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顶底复吹转炉底吹CO2-N2的冶金特性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638.35KB,团购合买
在60kg顶底复吹转炉上进行了底吹CO2、N2、CO2+N2、CO2+Ar4种气体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底吹气体的实验结果,对复吹转炉底吹不同性质气体的冶金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底吹不同性质气体对熔池氧化性、脱碳反应和钢中氮的行为等的影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D0I:10.13374/j.issn1001-053x.1991.05.00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13卷第5(1)期 Vo1.13No.5(I) 1991年9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Sept.1991 顶底复吹转炉底吹C02-N2的治金特性 郭木星·陈襄武· 肖清安·段丽· 刘越生 摘要:在60kg顶底复吹转炉上进行了底吹C02、N2、CO2+N2、CO2+Ar4种 气体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底吹气体的实验结果,对复欧转炉底吹不同性质气体的治金特 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底吹不同性质气体对熔池氧化性、影碳反应和钢中氯的行为等 的影响。 关键词:复吹转炉,治金特性,培池氟化性 Metallurgical Character of Bottom Blowing CO2-N2 Gas in Combined-Blown Converter Guo Muxing Chen Xiangwu Xiao Qingan' Duan Li Liu Yuesheng ABSTRACT:The bottom-blowing experiment with CO2,Na,CO2+Na and CO2+Ar in 60kg combined blown converter has been conducted.By comparing each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metallurgical character of bottom blowing differ- ent gas is studied,The effect of different.gas on the bath oxidation,decarbu- rization and behavior of nitrogen is mainly discussed, KEY WORDS:combined blown converter,metallurgical character;oxidation of bath 用于复吹转炉的理想底吹气体应满足廉价,不污染钢液,使用方便等要求。从经济角度 考虑,N,和CO2是比较理想的1。然而工业应用实践表明,它们分别存在钢液吸氮和侵蚀 底喷嘴问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注意到使用CO2+N,混合气体时,设想通过Nz和CO2 1991一01一12收稿 ·治金系(Department of Metallurgy) 410

