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请勿在试卷上答题,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①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阅读器。但当你在拥挤的 地铁里打开手机阅读一本传奇小说,或者对着电脑用鼠标拖动一本畅销书节选 时,电子阅读正不可避免地降临到普通人的生活里。数字出版,特别是电子书出 版领域暗流涌动,纷纷“试水”电子阅读器;而民营出版商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 更大,继盛大以999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读器 Bambook后,万榕书业称, 今后所有图书将在纸、手机、Pc、阅读器上同步出版,万榕书业由此成为全国第 家全媒体出版商。 ②甚至,关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谁更可读的争执,也已经展开。有人表示 自己仍然无法接受间读电子书,而更喜欢传统纸质书在手指间翻过的感觉。纸质 读物的优势,首先就是一本书自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毕竟当自己使用了一些资 金把书买下之后,它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而且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 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是电子阅读 永远不可能代替和削减的。但也有人坚称,传统出版物定将消亡,电子阅读代表 未来的希望。由于环保的概念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宣传、所以纸质读物的存 在价值已经慢慢在走下坡路,毕竞纸质的东西还是需要通过砍伐树木来实现自身 的存在,而且由于纸质读物的重量问题,也不方便携带,再加上数字化信息的飞 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避免了砍伐树木的问题 还正好利用起了这个3G时代的信息量。故而纸质书何去何从的确是比较令人担 忧的。 ③听上去,似乎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已经开始。新年伊始,中国第一次 电子书产业论坛召开,出版商和销售商纷纷参与讨论,规划中国电子书产业的未 来。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是,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试图同时发行新书 的纸版和电子版,由此产生版权纠纷。《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 提前“首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道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对于出 版社而言,“首发”问题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该社事先并不知道贾平凹将作品的 电子版权授予网易读书频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在签下《古 炉》版权时,合同里也包含了电子版权的条款,因此《古炉》的电子版权应该归 属于该社。不过,网易读书频道主编则表示,网易拥有《古炉》的电子版权是无 庸置疑的,而且是经过贾平凹本人授权的独家、首发、全本电子版权。这场纠纷 口口把它看作一个版权归属问题,口口说是为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断裂提供了佐 ④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阅读方式的孰优孰劣。唯有那些重视“阅读” 内容本身的人,才可能体会一个浅显的道理:阅读的本质,是不会随着工具的变 化而转移的。 ⑤无论是在蕴含最新科技手段的电子阅读器上,还是在平实或装帧华丽的传 统书本里,一本书不会教会人不同的东西。如果说阅读所追求的本质是内容,那 么,这个内容是由油墨印刷在纸张上,或是由“电子墨水”显示在电子屏上,又 会有什么区别呢?阅读工具改变的是阅读者的附带体验。喜欢传统书籍的人,或
长宁区 2011 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请勿在试卷上答题,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一、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①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阅读器。但当你在拥挤的 地铁里打开手机阅读一本传奇小说,或者对着电脑用鼠标拖动一本畅销书节选 时,电子阅读正不可避免地降临到普通人的生活里。数字出版,特别是电子书出 版领域暗流涌动,纷纷“试水”电子阅读器;而民营出版商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 更大,继盛大以 999 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读器 Bambook 后,万榕书业称, 今后所有图书将在纸、手机、Pc、阅读器上同步出版,万榕书业由此成为全国第 一家全媒体出版商。 ②甚至,关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谁更可读的争执,也已经展开。有人表示, 自己仍然无法接受间读电子书,而更喜欢传统纸质书在手指间翻过的感觉。纸质 读物的优势,首先就是一本书自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毕竟当自己使用了一些资 金把书买下之后,它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而且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 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是电子阅读 永远不可能代替和削减的。但也有人坚称,传统出版物定将消亡,电子阅读代表 未来的希望。