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半月考语文试题 09年12月20日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望其旗糜(m)期年之后(qI)度不中不发(d)遇其叱咄(chu) B、皲裂(p1)容臭(chu)烨然(hud) 扁舟(bian) C、汗涔涔(chen)尴尬(gan)狡黠(xie)慰籍(j1) D、骁勇(Xiao)发酵(jo)繁琐(Suo) 运筹(chou) 2、对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 A、一鼓作气:起君子不重伤:指用力固自辞于大将军:本来 B、必以情:诚心,实情吾妻…私我也:偏爱右备容臭:香气 C、弗敢专也:独享,专有王之蔽甚矣:蒙蔽穷冬烈风:寒冷的 D、若爱重伤:喜爱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会日暮:碰上 3、改病句(3分) 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4、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眼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 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 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 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B、⑤④③②①C、④①⑤②③D、⑤④② 5、根据提示填写古诗句。(8分)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2)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3)此时相望不相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忧来其如何? 。(李白《古朗月行》) 6、综合性学习,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通知 学校图书馆和校团委会将联合主办“阳光读书日”的活动。活动时间是本 周五下午四点。活动地点是校图书馆三楼阅览室。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介绍记
九年级半月考语文试题 09 年 12 月 20 日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望其旗糜.(mǐ) 期.年之后(qī) 度.不中不发(dù) 遇其叱咄. (chū) B、皲.裂(pí) 容臭.(chù) 烨.然(huá) 扁.舟(biǎn) C、汗涔涔.(chén) 尴.尬(gǎn) 狡黠.(xié) 慰藉.(jí) D、骁.勇(xiāo) 发酵.(jiào) 繁琐.(suǒ) 运筹.(chóu) 2、对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一鼓作.气:起 君子不重.伤:指用力 固.自辞于大将军:本来 B、必以情.:诚心,实情 吾妻…私.我也:偏爱 右备容臭.:香气 C、弗敢专.也:独享,专有 王之蔽.甚矣:蒙蔽 穷.冬烈风:寒冷的 D、若爱.重伤:喜爱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会.日暮:碰上 3、改病句(3 分) 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4、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眼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 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 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 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 ③① 5、根据提示填写古诗句。(8 分) ⑴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⑵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⑶此时相望不相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⑷忧来其如何? 。(李白《古朗月行》) 6、综合性学习,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0 分) 通知 学校图书馆和校团委会将联合主办“阳光读书日”的活动。活动时间是本 周五下午四点。活动地点是校图书馆三楼阅览室。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介绍记
忆中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本书;二是探讨我们为什么爱书,我们又是如何读书 的。有意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可到办公楼一楼团委会办公室报名,报名时间截 止本周三下午五点半。 (1)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读上面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活动的主办部门是校教务处 B、活动的时间是本周五下午四点。 C、活动的地点是校团委会办公室。 (3)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的四则,他们分别说的 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12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 及待地读了起来。“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 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4)在活动中,九年级某班的同学说:“现在学习的任务这么重,哪里有闲时 间去看这些课外书呢?再说和中考又没什么联系。”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对 他说:(2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读书忌“二物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 酒滑稽②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③数年来,颇发愤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 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 于善忘 嗟夫!败⑦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忆中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本书;二是探讨我们为什么爱书,我们又是如何读书 的。有意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可到办公楼一楼团委会办公室报名,报名时间截 止本周三下午五点半。 ⑴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 分) 。 ⑵读上面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活动的主办部门是校教务处。 B、活动的时间是本周五下午四点。 C、活动的地点是校团委会办公室。 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的四则,他们分别说的 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 分) ①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12 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 及待地读了起来。“ ( )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 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 ⑷在活动中,九年级某班的同学说:“现在学习的任务这么重,哪里有闲时 间去看这些课外书呢?再说和中考又没什么联系。”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对 他说:(2 分) 二、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0 题。(15 分) 读书忌“二物”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 酒滑稽②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③数年来,颇发愤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 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 于善忘。 嗟夫!败⑦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偷偷放仼。②滑稽:巧言善辩。③比:近。④惩艾:惩 戒。⑤曩:从前。⑥寻绎:反复推求。⑦败:损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①一见辄即能诵()②然负此自放()③掩卷茫然(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9、“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一句中,“二物”是指和。(2分) 10、怎样避免“二物”损害学业?请你谈谈阅读本文后的感悟。