知 卷第 期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年 百月 。 。 顶底复吹转炉底吹 一 的冶金特性 郭木星 陈襄武 ’ 肖清安 ’ 丽 ’ 刘越生 ’ 段 护 摘 要 在 顶底复吹转炉上进行了底 吹 、 、 种 气体 的实验 , 通过 比较不 同底吹气体的实验结果 , 对复吹转炉底吹不 同性质 气 体 的冶金特 性进行了研究 。 主 要讨论 了底吹不 同性质 气体对熔池氧化性 、 脱碳 反 应 和钢中氮的行为等 的影响 。 关键 饲 复吹转炉 , 冶金特性 , 熔池氧化性 一 一 口 叮 “ 夕 , 夕切 “ ‘ ” 称 , “ ‘ 一 , , 。 , 五 五 五 , , 用于复吹转炉 的理想底吹气体应满足 廉价 , 不污染钢液 , 使用方便等要求 。 从经济 角度 考虑 , 和 是 比较 理想 的 “ ’ 。 然而 工业应 用实践表明 , 它 们分别存在 钢液吸氮和侵蚀 底喷嘴 问题 。 为 了克服 这些 缺点 , 人 们注意到使用 混合气体时 ,设想通过 和 一 一 收稿 冶金 系 DOI :10.13374/j .issn1001-053x.1991.05.002

互相稀释来减轻钢液吸氮和底喷嘴的侵蚀。 另一方面,对于使用CO:的复吹转炉,炉底受严重侵蚀是技术上的限制环节。已有的研 究主要侧重于探讨C02对底喷嘴侵蚀机理2,3),并将C02当作惰性搅拌气体来讨论熔池内 的传质和对熔池反应的影响4,5)。这显然不能完全反映底吹C02的冶金特性。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在60kg顶底复吹转炉上底吹CO2、N2、CO2+N2、CO2+Ar4种气 体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讨论了底吹不同气体时的治金特性,为完善和改进在复吹转炉上进行 底吹CO2和N2气的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1实验方法 实验是在感应加热的60kg顶底复吹熔炉的热模型上进行的,实验的条件为: 底吹气强度(Nm3/h):0.10~0.25 枪位(mm):1203 炉渣碱度:2~4; 炉容量(kg):60: 渣量(kg):3~4; 熔池温度(℃):1550 实验时,装入生铁55kg,渣料8~4kg(其中活性石灰2.5~3.5kg,萤石0.5kg),通电熔 化后进行取样、测温度、测a。然后开始顶底复合吹炼,并且每隔3~5min进行取样和测 温度及ao。当熔池脱碳至CC)≤0.2%时停止顶吹O2,进行底吹搅拌5mi后,取样、测温 度和ao,出钢。 为了得到熔池中·。的分布,在熔池纵向中心线不同深度上和熔池底部中心及中心距炉壁 1/2处测ao。为了得到底吹不同气体时的治金特性,分别进行了底吹C02、N2、CO2+N2、 CO2+Ar4种气体的实验。各炉底吹气体种类及流量见表1。 表1不同炉次的底吹气体种类及流量 Table 1 Kinds of bottom blow gas and its flow rate No 吹气种类 流量(Nm3/h) No 吹气种类 液量(Nm3/h) N2 0,13-0.23 6 CO2+Ar 0.15 (21) CO2 0.20 C02 0.25 C02+N2 0.35 8 N2 0.25 (1:1) 4 C02+N2 0,15 9 CO2+N2 0.15 (2:1) (1:2) 5 N2 0.25 10 C02 0.15 2实验结果 2.1熔池中ao分布特征 实验中测得治炼初期和末期钢液的。沿熔池纵向中心线的分布,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 1可以看出,在吹炼初期,底吹CO2时熔池下部aco,高于上部a(o;底吹N2时熔池下部ao) 低于上部a:o);混吹CO2+N2时沿熔池纵向aco)几乎相同。在吹炼术期无论吹何种气体,熔 411

