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馈赠 人们相互馈赠礼物,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中国人一向崇 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馈赠,是与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 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时,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 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牺牲 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在礼的含义中,就开始有了物质的成分和表现了 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关于礼物这个概念,还有人说它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 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 隶等,以表示对被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的庇护。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 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 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还有人认为,最初的礼就是一种 商业性质的物品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品的赠与酬 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我们暂且不论这些考据是否正确可信,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在礼的内涵 中,除了有表示尊敬的态度、言语、动作、仪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 礼物。从礼以物的形式出现的那时起,物就从礼的精神内核中蜕化出来,而成为 人与人之间有“礼”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化和演变,物能寄情言 意表礼的观念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和认同,从而使馈赠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融会 在五彩缤纷的社会交往中,并成为人们联络和沟通感情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礼物仍然是人们往来的有效媒介之一,它像桥梁和纽带 样直接明显地传递着情感和信息,深沉地寄托着人们的情意,无言地表达着人 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爱,久远地记载着人间的温暖。 第一、馈赠原则 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普遍肯定。馈赠作 为一种非语言的重要交际方式,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以物表情,礼载于物,起到 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得体的馈赠,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 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然而送给谁(WH0),为什么 送(WHY),如何送(HOw),送什么(WHAT),何时送(WHEN),在什么场合送(WERE), 是一个既老又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在明确馈赠目的和遵循馈赠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在明确弄清以上θW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馈赠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馈赠的目的 任何馈赠都是有目的的,或为交结友谊,或为祝颂庆贺,或为酬宾谢客,或为 其他。 (一)以交际为目的的馈赠 这是一种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馈赠,有两个特点 是送礼的目的与交际目的的直接一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在社交 中为达到一定目的,针对交往中的关键人物和部门,通过赠送一定礼品,以促使 交际目的达到 是礼品的内容与送礼者的形象一致。礼品的选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 是要使礼品能反映送礼者的寓意和思想感情的倾向,并使寓意和思想倾向与送礼 者的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节 馈赠 人们相互馈赠礼物,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中国人一向崇 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馈赠,是与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 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时,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 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牺牲) 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在礼的含义中,就开始有了物质的成分和表现了。 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关于礼物这个概念,还有人说它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 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 隶等,以表示对被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的庇护。