由于环保的概念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宣传、所以纸质读物的存 在价值已经慢慢在走下坡路,毕竟纸质的东西还是需要通过砍伐树木来实现自身 的存在,而且由于纸质读物的重量问题,也不方便携带,再加上数字化信息的飞 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避免了砍伐树木的问题, 还正好利用起了这个 3G 时代的信息量。故而纸质书何去何从的确是比较令人担 忧的。 ③听上去,似乎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已经开始。新年伊始,中国第一次 电子书产业论坛召开,出版商和销售商纷纷参与讨论,规划中国电子书产业的未 来。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是,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试图同时发行新书 的纸版和电子版,由此产生版权纠纷。《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 提前“首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道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对于出 版社而言,“首发”问题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该社事先并不知道贾平凹将作品的 电子版权授予网易读书频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在签下《古 炉》版权时,合同里也包含了电子版权的条款,因此《古炉》的电子版权应该归 属于该社。不过,网易读书频道主编则表示,网易拥有《古炉》的电子版权是无 庸置疑的,而且是经过贾平凹本人授权的独家、首发、全本电子版权。这场纠纷, □□把它看作一个版权归属问题,□□说是为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断裂提供了佐 证。 ④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阅读方式的孰优孰劣。唯有那些重视“阅读” 内容本身的人,才可能体会一个浅显的道理:阅读的本质,是不会随着工具的变 化而转移的。 ⑤无论是在蕴含最新科技手段的电子阅读器上,还是在平实或装帧华丽的传 统书本里,一本书不会教会人不同的东西。如果说阅读所追求的本质是内容,那 么,这个内容是由油墨印刷在纸张上,或是由“电子墨水”显示在电子屏上,又 会有什么区别呢?阅读工具改变的是阅读者的附带体验。喜欢传统书籍的人,或
者是习惯了书本的翻读方式,或者是重视由纸感、墨香等组成的文化气质。而电 子书痴迷者,可能为携带方便、查阅简单等原因而感到满意。从这个意义上讲, 电子阅读器的出现给人更多选择,也带来更多新意。但它只能做这么多。在纸张 上还是电子阅读器上读书,既无法改变一个人对于图书内容本身的汲取和理解, 也无法改变读者由读物本身所得到的学识和智慧。在完成将内容传递给读者这 工具性作用之后,阅读手段就退隐了,书的本质作用开始显现 ⑥当然,读书历来是一件掺杂着多种复杂情感的事。所以,坚持传统阅读的 人和将传统书本换成一个薄薄的电子阅读器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这些理 由都是私人性的,都值得尊重。如若将这些私人选择对立起来,显然很不明智。 ⑦作为产业的电子出版,是出版商和销售商占领市场的一种新策略。但对读 者而言,过分纠结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的优劣,恐怕不是件好事。但愿对阅读 方式的过度关注,不会掩盖阅读内容本身。因为毕竟,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 书还是那本书。 (据张伟《不管用什么读,书还是那本书》改写,原文载2011年1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1.第①段“试水”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根据第②段文意,分别概括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优点。(4分) 类别优点 纸质书 (2) 电子书 (3) (4) 3.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是就是B.与其不如C.宁可也不D.要么要么 4.下列关于第④段含义和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段承接上文,进一步阐明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各自优劣。 B.这一段提出观点,强调阅读工具不以阅读本质的变化为转移。 C.“其实”表示文意转折,一下文将着重阐述阅读的本质是内容。 D.“唯有″表明能体会那个浅显道理的原因,是重视阅读内容 5.根据文意,推断第⑤段画线句所要“显现”的是。(2分) 6.文末说“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请举自己阅读经历中的 实例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我们村里的风余世磊
者是习惯了书本的翻读方式,或者是重视由纸感、墨香等组成的文化气质。而电 子书痴迷者,可能为携带方便、查阅简单等原因而感到满意。从这个意义上讲, 电子阅读器的出现给人更多选择,也带来更多新意。但它只能做这么多。在纸张 上还是电子阅读器上读书,既无法改变一个人对于图书内容本身的汲取和理解, 也无法改变读者由读物本身所得到的学识和智慧。在完成将内容传递给读者这一 工具性作用之后,阅读手段就退隐了,书的本质作用开始显现。 ⑥当然,读书历来是一件掺杂着多种复杂情感的事。所以,坚持传统阅读的 人和将传统书本换成一个薄薄的电子阅读器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这些理 由都是私人性的,都值得尊重。如若将这些私人选择对立起来,显然很不明智。 ⑦作为产业的电子出版,是出版商和销售商占领市场的一种新策略。但对读 者而言,过分纠结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的优劣,恐怕不是件好事。但愿对阅读 方式的过度关注,不会掩盖阅读内容本身。因为毕竟,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 书还是那本书。 (据张伟《不管用什么读,书还是那本书》改写,原文载 2011 年 1 月 25 日 《中国青年报》) 1.第①段“试水”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2 分) 2.根据第②段文意,分别概括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优点。