互相稀释来减轻钢液吸氮和底喷嘴 的侵蚀 。 另一方面 , 对于使 用 的复吹转炉 , 炉底受严重 侵蚀是技术上的限 制环节 。 已 有的研 究主要侧重于探讨 对底喷嘴侵蚀机理 〔 ’ ” ’ , 并将 当 作惰性搅拌气体 来 讨 论熔池 内 的 传质和对熔池反应 的影响 〔 ’ “ ’ 。 这 显然不能完全反映底吹 的冶金特性 。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在 顶底复吹转沪上底 吹 、 、 、 种气 体条 件下 的实验 结果 , 讨 论 了底吹 不 同气体 时的冶 金特性 , 为完善和 改进在 复吹转炉上 进行 底吹 和 气的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 实 验 方 法 实验是在感应加热的 顶 底复吹熔炉 的热模型上进行 的 , 实验 的条件为 底吹 气强 度 。 。 枪位 。 , 炉渣碱 度 一 炉容量 渣量 熔池 温度 ℃ 实验 时 , 装入生铁 , 渣料 一 其 中活性石灰 。 , 萤石 。 。 , 通电熔 化后进行取样 、 测温 度 、 测 。 。 然后开始顶底复合吹炼 , 并且每 隔 一 进行 取样和测 温 度及。 。 。 当熔池脱碳至 〔 〕蕊 。 时停止顶吹 , 进行底 吹 搅 拌 后 , 取 样 、 测温 度和 。 , 出 钢 。 为了得到熔池 中。 。 的分布 , 在熔池纵向 中心线不 同深 度上 和熔池底部中心及 中心距炉壁 处测 。 。 为 了得 到底吹 不 同气体 时的冶金特性 , 分别进行 了底吹 、 、 、 十 种 气体的实验 。 各炉底吹 气体种类及流量 见 表 。 表 不 同 炉次 的底吹气 体种 类 及流最 。 吹气种 类 流量 。 吹气种类 优量 句 ‘ · · ‘ 一 · 少 ‘ ” , ” · , “ 食片 ’ 。 ’ ‘ ‘ ” ’ 奋 · “ , 后 ” · 一 实 验 结 果 熔池 中。 。 分布特征 实验 中测得冶炼初期和 末期钢液的 。 。 浩愉池纵向中心线的分布 , 结果如图 所示 。 从图 可 以看 出 , 在吹炼初期 , 底 吹 时熔池下 部 。 〔 。 〕 高于上部 〔 。 〕 底 吹 时熔池下部 。 。 。 〕 低于上部 。 。 。 混吹 十 时沿熔池纵向 。 。 。 几乎相 同 。 在吹炼末期无 论吹何种气体 , 熔

池上部a:o,均高于下部a:o),并且随气体中C02比例的增大熔池下部a(o有增大的趋势。这 表明:①底吹CO2有使下部aco:增高的作用;②治炼末期炉渣的氧化性对上部aco,起主要作 用。 2.2熔池中〔C)和〔0)的关系 1500 底吹不同性质的气体时,熔池aco,随〔% 1200 C)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2是在取样时同时测 ao,得到的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在同一 900 〔%C)时,底吹CO:的aco,最大;底吹CO2+Nz 600 时,a01介于底吹C02或N2之间,并接近于底是 300 吹N2的a(o,值。由此可见,混合吹人C02+合 N2能有效地降低CO2增强熔池aco)的作用。 160 2.3底吹气量对aco,的影响 120 底吹气量与aco,的关系如图3所示。在脱 80 碳速度大的高碳区,α:o)与底吹气量的关系不 40 明显,看不出增大底吹气量能使a:o,向平衡值 逼近的趋势。在脱碳速度小的低碳区,αco,随 底吹气量的增加而减低,增大底吹气量有使 Down Middle Upper aco,向平衡值逼近的趋势。由此推测,在低碳 Deep of bath 区熔池搅拌以底吹气体为主要动力;在〔%C) 图1吹炼不同时期a〔0]沿培池深度变化 (r%2)e,>(c92) (2) 上述结果说明,在相同的底吹强度的条件下,高碳区底吹CO2时,α:0)和熔池搅拌程度 均比底吹CO2+N2、N:时有所增强,即有利于氧的传质,其脱碳速度最大。在低碳区底吹 CO2+Nz混合气体的脱碳效果最好,其原因在于,混合气体中的Nz降低了Pco;CO2的脱碳 412

