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卷面、书写另占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深wu痛绝()②藏污纳gou()③相形见chu()④cang()海桑田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百花齐放,(1);人们都爱夏天,爱她的骄阳似火,(2);人们 都爰秋天,爱她的硕果累累,(3)_;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雪花飘扬,_):只要你的心里 充满着爱,一年四季,无论舂夏秋冬,都是充满欢乐的好时光. A.热烈真诚B.温柔美丽C.纯洁无瑕D.饱满充实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贏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6)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 (7)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请写出一句古诗赠别同学或老师 4.名著阅读。(4分) 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说说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中的哪位好汉?请写出其 姓名与绰号(2分),并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2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 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人物姓名▲绰号 故事情节 5.温州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为了弘扬家乡文化,传承灿烂文明,某校举行“走进温州文化” 活动。(6分) ①温州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选择 相应的下联。(2分) 清明节上联:柳枝袅袅报春意下联:(▲) 中秋节上联:叶落疏桐秋正半下联:( A.花开丛桂月常圆B.春满乾坤福满门C.杏花团团念祖恩D.登高佳节倍思亲 ②温州地区居民在建造过程中,民俗活动十分的隆重。如房屋竣工后,在新房的大门上要钉五色 布,民间俗称“五色剑”。又如,房屋建成上梁时正梁上挂着红灯笼,还有装了稻谷的红布囊 插着柏树枝的小瓷瓶。请你从上述两个民俗中任选一个,说说其寓意。(2分) ③温州百姓本着对生活的热爱,日子过得滋润红火。某石化公司送液化气的车上曾标有“送气 上门”几个字。顾客不满意一一你“送气上门”,我们岂不受你的气了吗?于是改为“运气上 门”,这一改,顾客都满意。请你说说这样改动的妙处。(2分) 妙处: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周国平)(13分) (1)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 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
1 2010 年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 分)(卷面、书写另占 5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①深 wù痛绝( ) ②藏污纳 gòu( ) ③相形见 chù( ) ④cāng( )海桑田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 分)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百花齐放, ⑴ ;人们都爱夏天,爱她的骄阳似火, ⑵ ;人们 都爱秋天,爱她的硕果累累, ⑶ ;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雪花飘扬, ⑷ :只要你的心里 充满着爱,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充满欢乐的好时光。 A.热烈真诚 B.温柔美丽 C.纯洁无瑕 D.饱满充实 3.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2)无限山河泪, ▲ !(夏完淳《别云间》) (3) ▲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6)我歌月徘徊, ▲ 。(李白《月下独酌》) (7)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请写出一句古诗赠别..同学或老师: ▲ , ▲ 。 4.名著阅读。(4 分) 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说说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中的哪位好汉?请写出其 姓名与绰号(2 分),并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2 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 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人物姓名 ▲ 绰号 ▲ 故事情节 ▲ 5.温州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为了弘扬家乡文化,传承灿烂文明,某校举行“走进温州文化” 活动。(6 分) ①温州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选择 相应的下联。(2 分) 清明节 上联:柳枝袅袅报春意 下联:( ▲ ) 中秋节 上联:叶落疏桐秋正半 下联:( ▲ ) A.花开丛桂月常圆 B.春满乾坤福满门 C.杏花团团念祖恩 D.登高佳节倍思亲 ②温州地区居民在建造过程中,民俗活动十分的隆重。如房屋竣工后,在新房的大门上要钉五色 布,民间俗称“五色剑”。又如,房屋建成上梁时正梁上挂着红灯笼,还有装了稻谷的红布囊, 插着柏树枝的小瓷瓶。请你从上述两个民俗中任选一个,说说其寓意。(2 分) ▲ ③温州百姓本着对生活的热爱,日子过得滋润红火。某石化公司送液化气的车上曾标有“送气 上门”几个字。顾客不满意——你“送气上门”,我们岂不受你的气了吗?于是改为“运气上 门”,这一改,顾客都满意。请你说说这样改动的妙处。(2 分) 妙处: ▲ 二、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周国平) (13 分) ⑴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 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