(3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1-13题。(10分) 请重视“弹性水库 ①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 ②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计过 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50~2000吨。因而,森林享有大气和 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比如说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20万公 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1000吨计算,则可蓄水2亿吨 ③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 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植物的体内,90%以上是水,天旱时,植物的 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这样一来,依 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使旱情因而减轻。它雨季能蓄,旱 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需人工操纵。 ④山区有了森林,就可以贮存和过滤雨水,就有可能把将要泛滥成灾的降 雨,分解为清清细流注入江河。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曾经作过比较仔细的研究。 ⑤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有个村子,地处山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既 易旱又易涝,十年九不收。1954年,村民们开始大搞植树造林,到1965年时 树林已长到3米多高,且郁蔽成林,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过去只要降水量达
〔注释〕①暗疏:偷偷放任。②滑稽:巧言善辩。③比:近。④惩艾:惩 戒。⑤曩:从前。⑥寻绎:反复推求。⑦败:损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 分) ①一见辄.即能诵( )②然负.此自放( )③掩卷.茫然( ) 8、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9、“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一句中,“二物”是指 和 。(2 分) 10、怎样避免“二物”损害学业?请你谈谈阅读本文后的感悟。(3 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 11-13 题。(10 分) 请重视“弹性水库” ①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 ②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计过, 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 500~2000 吨。因而,森林享有大气和 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比如说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 20 万公 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 1000 吨计算,则可蓄水 2 亿吨。 ③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 “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植物的体内,90%以上是水,天旱时,植物的 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 99%。这样一来,依 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使旱情因而减轻。它雨季能蓄,旱 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需人工操纵。 ④山区有了森林,就可以贮存和过滤雨水,就有可能把将要泛滥成灾的降 雨,分解为清清细流注入江河。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曾经作过比较仔细的研究。 ⑤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有个村子,地处山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既 易旱又易涝,十年九不收。1954 年,村民们开始大搞植树造林,到 1965 年时 树林已长到 3 米多高,且郁蔽成林,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过去只要降水量达
到30毫米,山洪便泛滥成灾,水土直泻而下,农田大遭其殃,农田的抗旱能力 不到7天。现在,同样下这么多雨,山洪却不见了,代替的是涓涓细流,数周不 绝,农田的抗旱能力达到了30天以上。 ⑥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许多千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都是森林贫乏的地区, 如果把这些地区植起树来,使森林覆盖度均匀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 可以增加5~8倍。可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立起弹性水库,对于扩大水源 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⑦弹性水库还有着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 改善小气候。 ⑧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这里,人们不 但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受到它在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双重影响。冬季,它能挡风 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冬天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 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造成了夏天绿地里的良好小气候环境,为人们在生产、 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ll、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主要说明它在 和 方 面的功用。(3分) 2、“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 放出99”句中“甚至”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13、结合文意,仿照注释①解释下面词语。(4分) ①“吸水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树木在降雨时能蓄水的特征。 ②“降雨机” ③“弹性水库”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17题。(15分) 被遗忘的稻草 ①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冰后
到 30 毫米,山洪便泛滥成灾,水土直泻而下,农田大遭其殃,农田的抗旱能力 不到 7 天。现在,同样下这么多雨,山洪却不见了,代替的是涓涓细流,数周不 绝,农田的抗旱能力达到了 30 天以上。 ⑥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都是森林贫乏的地区, 如果把这些地区植起树来,使森林覆盖度均匀地提高到 30%以上,旱季用水就 可以增加 5~8 倍。可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立起弹性水库,对于扩大水源 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⑦弹性水库还有着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 改善小气候。 ⑧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这里,人们不 但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受到它在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双重影响。冬季,它能挡风 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冬天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 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造成了夏天绿地里的良好小气候环境,为人们在生产、 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主要说明它在 和 方 面的功用。(3 分) 12、 “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 放出 99%。”句中“甚至”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 分) 13、结合文意,仿照注释①解释下面词语。(4 分) ①“吸水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树木在降雨时能蓄水的特征。 ②“降雨机” 。 ③“弹性水库” 。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 14-17 题。(15 分) 被遗忘的稻草 ①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冰后