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 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 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还有人认为,最初的礼就是一种 商业性质的物品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品的赠与酬 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我们暂且不论这些考据是否正确可信,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在礼的内涵 中,除了有表示尊敬的态度、言语、动作、仪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 礼物。从礼以物的形式出现的那时起,物就从礼的精神内核中蜕化出来,而成为 人与人之间有“礼”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化和演变,物能寄情言 意表礼的观念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和认同,从而使馈赠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融会 在五彩缤纷的社会交往中,并成为人们联络和沟通感情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礼物仍然是人们往来的有效媒介之一,它像桥梁和纽带 一样直接明显地传递着情感和信息,深沉地寄托着人们的情意,无言地表达着人 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爱,久远地记载着人间的温暖。 第一、馈赠原则 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普遍肯定。馈赠作 为一种非语言的重要交际方式,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以物表情,礼载于物,起到 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得体的馈赠,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 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然而送给谁(WHO),为什么 送(WHY),如何送(HOW),送什么(WHAT),何时送(WHEN),在什么场合送(WHERE), 是一个既老又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在明确馈赠目的和遵循馈赠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在明确弄清以上 6W 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馈赠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一、馈赠的目的 任何馈赠都是有目的的,或为交结友谊,或为祝颂庆贺,或为酬宾谢客,或为 其他。 (一)以交际为目的的馈赠 这是一种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馈赠,有两个特点: 一是送礼的目的与交际目的的直接一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在社交 中为达到一定目的,针对交往中的关键人物和部门,通过赠送一定礼品,以促使 交际目的达到。 二是礼品的内容与送礼者的形象一致。礼品的选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 是要使礼品能反映送礼者的寓意和思想感情的倾向,并使寓意和思想倾向与送礼 者的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以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为目的的馈赠 这类馈赠,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情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是个人间 的抑或是组织机构间的,必然产生各类关系和各种感情。人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又要求人们必须重视这些关系和感情,因而,围绕着如何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和 感情,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馈赠。这类馈赠,强调礼尚往来,以 来而不往非礼也”为基本行为准则。因此,这类馈赠,无论从礼品的种类、价 值的轻重、档次的高低、包装的精美、蕴含的情义等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 性。这在民间交际中尤其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 (三)以酬谢为目的的馈赠 这类馈赠是为答谢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在礼品的选择上十分强调其物 质价值。礼品的贵贱厚薄,首先取决于他人帮助的性质。帮助的性质分为物质的 和精神的两类。一般说来,物质的帮助往往是有形的,能估量的。而精神的帮助 则是无形的,难以估量的,然而其作用又是相当大的:其次取决于帮助的目的 是慷慨无私的,还是另有所图的,还是公私兼顾的。只有那种真正无私的帮助, 才是值得真心酬谢的:再次取决于帮助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危难之中见真情。 因此,得到帮助的时机是日后酬谢他人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四)以公关为目的的馈赠 这种馈赠,表面上看来不求回报,而实质上其索取的回报往往更深地隐藏在 其后的交往中,或是金钱,或是权势,或是其他功利,是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 用礼品的形式进行的活动。多发生在对经济、政治利益的追求和其他利益的追逐 活动中。 二、馈赠的基本原则 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古今中外人士普遍肯定。大凡送礼之 人,都希望自己所送礼品能寄托和表达对受礼者的敬意和祝颂,并使交往锦上添 花。然而,有时所赠礼品非但达不到这种目的,反而会事与愿违造成不良后果, “陪了夫人又折兵”。