池上部 。 。 。 均高子下部 。 〔 。 〕 , 并且随气体中 比例的增大熔池下部 。 。 。 。 有增大的趋势 。 这 表明 ①底吹 有使下部 。 。 。 增高 的作用 ②冶炼 末期炉 渣的氧 化性对上部 。 。 。 〕 起主要作 。 熔池 中〔 〕和 〔 〕的 关系 底吹 不同性 质的 气体 时 , 熔 池 〔 。 〕 随 〔 〕 的变化如 图 所示 。 图 是 在取样时 同时测 〔 。 〕 得 到 的结果 。 从 图 可 以看 出 , 在 同 一 〔 肠 〕 时 , 底 吹 的 。 。 最大 底吹 时 , 〔 。 , 介于底 吹 或 之 间 , 并接近于底 吹 的 〔 。 〕 值 。 由此 可见 , 混合 吹 人 能有效地降低 增强熔池 。 。 。 , 的作用 。 三 嘴 分 柳迎 勺三门口。 如即 底吹气且对 〔 。 。 的影响 底吹气量与 〔 。 〕 的关 系如 图 所示 。 在脱 碳速度大的高碳 区 , 。 〕 与底 吹气量 的关系不 明显 , 看不 出增大底 吹气量能使 。 。 〕 向平衡值 逼近的趋势 。 在脱碳速 度小 的低碳区 , 。 〔 。 〕 随 底吹气量 的增加而减低 , 增大底 吹 气 量 有 使 〔 。 〕 向平衡值 逼近的趋势 。 由此推测 , 在低碳 区熔池搅拌以底吹气体为主要动力 在 〔 〕 。 时 , 为使 〔 。 〕 达到 同碳的平衡值 , 则底 吹气量应大于 “ , 即 “ 。 · 。 史幸一 乓华升 , 曰口代尸 弋 ‘ 洲洲产 尸一一气 ’ 已 伙 ,、 ‘ ‘ ‘ 日知“ 奋 , 二毓制…油衅 熔池的脱碳行 为 对 实验数据进行 回 归分 析 , 得 到底吹不 同 气体时钢液 中碳含量随吹炼时 间 的变化规 律 。 分析表明 , 在高碳 区〔 写 〕与 具有线性关 系 在低碳 区〔 〕与 具有曲线关 系 图 。 匕 图 吹炼不 同时期红 。 〕沿熔池深度变化 一冶炼末期 一 一 , 一 一 一 二 一 一冶金初期 一 一 二 , 一 召一 一 一 〔 〕 将 〔 〕 一 的回归 方程对 时间求导 , 得 出图 所示 的脱碳 速度与碳含量的关系 。 由图 可得 出 在高碳 区 碑 怨黔 。 。 一 旦镖卑 。 。 十 、 匹黔 二 在低碳 区 一 丝黔 。 。 匹杀鱼 。 。 黑 旦二 上 述结果 说 明 , 在相 同的底 吹强 度的条件下 , 高碳 区底 吹 时 , 。 〔 。 。 和熔池搅拌程 度 均 比底 吹 十 、 时 有所增强 , 即 有利于氧 的传质 , 其脱碳速 度最大 。 在 低 碳 区底 吹 十 混合气体 的脱碳效 果最好 , 其原因在于 , 混合气体 中的 降低 了 。 。 的脱碳

1500 1600 olc]Z0.058 ●c02 G[c]=0.068-0.5 1200 oN2 1200 o[c]>1.70% oC02+吃 900 wdd 800 600 350 300 250 50 50 09 0.0.050.100.501.02.03.0 0.10.150.200.250.300.350.40 [C%] Qg/Nm3.h1 图2底吹气源种类对格池氧化性的彩响 图3底吹气体流量对熔池氧化性的影响 Fig.2 The effect of bottom blowing gas 1,2,3各指C%C)为0.05,0.1,1.7时的平衡值 on the oxidation of bath Fig.3 The effect of bottom blowing gas rate on the oxidation of bath 0.75 0.5 -CO 0.60 0.4 C02+N2 0.46 0.3 0.30 0.2 0.15 ●N2 0C02+N5 0.1 0 *Crit 0 0.30.60.91.92.93.9 0 7.08.09.010.0 12.0 14.0 L%C] t/min 图4低碳区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图5底吹不同气体时的脱碳速度曲线 Fig.4 The change of carbon content with Fig.5 The decarbonrization curves at blowing time at low carbon rangc diffcreat bottom blowing gas 1-〔%C]=129c-0.s97‘, 2-〔%C)=221.4e-0.828t, 3-〔%C)=211.9c-0.53: 作用加强了熔池搅拌。由于底吹CO2+N,混合气体能较好地满足低碳区〔C)和〔O)反应的动 力学(即克服脱碳扩散的限制)和热力学(即降低Pc。)两方面条件,因此其脱碳速度最 大,临界碳含量值较低。 2.5钢中氯的行为 吹炼过程中〔N门的变化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治炼初期CN)基本上保持不变, 在CC)<0,5%时熔池中CN)逐渐增高。在底吹N2时[N)增加程度明显比底吹CO2+N2与底 413