丟在堤岸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 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燃不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 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 的稻草已经装得像一座山。人们预备着过几日再来将这些稻草挑回去 ②但是那块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垛稻草 却仍然堆在田埂上 ③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也抹在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 枯黄的稻草透岀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节。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 这一垛稻草就会兴奋地在微风中颤动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 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匕她有汁 浆。 ④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 田里的草也长了出来。终于盼来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一说不定人们会发现 这一垛被遗忘的稻草。人们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垫在堤上,坐下来 抽—根烟,或者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还有 垛稻草!”稻草便会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 垫坐得更舒适一些。然而人们留下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着一团稻草,走 了就再也不见踪影 ⑤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 降的霜突然而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⑥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 磨下去。一场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
丢在堤岸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 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燃不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 —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 的稻草已经装得像一座山。人们预备着过几日再来将这些稻草挑回去。 ②但是那块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垛稻草 却仍然堆在田埂上。 ③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也抹在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 枯黄的稻草透出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节。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 这一垛稻草就会兴奋地在微风中颤动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 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她有汁 浆。 ④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 田里的草也长了出来。终于盼来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说不定人们会发现 这一垛被遗忘的稻草。人们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垫在堤上,坐下来 抽一根烟,或者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还有一 垛稻草!”稻草便会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 垫坐得更舒适一些。然而人们留下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着一团稻草,走 了就再也不见踪影。 ⑤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 降的霜突然而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⑥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 磨下去。一场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
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⑦冰雪消融,堤土长出了如针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 但在那堆着稻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岀了一朵油菜花,像-只金色的喇叭,高高 地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的到来 14、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 答。(3分) 15、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16、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己种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3分) 17、读了全文后,你一定有话要说,请针对不同的对象将你的心里话说出 来。(6分) 稻草人 农人: 自己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养蚌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 意变成珍珠。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岀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待在寒冷、阴暗而 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当养蚌人告诉它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 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颗沙粒的拒绝, 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别的沙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可都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 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它的伙伴, 仍就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 九年级半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09年12月20日 1.D2.B3.“但是”改为“也”4.D 5.①人有悲欢离合②天涯共此时③愿逐月华流照君④凄怆摧心肝 6.(1)示例:品尝名著精髓提升个人素养 (2)B(3)①B②A③D④C(4)略7.①立即②依仗③书 8.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故”、“废”)9.不勤善忘