因此,认真硏究和把握馈赠的基本原则,是馈赠活动得以 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轻重原则—一轻重得当,以轻礼寓重情 通常情况下,礼品的贵贱厚薄,往往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 重要标志。然而礼品的贵贱厚薄与其物质的价值含量并不总成正比。因为礼物是 言情寄意表礼的,它仅仅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人情无价而物有价,有价的物只 能寓情于其身,而无法等同于情。也就是说,就礼品的价值含量而言,礼品既有 其物质的价值含量,也有其精神的价值含量。“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在我国妇 孺皆知,被标榜为礼轻情意重的楷模和学习典范。“折柳相送”也常为文人津津 乐道,因为柳的寓意有三:一为表示挽“留”:二因柳枝在风中飘动的样子如人 惜别的心绪:三为祝愿友人如柳能随遇而安。在这里,如果仅就这些礼物本身的 物质价值而言,的确是很轻的,对于受礼人来说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它所寄 寓的情意则是浓重的。我们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提倡“礼轻情意重”。但 是,当我们因种种原因陷入“人情债务链”时,则不妨既要注意以轻礼寓重情, 又要入乡随俗地根据馈赠目的和自己的经济实力,择定不同轻重的礼物。对于那 些人情礼轻重的把握尺度,目前国内常以个人收入的1/3为最上限,下限则视 情而定。总之,除非是有特殊目的的馈赠,其他馈赠礼物的贵贱厚薄都应以对方 能愉快接受为尺度。 (二)时机原则一一选时择机,时不我待
(二)以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为目的的馈赠 这类馈赠,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情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是个人间 的抑或是组织机构间的,必然产生各类关系和各种感情。人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又要求人们必须重视这些关系和感情,因而,围绕着如何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和 感情,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馈赠。这类馈赠,强调礼尚往来,以 “来而不往非礼也”为基本行为准则。因此,这类馈赠,无论从礼品的种类、价 值的轻重、档次的高低、包装的精美、蕴含的情义等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 性。这在民间交际中尤其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 (三)以酬谢为目的的馈赠 这类馈赠是为答谢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在礼品的选择上十分强调其物 质价值。礼品的贵贱厚薄,首先取决于他人帮助的性质。帮助的性质分为物质的 和精神的两类。一般说来,物质的帮助往往是有形的,能估量的。而精神的帮助 则是无形的,难以估量的,然而其作用又是相当大的;其次取决于帮助的目的。 是慷慨无私的,还是另有所图的,还是公私兼顾的。只有那种真正无私的帮助, 才是值得真心酬谢的;再次取决于帮助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危难之中见真情。 因此,得到帮助的时机是日后酬谢他人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四)以公关为目的的馈赠 这种馈赠,表面上看来不求回报,而实质上其索取的回报往往更深地隐藏在 其后的交往中,或是金钱,或是权势,或是其他功利,是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 用礼品的形式进行的活动。多发生在对经济、政治利益的追求和其他利益的追逐 活动中。 二、馈赠的基本原则 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古今中外人士普遍肯定。大凡送礼之 人,都希望自己所送礼品能寄托和表达对受礼者的敬意和祝颂,并使交往锦上添 花。然而,有时所赠礼品非但达不到这种目的,反而会事与愿违造成不良后果, “陪了夫人又折兵”。因此,认真研究和把握馈赠的基本原则,是馈赠活动得以 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轻重原则——轻重得当,以轻礼寓重情 通常情况下,礼品的贵贱厚薄,往往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 重要标志。然而礼品的贵贱厚薄与其物质的价值含量并不总成正比。因为礼物是 言情寄意表礼的,它仅仅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人情无价而物有价,有价的物只 能寓情于其身,而无法等同于情。也就是说,就礼品的价值含量而言,礼品既有 其物质的价值含量,也有其精神的价值含量。“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在我国妇 孺皆知,被标榜为礼轻情意重的楷模和学习典范。“折柳相送”也常为文人津津 乐道,因为柳的寓意有三:一为表示挽“留”;二因柳枝在风中飘动的样子如人 惜别的心绪;三为祝愿友人如柳能随遇而安。在这里,如果仅就这些礼物本身的 物质价值而言,的确是很轻的,对于受礼人来说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它所寄 寓的情意则是浓重的。我们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提倡“礼轻情意重”。但 是,当我们因种种原因陷入“人情债务链”时,则不妨既要注意以轻礼寓重情, 又要入乡随俗地根据馈赠目的和自己的经济实力,择定不同轻重的礼物。对于那 些人情礼轻重的把握尺度,目前国内常以个人收入的 1/3 为最上限,下限则视 情而定。总之,除非是有特殊目的的馈赠,其他馈赠礼物的贵贱厚薄都应以对方 能愉快接受为尺度。 (二)时机原则——选时择机,时不我待
