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湛江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题集(阅读) 整理人:钟召艳 最新重点中考篇目16+2:(红体字代表考过,应该不会在考) 1《论语十则》2《桃花源记》3《陋室铭》(刘禹锡唐) 4《爱莲说》5《三峡》6《记承天寺夜游》7《马说》 8《送东阳马生序》 9《小石潭记》 10《岳阳楼记》 11《醉翁亭记》 12《出师表》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鱼我所欲也》 15《曹刿论战》 1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7公输 18 重点一: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hua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an)石底以出,为坻(chi)为屿(yd),为嵁(ka 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en)差(ci)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1)然不动,俶(chu) 尔远逝,往来翕(x)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i)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do)无人,凄神寒骨,悄(qio)怆( chuang)幽邃 (sui)。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ong)古,余弟宗玄。隶(l)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1、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 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4、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 2010 年湛江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题集(阅读) 整理人:钟召艳 最新重点中考篇目 16+2:(红体字代表考过,应该不会在考) 1《论语十则》2《桃花源记》3《陋室铭》(刘禹锡 唐) 4《爱莲说》 5《三峡》 6《记承天寺夜游》 7《马说》 8《送东阳马生序》 9《小石潭记》 10《岳阳楼记》 11《醉翁亭记》 12《出师表》 1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4《鱼我所欲也》 15《曹刿论战》 16〈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17.公输 18.《 》 重点一: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 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 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 (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1、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 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4、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是:全石以为底为岩。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如鸣佩环、水 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 11、本文是作者被贬以后写的山水游记,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请结合课文, 评论一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答:柳宗元在游记中,并非纯客观地描绘自然景物,而是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被贬后的心情, 借景抒情,反映他心情寂寞、心境凄怆,因而在欣赏小石潭优美景致后,便认为“不可久居 这是由于他身世遭遇造成的复杂变异的心理反映。 12、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1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答: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文章第一段“全为岩”句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15、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 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 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因其结构全为石质,水 中、水边无泥土杂质,所以清水流入小潭,水流冲击硬石,才会“如鸣佩环”。 16、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18、“伐竹取道”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 19、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 写水“清”的特点的?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此有关的古诗文? 答:以水底的形貌清晰可见来写水的清澈:借游鱼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时,鱼“布石影上”,都很好地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油鱼细石,直视无碍” 20、二段写潭中的游鱼生活灵动,情趣盎然,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既表现河水的清澈,更传达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21、作者游览西山,在西山之巅观赏自然景物时曾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体验,“至 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你认为作者在游小石潭时是否有物我两忘的体验?为什么他在这里匆 匆记之而去? 答:欣赏潭中游鱼时有过。想到自己寂寞的处境,渺茫的前途,忍受不了眼前这份空寂,故 匆匆记之而去。 22、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 么好处 答A抓住了溪流的斗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B比喻。 C形象写出小溪流的曲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和莫测。 23怎样理解文中小溪的“明灭可见”的? 答:小溪曲折,可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写出来了看到的小溪特征
2 7、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是:全石以为底为岩。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如鸣佩环、水 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 11、本文是作者被贬以后写的山水游记,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请结合课文, 评论一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答:柳宗元在游记中,并非纯客观地描绘自然景物,而是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被贬后的心情, 借景抒情,反映他心情寂寞、心境凄怆,因而在欣赏小石潭优美景致后,便认为“不可久居”, 这是由于他身世遭遇造成的复杂变异的心理反映。 12、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1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答: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B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文章第一段“全为岩”句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15、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 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 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因其结构全为石质,水 中、水边无泥土杂质,所以清水流入小潭,水流冲击硬石,才会“如鸣佩环”。 16、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18、“伐竹取道”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 19、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 写水“清”的特点的?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此有关的古诗文? 答:以水底的形貌清晰可见来写水的清澈;借游鱼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时,鱼“布石影上”,都很好地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油鱼细石,直视无碍”。 20、二段写潭中的游鱼生活灵动,情趣盎然,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既表现河水的清澈,更传达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21、作者游览西山,在西山之巅观赏自然景物时曾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体验,“至 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你认为作者在游小石潭时是否有物我两忘的体验?为什么他在这里匆 匆记之而去? 答:欣赏潭中游鱼时有过。想到自己寂寞的处境,渺茫的前途,忍受不了眼前这份空寂,故 匆匆记之而去。 22、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 么好处? 答:A 抓住了溪流的斗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B 比喻。 C 形象写出小溪流的曲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和莫测。 23 怎样理解文中小溪的“明灭可见”的? 答:小溪曲折,可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写出来了看到的小溪特征