(4 分) 类别 优点 纸质书 (1)___ (2)____ 电子书 (3)___ (4)___ 3.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不是就是 B.与其不如 C.宁可也不 D.要么要么 4.下列关于第④段含义和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一段承接上文,进一步阐明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各自优劣。 B.这一段提出观点,强调阅读工具不以阅读本质的变化为转移。 C.“其实"表示文意转折,一下文将着重阐述阅读的本质是内容。 D.“唯有"表明能体会那个浅显道理的原因,是重视阅读内容。 5.根据文意,推断第⑤段画线句所要“显现”的是_。(2 分) 6.文末说“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请举自己阅读经历中的 实例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l2 题。(20 分) 我们村里的风 余世磊
①风把麦垛刮走,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那么大、那么厉害的风, 真是吓人。那是大西北作家刘亮程村里的风。我们村里的风,可不是这样 ②我们村里的风,轻轻的,柔柔的,软软的,生怕把草吹倒,把虫吹惊,把 人吹病。它喜欢抚摸我们的额头,让我们微微感到一阵凉意,只有在小时候,病 中,妈妈才会这样抚摸着我们。有一个人,挖地回来,出了一身汗,急忙脱了衣 服。风一不小心,就把他吹感冒了,鼻子不通,还有些发烧。本来,责任不在于 风,但风还是感到内疚,一连几天,不敢见那个人的面。风,也有刮得很大的时 候,譬如,初冬下午的霜风,像刘家湾做屠夫的宝爹,杀猪的时候,经常亮出明 晃晃的刀子,不过吓唬吓唬村里的孩子。孩子们不怕,照旧在塘里玩冰凌,一张 张脸,被风吹成了红富士,挂在乡村的枝枝桠桠上,散发着果子特有的香味儿。 还有,在下雪前刮起的风,它是想把人赶回家去,把畜牧赶回圈舍,把最后的几 枚枯叶吹落。雪在夜里下了起来,到处一片白茫茫,好干净。可惜这种干净,保 持不了多久,总有几个睡不着的人,一大早,就把他们脏兮兮的鞋印,留在雪地 ③我们村里的风,不会空着手来。好像去走亲戚,空着一双手,总是有些不 好意思。带点阳光,带点雨水,带点花香,带点鸟语,带点泥土的腥味和潮湿 四月底,新麦才刚刚成熟,先送些麦香给风尝尝,风舍不得尝,一转手,作个人 情,又把麦香送给我们村里的人。瞎子外婆家屋后,有一棵桂花树,仿佛在一夜 之间,开出了满满一树桂花。桂花树不能走路,专门托了风,把花香送到各家各 户,且有交代,一家一份,不管他家贫,还是家富。就像瞎子外婆,什么也没有, 只养了一窝鸡,但自己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全部攒起来。谁家来了贵客,瞎子 外婆看不见,但能听见,就会喊孩子们,帮她送去几个鸡蛋。也多像现在,我依 然住在乡下的老娘,不时,会让进城的客车,为我捎来些青菜、豆腐、布鞋和挂 念。夏日炎炎,把人晒黑,把草晒焦,把一朵朵牵牛花儿,晒得都躲回了藤蔓里 天一黑,稻场上,就坐满了乘凉的人。是夏夜,让风捎来些凉,慷慨地洒向稻场 和人。等到乘凉的人回了家,不用夏夜叮嘱,更不用月亮唠叨,多情的风自会给 每户人家、每一张床上,再送上一枕清凉、一个好梦。赶走蚊子,放下蚊帐,临 睡以前,让我们都来好好想一想,风带来了这么多,我们又能用什么回赠?至少, 应该略微向风表示一下谢意呀! ④其实,要感谢风的,又何止这些?二月了,越冬的作物还在沉睡,谁也唤 不醒,最后还是等到风来,把它们一一唤醒。麦苗还在赖床,不肯起来,还是风 有办法,多多夸奖几句,麦苗的劲头就来了。许多丰收的庄稼,不是靠打,也不 是靠宠,而是靠这样夸奖出来的呀。门前,种一棵丝瓜,丝瓜藤沿着篱笆走,走 到了尽头,想跳到对面的屋顶上,但屋顶太髙,它试跳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阵风吹过,从下面推它一把,它借着这风力,使劲一跳,一下子就跳上了屋顶 ③蛙叽里呱啦,在稻花香里说丰年,没有风来授粉说得再多也是废话。给稻花授 粉,给豇豆花授粉,给南瓜花授粉,这么多的花,郝在同一个季节开放出来,风 的劳动量可想而知。一粒粒稻子,一只只豆荚,一个个南瓜,随后被孕育了出来。 风吹过去,连个谢字也不要那些庄稼说,真的,不要,风什么也不要。最应该感 谢的,往往最容易被人忘记、忽略,因为这些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得让人从来不 曾在心中想过。刚刚结出的果实,我请你们记住风,记住泥土,交上一份丰收的 答卷,就是对风最好的报答。还有我们村里的孩子,你们也要记住,永远不要忽 略,像风这样极其平凡的关怀与爱护。愿所有美好的品质,从小,就深入到你们 内心,伴随着你们健康、正直、平安地长大!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看风,看河
①风把麦垛刮走,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那么大、那么厉害的风, 真是吓人。那是大西北作家刘亮程村里的风。我们村里的风,可不是这样。 ②我们村里的风,轻轻的,柔柔的,软软的,生怕把草吹倒,把虫吹惊,把 人吹病。它喜欢抚摸我们的额头,让我们微微感到一阵凉意,只有在小时候,病 中,妈妈才会这样抚摸着我们。有一个人,挖地回来,出了一身汗,急忙脱了衣 服。风一不小心,就把他吹感冒了,鼻子不通,还有些发烧。本来,责任不在于 风,但风还是感到内疚,一连几天,不敢见那个人的面。风,也有刮得很大的时 候,譬如,初冬下午的霜风,像刘家湾做屠夫的宝爹,杀猪的时候,经常亮出明 晃晃的刀子,不过吓唬吓唬村里的孩子。孩子们不怕,照旧在塘里玩冰凌,一张 张脸,被风吹成了红富士,挂在乡村的枝枝桠桠上,散发着果子特有的香味儿。 还有,在下雪前刮起的风,它是想把人赶回家去,把畜牧赶回圈舍,把最后的几 枚枯叶吹落。雪在夜里下了起来,到处一片白茫茫,好干净。可惜这种干净,保 持不了多久,总有几个睡不着的人,一大早,就把他们脏兮兮的鞋印,留在雪地 上。 ③我们村里的风,不会空着手来。好像去走亲戚,空着一双手,总是有些不 好意思。带点阳光,带点雨水,带点花香,带点鸟语,带点泥土的腥味和潮湿。 四月底,新麦才刚刚成熟,先送些麦香给风尝尝,风舍不得尝,一转手,作个人 情,又把麦香送给我们村里的人。瞎子外婆家屋后,有一棵桂花树,仿佛在一夜 之间,开出了满满一树桂花。桂花树不能走路,专门托了风,把花香送到各家各 户,且有交代,一家一份,不管他家贫,还是家富。就像瞎子外婆,什么也没有, 只养了一窝鸡,但自己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全部攒起来。谁家来了贵客,瞎子 外婆看不见,但能听见,就会喊孩子们,帮她送去几个鸡蛋。也多像现在,我依 然住在乡下的老娘,不时,会让进城的客车,为我捎来些青菜、豆腐、布鞋和挂 念。