就馈赠的时机而言,及时适宜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很讲究“雨中送伞”、“雪 中送炭”,即十分注重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只有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 才是最难忘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好馈赠的时机,包括时间的选择和机会的择定 般说来,时间贵在及时,超前滞后都达不到馈赠的目的;机会贵在事由和情感 及其他需要的程度,“门可罗雀”时和“门庭若市”时,人们对馈赠的感受会有 天壤之别。所以,对于处境困难者的馈赠,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更显真挚和髙尚 有一篇《影星与狗》的文章,记载了这样一件感人的事:国际著名影星黛丽·赫 本十分爱狗。多年来一直豢养着一只叫杰西的长耳罗塞尔种的小猎犬。白天 西那无忧无虑和温柔的品性,令赫本感到平和亲情,夜晚杰西暖融融地依偎在赫 本的脚旁,伴她入睡。然而,有一天,杰西误吃了毒药,很快就死了,赫本爱犬 心切,竟无法控制自己,一连数日,终因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这时,她的朋友 克里斯多夫·格里文森托人给她送来了又一只长耳罗塞尔狗,它叫彭妮,小巧玲 珑,毛色白亮,十分可爱。彭妮给了赫本无限的慰藉,赫本说:“彭妮不仅使我 恢复了健康,也赐给我无限的幸福,它真是来自天堂的宝贝。 (三)效用性原则 同一切物品一样,当礼以物的形式出现时,礼物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和实用 价值。就礼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言,人们经济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追求不 同,对于礼品的实用性要求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 人们精神追求的不同,在物质生活较为贫寒时,人们多倾向选择实用性的礼品 如食品、水果、衣料、现金等:在生活水平较高时,人们则倾向于选择艺术欣赏 价值较高、趣味性较强和具有思想性纪念性的物品为礼品。因此,应视受礼者的 物质生活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礼品。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其著名的小说《麦琪 的礼物》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妻子十分想在圣诞节来临时送给丈夫一份礼 物,她盼望能买得起一条表链,以匹配丈夫祖上留下的一只表。因为没有钱,于 是她把自己秀丽的长发剪下来卖了。圣诞之夜,妻子对丈夫献上了自己的礼物 条精美的表链。丈夫也在惊愕之中拿出了他献给妻子的礼物,竟是一枚精 致的发卡。原来,丈夫为给妻子买礼物把自己的表卖了。这时,他们紧紧地拥抱 在一起,彼此的爱成为这圣诞之夜唯一的却是最珍贵的礼物。这对夫妻献给对方 的礼物,在此时似乎己毫无效用,然而并非如此,它们不仅升华了他们之间的爱, 使他们得到了最大的精神满足:而且更激发了他们战胜生活困难,追求幸福生活 的决心和意志。有这样的情和爱,世上还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生活难 关吗? (四)投好避忌的原则 就礼品本身所引发的直接后果而言,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宗教 信仰以及性格、爱好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礼品的态度是不同的,或喜爱或忌 讳或厌恶等等,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投其所好、避其禁忌的原则。在这里尤其强调 要避其禁忌。禁忌是一种不系统的、非理性的、作用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倾向,对 人的活动影响强烈。当自己的禁忌被冒犯时,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心中的 不快不满、甚至愤恨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冒犯了别人时,就会引起纠纷,甚至 冲突。所以,馈赠前一定要了解受礼者的喜好,尤其是禁忌。例如,中国人普遍 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 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 吉利的。再如,白色虽有纯洁无理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 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
就馈赠的时机而言,及时适宜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很讲究“雨中送伞”、“雪 中送炭”,即十分注重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只有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 才是最难忘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好馈赠的时机,包括时间的选择和机会的择定。 一般说来,时间贵在及时,超前滞后都达不到馈赠的目的;机会贵在事由和情感 及其他需要的程度,“门可罗雀”时和“门庭若市”时,人们对馈赠的感受会有 天壤之别。所以,对于处境困难者的馈赠,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更显真挚和高尚。 有一篇《影星与狗》的文章,记载了这样一件感人的事:国际著名影星黛丽·赫 本十分爱狗。多年来一直豢养着一只叫杰西的长耳罗塞尔种的小猎犬。白天,杰 西那无忧无虑和温柔的品性,令赫本感到平和亲情,夜晚杰西暖融融地依偎在赫 本的脚旁,伴她入睡。然而,有一天,杰西误吃了毒药,很快就死了,赫本爱犬 心切,竟无法控制自己,一连数日,终因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这时,她的朋友 克里斯多夫·格里文森托人给她送来了又一只长耳罗塞尔狗,它叫彭妮,小巧玲 珑,毛色白亮,十分可爱。彭妮给了赫本无限的慰藉,赫本说:“彭妮不仅使我 恢复了健康,也赐给我无限的幸福,它真是来自天堂的宝贝。” (三)效用性原则 同一切物品一样,当礼以物的形式出现时,礼物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和实用 价值。就礼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言,人们经济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追求不 同,对于礼品的实用性要求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 人们精神追求的不同,在物质生活较为贫寒时,人们多倾向选择实用性的礼品, 如食品、水果、衣料、现金等;在生活水平较高时,人们则倾向于选择艺术欣赏 价值较高、趣味性较强和具有思想性纪念性的物品为礼品。因此,应视受礼者的 物质生活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礼品。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其著名的小说《麦琪 的礼物》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妻子十分想在圣诞节来临时送给丈夫一份礼 物,她盼望能买得起一条表链,以匹配丈夫祖上留下的一只表。