2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写出了潭水源头的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受贬谪的 处境来理解,作者这样写可能有怎样的寄寓? 答: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恰如这“不可知其源”的小溪,令人迷茫, 看不到尽头 25、文中写游鱼,用“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有何作用?又说鱼“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 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 答衬托水的清澈。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 26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心情与游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 同? 答: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作者产生与鱼同乐,融与自然的愉悦情感,观鱼者 坐潭上,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也表达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 27、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分析吴均写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油鱼细石,直视 无碍”以及郦道元写的“绿水平潭,千丈见底,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就选材来 说,与本文有何不同? 答:A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B、吴均、郦道元都概括地、抽象地写这些事物、是从人的直观感受来写的,客观地体现山 水的特点。而柳宗元自己感受写得少,大部分内容刻画了鱼的形态、神情。是以山水之美排 遣被贬后抑郁的心境。 28、作者初发现小石潭时,先写“心乐之”,久坐潭上,又感觉“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先写“乐”是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作者是借游历山 水寄托自己被贬谪的抑郁情怀,乍见小石潭的乐,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小石潭环境优美秀丽 而遭人遗弃和冷落,加上小石潭凄清的环境,自然勾起作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联想,悲伤苦 闷之情和幽清的环境相契合,以致最后不得不离开 29作者离开小石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小石潭源头的“不可知其源”与“明灭可见”使作者联想到前途的渺茫,潭的寂静又勾 起了他遭贬的苦闷寂寞,因而游兴大失 30、作者写景如画,又寄情于景,对小石潭描写中已写出了作者个人情感和遭遇,“一切景 语皆情语”,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初入小石潭,“闻水声,如鸣佩环”,被景物所吸引,心情愉悦,所以在他眼中游鱼 “空游无所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而小石潭源头“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 正是作者对前途艰险的忧虑,使他感到前途渺茫,此时的小石潭在他眼中则是“悄怆幽邃 凄神寒骨”。这恰好是作者心中孤单寂寞的投影,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31、综观全文作者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描写了小石潭清幽冷寂景色和气氛。透露出作者贬谪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3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答: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即移步换景来描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特点:幽静。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33、结合课文内容,补全下列对联 坐潭上凄神寒骨 观游鱼乐心怡情 碧水游鱼石潭景 凄神寒骨游者情 望潭源斗折蛇行隐约可见想前路坎坷迂回渺茫无边 34、文章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你认为妙在何处?与中写月的笔法有类似 之处吗?
3 2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写出了潭水源头的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受贬谪的 处境来理解,作者这样写可能有怎样的寄寓? 答: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恰如这“不可知其源”的小溪,令人迷茫, 看不到尽头。 25、文中写游鱼,用“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有何作用?又说鱼“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 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 答:衬托水的清澈。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 26 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心情与游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 同? 答: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作者产生与鱼同乐,融与自然的愉悦情感,观鱼者 坐潭上,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也表达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 27、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分析吴均写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油鱼细石,直视 无碍”以及郦道元写的“绿水平潭,千丈见底,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就选材来 说,与本文有何不同? 答:A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B、吴均、郦道元都概括地、抽象地写这些事物、是从人的直观感受来写的,客观地体现山 水的特点。而柳宗元自己感受写得少,大部分内容刻画了鱼的形态、神情。是以山水之美排 遣被贬后抑郁的心境。 28、作者初发现小石潭时,先写“心乐之”,久坐潭上,又感觉“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先写“乐”是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作者是借游历山 水寄托自己被贬谪的抑郁情怀,乍见小石潭的乐,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小石潭环境优美秀丽 而遭人遗弃和冷落,加上小石潭凄清的环境,自然勾起作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联想,悲伤苦 闷之情和幽清的环境相契合,以致最后不得不离开。 29 作者离开小石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小石潭源头的“不可知其源”与“明灭可见”使作者联想到前途的渺茫,潭的寂静又勾 起了他遭贬的苦闷寂寞,因而游兴大失。 30、作者写景如画,又寄情于景,对小石潭描写中已写出了作者个人情感和遭遇,“一切景 语皆情语”,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初入小石潭,“闻水声,如鸣佩环”,被景物所吸引,心情愉悦,所以在他眼中游鱼 “空游无所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而小石潭源头“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 正是作者对前途艰险的忧虑,使他感到前途渺茫,此时的小石潭在他眼中则是“悄怆幽邃。 凄神寒骨”。这恰好是作者心中孤单寂寞的投影,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31、综观全文作者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描写了小石潭清幽冷寂景色和气氛。透露出作者贬谪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3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答: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即移步换景来描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特点:幽静。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33、结合课文内容,补全下列对联。 坐潭上凄神寒骨 观游鱼乐心怡情 碧水游鱼石潭景 凄神寒骨游者情 望潭源斗折蛇行隐约可见 想前路坎坷迂回渺茫无边 34、文章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你认为妙在何处?与>中写月的笔法有类似 之处吗?
