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供gor 供不应求 供认不讳供养父母仅供参考 B相 XIang 相机行事相敬如宾相貌堂堂伯乐相马 C载 载歌载舞 满载而归怨声载道千载难逢 D强 强人所难 强颜欢笑强词夺理强不知以为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机杼如梗在喉毁家纾难涣然冰释 B陷井满腹经纶明火执仗琳琅满目 C蛰居莫衷一是独辟蹊径洞鉴古今 D寒喧常备不懈迷天大谎轻歌曼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首相小泉纯一朗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只会损害日本自身的形象,使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更 难赢得亚洲人民的 ②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各种力量把外国军队 出伊拉克的目标不会改变 历史学家对吴三桂降清的动机是否为了“红颜”这一事实有争议,但雄关被出卖而不 攻自破却是事实,也是教训 A、信任驱逐尽管/还 B、信任驱赶即使/也 C、信赖驱赶尽管/还 D、信赖驱逐即使/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使得伊拉克穷兵黩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手还手之力 B、为了救活这家瀕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C、董事长,不是我们叫穷,也不是不把钱借给你,我们公司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D、你别以为我在贬低丈夫,他对艺术啊,那是擀面杖吹火一—一窍不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好在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 我想, 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B、小说除了人物、环境(社会生活关系)之外,还有结构问题。小说结构是作家剪裁生活 和组织篇章的总框架 C、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 本”。如果有人模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 D、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 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1 2010 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 09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供 gōng 供.不应求 供.认不讳 供.养父母 仅供.参考 B 相 xiàng 相.机行事 相.敬如宾 相.貌堂堂 伯乐相.马 C 载 zài 载.歌载舞 满载.而归 怨声载.道 千载.难逢 D 强 qiăng 强.人所难 强.颜欢笑 强.词夺理 强.不知以为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机杼 如梗在喉 毁家纾难 涣然冰释 B 陷井 满腹经纶 明火执仗 琳琅满目 C 蛰居 莫衷一是 独辟蹊径 洞鉴古今 D 寒喧 常备不懈 迷天大谎 轻歌曼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首相小泉纯一朗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只会损害日本自身的形象,使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更 难赢得亚洲人民的 。 ②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各种力量把外国军队 出伊拉克的目标不会改变。 ③ 历史学家对吴三桂降清的动机是否为了“红颜”这一事实 有争议,但雄关被出卖而不 攻自破却是事实,也是教训。 A、信任 驱逐 尽管/还 B、信任 驱赶 即使/也 C、信赖 驱赶 尽管/还 D、信赖 驱逐 即使/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使得伊拉克穷兵黩武 ....,只有招架之功,而无手还手之力。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 C、董事长,不是我们叫穷,也不是不把钱借给你,我们公司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 D、你别以为我在贬低丈夫,他对艺术啊,那是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 4 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 27 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 40 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好在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 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B、 小说除了人物、环境(社会生活关系)之外,还有结构问题。小说结构是作家剪裁生活 和组织篇章的总框架。 C、 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 本”。如果有人模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 D、 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 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黄河一一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 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 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世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 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 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 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业建立 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 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 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 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 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 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 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 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 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7、本文第一段画线语句说明了黄河的几个特点,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B、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说明黄河流域广大 D、说明黄河气势雄伟 8、对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概括全面的一项是() A、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 B、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 C、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D、种植种类繁多,食物丰富 9、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 B、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 C、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 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 10、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第四段中“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B、本文第三段开头的“相传”二字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所述内容不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 本文第四段开头中的“之一”二字也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惟一的。 C、从本文内容看,“仰韶文化”的特点是农业经济发达,粮食丰足,建筑技术先进,手工艺水平达 到相当高的程度,文明程度较高。 D、本文作者多处用“摇篮”来比喻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2
2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 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 入浩瀚的大海,全长 5464 公里,流域面积 75 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世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 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 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 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业建立 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 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 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 5000 年前即新石器 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 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 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 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 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 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7、本文第一段画线语句说明了黄河的几个特点,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B、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说明黄河流域广大 D、说明黄河气势雄伟 8、对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概括全面的一项是 ( ) A、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 B、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 C、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D、种植种类繁多,食物丰富 9、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 B、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 C、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 D、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 10、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第四段中“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B、本文第三段开头的“相传”二字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所述内容不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 本文第四段开头中的“之一”二字也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惟一的。 C、从本文内容看,“仰韶文化”的特点是农业经济发达,粮食丰足,建筑技术先进,手工艺水平达 到相当高的程度,文明程度较高。 D、本文作者多处用“摇篮”来比喻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11-14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 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 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孤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 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 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 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 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 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 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 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入乎。”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 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 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 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注]①伊吾,西域地名。②鄯(shdn)善,西域国名。③掾(yudn),古代属官的通称。 1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更:更加 B.今虏使到裁数日裁:通“才” C.骸骨长为豺狼食矣长:永远 D.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示:给……看 12.