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⑦冰雪消融,堤土长出了如针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 但在那堆着稻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 地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的到来。 14、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 答。(3 分) 15、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 分) 16、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己种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3 分) 17、读了全文后,你一定有话要说,请针对不同的对象将你的心里话说出 来。(6 分) 稻草人: 。 农人: 。 自己: 。 三、写作(50 分) 阅读下面的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养蚌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 意变成珍珠。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待在寒冷、阴暗而 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当养蚌人告诉它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 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颗沙粒的拒绝, 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别的沙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可都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 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它的伙伴, 仍就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 少于 600 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 九年级半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09 年 12 月 20 日 1. D 2. B 3. “但是”改为“也”4. D 5.①人有悲欢离合②天涯共此时③愿逐月华流照君④凄怆摧心肝 6.(1)示例:品尝名著精髓 提升个人素养 (2) B (3) ① B ② A ③ D ④ C (4)略 7.① 立即 ② 依仗 ③ 书 8.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故”、“废”) 9.不勤 善忘
10.青少年时拥有“强记之力”,要珍惜这样的有利条件,勤奋学习,提高学问。 译文:我少年的时候读书,看一遍便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出现差错,于是便依仗着自己有这种本 事就放纵自己愿意和喝酒闹玩的人在一起游乐。一个月之中,看书的日子没有几天,这样即使有很强的记 忆力,经常不去学习也就荒废了 近几年来,用发愤地态度来告诫自己,后悔以前的行为:但聪明智慧己经衰竭,几乎不如十一二岁以 前,每看见一件事,一定反复推求才得到最终结果,合上书之后便迷茫混乱,经常是不再记住书中的内容 所以虽然很勤劳地读书,也在经常忘记中把学问荒废了 哎呀!使我的学业败废的,就是这两样东西啊! ①诵:记诵。②暗疏:默写。③失:差错。④负:依仗。⑤放:放任自流。⑥滑稽:巧言善辩。⑦旬 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一个月。⑧强记:记忆力很强。⑨比:近。⑩惩艾:惩戒。11殆: 大概,几平。12曩时:以往,从前。13寻绎:反复推求。14败:损害。12业:学业 11.树林蓄水抗旱(调节降水时间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 12.不能去掉。去掉后就不能准确地说明树在干旱时放出水分的客观事实,因为能放出99%水分的只 是特例,是极限值 13.②比喻树(林)具有(在天旱时)放出水分的特征。 ③比喻树林具有雨季蓄水、旱季吐水(完全根据外界形势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14.(1)人们预备将它挑回去,但忙完后,稻草仍堆在田埂上。 (2)人们歇息时突然记起它,但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3)任凭稻草由黄变白,腐烂消亡。 15.因兴奋而颤动16.表明那垛稻草虽已腐烂,却滋养了新的生命,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身价值。 17.示例:稻草:只要内心有一颗不屈的心,体内有一股不灭的火,你一定会显示你的价值 农人:很多东西不能只看它的外表,更应看重其价值。自己:是真金在哪里都会闪光 补充题:1.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 (说明稻草不肯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被遗忘。) 2.文章第六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稻草在盼望些 什么。(盼望被发现,盼望被利用,盼望实现自身价值。) 18.提示:本题目是一个典型的给材料作文,从审题立意上说,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 定作文主旨,考生作文立意须始于材料又归于材料。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往往要受多方面的限制,所选 素材要考虑与所提供的材料相似或兼容。从文体上讲,材料作文往往有明确的要求。从思维方式上说,材 料作文多为“线性思维”,由于在内容、体裁、形式上的限制严格,因此,写出来的作文趋同现象比较普遍 要写好这类作文,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1.对所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或把枝叶当主干 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材料作文,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 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订恰当的 题目后行文 2对给材料作文类型的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 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3.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尝试变换角度切入文章。如采用第一人称,以植物、动物、空气、星星等口气
10.青少年时拥有“强记之力”,要珍惜这样的有利条件,勤奋学习,提高学问。 译文:我少年的时候读书,看一遍便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出现差错,于是便依仗着自己有这种本 事就放纵自己,愿意和喝酒闹玩的人在一起游乐。一个月之中,看书的日子没有几天,这样即使有很强的记 忆力,经常不去学习也就荒废了。 近几年来,用发愤地态度来告诫自己,后悔以前的行为;但聪明智慧已经衰竭,几乎不如十一二岁以 前,每看见一件事,一定反复推求才得到最终结果,合上书之后便迷茫混乱,经常是不再记住书中的内容, 所以虽然很勤劳地读书,也在经常忘记中把学问荒废了。 哎呀!使我的学业败废的,就是这两样东西啊! ①诵:记诵。②暗疏:默写。③失:差错。④负:依仗。⑤放:放任自流。⑥滑稽:巧言善辩。⑦旬 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一个月。⑧强记:记忆力很强。⑨比:近。⑩惩艾:惩戒。11 殆: 大概,几平。12 曩时:以往,从前。13 寻绎:反复推求。14 败:损害。12 业:学业。 11. 树林 蓄水抗旱(调节降水时间或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气候 12.不能去掉。去掉后就不能准确地说明树在干旱时放出水分的客观事实,因为能放出 99%水分的只 是特例,是极限值。 13. ②比喻树(林)具有(在天旱时)放出水分的特征。 ③比喻树林具有雨季蓄水、旱季吐水(完全根据外界形势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14. (1)人们预备将它挑回去,但忙完后,稻草仍堆在田埂上。 (2)人们歇息时突然记起它,但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3)任凭稻草由黄变白,腐烂消亡。 15.因兴奋而颤动 16. 表明那垛稻草虽已腐烂,却滋养了新的生命,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身价值。 17.示例:稻草:只要内心有一颗不屈的心,体内有一股不灭的火,你一定会显示你的价值。 农人:很多东西不能只看它的外表,更应看重其价值。 自己:是真金在哪里都会闪光。 补充题:1.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 (说明稻草不肯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被遗忘。) 2.文章第六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稻草在盼望些 什么。(盼望被发现,盼望被利用,盼望实现自身价值。) 18.提示:本题目是一个典型的给材料作文,从审题立意上说,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 定作文主旨,考生作文立意须始于材料又归于材料。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往往要受多方面的限制,所选 素材要考虑与所提供的材料相似或兼容。从文体上讲,材料作文往往有明确的要求。从思维方式上说,材 料作文多为“线性思维”,由于在内容、体裁、形式上的限制严格,因此,写出来的作文趋同现象比较普遍。 要写好这类作文,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1.对所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或把枝叶当主干、 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材料作文,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 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订恰当的 题目后行文。 2.对给材料作文类型的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 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3.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尝试变换角度切入文章。如采用第一人称,以植物、动物、空气、星星等口气 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