通 贬 处 一 凡之 铎巩 帕、 、 。 〔 〕之。 ,, ‘ 〕 二 , 叭、 火 。 〕 , 、 、 、 三 、 山 司 …芥 宁 变 白 澳 内 己卜 门 一 卜 “ ‘ 一 一呀一兮 一、 一万一 一 门 。 、 劝︺。 」 图 底吹 气源种类对 熔池氧化 性的影响 。 盯咖, 忙 图 底吹 气体流量 对熔 池氧化性 的影响 , , 。 各指〔 〕为 。 , 。 , 时的平 衡值 乱 , 红 。 ’ 一 入 八 〕 才 二 一言丙梦二 诩乏 平 ︵二提︶决 刁夕‘ ︺一 陌仁 且 目门刃曰 例一丫 。 一 夕 一钾 曰次口 。 多 〔 黯 了 才川 恤 图 低碳 区碳 含量随时 间的变化 一〔 〕 二 一 · “ ‘ , 一〔 〕 二 。 一 · ‘ 才 一 〔写 〕 二 。 一 · 了 ‘ 图 底吹不 同气体时 的脱碳速度曲线 名 作用加强了熔池搅拌 。 由子底吹 , , 力学 即克服脱碳扩散 的限 制 和 热 力学 大 , 临 界碳含量值较低 。 混合气体能较好地满足低碳 区〔 〕和〔 〕 反应的动 即降低 。 。 两 方面条件 , 因此其 脱 碳 速 度 最 。 钢 中氮的行 为 吹炼过程 中〔 〕 的变化如 图 所示 。 由图 可以看出 , 冶炼初期〔 〕 基本上保持不变 , 在〔 〕 时熔池 中〔 〕逐渐增 高 。 在底 吹 时 〔 〕增加程 度明显 比 底 吹 十 与底

160 0C02 150 ●Nz 110 9C0:+N7 125 60 100 0⊙ 46 wdd/ 75 30 50 25 00.050.10.30.5·203.55.6 0 20406080100 c],% 刀N,g 图6冶炼过程中氨的变化 图7终点氯与底吹气体中含氯百分比的关系 Fig,6 The change of〔N)with〔C)at Fig.7 Relation of (N)at end point and blowing time N2 in bottom blowing gas 吹C02高,而后两者相当。 底吹气体中N2%与终点〔N)的关系如图7,可见底吹含33%N2的CO2+N2混合气体与 底吹CO2比较,〔N)终仅高出10Ppm,比底吹N,时约低70PPm。 3讨 论 3.1C02在熔池中反应模式 复吹转炉中用CO2为底吹气体,通常按下式反应 C0ze)+C=2C0(g)△G°=144700-129.5TJ/mol (3) 并考虑底吹CO,的冷却、搅拌和氧化作用。但从铁液对吹入气体的吸收及潜流传质角度分 析(),更应注意CO2对熔池的间接氧化作用,即首先按反应(4)进行,随着Fe,Oc1)的扩散 进行(5)、(6)反应。 C02(g)+tFe(1)=C0(g)+Fe,0(1)△G0=49200-41.30TJ/mol (4) Fe,0(1)+C=tfe(1)+C0(a)AG0=95500-88.17TJ/mol (5) Fe,O(1)=tFe(1)+0△G0=117700-49.83TJ/mol (6) 可以设想,本文所述热模型实验相当于模拟实际转炉一个底喷嘴出口的局部地区的物理 化学反应状态。由图1、图2和图5,可将CO2在熔池中反应模式归结为下列要点: (1)在吹炼初期熔池温度较低并有大量〔Si)、〔Mn)等元素存在时,CO2优先同〔Si)、 CM)等作用,使熔池氧化性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2)在吹炼中期脱碳速度最大,此时CO2将主要同〔C)反应,直到临界碳含量以后,熔 池氧化性才逐渐升高: (3)在吹炼未期熔池温度高,含碳量低,CO主要与F〔I)作用,同时增大渣和钢的氧 化性; 414