因为没有钱,于 是她把自己秀丽的长发剪下来卖了。圣诞之夜,妻子对丈夫献上了自己的礼物 ——一条精美的表链。丈夫也在惊愕之中拿出了他献给妻子的礼物,竟是一枚精 致的发卡。原来,丈夫为给妻子买礼物把自己的表卖了。这时,他们紧紧地拥抱 在一起,彼此的爱成为这圣诞之夜唯一的却是最珍贵的礼物。这对夫妻献给对方 的礼物,在此时似乎已毫无效用,然而并非如此,它们不仅升华了他们之间的爱, 使他们得到了最大的精神满足;而且更激发了他们战胜生活困难,追求幸福生活 的决心和意志。有这样的情和爱,世上还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生活难 关吗? (四)投好避忌的原则 就礼品本身所引发的直接后果而言,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宗教 信仰以及性格、爱好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礼品的态度是不同的,或喜爱或忌 讳或厌恶等等,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投其所好、避其禁忌的原则。在这里尤其强调 要避其禁忌。禁忌是一种不系统的、非理性的、作用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倾向,对 人的活动影响强烈。当自己的禁忌被冒犯时,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心中的 不快不满、甚至愤恨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冒犯了别人时,就会引起纠纷,甚至 冲突。所以,馈赠前一定要了解受礼者的喜好,尤其是禁忌。例如,中国人普遍 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 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 吉利的。再如,白色虽有纯洁无理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 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
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 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 钟”,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为“送钟”与“送终”,“梨”与 “离”谐音,是不吉利的。这类禁忌,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遵循,这里就不 列举了 第二、赠礼礼仪 、赠礼礼仪 要使交往对象愉快地接受馈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便是你在馈赠 原则指导之下选择了礼品,如果不讲究赠礼的艺术和礼仪,也很难使馈赠成为社 会交往的手段,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馈赠时应注意哪些艺术和礼仪呢? 1.注意礼品的包装。精美的包装不仅使礼品的外观更具艺术性和高雅的情 调,并显现出赠礼人的文化和艺术品位,而且还可以使礼品产生和保持一种神秘 感,既有利于交往,又能引起受礼人的兴趣和探究心理及好奇心理,从而令双方 愉快。好的礼品若没有讲究包装,不仅会使礼品逊色,使其内在价值大打折扣, 使人产生“人参变萝卜”的缺憾感,而且还易使受礼人轻视礼品的内在价值,而 无谓地折损了由礼品所寄托的情谊 2.注意赠礼的场合。赠礼场合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那些出于酬谢 应酬或有特殊目的的馈赠,更应注意赠礼场合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 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那会使受礼人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 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 场合进行,只有礼轻情重的特殊礼物才适宜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既然是关系密 切,送礼的场合就应避开公众而在私下进行,以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 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只有那些能表达特殊情感的特殊礼品,方才在公众 面前赠予。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如一本特别的书,一份 特别的纪念品等。最好当着受礼人的面赠礼。赠礼是为巩固和维持双方的关系, 赠礼也必须是有针对对象的。因此赠礼时应当着受礼人的面,以更于观察受礼人 对礼品的感受,并适时解答和说明礼品的功能、特性等,还可有意识地向受礼人 传递你选择礼品时独具匠心的考虑,从而激发受礼人对你一片真情的感激和喜悦 之情。 3.注意赠礼时的态度、动作和言语表达。只有那种平和友善的态度,和落 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令赠受礼双方所能共同接受的。那 种做贼式的悄悄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中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 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4.注意赠礼的具体时间。一般说来,应在相见或道别时赠礼 二、受礼礼仪 1.受礼者应在赞美和夸奖声中收下礼品,并表示感谢。一般应赞美礼品的 精致、优雅或实用,夸奖赠礼者的周到和细致,并伴有感谢之辞(按中国传统习 惯,是伴有谦恭态度的感谢之辞)。 2.双手接过礼品。视具体情况或拆看或只看外包装,还可伴有请赠礼人介 绍礼品功能、特性、使用方法等的邀请,以示对礼品的喜爱。 3.只要不是贿赂性礼品,一般最好不要拒收,那会很驳赠礼人面子的。可 以找机会回礼就是了 礼品的选择
