体的物理模型及其特征,理解转动惯量概念及其计算。 2. 理解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刚体在绕定轴转动情况下的角 动量守恒定律。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刚体模型的特征及其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2.难点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的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七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 (一)课程内容
1.点电荷的库仑定律: 2.静电场的电场强度: 3.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和电势: 5.静电场中的导体及其电容器的电容: 6.静电场的电介质及其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7.静电场的能量。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 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理解导体静电感应原理,掌握静电平衡条件,会简单计算。 4.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各向同性介质中D和E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了 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5.了解电容及电容器,电场能量的概念。会计算简单带电体的电容和电场能量。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及其计算: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及其高斯定理的应 用。 2.难点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的意义和应用: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第八章恒定电流的磁场 (一)课程内容 1.磁感应强度: 2.毕奥-萨伐尔定律: 3.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4.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5.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6.磁场中的磁介质: 7.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及其磁场强度: 8.铁磁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掌握根据毕奥一萨伐尔定律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方法。 2.理解稳恒磁场的规律: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求解某些特殊 4/8
4 / 8 1. 点电荷的库仑定律; 2.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 3.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4.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和电势; 5. 静电场中的导体及其电容器的电容; 6. 静电场的电介质及其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7. 静电场的能量。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 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 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 理解导体静电感应原理,掌握静电平衡条件,会简单计算。 4. 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各向同性介质中 D 和 E 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了 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5. 了解电容及电容器,电场能量的概念。会计算简单带电体的电容和电场能量。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及其计算;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及其高斯定理的应 用。 2.难点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的意义和应用;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第八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 (一)课程内容 1. 磁感应强度; 2. 毕奥-萨伐尔定律; 3. 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4.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5.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6. 磁场中的磁介质; 7. 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及其磁场强度; 8. 铁磁质。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掌握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方法。 2. 理解稳恒磁场的规律: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求解某些特殊
有对称性磁场的磁场感应强度的方法。 3.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了解磁矩的概念。能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体和载流平 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或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产生的非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能分析 点电荷在均匀电场和均匀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4. 了解磁介质的特点及磁化机理,了解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了解铁磁质的特性。 5.了解我国在动车、磁悬浮等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 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伟大的爱国热情。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2.难点 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磁场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磁场中的磁介质。 第九章电磁感应电磁场理论 (一)课程内容 1.电磁感应定律: 2.动生电动势: 3.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 4.自感和互感现象: 5.磁场的能量: 6.位移电流和电磁场理论。 (二)教学要求 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2.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本质。 3.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 4.了解磁能密度的概念。 5.了解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概念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了解电磁 场的物质性。 6.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简洁与对称之美,形成简洁对称的自然界认识观和世界观。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2.难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位移电流的概念。 四、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如课程不含实验,该项可不填) 5/8
5 / 8 有对称性磁场的磁场感应强度的方法。 3. 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了解磁矩的概念。能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体和载流平 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或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产生的非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能分析 点电荷在均匀电场和均匀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4. 了解磁介质的特点及磁化机理,了解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了解铁磁质的特性。 5. 了解我国在动车、磁悬浮等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 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伟大的爱国热情。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2.难点 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磁场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磁场中的磁介质。 第九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 (一)课程内容 1. 电磁感应定律; 2. 动生电动势; 3. 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 4. 自感和互感现象; 5. 磁场的能量; 6. 位移电流和电磁场理论。 (二)教学要求 1. 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2.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本质。 3. 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 4. 了解磁能密度的概念。 5. 了解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概念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了解电磁 场的物质性。 6. 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简洁与对称之美,形成简洁对称的自然界认识观和世界观。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2.难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位移电流的概念。 四、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如课程不含实验,该项可不填)