’仍助乃知 之目自曰 , 比给二 · 飞 奶刃巧 污之︺ 尹 ’ , · , 亡 〕 。 , , 梦产 图 冶炼过 程 中氮的变化 〔 〕 〔 〕 刀 乏 夕 一 , 图 终点氮与底吹气体 中含氮百分比 的 关系 〔 〕 吹 高 , 而 后两者相 当 。 底 吹 气体中 与 终点 〔 〕的关系如 图 , 可见底吹含 的 十 混合气体与 底 吹 比较 , 〔 〕 终 仅高出 , 比底吹 时约低 。 讨 论 。 在熔 池 中反 应模式 复吹转炉 中用 为底吹 气体 , 通常按下 式反应 二 口 一 并考虑底吹 的冷却 、 搅拌和氧化作用 。 但从铁液对 吹人气体的吸收及 潜 流 传 质角度分 析 〔 ” , 更应注意 对熔 池 的间接氧化作 用 , 即首 先按反应 进行 , 随着 , 、 的扩 散 进行 、 反应 。 , 一 , 旦 、 。 一 加 , , 旦 △ 。 一 可以设想 , 本文 所述热模型实验 相 当于模拟实际转炉一个底喷嘴出 口 的局部地区 的物理 化学反应状态 。 由图 、 图 和 图 , 可将 在熔池 中反应模式归结为下 列要点 在吹炼初 期熔他温度较低并有大量 〔 〕 、 〔 〕等元素存 在时 , 优 先 同〔 〕 、 〔 〕等作 用 , 使熔 池氧化性保持在较低 的水平 在 吹炼 中期脱碳速 度最大 , 此 时 将主要 同〔 〕 反应 , 直 到临 界碳含量 以后 , 熔 池氧 化性才逐渐升高 在吹炼末期熔池温度高 , 含碳量 低 , ,主要与 〕 作用 , 同时 增大 渣和钢 的氧 化性

(4)由于COz对熔池的间接氧化作用,在底喷嘴局部地区熔池氧化性高,使Mg-C砖中 碳氧化,这可能在吹炼末期发生了下列反应: Fe,0(1)+C(a)=tFe+C0△G°=118090-130.43TJ/mo (7) 3.2熔池吸氮和脱氨行为 底吹含N2气体时,存在着熔池吸氮与脱氮问题。按热力学条件,吸氮与底吹气体中 P成比例,并受温度和钢液成分(O、S等)影响。按动力学条件,依吸氯或脱氨的限制 环节不同可以是一次反应或二次反应,其转折点受钢液含氧量的影响丁。文献〔7〕认为,炼 钢炉铁液中碳和氧含量变动范围内,F-C-O系熔体吸氨速度除了随着Pw,和温度的增高而 增大以外,在a:o)=(20~100)PPm之间吸氮反应级数从一级反应向二级反应转变。 从图7可知,在〔C)、ao、温度多变的炼钢条件下,降低PN,是有效地减小熔池吸氯的 重要手段。用CO2稀释氯的分压,由于1 molCO2可置换2molC0,而有成倍地降低P¥2的 作用,故图6中底吹CO2+N:时钢中〔N)与底吹CO2时相当。 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强化熔池脱氨。如果熔池aκ。高时,吸氨与脱氮速度均按二级反应 处理,则底吹含N2气体时的脱氮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dCN)=4N)-CN)c)-43kCN-CN)4) dt (8) 上式中:〔N),〔N)。,c,〔N).B分别为熔池中〔N),同CO气泡中氮气平衡的CN),同底吹 气体中氯气平衡的N)。A1,A2为CO气泡和底吹气泡每单位钢水的有效反应面积。k1,k2 为吸氯和脱氯反应常数。 由(8)式可见,在底吹含N,气浓度一定时,为提高脱氮速度只有增大CO同熔池单位体 积的接触面A1,它与脱碳速度d〔%C)/dt的2/3次方成比例r?。实验结果是熔池中〔N)随 dC%C)/dt的减小而增加。当-dC%C)/dt>0.40%/min时,无论底吹N2,CO2+N2或COz 均可保持熔池中〔N)在45ppm以下。当-dC%C)/dt<0.40%/min时,底吹N2气,〔N)随 d〔%C)/dt减小而增加较快,底吹CO2或CO2+N,气体,〔N门随dr%C)/dt减小而缓慢增加, 一般CN)可保持在60PPm以下。 4结 论 (1)钢液氧化性与底吹气体种类、温度和熔池搅拌强度等有关。通过底吹N2+CO2混 合气体可以解决底吹CO2带来的增大钢液氧化性问题。 (2)底吹N2+CO,混合气体时的治金特性符合一般规律,而且有利于低碳区的脱碳反 应,既可增大脱碳速度,又可使临界碳含量向低碳方向推移。 (3)底吹气体性质,脱碳速度等对钢中氨的行为有较大影响。底吹CO2+N2混合气体 时,钢中氯含量随碳含量降低而缓慢地增加,终点时钢中〔N)可保持在低于60PPm。 参考文献 1赵荣玖等编。国外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上),《钢铁》编辑部,北京:185:7 415