夏日炎炎,把人晒黑,把草晒焦,把一朵朵牵牛花儿,晒得都躲回了藤蔓里。 天一黑,稻场上,就坐满了乘凉的人。是夏夜,让风捎来些凉,慷慨地洒向稻场 和人。等到乘凉的人回了家,不用夏夜叮嘱,更不用月亮唠叨,多情的风自会给 每户人家、每一张床上,再送上一枕清凉、一个好梦。赶走蚊子,放下蚊帐,临 睡以前,让我们都来好好想一想,风带来了这么多,我们又能用什么回赠?至少, 应该略微向风表示一下谢意呀! ④其实,要感谢风的,又何止这些?二月了,越冬的作物还在沉睡,谁也唤 不醒,最后还是等到风来,把它们一一唤醒。麦苗还在赖床,不肯起来,还是风 有办法,多多夸奖几句,麦苗的劲头就来了。许多丰收的庄稼,不是靠打,也不 是靠宠,而是靠这样夸奖出来的呀。门前,种一棵丝瓜,丝瓜藤沿着篱笆走,走 到了尽头,想跳到对面的屋顶上,但屋顶太高,它试跳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一阵风吹过,从下面推它一把,它借着这风力,使劲一跳,一下子就跳上了屋顶。 ③蛙叽里呱啦,在稻花香里说丰年,没有风来授粉说得再多也是废话。给稻花授 粉,给豇豆花授粉,给南瓜花授粉,这么多的花,郝在同一个季节开放出来,风 的劳动量可想而知。一粒粒稻子,一只只豆荚,一个个南瓜,随后被孕育了出来。 风吹过去,连个谢字也不要那些庄稼说,真的,不要,风什么也不要。最应该感 谢的,往往最容易被人忘记、忽略,因为这些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得让人从来不 曾在心中想过。刚刚结出的果实,我请你们记住风,记住泥土,交上一份丰收的 答卷,就是对风最好的报答。还有我们村里的孩子,你们也要记住,永远不要忽 略,像风这样极其平凡的关怀与爱护。愿所有美好的品质,从小,就深入到你们 内心,伴随着你们健康、正直、平安地长大!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看风,看河
里的水、天上的云。在这些美好的时光中,在我们村里,让我们和柳条一起,随 风起舞,像风一样,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⑥我们村里的风,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到人家里串串门。像一个人,沿着 条巷子,走得很快,也不看路,撞到了一面土墙。头肯定碰痛了,站了一会儿 折过来,沿着另一条巷子走,不过脚步明显放慢了,生怕再撞着了头。一个孩子, 坐在门口写作业,风不识字,却翻起了孩子的书。孩子翻回来,风又翻过去,孩 子捡起了决石头,压在了书上。风笑了,摸摸孩子的头,不再逗孩子玩,继续往 前走去。那个孩子长大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⑦我到邻村的一个朋友家去,朋友说:是哪阵风把你吹来的?那还用说,当 然是我们村里的那阵好风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9期,有删改) 7.第①段写大西北作家刘亮程村里的风,其作用是 (2分) 8.第③段画线句与课文《哦,香雪》中“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 一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异同?(3分) 9.本文思路明晰,从我们村里的风口、口、口的特点,到它对人和庄稼的慷慨 多情,表现了风 的品质。(3分) 10.分析第⑦段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我们村里的风生怕把人吹病,可它还是把挖地人吹感冒了,这是先扬后 抑的写法。 B.第②段又写初冬的霜风像屠夫亮出的刀,说明我们村里的风也有厉害可 怕的一面。 C.第③段运用类比手法,表现了我们村里的风像瞎子外婆、乡下老娘一样 无私待人 D.第②一⑥段是文章的第二层次,生动具体地刻画了我们村里的风亲和可 爱的形象。 E.全文按冬春夏秋的顺序安排材料,步步深入地写出我们村里的风助人为 乐的事迹。 F.文章寓意深刻,情感真挚动人,在平淡的描述中包含对大自然的无限敬 畏和思考 12.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联系文章第④段或第⑥段内容加以赏析。(4分) (三)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3.(1)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3)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5)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里的水、天上的云。在这些美好的时光中,在我们村里,让我们和柳条一起,随 风起舞,像风一样,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⑥我们村里的风,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到人家里串串门。像一个人,沿着一 条巷子,走得很快,也不看路,撞到了一面土墙。头肯定碰痛了,站了一会儿, 折过来,沿着另一条巷子走,不过脚步明显放慢了,生怕再撞着了头。一个孩子, 坐在门口写作业,风不识字,却翻起了孩子的书。孩子翻回来,风又翻过去,孩 子捡起了决石头,压在了书上。风笑了,摸摸孩子的头,不再逗孩子玩,继续往 前走去。那个孩子长大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⑦我到邻村的一个朋友家去,朋友说:是哪阵风把你吹来的?那还用说,当 然是我们村里的那阵好风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0 年第 9 期,有删改) 7.第①段写大西北作家刘亮程村里的风,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8.第③段画线句与课文《哦,香雪》中“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 一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异同?(3 分) 9.本文思路明晰,从我们村里的风□、□、□的特点,到它对人和庄稼的慷慨 多情,表现了风______的品质。(3 分) 10.分析第⑦段表达的思想情感。(2 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 A.我们村里的风生怕把人吹病,可它还是把挖地人吹感冒了,这是先扬后 抑的写法。 B.第②段又写初冬的霜风像屠夫亮出的刀,说明我们村里的风也有厉害可 怕的一面。 C.第③段运用类比手法,表现了我们村里的风像瞎子外婆、乡下老娘一样 无私待人。 D.第②—⑥段是文章的第二层次,生动具体地刻画了我们村里的风亲和可 爱的形象。 E.