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 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 “钟”,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为“送钟”与“送终”,“梨”与 “离”谐音,是不吉利的。这类禁忌,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遵循,这里就不一一 列举了。 第二、赠礼礼仪 一、赠礼礼仪 要使交往对象愉快地接受馈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便是你在馈赠 原则指导之下选择了礼品,如果不讲究赠礼的艺术和礼仪,也很难使馈赠成为社 会交往的手段,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馈赠时应注意哪些艺术和礼仪呢? 1.注意礼品的包装。精美的包装不仅使礼品的外观更具艺术性和高雅的情 调,并显现出赠礼人的文化和艺术品位,而且还可以使礼品产生和保持一种神秘 感,既有利于交往,又能引起受礼人的兴趣和探究心理及好奇心理,从而令双方 愉快。好的礼品若没有讲究包装,不仅会使礼品逊色,使其内在价值大打折扣, 使人产生“人参变萝卜”的缺憾感,而且还易使受礼人轻视礼品的内在价值,而 无谓地折损了由礼品所寄托的情谊。 2.注意赠礼的场合。赠礼场合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那些出于酬谢、 应酬或有特殊目的的馈赠,更应注意赠礼场合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 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那会使受礼人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 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 场合进行,只有礼轻情重的特殊礼物才适宜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既然是关系密 切,送礼的场合就应避开公众而在私下进行,以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 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只有那些能表达特殊情感的特殊礼品,方才在公众 面前赠予。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如一本特别的书,一份 特别的纪念品等。最好当着受礼人的面赠礼。赠礼是为巩固和维持双方的关系, 赠礼也必须是有针对对象的。因此赠礼时应当着受礼人的面,以更于观察受礼人 对礼品的感受,并适时解答和说明礼品的功能、特性等,还可有意识地向受礼人 传递你选择礼品时独具匠心的考虑,从而激发受礼人对你一片真情的感激和喜悦 之情。 3.注意赠礼时的态度、动作和言语表达。只有那种平和友善的态度,和落 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令赠受礼双方所能共同接受的。那 种做贼式的悄悄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中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 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4.注意赠礼的具体时间。一般说来,应在相见或道别时赠礼。 二、受礼礼仪 1.受礼者应在赞美和夸奖声中收下礼品,并表示感谢。一般应赞美礼品的 精致、优雅或实用,夸奖赠礼者的周到和细致,并伴有感谢之辞(按中国传统习 惯,是伴有谦恭态度的感谢之辞)。 2.双手接过礼品。视具体情况或拆看或只看外包装,还可伴有请赠礼人介 绍礼品功能、特性、使用方法等的邀请,以示对礼品的喜爱。 3.只要不是贿赂性礼品,一般最好不要拒收,那会很驳赠礼人面子的。可 以找机会回礼就是了。 三、礼品的选择
因人因事因地施礼,是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对于礼品的选择,也应符合这 规范要求。 (一)礼品选择要则 礼品的选择,要针对不同的受礼对象区别对待。一般说来 1.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 2.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 3.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 4.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 5.对老人,以实用为佳。 6.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 7.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第三、国际交往中的馈赠常识 世界各国,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的影响,在馈 赠问题上的观念、喜好和禁忌有所不同。只有把握好这些特色,在交往馈赠活动 中才能达到目的。 亚洲国家的馈赠 亚洲国家虽然因社会的、民族的、宗教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但却在馈赠方面 有很多相似之处。 1.形式重于内容。对亚洲国家人士的馈赠,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 艺品是上好的礼品。至于礼品的实用性,则屈居知识性和艺术性之后,尤其是日 本人和阿拉伯人,非常重视礼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对日本人而言,越是形式美 观而又无实际用途的礼品,越受欢迎,因为日本人有送礼的癖好,送他这样的礼 品,他好再转送他人。 2.崇尚礼尚往来,而且更愿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对他人的恭敬。在亚洲, 无论何地,人们都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这涉及到自身形象。因此,一般 人都倾向于先送礼品予他人。而且,收到礼品,在回礼时则常在礼品的内在价值 外在包装上更下功夫,以呈现自己的慷慨和对他人的恭敬。 3.讲究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选择和馈赠礼品时十分注意馈赠对象的具体 指向性,这是亚洲人的特点。一般说来,送给老人和孩子礼品常常是令人高兴的, 无论送什么,人们都乐于接受。但若是送他人妻子礼品,则需考虑交往双方的关 系及对方的忌讳:如阿拉伯人最忌讳对其妻子赠送礼品,这被认为是对其隐私的 侵犯和对其人格的侮辱。 4.忌讳颇多。不同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如日本、朝 鲜等对“4”字有忌,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9、7、5、3等奇数和 108等数颇为青睐,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但日本人不喜欢9)。阿拉 伯人忌讳动物图案,特别是猪等图案的物品,而日本人则忌讳狐狸和獾等图案。 二、西方国家的馈赠 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不同,在礼品的选择喜好等方面没有太多讲究,其礼品 多姿多彩 1.实用的内容加漂亮的形式。西方人对礼品更倾向于实用,一束鲜花 瓶好酒,一盒巧克力,一块手表,甚至一同游览、参观等,都是上佳的礼品。当 然,如果再讲究礼品的牌子和包装,就更好了。 2.赠受双方喜欢共享礼品带来的欢快。西方人馈赠时,受赠人常常当着赠 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并表赞美后,邀赠礼人一同享受或欣赏礼品