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硏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用已有的汉译佛 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 年,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 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 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2)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 上皆空前绝后,直到干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 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干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 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作为对比,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纷纷谈论和研究西学,但是,不必说在西 学造诣上名冠欧美,即使能与那里众多大学者平起平坐的,可有一人? (3)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 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 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 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 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 亚洲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 (4)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知 道他?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 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 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3分) A.玄奘是世界级的精神伟人 B.铭记历史伟人有利于研读历史经典 C.一个民族应该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 7.作者认为玄奘“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 动”,请细读第一段,说说哪三处地方能具体表现这一点。(3分) 8.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9.诚如文章末段所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精神伟人被电视剧等形式“娱乐化”了,对此等现象 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对伟人的亵渎与不敬,不该提倡:但也有人认为,以喜闻乐见的娱 乐形式介绍伟人未尝不可。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4分) (二)带着伤痕飞翔(朱毅帆 (17分) (1)它出壳了。一身灰色的毛,还带着水,它顶破了蛋壳,从里面钻了出来。它抖抖毛,似乎想 站起来,但是没有成功 (2)它的父亲忧心忡忡地望着它,因为它的翅膀和脚根本不能维持平衡,这个样子,它也许就不 能飞翔,也许……是注定无法活下去的。 (3因为它们是鹰,高飞于天空的鹰,没有飞翔的能力就意味着死亡的命运。 (4)它整天守在窝中,抬头望着天空。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天空中一掠而过。那是它的同类。是它 的兄弟姐妺。但是它不能飞,也就没有了捕获猎物的能力,也就没有了生存的保障。就这样一直靠 父母捕获来的食物为生?它不愿意,它努力地站起来。艰难地展开双翼,走到窝边。天是蓝色的, 它一振翅,跳出了窝 没有用,它就如一块石头一样坠落下去,掉在下面十米外的树丛中,溅起了几片树叶和羽毛。 (6)父母把它带回了窝。它的身上有好几处都被树枝挂破,也许这些伤永远也好不了。它用喙梳 理着羽毛,忍住了疼痛。它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在空中的那一瞬间,虽然是短暂的-瞬,但是它 感到自己有了一种强烈的飞上天空的渴望。它再次抬头望着天空。 (刀)它向往飞翔,向往着靠自己的能力骄傲地活下去。它不断尝试着,一次次从窝边跳下去,体 2
2 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用已有的汉译佛 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 17 年,译经用了 19 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 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 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⑵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 上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 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 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 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作为对比,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纷纷谈论和研究西学,但是,不必说在西 学造诣上名冠欧美,即使能与那里众多大学者平起平坐的,可有一人? ⑶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 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 皆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 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 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 亚洲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⑷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知 道他?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 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 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6.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3 分) A.玄奘是世界级的精神伟人。 B.铭记历史伟人有利于研读历史经典。 C.一个民族应该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 7.作者认为玄奘“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 动”,请细读第一段,说说哪三处地方能具体表现这一点。(3 分) ▲ 8.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 9.诚如文章末段所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精神伟人被电视剧等形式“娱乐化”了,对此等现象, 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对伟人的亵渎与不敬,不该提倡;但也有人认为,以喜闻乐见的娱 乐形式介绍伟人未尝不可。