全文按冬春夏秋的顺序安排材料,步步深入地写出我们村里的风助人为 乐的事迹。 F.文章寓意深刻,情感真挚动人,在平淡的描述中包含对大自然的无限敬 畏和思考。 12.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联系文章第④段或第⑥段内容加以赏析。(4 分) (三)默写。(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6 分) 13.(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2)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3)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荀子《劝学》) (5)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长恨歌》) (8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 清平乐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 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 远还生。 晚唐五代词,以温庭筠、李煜为后世所重,然两家词风不尽相同。如写“离 愁”,温亦有《清平乐》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 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④。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 千行。”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注]①砌:台阶。②恣:任凭;任意。③离觞:离杯。指饯别之酒。④南浦: 泛指送别之地。 14.在词史上,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其作标志着文人词的成熟。(1 分) 1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李词画线句。(3分) 16.王国维说温词“句秀”、李词“神秀”,请结合作品就此加以评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 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 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 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 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②,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邀见,讲钧礼③,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 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 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 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 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 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 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 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 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 名大著 (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6)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8)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 14-16 题。(8 分)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 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晚唐五代词,以温庭筠、李煜为后世所重,然两家词风不尽相同。如写“离 愁”,温亦有《清平乐》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②, 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③,南浦莺声断肠④。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 千行。”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注]①砌:台阶。②恣:任凭;任意。③离觞:离杯。指饯别之酒。④南浦: 泛指送别之地。 14.在词史上,____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其作标志着文人词的成熟。(1 分) 1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李词画线句。(3 分) 16.王国维说温词“句秀”、李词“神秀”,请结合作品就此加以评析。(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 17-21 题。