由于 对熔池 的间 接氧化作 用 , 在底喷嘴局部地 区熔池氧化性高 , 使 一 砖 中 碳氧化 , 这可能在吹炼末期发生 了下 列 反 应 , 。 才 么 协 二 一 。 凌 。 熔池 吸氮和脱 氮行 为 底吹含 气体时 , 存 在着熔池 吸氮与脱氮 问题 。 按 热 力 学 条 件 , 吸 氮 与 底 吹气体 中 尸气 ’ 成 比例 , 并受温 度和 钢液成分 、 等 影 响 。 按 动力学条 件 , 依吸氮或脱氮 的限制 环节不 同可以是 一次反应 或二 次反应 , 其转折点 受钢浪 含氧量 的影 响 〔 £ ’ 。 文 献〔 〕认 为 , 炼 钢炉铁液 中碳和氧含量 变动范围 内 , “ 一 一 系熔体吸氮速 度除 了随 着 。 和温度 的 增 高而 增大 以外 , 在 。 。 。 , 二 一 之 间吸氮反应 级数从一级反应 向二 级反应转 变 。 从图 可 知 , 在〔 〕 、 、 温度多 变的炼 钢 条 件下 , 降低尸 是 有效地减小熔 池吸氮 的 重要手段 。 用 稀 释氮 的分 压 , 由于 可置换 , 而 有成倍地降 低 的 作 用 , 故 图 中底吹 时 钢 中〔 〕 与底 吹 时相 当 。 更重要 的 问题是 如何强化熔池脱氮 。 如果熔池 。 高时 , 吸氮与 脱氮速 度均按 二级反应 处理 , 则底 吹含 气体时 的脱氮速 度可用下 式表示 〔 〕 二 寿 〔 〕 , 一 〔 〕忿 , 。 一 秃 〔 〕 王 , 一 〔 〕 上 式中 〔 〕 , 〔 〕 , 。 , 〔 〕 。 分别 为熔 池 中〔 〕 ,、 同 气 抱 中 氮气平衡的〔 〕 , 同底 吹 气体 中氮气平衡 的〔 〕 。 , 为 气泡 和底 吹气饱 每单位钢水 的有效反应 面积 。 , 气 为吸氮和脱氮反应常数 。 由 式可见 , 在底 吹含 气浓 度一定时 , 为提高脱氮速 度只 有增大 同 熔池单 位体 积的接触面 ,, 它 与脱碳速度 〔 〕 的 次方成 比例 ‘ “ ’ 。 实验结 果是熔 池 中 〔 〕 随 〔 〕 的减小而增加 。 当 一 〔 〕 。 时 , 无论底 吹 , 或 均可保 持熔 池 中 〔 〕 在 以下 。 当 一 〔 〕 。 时 , 底 吹 气 , 〔 〕随 〔 〕 减小而增加较快 底吹 或 气体 , 〔 〕随 〔 〕 减小而缓慢增加 , 一般 〔 〕可保持在 以下 。 结 论 钢液氧化性 与底 吹气体种类 、 温度和熔 池搅拌强度等有关 。 通过底 吹 混 合气体可以解决底 吹 带来 的增大 钢液氧化性问题 。 底 吹 十 混合气体时的冶金特性符 合一般规律 , 而 且 有 利于 低碳区 的脱碳反 应 , 既 可增大 脱碳速度 , 又可使临 界碳含量 向低碳方 向推移 。 底吹气体性质 , 脱碳速度等对钢 中氮的行为有较大影 响 。 底 吹 十 混合 气体 时 , 钢 中氮含量随碳含量 降低而缓慢地增加 , 终点时钢 中〔 〕 可保持 在低于 。 参 考 文 献 赵荣玖等编 国外转炉顶底复合 吹炼技 术 上 , 《 钢铁 》 编辑部 , 北京

2茨城哲治.铁匕钢,1984,70(12):375 3冈田刚)。铁钢,1984,70(12):379 4 Taguchi K,et al.Iron and Steel Engineer,1983,60(4):26 5汪大洲等编。复吹转炉炼钢技术译文巢,太原钢铁公司,1985:99 6陈襄武。钢铁治金物理化学,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1990:294 7王忠伟,陈襄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12(3):221 8阿部泰久7.