因人因事因地施礼,是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对于礼品的选择,也应符合这 一规范要求。 (一)礼品选择要则 礼品的选择,要针对不同的受礼对象区别对待。一般说来: 1.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 2.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 3.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 4.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 5.对老人,以实用为佳。 6.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 7.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第三、国际交往中的馈赠常识 世界各国,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的影响,在馈 赠问题上的观念、喜好和禁忌有所不同。只有把握好这些特色,在交往馈赠活动 中才能达到目的。 一、亚洲国家的馈赠 亚洲国家虽然因社会的、民族的、宗教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但却在馈赠方面 有很多相似之处。 1.形式重于内容。对亚洲国家人士的馈赠,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 艺品是上好的礼品。至于礼品的实用性,则屈居知识性和艺术性之后,尤其是日 本人和阿拉伯人,非常重视礼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对日本人而言,越是形式美 观而又无实际用途的礼品,越受欢迎,因为日本人有送礼的癖好,送他这样的礼 品,他好再转送他人。 2.崇尚礼尚往来,而且更愿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对他人的恭敬。在亚洲, 无论何地,人们都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这涉及到自身形象。因此,一般 人都倾向于先送礼品予他人。而且,收到礼品,在回礼时则常在礼品的内在价值、 外在包装上更下功夫,以呈现自己的慷慨和对他人的恭敬。 3.讲究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选择和馈赠礼品时十分注意馈赠对象的具体 指向性,这是亚洲人的特点。一般说来,送给老人和孩子礼品常常是令人高兴的, 无论送什么,人们都乐于接受。但若是送他人妻子礼品,则需考虑交往双方的关 系及对方的忌讳;如阿拉伯人最忌讳对其妻子赠送礼品,这被认为是对其隐私的 侵犯和对其人格的侮辱。 4.忌讳颇多。不同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如日本、朝 鲜等对“4”字有忌,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 9、7、5、3 等奇数和 108 等数颇为青睐,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但日本人不喜欢 9)。阿拉 伯人忌讳动物图案,特别是猪等图案的物品,而日本人则忌讳狐狸和獾等图案。 二、西方国家的馈赠 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不同,在礼品的选择喜好等方面没有太多讲究,其礼品 多姿多彩。 1.实用的内容加漂亮的形式。西方人对礼品更倾向于实用,一束鲜花,一 瓶好酒,一盒巧克力,一块手表,甚至一同游览、参观等,都是上佳的礼品。当 然,如果再讲究礼品的牌子和包装,就更好了。 2.赠受双方喜欢共享礼品带来的欢快。西方人馈赠时,受赠人常常当着赠 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并表赞美后,邀赠礼人一同享受或欣赏礼品
3.讲究赠礼的时机。一般情况下,西方人赠礼常在社交活动行将结束时 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以避免行受贿之嫌。 4.忌讳较少。除忌讳“13和星期五”这个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如葬 礼),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 的 三、国际交往中馈赠举例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社会、宗教的影响和忌讳,送礼成了一种复杂的礼仪 如果运用得当,送礼能巩固双方之间的业务关系:运用不当则会有碍于业务联系。 选择适当的礼物、赠送礼物的时机以及让收礼人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送礼时要 注意的关键问题 (一)亚洲国家 1.日本:日本人有送礼的癖好,因此给日本人送礼,往往采取这样的作法 即送对其本人毫无用途的物品以便收礼的人可以再转送给别人,那个人还可以再 转送下去。日本人对装饰着狐狸和獾的图案的东西甚为反感。狐狸是贪婪的象征, 獾则代表狡诈。到日本人家里作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15片花瓣,因为只有皇 室徽章上才有16瓣的菊花。另外,选择礼物时,要选购“名牌”礼物,日本人 认为礼品的包装同礼品本身一样重要,因此要让懂行的人把礼物包装好。 2.南朝鲜:南朝鲜的商人对初次来访的客人常常会送当地出产的手工艺品 要等客人先拿出礼物来,然后再回赠他们本国产的礼品。 3.阿拉伯国家:在初次见面时送礼可能会被视为行贿:切勿把用旧的物品 赠送他人:不能把酒作为礼品:要送在办公室里可以用得上的东西。盯住阿拉伯 主人的某件物品看个不停是很失礼的举动,因为这位阿拉伯人一定会认为你喜欢 它,并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阿拉伯商人给他人一般都是赠送贵重礼物,同 时也希望收到同样贵重的回礼。因为阿拉伯人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问题, 不让他们表示自己的慷慨大方是不恭的,也会危害到双方的关系。他们喜欢丰富 多彩的礼物,喜欢“名牌”货,而不喜欢不起眼的古董:喜欢知识性和艺术性的 礼品,不喜欢纯实用性的东西。