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4 分) ▲ (二)带着伤痕飞翔(朱毅帆 ) (17 分) ⑴它出壳了。一身灰色的毛,还带着水,它顶破了蛋壳,从里面钻了出来。它抖抖毛,似乎想 站起来,但是没有成功。 ⑵它的父亲忧心忡忡地望着它,因为它的翅膀和脚根本不能维持平衡,这个样子,它也许就不 能飞翔,也许……是注定无法活下去的。 ⑶因为它们是鹰,高飞于天空的鹰,没有飞翔的能力就意味着死亡的命运。 ⑷它整天守在窝中,抬头望着天空。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天空中一掠而过。那是它的同类。是它 的兄弟姐妹。但是它不能飞,也就没有了捕获猎物的能力,也就没有了生存的保障。就这样一直靠 父母捕获来的食物为生?它不愿意,它努力地站起来。艰难地展开双翼,走到窝边。天是蓝色的。 它一振翅,跳出了窝。 ⑸没有用,它就如一块石头一样坠落下去,掉在下面十米外的树丛中,溅起了几片树叶和羽毛。 ⑹父母把它带回了窝。它的身上有好几处都被树枝挂破,也许这些伤永远也好不了。它用喙梳 理着羽毛,忍住了疼痛。它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在空中的那一瞬间,虽然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它 感到自己有了一种强烈的飞上天空的渴望。它再次抬头望着天空。 ⑺它向往飞翔,向往着靠自己的能力骄傲地活下去。它不断尝试着,一次次 ...从窝边跳下去,体
会着飞翔的感觉,一次次摔在树丛中被父母带回来。 (8)这是第几道伤痕了?它自己也不记得了。这天和以前一样,它又一次掉在了树丛中。但父亲 对它说:你身上的每道伤痕,都是一枚勋章,它见证了魔的勇敢和坚强,见证了鹰的拼搏与努力。 (9)伤痕不仅留在它的肉体上,也留在它的精神上。除了身上的伤口,还有同伴的嘲笑声和蔑视 的目光。它把伤口上的羽毛梳理好,不让树枝把它们弄乱。因为它要带着这些伤痕——这些勋章 学会在天空里飞翔。 ⑩有一天,它发现自己能骨翔了。它顺着风,从高高的窝里跃下,在天空中扑打了几下翅膀 在天空中画出了一条弧线,然后缓缓地降落在了地面上,它第一次不是重重地摔在树丛间。它的泪 水第一次流淌了下来。它又想起自己身上那些累累伤痕,那些见证了它所有梦想和一次次努力中失 败的伤痕,此刻都化为了它飞翔的希望。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的含义。它把这一天永远地 珍藏在心里,连同那些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痕。 ⑩)从此,它每天都要跃出窝去,逆风展开那双带着无数伤痕的翅膀。终于有-天,它发现自己 能飞翔了。它能熟练地煽动翅膀,能控制自己飞行的姿势和速度,虽然它知道自己的飞翔还有一些 缺陷,双翼和双脚还不能很好地配合,但是它的确开始用自己的方式飞起来。那一次一次的努力换 来的伤痕,成了它振翅蓝天的动力,真正成了父亲所说的勋章 ⑩2)它把每一次练习当做自己飞翔的新开始,把每次成功的降落看成是自己飞翔的一次小结。它 带着伤痕越飞越好,越飞越高。 3)它成了一只虽不完美但却勇敢的真正的雄鹰 (转摘《微型小说选刊》20108 10.本文记叙了小鹰学习飞翔的艰难历程。请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小鹰学习飞翔的其余两个阶 段。(每处用8个字加以概括)(4分) 扑打翅膀,画出弧线→ 11.文本第(4)、(6)段中反复刻画小鹰“抬头望着天空υ这一神情,请结合上下文细读,说说你能从 中读出它怎样的心思?(3分) 12.本文描写细腻感人,请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两个加点的“一次次”的表达效果。(3分 13.第0段中写道:“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的含义”,你怎样理解这个“含义”?(3分) 14.请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谈你从这只小鹰“带着伤痕飞翔”的历练中获得的感悟。(4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湖上(5分)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5.古诗词很讲究炼字。“花开红树乱莺啼”中的“乱”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16.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公输(1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 公输盘日:“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日:“请献十金。 公输盘日:“吾义固不杀人
3 会着飞翔的感觉,一次次 ...摔在树丛中被父母带回来。 ⑻这是第几道伤痕了?它自己也不记得了。这天和以前一样,它又一次掉在了树丛中。但父亲 对它说:你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是一枚勋章,它见证了鹰的勇敢和坚强,见证了鹰的拼搏与努力。 ⑼伤痕不仅留在它的肉体上,也留在它的精神上。除了身上的伤口,还有同伴的嘲笑声和蔑视 的目光。它把伤口上的羽毛梳理好,不让树枝把它们弄乱。因为它要带着这些伤痕——这些勋章, 学会在天空里飞翔。 ⑽有一天,它发现自己能滑翔了。它顺着风,从高高的窝里跃下,在天空中扑打了几下翅膀, 在天空中画出了一条弧线,然后缓缓地降落在了地面上,它第一次不是重重地摔在树丛间。它的泪 水第一次流淌了下来。它又想起自己身上那些累累伤痕,那些见证了它所有梦想和一次次努力中失 败的伤痕,此刻都化为了它飞翔的希望。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的含义。它把这一天永远地 珍藏在心里,连同那些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痕。 ⑾从此,它每天都要跃出窝去,逆风展开那双带着无数伤痕的翅膀。终于有一天,它发现自己 能飞翔了。它能熟练地煽动翅膀,能控制自己飞行的姿势和速度,虽然它知道自己的飞翔还有一些 缺陷,双翼和双脚还不能很好地配合,但是它的确开始用自己的方式飞起来。那一次一次的努力换 来的伤痕,成了它振翅蓝天的动力,真正成了父亲所说的勋章。 ⑿它把每一次练习当做自己飞翔的新开始,把每次成功的降落看成是自己飞翔的一次小结。它 带着伤痕越飞越好,越飞越高。 ⒀它成了一只虽不完美但却勇敢的真正的雄鹰…… ( 转摘《微型小说选刊》2010·8 ) 10.本文记叙了小鹰学习飞翔的艰难历程。请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小鹰学习飞翔的其余两个阶 段。(每处用 8 个字加以概括)(4 分) ▲ → 扑打翅膀,画出弧线 → ▲ 11.文本第⑷、⑹段中反复刻画小鹰“抬头望着天空”这一神情,请结合上下文细读,说说你能从 中读出它怎样的心思?(3 分) ▲ 12.本文描写细腻感人,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⑺段画线句中两个加点的“一次次”的表达效果。(3 分) ▲ 13.第⑽段中写道:“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的含义”,你怎样理解这个“含义”?(3 分) ▲ 14.请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谈你从这只小鹰“带着伤痕飞翔”的历练中获得的感悟。(4 分) ▲ 三、古诗文阅读(28 分) (一)湖 上(5 分)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5.古诗词很讲究炼字。“花开红树乱莺啼”中的“乱”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 分) ▲ 16.