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类型 要求 支撑的课程目标 1 2 4… 注:1.“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2.“要求”填必做、选做。 实验1:(实验名称) 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 实验2:(实验名称) 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 osass 五、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及支撑课程目标 章 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 主要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按序填写) 理论 实 上 其 小 授课 验 机 它 计 绪论 2 0 0 0 2 讲授法 1、2、3、4 第一章 8 0 0 0 8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第二章 9 0 0 0 9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第三章 7 讲授法、讨论法、演 0 0 7 1、2、3、4 示法 第七章 10 0 0 10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第八章 讲授法、讨论法、研 12 0 0 0 12 1、2、3、4 究型教学方法 第九章 9 0 0 9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合计 56 0 0 0 56 注:1.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 2.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 等教学方法)等。 6/8
6 / 8 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类型 要求 支撑的课程目标 1 2 …… 注:1.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2. “要求”填必做、选做。 实验 1:(实验名称) 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 实验 2:(实验名称) 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 …… 五、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及支撑课程目标 章 (按序填写) 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 主要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理论 授课 实 验 上 机 其 它 小 计 绪论 2 0 0 0 2 讲授法 1、2、3、4 第一章 8 0 0 0 8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第二章 9 0 0 0 9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第三章 7 0 0 0 7 讲授法、讨论法、演 示法 1、2、3、4 第七章 10 0 0 0 10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第八章 12 0 0 0 12 讲授法、讨论法、研 究型教学方法 1、2、3、4 第九章 9 0 0 0 9 讲授法、讨论法 1、2、3、4 合计 56 0 0 0 56 注:1.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 2.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 等教学方法)等
六、 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或 考核 考核对应的 序号 考核要求 备注 途径 权重 课程目标 平时作业& 1 每学期作业至少9次 20% 1、2、3、4 课堂表现 2 期中考试 闭卷考试 10% 2、3 3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 70% 2、3 总评成绩 100% 注:1.课程考核应做到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2.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 3.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 4.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 5.考核内容须包含课程思政成效考核。 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需对课程每一个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课 程过程性评价和课程终结性评价来综合确定。 1.过程性评价,通过过程性考核提供评价数据,原则上一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形式种类不少于 2种(不包括考勤),次数不少于3次,考核形式与考核内容须有效支撑课程目标达成,过程性考核 须有成绩评定,并作为学生成绩构成部分记入期末总评成绩表。 2.课程终结性评价,通过课程终结性考核提供评价数据,课程考核形式与考核内容须有效支撑 课程目标达成,终结性考核须有成绩评定,并作为学生成绩构成部分记入期末总评成绩表。 3.课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数据按照大纲要求的权重支撑课程目标是否达成,课程目标达 成目标值由课程组确定,对于某一课程目标,支撑其达成的各类考核的权重之和为1。课程考核采 用的不同考核方式,均须有详细的评分说明。 4.课程结束后即进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评价结果是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反映,也是 课程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 八、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3版: 《大学物理练习册:习题分析与解答》,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部主编,江 苏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2版。 九、大纲说明 718
7 / 8 六、课程考核 序号 考核方式或 途径 考核要求 考核 权重 考核对应的 课程目标 备注 1 平时作业& 课堂表现 每学期作业至少 9 次 20% 1、2、3、4 2 期中考试 闭卷考试 10% 2、3 3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 70% 2、3 总评成绩 100% 注:1.课程考核应做到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2.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 3.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 4.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 5.考核内容须包含课程思政成效考核。 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需对课程每一个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课 程过程性评价和课程终结性评价来综合确定。 1.过程性评价,通过过程性考核提供评价数据,原则上一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形式种类不少于 2 种(不包括考勤),次数不少于 3 次,考核形式与考核内容须有效支撑课程目标达成,过程性考核 须有成绩评定,并作为学生成绩构成部分记入期末总评成绩表。 2.课程终结性评价,通过课程终结性考核提供评价数据,课程考核形式与考核内容须有效支撑 课程目标达成,终结性考核须有成绩评定,并作为学生成绩构成部分记入期末总评成绩表。 3.课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数据按照大纲要求的权重支撑课程目标是否达成,课程目标达 成目标值由课程组确定,对于某一课程目标,支撑其达成的各类考核的权重之和为 1。课程考核采 用的不同考核方式,均须有详细的评分说明。 4.课程结束后即进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评价结果是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反映,也是 课程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 八、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 月第 3 版; 《大学物理练习册:习题分析与解答》,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部主编,江 苏大学出版社,2021 年 1 月第 2 版。 九、大纲说明
1.为了在大学物理课中充分运用高等数学工具,本课程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为宜。 2.现代工程技术的物理基础专题,可根据专业需要和可能决定。 3.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尤其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 学中的重要作用,应引起校主管部门及任课老师的高度重视,按教育部物理课程指导委员 会的要求,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数目不少于40个。此外还应将计算机辅助 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制定人:冯伟 审定人:王纪俊 批准人: 2021年3月15日 8/8
8 / 8 1. 为了在大学物理课中充分运用高等数学工具,本课程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为宜。 2. 现代工程技术的物理基础专题,可根据专业需要和可能决定。 3.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尤其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 学中的重要作用,应引起校主管部门及任课老师的高度重视,按教育部物理课程指导委员 会的要求,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数目不少于 40 个。此外还应将计算机辅助 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制定人: 冯伟 审定人: 王纪俊 批准人: 2021 年 3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