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与人类》通识课程教学资源(阅读理解)袁畅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170.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技术与人类论文 ANGHAI JIAO TONG UNIVERSTT wnnN 院(系)生命科学技术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 袁畅 学号5101419026

生物技术与人类论文 院(系) 生命科学技术 专业 生物技术 姓名 袁畅 学号 5101419026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CO2是“冰消期”全球变暖的一个驱动力 Jeremy D.Shakun1.2,Peter U.Clark3,Feng He4,Shaun A.Marcott3,Alan C.Mix3,Zhengyu Liu4.5.6, Bette Otto-Bliesner7, Andreas Schmittner3 Edouard Bards 一、背景介绍 冰消期指从盛冰期冰川开始消融退缩至冰川消亡这一时段。 此前研究曾认为,在距今约2万至1万年前的末次冰消期,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 气温上升800年后才开始增加。 南极冰盖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大气和气温资料,可供人们研究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 时间顺序,进而了解二氧化碳及其引发的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人们从南极冰芯记录知道,在更新世冰期,在大气二氧化碳水平与温度之间有一个 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定相关系一直不清楚,从而导致关于温室气体是冰期的主要驱动力、 是气候变暖的一个反馈、还是过去气候变化的一个后果而不是原因的争议。Shakun等人 整理了一个关于最近一次冰消期的替代性温度记录的全球性数据集,并且发现,在这一 时期,全球变暖之前所发生的是C02的增加。这些观察结果结合瞬态全球气候模型的模 拟结果表明,在最近一次冰消期,C02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 二、创新点 人们过去对于全球变暖与CO2含量的问题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数据分 散,没有统一协调的数据基础,故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篇论文最大的贡献在 于作者协调统一了全球80处地表温度的数据,数据显示出,上一个冰消期时, 温度的变化与CO2含量有关并且持续时间晚于CO2含量开始变化。南北半球各 自温度变化的不同,使大西洋海洋沉淀物中经向翻转环流的力度得到平衡。这些 观察,加之瞬态全球气候模型模拟,支持这样的结论:由CO2含量上升驱动,响 应海洋环流的变化的反相温度变化通向叠加在全球C○2浓度,这解释了最近一次 冰河世纪结束时的温度变化。研究人员下一步打算对同时期的其他冰芯进行分析,并研 究其他时期南极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时间顺序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CO2是“冰消期”全球变暖的一个驱动力 Jeremy D. Shakun1,2, Peter U. Clark3, Feng He4, Shaun A. Marcott3, Alan C. Mix3, Zhengyu Liu4,5,6, Bette Otto-Bliesner7, Andreas Schmittner3 & Edouard Bard8 一、 背景介绍 冰消期指从盛冰期冰川开始消融退缩至冰川消亡这一时段。 此前研究曾认为,在距今约 2 万至 1 万年前的末次冰消期,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 气温上升 800 年后才开始增加。 南极冰盖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大气和气温资料,可供人们研究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 时间顺序,进而了解二氧化碳及其引发的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人们从南极冰芯记录知道,在更新世冰期,在大气二氧化碳水平与温度之间有一个 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定相关系一直不清楚,从而导致关于温室气体是冰期的主要驱动力、 是气候变暖的一个反馈、还是过去气候变化的一个后果而不是原因的争议。Shakun等人 整理了一个关于最近一次冰消期的替代性温度记录的全球性数据集,并且发现,在这一 时期,全球变暖之前所发生的是CO2的增加。这些观察结果结合瞬态全球气候模型的模 拟结果表明,在最近一次冰消期,CO2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 二、 创新点 人们过去对于全球变暖与CO2含量的问题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数据分 散,没有统一协调的数据基础,故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篇论文最大的贡献在 于作者协调统一了全球80处地表温度的数据,数据显示出,上一个冰消期时, 温度的变化与CO2含量有关并且持续时间晚于CO2含量开始变化。南北半球各 自温度变化的不同,使大西洋海洋沉淀物中经向翻转环流的力度得到平衡。这些 观察,加之瞬态全球气候模型模拟,支持这样的结论:由CO2含量上升驱动,响 应海洋环流的变化的反相温度变化通向叠加在全球CO2浓度,这解释了最近一次 冰河世纪结束时的温度变化。研究人员下一步打算对同时期的其他冰芯进行分析,并研 究其他时期南极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时间顺序

三、读后感 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 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 多所造成的。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来看气温为 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 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 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 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 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 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 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 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 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 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 且尚无减缓的迹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调查结果 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 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 全球总量的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51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3.9%。 全球变暖的趋势与原因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MIT工学院的地球、大气科学专家 Richard Lindzen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早在l99l年,Lindzen就曾和美国前副总统、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在美国国宝质询会上爆发过一次激烈的争论。当时的戈尔还是 个年轻气盛的参议员,列席了国会关于气候环境问题听证会,Lindzen则是接受听证的 学术专家。会上,Lindzen猛烈批评戈尔关于全球环境的问题认识极为片面且缺乏某些 必要的研究常识。他认为地球气候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期间存在各种 复杂的原因,而不是如“全球变暖”支持者所说的那样仅仅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原

三、 读后感 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 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 多所造成的。[1] 近 100 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来看气温为 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 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 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 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 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 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 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 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 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 化碳含量增加了 25%,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 16 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 且尚无减缓的迹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调查结果 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 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20 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 全球总量的 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2.51 吨,约占全球总量的 13.9%。 全球变暖的趋势与原因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MIT 工学院的地球、大气科学专家 Richard Lindzen 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早在 1991 年,Lindzen 就曾和美国前副总统、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在美国国宝质询会上爆发过一次激烈的争论。当时的戈尔还是 个年轻气盛的参议员,列席了国会关于气候环境问题听证会,Lindzen 则是接受听证的 学术专家。会上,Lindzen 猛烈批评戈尔关于全球环境的问题认识极为片面且缺乏某些 必要的研究常识。他认为地球气候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期间存在各种 复杂的原因,而不是如“全球变暖”支持者所说的那样仅仅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原

因。他在2007年曾在News Week杂志撰文指出20世纪全球温度上升最快的阶段是1910 至1940年,此后则迎来长达30年的全球降温阶段,直到1978年全球温度重新开始上 升.如果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如果解释1940年至1978 年间的降温阶段。众所周知,这三十年是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大跃进的 时代即所谓战后景气时代。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他说:“有 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 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20世纪70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现在是全球 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 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 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影片不断提出“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 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人 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 本篇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全面且具有权威性,处理方法科学,无疑为C02含量与全球 变暖的关系提供了一有力证据。 袁畅 5101419026

因。他在 2007 年曾在 News Week 杂志撰文指出 20 世纪全球温度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1910 至 1940 年,此后则迎来长达 30 年的全球降温阶段,直到 1978 年全球温度重新开始上 升。如果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如果解释 1940 年至 1978 年间的降温阶段。众所周知,这三十年是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大跃进的 时代即所谓战后景气时代。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他说:“有 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 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 20 世纪 70 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现在是全球 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 2007 年 3 月 8 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 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影片不断提出“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 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人 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 本篇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全面且具有权威性,处理方法科学,无疑为 CO2 含量与全球 变暖的关系提供了一有力证据。 袁畅 510141902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