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分) ▲ (二)公 输(12 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 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日:“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 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 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日:“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日:“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日:“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日:“喏"。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起于鲁 (2)公输盘不说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胡不已乎? 18.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宋无罪而攻之 A.默而知之 B.面山而居 C.朝而往,暮而归。 D.人不知而不愠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0.从选文来看,墨子认为楚国不该攻宋的理由是①“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三)细柳营(节选)(11分) 2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 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日:军中 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 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 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注释】(1)细柳:古地名;下文中的“霸上”也是古地名。(2)上:指汉文帝。(3)棘门 原为秦宫门(4)彀gou:张满弓弩。(5)持满∶把弓弦拉足。(6)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 (7)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8)壁门:营门。(9)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10)介:铁甲 胄:头盔。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军士吏被甲被:▲②天子且至且:▲ ③将军约 ④按辔徐行徐:▲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至少写出两点)(4分) 四、作文(60分) 24.面对天灾人祸,我们必须学会坚强;面对失败困难挫折,我们必须学会乐观,从中奋发雄 起;面对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成功荣誉,一路鲜花,我们必须学会保持平和稳健的心态:面对国 计民生,我们必须拥有忧国忧民的积极情怀;面对父母师友的情谊以及生命中的自然中的一切馈赠 我们必须学会感恩与珍惜:面对机遇,我们必须学会把握……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地名、校名、人名
4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 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 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起.于鲁 ▲ (2)公输盘不说. ▲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4)胡.不已乎? ▲ 18.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宋无罪而.攻之 A.默而.知之 B.面山而.居 C.朝而.往,暮而归。 D.人不知而.不愠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20.从选文来看,墨子认为楚国不该攻宋的理由是①“ ▲ ” ; ②“ ▲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三) 细柳①营(节选)(11 分) 上 ②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③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 彀弓驽④,持满⑤。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⑥曰:“将军令曰:‘军中 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⑦诏将军:“吾欲入营 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⑧。”壁门士请车骑⑨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 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⑩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注释】(1)细柳:古地名;下文中的“霸上”也是古地名。(2)上:指汉文帝。(3)棘门: 原为秦宫门(4)彀 gòu:张满弓弩。(5)持满:把弓弦拉足。 (6)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 (7)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8)壁门:营门。(9)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10)介:铁甲; 胄:头盔。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 军士吏被.甲 被: ▲ ② 天子且.至 且: ▲ ③ 将军约. 约: ▲ ④ 按辔徐.行 徐: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 2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至少写出两点)( 4 分) 答: ▲ 四、作文(60 分) 24.面对天灾人祸,我们必须学会坚强;面对失败困难挫折,我们必须学会乐观,从中奋发雄 起;面对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成功荣誉,一路鲜花,我们必须学会保持平和稳健的心态;面对国 计民生,我们必须拥有忧国忧民的积极情怀;面对父母师友的情谊以及生命中的自然中的一切馈赠, 我们必须学会感恩与珍惜;面对机遇,我们必须学会把握……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3)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 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