(17 分)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 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 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 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 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②,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邀见,讲钧礼③,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 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 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 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④,朝分尚食⑤,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 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 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 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 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⑥,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 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⑦!”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 名大著。 (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 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 端。⑦岂独一箸间:意谓不只辍箸不吃这点事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影乃益瘦( )(2)再进,生为之饱( (3)织纺井臼,佐读勤苦()(4)相国遽惊谢日(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独与妪居渡口/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及 为吏 C.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时、位之移人也D.命妪煮芋以进/以污贿 不饬罢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2)尚何芋是甘乎 20.文中老人所言三事说明的道理是 。(可用文中的语句回 答)(2分) 21.根据文意,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赠孙秋士序[清]梅曾亮 为名公子贵介弟,而无官于朝,无迹于场屋。斗室中课六七童子,十馀年 主者不易姓,往来不过一二士。诗一卷,纸墨暗昧,读者卷舌滞口而不可舍去 敝衣冠,独行市中,断烂古书外不市他物。居近正阳门,不二三里,目不见朝报 字,不知何者为今日时事、达官要人。盖古之山林枯槁之士,无过于孙先生 者,而今于京师中遇之,亦异矣 韩昌黎言居京师八九年,不知当时何能自处。夫士至京师不可居,困矣。然 困有至非京师无可居如先生者,为愈奇耳。吾观东方曼倩及扬子云,皆非嗜禄 利者,其居长安中甚落拓矣,亦卒不舍去。岂古今人之遇或同与?二子在当时, 虽其遭遇若此,后之好事者或传其书,写放其貌,忻慕笑,而欲从游,则以 吾所言如先生其人者,后人好事者见之,有不欲传其书,写放其貌,而欲从之游 者乎?有不忻慕笑挤,而忘其为落拓于当世者乎? 太史公班固书,屡言长安诸公贵人,皆不出其名氏,以其人日异月新,不胜 识也。然而有名氏如二子者,落拓亦何负于人哉!曾亮交先生十馀年,今先生年 六十矣,乃述其行之似古人者以为寿,以见寿莫寿于使后世知我为古人也。 注]①责介弟:高贵子弟。介弟,对别人兄弟的敬称。②场屋:科举考场。 ③主者:东家。④朝报:古代官报,刊载诏令、任免、奏章等。⑤东方曼倩及扬 子云:东方朔,字曼倩:扬雄,字子云。皆西汉文学家。⑥写放:摹画。放,通 “仿”。⑦忻慕笑搾(biωn):钦佩羡慕而欢欣鼓舞。 22.“秋士”是古代文化中特有的名称,高中课文《 》对此有所论及 (1分) 23.第二段举韩愈、东方朔、扬雄为例的作用是: (3分)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 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 端。⑦岂独一箸间:意谓不只辍箸不吃这点事。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1)影乃益瘦( ) (2)再进,生为之饱( ) (3)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 (4)相国遽惊谢日(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 分)( ) A.独与妪居渡口/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及 为吏 C.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时、位之移人也 D.命妪煮芋以进/以污贿 不饬罢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1)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2)尚何芋是甘乎? 20.文中老人所言三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可用文中的语句回 答)(2 分) 21.根据文意,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3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2 分) 赠孙秋士序 [清]梅曾亮 为名公子贵介弟①,而无官于朝,无迹于场屋②。斗室中课六七童子,十馀年 主者不易姓③,往来不过一二士。诗一卷,纸墨暗昧,读者卷舌滞口而不可舍去。 敝衣冠,独行市中,断烂古书外不市他物。居近正阳门,不二三里,目不见朝报 一字④,不知何者为今日时事、达官要人。盖古之山林枯槁之士,无过于孙先生 者,而今于京师中遇之,亦异矣。 韩昌黎言居京师八九年,不知当时何能自处。夫士至京师不可居,困矣。然 困有至非京师无可居如先生者,为愈奇耳。吾观东方曼倩及扬子云⑤,皆非嗜禄 利者,其居长安中甚落拓矣,亦卒不舍去。岂古今人之遇或同与?二子在当时, 虽其遭遇若此,后之好事者或传其书,写放⑥其貌,忻慕笑抃⑦,而欲从游,则以 吾所言如先生其人者,后人好事者见之,有不欲传其书,写放其貌,而欲从之游 者乎?有不忻慕笑抃,而忘其为落拓于当世者乎? 太史公班固书,屡言长安诸公贵人,皆不出其名氏,以其人日异月新,不胜 识也。然而有名氏如二子者,落拓亦何负于人哉!曾亮交先生十馀年,今先生年 六十矣,乃述其行之似古人者以为寿,以见寿莫寿于使后世知我为古人也。 [注]①责介弟:高贵子弟。介弟,对别人兄弟的敬称。②场屋:科举考场。 ③主者:东家。④朝报:古代官报,刊载诏令、任免、奏章等。⑤东方曼倩及扬 子云:东方朔,字曼倩;扬雄,字子云。皆西汉文学家。⑥写放:摹画。放,通 “仿”。⑦忻慕笑抃(biàn):钦佩羡慕而欢欣鼓舞。 22.“秋士”是古代文化中特有的名称,高中课文《_____》对此有所论及。 (1 分) 23.第二段举韩愈、东方朔、扬雄为例的作用是:________ (3 分)