答:A、没有一笔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就使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各尽 其妙的显现出来,意境深,令人拍案叫绝。B、有类似之处:写月不用月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处并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 答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后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意趣和谐一致,这正是 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 重点二: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答: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答:月色一积水空明,竹柏一藻荇交横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 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答: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 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 界,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4.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答: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5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 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妤? 答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6.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答:“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8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答: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 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 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仕途失意的落寞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9、文章含蓄的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有随缘自适的特殊心境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 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答: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ll、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 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4 答:A、没有一笔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就使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各尽 其妙的显现出来,意境深,令人拍案叫绝。 B、有类似之处:写月不用月 35、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处并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 答: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后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意趣和谐一致,这正是 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 重点二: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答: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答: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 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答: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 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 界,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4.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答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5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 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答: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6.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答:“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8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答: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 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 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仕途失意的落寞 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9、文章含蓄的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有随缘自适的特殊心境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 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答: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 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袛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 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l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 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 相应的句子是:袛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答: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2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答: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22.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答: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23.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答:“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4.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答:“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25.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答:“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6.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5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三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 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 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 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 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 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 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 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 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 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 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答: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2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答: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22.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答: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23.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答:“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4.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答:“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25.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答: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26.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答: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2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答: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8.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答: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 29.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需要的是什么? 答: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 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 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 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 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30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答: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2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是:(ABCD)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 C.托物寓意D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33.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34.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 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答: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 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3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 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 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3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 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 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4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调素琴,阅金经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答:鸿儒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这篇短文采用了怎 样的写法。 答: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6
6 答: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2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答: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8.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答: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29.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需要的是什么? 答: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 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 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 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 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30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答: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2.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ABCD)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托物寓意 D.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33.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34.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 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答: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 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3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 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 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3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 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 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4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调素琴,阅金经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答:鸿儒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这篇短文采用了怎 样的写法。 答: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6陋室主人与爱莲说中“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有什么异同? 答:他们都品行高洁,不慕荣利。陋室主人同“菊,花之隐逸者”远离世俗,是隐者。爱 莲者则身在世俗高于世俗 7、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 “灵”的性质 8、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 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 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 感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 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ll、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12、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 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13、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 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 吾德馨” 1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7、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 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19、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 20、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21、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2、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
7 6 陋室主人与 爱莲说中“菊,花之隐逸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有什么异同? 答:他们都品行高洁,不慕荣利。陋室主人同 “菊,花之隐逸者” 远离世俗,是隐者。爱 莲者则身在世俗高于世俗。 7、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 “灵”的性质 8、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 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 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 感?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 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1、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12、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 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13、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 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 吾德馨” 1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7、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 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19、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赞同。 20、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21、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22、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
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 答:作者追求精神。 5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緹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 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 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 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 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C) A.房子腰间 丝毫感觉 B.房子腰上挂着稍微知道 C.房子腰上挂着丝亳感觉 D.房子腰间挂着丝毫知道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B) A.每天的第二顿B.每天吃两顿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A)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B)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5、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答: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6、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7从宋濂求学的经历,你联想打那些有关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 答:读书就是生命 8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
8 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 答:作者追求精神。 5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 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 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 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 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C)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B) 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A)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B)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5、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答: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6 、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答: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 7 从宋濂求学的经历,你联想打那些有关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 答:读书就是生命 8 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
答:对待老师要谦虚不可盛气凌人 9你认为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条件好坏不是学习的必需品,只要乐于学习就不会感到苦了 10.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11.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12.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答: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3.“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例。 答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14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 系 答: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 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15.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答: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 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6.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答: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7.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1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 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 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答;吕蒙: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9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 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 答: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2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答: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21.作者“缊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 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答: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22.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 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23.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24.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9 答:对待老师要谦虚不可盛气凌人 9 你认为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条件好坏不是学习的必需品,只要乐于学习就不会感到苦了 10.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11.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12.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答: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3.“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例。 答:古时男子 20 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14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 系? 答: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 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15.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答: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 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6.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答: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7.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1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 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 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答; 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9.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 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 答: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2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答: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21.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 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答: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22.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 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23.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24.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1“日有廪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緹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鲜明而有说服力 25.“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答:“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 心和毅力 26.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答:我赞成“中有足乐”。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7.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 答: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6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 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 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 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 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 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 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郧、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 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 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 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 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 和“宜多应者”,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 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 答:陈胜、吴广为了顺利发动起义,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
10 答:1“日有廪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25.“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答:“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 心和毅力 26.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答:我赞成“中有足乐”。 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7.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 答: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6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 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 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 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 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 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 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 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 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 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 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 和“宜多应者”,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 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 答:陈胜、吴广为了顺利发动起义,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