忌讳烈性洒和带有动物图案的礼品(因为这些动 物可能代表着不吉祥)。送礼物给阿拉伯人的妻子被认为是对其隐私 的侵犯,然而送给孩子则总是受欢迎的 (二)欧美国家 欧洲国家一般只有在双方关系确立后才互赠礼物。赠送礼物通常是此次交往 行将结束时才进行,同时表达的方式要恰如其分。高级巧克力、一瓶特别好的葡 萄酒在欧洲也都是很好的礼物。登门拜访前则应送去鲜花(花要提前一天送去, 以便主人把花布置好)。而且要送单数的花,同时附上一张手写的名片,不要用 商业名片。 1.英国:在这里应尽量避免感情的外露。因此,应送较轻的礼品,由于花 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合宜的送礼时机应定在晚上,请人在上等饭 馆用完晚餐或剧院看完戏之后。英国人也像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髙级巧克 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数并不欣赏,除 非主人对这种礼品事前有周密的考虑。 2.法国:初次结识一个法国人时就送礼是很不恰当的,应该等到下次相逢 时。礼品应该表达出对他的智慧的赞美,但不要显得过于亲密。法国人很浪漫, 喜欢知识性、艺术性的礼物,如画片、艺术相册或小工艺品等。应邀到法国人家
3.讲究赠礼的时机。一般情况下,西方人赠礼常在社交活动行将结束时, 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以避免行受贿之嫌。 4.忌讳较少。除忌讳“13 和星期五”这个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如葬 礼),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 的。 三、国际交往中馈赠举例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社会、宗教的影响和忌讳,送礼成了一种复杂的礼仪。 如果运用得当,送礼能巩固双方之间的业务关系;运用不当则会有碍于业务联系。 选择适当的礼物、赠送礼物的时机以及让收礼人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送礼时要 注意的关键问题。 (一)亚洲国家 1.日本:日本人有送礼的癖好,因此给日本人送礼,往往采取这样的作法: 即送对其本人毫无用途的物品以便收礼的人可以再转送给别人,那个人还可以再 转送下去。日本人对装饰着狐狸和獾的图案的东西甚为反感。狐狸是贪婪的象征, 獾则代表狡诈。到日本人家里作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 15 片花瓣,因为只有皇 室徽章上才有 16 瓣的菊花。另外,选择礼物时,要选购“名牌”礼物,日本人 认为礼品的包装同礼品本身一样重要,因此要让懂行的人把礼物包装好。 2.南朝鲜:南朝鲜的商人对初次来访的客人常常会送当地出产的手工艺品, 要等客人先拿出礼物来,然后再回赠他们本国产的礼品。 3.阿拉伯国家:在初次见面时送礼可能会被视为行贿;切勿把用旧的物品 赠送他人;不能把酒作为礼品;要送在办公室里可以用得上的东西。盯住阿拉伯 主人的某件物品看个不停是很失礼的举动,因为这位阿拉伯人一定会认为你喜欢 它,并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阿拉伯商人给他人一般都是赠送贵重礼物,同 时也希望收到同样贵重的回礼。因为阿拉伯人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问题, 不让他们表示自己的慷慨大方是不恭的,也会危害到双方的关系。他们喜欢丰富 多彩的礼物,喜欢“名牌”货,而不喜欢不起眼的古董;喜欢知识性和艺术性的 礼品,不喜欢纯实用性的东西。忌讳烈性洒和带有动物图案的礼品(因为这些动 物可能代表着不吉祥)。送礼物给阿拉伯人的妻子被认为是对其隐私 的侵犯,然而送给孩子则总是受欢迎的。 (二)欧美国家 欧洲国家一般只有在双方关系确立后才互赠礼物。赠送礼物通常是此次交往 行将结束时才进行,同时表达的方式要恰如其分。高级巧克力、一瓶特别好的葡 萄酒在欧洲也都是很好的礼物。登门拜访前则应送去鲜花(花要提前一天送去, 以便主人把花布置好)。而且要送单数的花,同时附上一张手写的名片,不要用 商业名片。 1.英国:在这里应尽量避免感情的外露。因此,应送较轻的礼品,由于花 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合宜的送礼时机应定在晚上,请人在上等饭 馆用完晚餐或剧院看完戏之后。英国人也像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 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数并不欣赏,除 非主人对这种礼品事前有周密的考虑。 2.法国:初次结识一个法国人时就送礼是很不恰当的,应该等到下次相逢 时。礼品应该表达出对他的智慧的赞美,但不要显得过于亲密。法国人很浪漫, 喜欢知识性、艺术性的礼物,如画片、艺术相册或小工艺品等。应邀到法国人家
里用餐时,应带上几支不加捆扎的鲜花。但菊花是不能随便赠送的,在法国只是 在葬礼上才用菊花。 3.德国:“礼貌是至关重要的”,故此赠送礼品的适当与否要悉心注意, 包装更要尽善尽美。玫瑰是为情人准备的,绝不能送给主顾。德国人喜欢应邀郊 游,但主人在出发前必须作好细致周密的安排 4.美国:美国人很讲究实用,故一瓶上好葡萄酒或烈性酒,一件高雅的名 牌礼物,一起在城里共度良宵,都是合适的。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给美国人送 礼应在此次交往结束时 (三)拉丁美洲国家 黑和紫是忌讳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使人联想到四旬斋。刀剑应排除在礼品之 外,因为它们暗示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它与眼泪是联系在 起的。可送些小型家用电器,例如一只小小的烤面包炉。在拉美国家,征税很高 的物品极受欢迎,只要不是奢侈品
里用餐时,应带上几支不加捆扎的鲜花。但菊花是不能随便赠送的,在法国只是 在葬礼上才用菊花。 3.德国:“礼貌是至关重要的”,故此赠送礼品的适当与否要悉心注意, 包装更要尽善尽美。玫瑰是为情人准备的,绝不能送给主顾。德国人喜欢应邀郊 游,但主人在出发前必须作好细致周密的安排。 4.美国:美国人很讲究实用,故一瓶上好葡萄酒或烈性酒,一件高雅的名 牌礼物,一起在城里共度良宵,都是合适的。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给美国人送 礼应在此次交往结束时。 (三)拉丁美洲国家 黑和紫是忌讳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使人联想到四旬斋。刀剑应排除在礼品之 外,因为它们暗示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它与眼泪是联系在一 起的。可送些小型家用电器,例如一只小小的烤面包炉。在拉美国家,征税很高 的物品极受欢迎,只要不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