24.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孙先生作诗一卷,纸张陈旧,墨色暗淡,常使读它的人辨识不清又不忍 放下。 B.孙先生经常穿戴破旧的衣帽,独自行走于集市,除了残破古籍外什么也 不买。 C.东方朔和扬雄都不是贪图利禄的人,他们居于京师宁可穷困落拓也不肯 离去 班同《汉书》多不提京城达官贵人名氏,却留有落拓者如东方朔、扬雄 之名。 25.从文末看,作者写这篇赠序是为了 (2分) 26.文中孙先生是一位让作者感到“异”、“奇”的隐士。请联系全文,评析这 人物形象。(3分)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 歌除外)。 公园里有两位老人在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观棋的人都感到不 耐烦了。老人风趣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慢,可以细细 体会棋局的无穷变化和乐趣;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对弈。何况,当第 颗子落下,一局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下得急了,棋盘很快就填满了,棋也就死 了。好棋要慢慢地下啊!” 番意味深长的话,把观棋的人带入了沉思
24.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孙先生作诗一卷,纸张陈旧,墨色暗淡,常使读它的人辨识不清又不忍 放下。 B.孙先生经常穿戴破旧的衣帽,独自行走于集市,除了残破古籍外什么也 不买。 C.东方朔和扬雄都不是贪图利禄的人,他们居于京师宁可穷困落拓也不肯 离去。 D.班同《汉书》多不提京城达官贵人名氏,却留有落拓者如东方朔、扬雄 之名。 25.从文末看,作者写这篇赠序是为了__________。(2 分) 26.文中孙先生是一位让作者感到“异”、“奇”的隐士。请联系全文,评析这 一人物形象。(3 分) 二、写作(70 分) 27.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诗 歌除外)。 公园里有两位老人在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观棋的人都感到不 耐烦了。老人风趣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慢,可以细细 体会棋局的无穷变化和乐趣;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对弈。何况,当第 一颗子落下,一局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下得急了,棋盘很快就填满了,棋也就死 了。好棋要慢慢地下啊!” 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把观棋的人带入了沉思
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读(80分) (一)1-6题(17分)1.(在图书市场)尝试产销(2分)2.(1)具有独特的收藏价 值。(2)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能产生熏陶作用。(3)不需要砍伐树 木造纸(环保作用)。(4)携带方便且信息量大。(4分)3.B(2分)4.C(3分) 5.符合文意、自圆其说。(参考:丰富人的学识和智慧、塑造人的品格和精神、 提升人的素质和教养等。或引课文《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获得教养的途 径》中观点亦可)(2分)6.(1)举例恰当(纸质书或电子书的具体书目);(2)从 书中获取的具体的知识和思想:(3)阅读方式或手段不改变对书籍内容的把握 (共4分) (二)7-12题(20分)7.引出下文,反衬“我们村里的风”。(2分)8.相同点 都以比拟手法写风,生动形象(1分)。不同点:一写夏日晚风之清凉,表达作者 对“我们村里的风”由衷的喜爱和赞美(1分);一写秋夜寒风之刺骨,表现香雪 人留在西山口车站后内心的孤独和害怕(1分)。9.轻柔软(1分)平凡、 无私地关怀和爱护所有生命。(2分)10.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表达对“风” 实际上是故乡的深情和热爱。(2分)11.CD(6分)12.要点:(1)语言生动形 象。多用拟人手法,使对象人格化(举例略)。(2)语言幽默风趣。善于选取有趣 的生活细节或动作,表现对象的活泼可爱(举例略)。(观点与材料一致,有条理, 语句通顺)(共4分) (三)13题(6分)13.(任选6空)(6分)(1)曲肱而枕之(2)何时倚虚幌(3)映 日荷花别样红(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勿以善小而不为(6)伤心秦汉经行 处(7)此时无声胜有声(8)可堪孤馆闭春寒 四)14-16题(8分)14.温庭筠(1分)15.要点:化抽象为具体,以春草蔓延 无际来形容离恨不绝如缕和难以排解,生动、贴切而又曲折多致。(3分)16.要 点:(1)温词语言多有藻饰,如“恣”、“离觞”、“南浦”等;李词则清新自 然,如“拂了一身还满”,近乎白描化。(②2)温词意象密集而纷乱,以客观描摹 离别场景为主,情感内容显得表面化;李词意象鲜明而突出,客观景象如“落梅”、 “春草″与主观离愁别绪紧密结合,上下呼应,情味深厚隽永。(共4分) (五)17-21题(17分)17.(1)益:更;更加。(2)再:第二次。(3)井:(从井里) 汲水。(4)谢:道歉。(共4分)18.D(2分)19.(1)为什么从前祝渡老人家 的芋头又香又甜呢!(3分)(2)(你)还会觉得(以为)什么芋头是甜美可口的 呢?(3分)20.时、位之移人也(2分)21.要点:借事喻理,警戒世人不要 因时、位变化而忘记过去、改变本性。(3分) (六)22-26题(12分)22.故都的秋(1分)23.(通过比较)指出孙先生与三人 遭遇相类,即便穷困落拓,也会像他们一样名播后世、为后人所景仰(3分 24.A(3分)25.(向孙先生)祝寿(2分)。26.要点:孙先生出身富贵,又居 于繁华京师,却不嗜利禄,不问世事,自甘落拓清贫,是隐于朝市的“大隐”(并 非寄身山林、孤标傲世的“小隐”;亦非藏身仕途、洁身自好的“中隐”)。(3 分) 二、写作(70分) 题解:(1)生活需要细细品味,匆忙会错失人生的精彩。