铁钢,1982,68(11):1955 9副岛利行7.铁七钢,1984,70(12):s892 四辊精密冷轧机的研究 四辊精密冷轧机具有下列特点: 1,轧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产品精度高。本机用了近年来国际先进的技术,包 括液压推上、液压弯辊、液压AGC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压力、张力、厚度和辊缝自动 测量等检测仪表: 2。轧机采用支承辊传动,轧制产品范围较大。支承辊采用四列圆柱滚动轴承,油雾润 滑;工、支辊为液压平衡并具有工作辊正弯辊功能,设置快速换辊装置,整体式机架等,增 大了轧机刚度并有利于改善板形,提高了轧制带材精度; 3。液压推上系统工作平稳可靠,精度高,位置定位精度<5m/mm,位置分辨精度 <1μm,响应速度快,幅值比频宽11.87Hz,压力AGC消差效果显著; 4,计算机控制采用了实时多任务系统,具有监控AGC、预控AGC、张力AGC,恒张 力复合控制,升减速补偿,操作自动化等多种控制功能。张力稳定精度高(5%),厚差调节 效果明显,整机自动化水平高。主传动系统性能优良,稳速精度<1%,整个系统工作稳定 可靠,抗干扰性强; 5。使用直接辊缝仪测量辊缝作为厚控的手段之一。当量刚度大幅度提高约2.8~12倍, 有效地消除了轧辊偏心的影响; 6,卷取机用双电机拖动,具有小张力时惯量小,以提高精度及节电的效能。 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创的第一台工业性液压压上计算机控制的四银精密冷 轧机。轧机装备和试轧产品精度已达到80年代初期同类轧机的国际先进水平。 416

茨城 哲治 。 铁 七 钢 , , 冈 田 刚 吞 铁 七 钢 , , , 。 , , 汪大 洲等编 复吹转炉炼钢技术译 文集 , 太原钢铁公 司 , 陈襄武 钢铁冶金物理化学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王忠伟 , 陈襄武 北京科技大 学学报 , , 阿部泰 久 吞 铁 七 钢 , , 副 岛利行 吞 铁 七 钢 , , 四辊精密冷轧机的研究 四辊精密冷轧机 具有下 列特点 轧机的机械 化和 自动化水平高 , 产品精度高 。 本机 用 了近年来 国际先进的技术 , 包 括液压推上 、 液压 弯辊 、 液压 系统和 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压力 、 张力 、 厚 度 和 辊缝 自动 测量等检测仪 表 轧机采 用支承辊传动 , 轧制产品范围较大 。 支承辊采用四 列圆柱滚动轴承 , 油雾润 滑 工 、 支辊为液压平衡并具有工 作辊正弯辊功能 , 设 置快速换辊装置 , 整体式机架等 , 增 大 了轧机 刚 度并有利于 改善板形 , 提 高 了轧制带材精度 液压推上系统工作平稳 可靠 , 精度高 , 位置 定 位 精 度 , 位置分辨精度 , 响应速 度快 , 幅值 比频宽 。 , 压力 消差效果显著, 计算机 控制采 用 了实 时多 任务系统 , 具有 监 控 、 预控 、 张 力 , 恒张 力 复合控制 , 升减速补偿 , 操作 自动化等多 种控制功能 。 张力稳定 精度高 , 厚差调节 效果 明显 , 整机 自动化水平高 。 主传动系统性能优 良 , 稳速精度 , 整个系统工作稳定 可靠 , 抗干扰性强 使 用直接辊缝仪测量辊缝 作为厚控 的手段之一 。 当量 刚度大幅度提高约 。 一 倍 , 有效地 消除 了轧辊偏心 的影响 。 卷取机 用双 电机拖动 , 具有小张 力时惯量小 , 以提高精 度及节电的效能 。 这是 我 国 自行设计 、 制造的 国内首创 的 第一 台工业性液压压上计算机控制的四 辊精 密冷 轧机 。 轧机 装备和试轧产品精 度已达 到 年代初期 同类轧机 的 国际先进水平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