(2)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过程中所闻所见所学才是使人成长的要素。(3)极高明而道平和,心浮气 躁无以成就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象。(4)发展不求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长宁区 2011 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80 分) (一)1-6 题(17 分)1.(在图书市场)尝试产销(2 分) 2.(1)具有独特的收藏价 值。(2)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能产生熏陶作用。(3)不需要砍伐树 木造纸(环保作用)。(4)携带方便且信息量大。(4 分) 3.B(2 分) 4.C(3 分) 5.符合文意、自圆其说。(参考:丰富人的学识和智慧、塑造人的品格和精神、 提升人的素质和教养等。或引课文《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获得教养的途 径》中观点亦可)(2 分) 6.(1)举例恰当(纸质书或电子书的具体书目);(2)从 书中获取的具体的知识和思想:(3)阅读方式或手段不改变对书籍内容的把握。 (共 4 分) (二)7-12 题(20 分)7.引出下文,反衬“我们村里的风”。(2 分) 8.相同点: 都以比拟手法写风,生动形象(1 分)。不同点:一写夏日晚风之清凉,表达作者 对“我们村里的风”由衷的喜爱和赞美(1 分);一写秋夜寒风之刺骨,表现香雪 一人留在西山口车站后内心的孤独和害怕(1 分)。 9.轻 柔 软(1 分) 平凡、 无私地关怀和爱护所有生命。(2 分) 1O.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表达对“风” 实际上是故乡的深情和热爱。(2 分) 11.CD(6 分) 12.要点:(1)语言生动形 象。多用拟人手法,使对象人格化(举例略)。(2)语言幽默风趣。善于选取有趣 的生活细节或动作,表现对象的活泼可爱(举例略)。(观点与材料一致,有条理, 语句通顺)(共 4 分) (三)13 题(6 分)13.(任选 6 空)(6 分)(1)曲肱而枕之 (2)何时倚虚幌 (3)映 日荷花别样红 (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勿以善小而不为 (6)伤心秦汉经行 处 (7)此时无声胜有声 (8)可堪孤馆闭春寒 (四)14-16 题(8 分)14.温庭筠(1 分) 15.要点:化抽象为具体,以春草蔓延 无际来形容离恨不绝如缕和难以排解,生动、贴切而又曲折多致。(3 分) 16.要 点:(1)温词语言多有藻饰,如“恣”、“离觞”、“南浦”等;李词则清新自 然,如“拂了一身还满”,近乎白描化。(2)温词意象密集而纷乱,以客观描摹 离别场景为主,情感内容显得表面化;李词意象鲜明而突出,客观景象如“落梅”、 “春草"与主观离愁别绪紧密结合,上下呼应,情味深厚隽永。(共 4 分) (五)17-21 题(17 分)17.(1)益:更;更加。(2)再:第二次。(3)井:(从井里) 汲水。(4)谢:道歉。(共 4 分) 18.D(2 分) 19.(1)为什么从前祝渡老人家 的芋头又香又甜呢!(3 分) (2)(你)还会觉得(以为)什么芋头是甜美可口的 呢?(3 分) 20.时、位之移人也(2 分) 21.要点:借事喻理,警戒世人不要 因时、位变化而忘记过去、改变本性。(3 分) (六)22-26 题(12 分)22.故都的秋(1 分) 23.(通过比较)指出孙先生与三人 遭遇相类,即便穷困落拓,也会像他们一样名播后世、为后人所景仰(3 分) 24.A(3 分) 25.(向孙先生)祝寿(2 分)。 26.要点:孙先生出身富贵,又居 于繁华京师,却不嗜利禄,不问世事,自甘落拓清贫,是隐于朝市的“大隐”(并 非寄身山林、孤标傲世的“小隐”;亦非藏身仕途、洁身自好的“中隐”)。(3 分) 二、写作(70 分) 题解:(1)生活需要细细品味,匆忙会错失人生的精彩。(2)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过程中所闻所见所学才是使人成长的要素。(3)极高明而道平和,心浮气 躁无以成就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象。(4)发展不求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类卷基准分67分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 文采。 类卷基准分57分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基准分45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 偶有语病 四类卷基准分29分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感情虚假,结构不够完整,语病 较多 五类卷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 字 说明:(1)未写或改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有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 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4)卷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卷面整洁美观 酌情加1-2分
一类卷基准分 67 分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 文采。 二类卷基准分 57 分 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基准分 45 分 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 偶有语病。 四类卷基准分 29 分 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感情虚假,结构不够完整,语病 较多。 五类卷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 400 字。 说明:(1)未写或改写题目扣 2 分。 (2)错别字有 1 个扣 1 分,至多扣 3 分。 (3) 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4)卷面不整洁,酌情扣 1—2 分;卷面整洁美观, 酌情加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