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匈奴使来数日 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 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 A.两个“使”字相同,两个“独”字也相同 B.两个“使”字相同,两个“独”字不同 C.两个“使”字不同,两个“独”字相同 D.两个“使”字不同,两个“独”字也不同 13.以下各句中,都能用来反衬班超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①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②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③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 ④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⑤虏众惊乱。 ⑥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 A①②⑥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⑤⑥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胆识过人,及时洞悉鄯善暗通匈奴,并断然率众连夜奔袭,全歼匈奴使者,迫使鄯善国与汉朝 结为友好 B.班超见微知著,妙用奇计,夜歼匈奴使者,宣示了汉朝的国威和恩德,使鄯善王情愿归属汉朝。 C.班超知人善行,精心谋划,率属官和吏兵,火烧虏营,斩杀虏使,维护了汉朝的国威,使鄯善王同 意接纳班超的儿子为人质 D.班超身处绝境,临危不惧,率领全体官兵,计歼匈奴使者,完成了沟通汉朝和西域 第Ⅱ卷 四、21分 1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3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 11—14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①,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 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②,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 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孤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 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 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 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 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 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 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 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入乎。”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 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 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③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 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注]①伊吾,西域地名。②鄯(shàn)善,西域国名。③掾(yuàn),古代属官的通称。 1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更:更加 B.今虏使到裁.数日 裁:通“才” C.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长:永远 D.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 示:给……看 12.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匈奴使.来数日 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 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 A.两个“使”字相同,两个“独”字也相同 B.两个“使”字相同,两个“独”字不同 C.两个“使”字不同,两个“独”字相同 D.两个“使”字不同,两个“独”字也不同 13.以下各句中,都能用来反衬班超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 ①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②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③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 ④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⑤虏众惊乱。 ⑥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 A.①②⑥ B. 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①⑤⑥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班超胆识过人,及时洞悉鄯善暗通匈奴,并断然率众连夜奔袭,全歼匈奴使者,迫使鄯善国与汉朝 结为友好。 B.班超见微知著,妙用奇计,夜歼匈奴使者,宣示了汉朝的国威和恩德,使鄯善王情愿归属汉朝。 C.班超知人善行,精心谋划,率属官和吏兵,火烧虏营,斩杀虏使,维护了汉朝的国威,使鄯善王同 意接纳班超的儿子为人质。 D.班超身处绝境,临危不惧,率领全体官兵,计歼匈奴使者,完成了沟通汉朝和西域 第Ⅱ卷 四、21 分 1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3分) (2)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3分) 译文 (3)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7、名句默写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有 ②、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祈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 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 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 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 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 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 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 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己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 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 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 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 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
4 (1)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17、名句默写: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 又 有 , 。 ②、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 ; ③、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 祈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 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 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 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 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 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 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 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 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 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 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 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
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 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 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一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 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 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 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一—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 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 东西的渴求一一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8.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4分) 19.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 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 20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 过心头”?(4分) 21.试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及表现手法(15分) 六、作文 22、60分 在高一某班一次以“给班工作管理提提意见”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甲说:“我们已是高中生了。希望
5 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 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 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 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 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 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 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 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 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8. 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4 分) 19.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 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4 分) 20 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 过心头”?(4 分) 21.试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及表现手法(15 分) 六、作文 22、60 分 在高一某班一次以“给班工作管理提提意见”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甲说:“我们已是高中生了。希望
老师不要把我们管得太紧,要让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同学乙说:“尊敬的班主任和各位老师,别 看我们已是高中生了,其实还都是孩子,大都在家里被看得很娇,自学、自理能力不强,往往管不住自己。 希望老师多管管我们,让我们有个安静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利茁壮成长。”同学丙说:“”我认为 我们每个学生应加强自觉性,各人管住各人:然后干部同学起好领头的作用;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当然应加 强管理,和我们打成一片,争创优秀班级 你认为上述哪种意见更现实?请以“班级管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 参考答案09 1、D 2、C(A梗-鲠B井-阱D喧-暄迷-弥 3、A(信赖:信任并依靠,在句中不符合语境。“驱逐”的范围、对象侧重针对边界、入侵者而言。“尽 管”表示已然,“即使”表示假设) M放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对。“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了想要掩饰的内容,不符合语 D(“穷兵黩武”意为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在句中不符合语境。“处心积虑”是贬义词, 境) 5、答案C A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B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停止”与“资格”搭配不当 可将“停止”改为“取消”。D缺少主语,主语被状语掩盖了,将“对”删去 6、D(“文学”至“杂技”之间的逗号应为顿号) 7、B “摇篮”一说在本段没有出现 8、C 概括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文中是从两个方面来说。 扣住“中”字来理解 10、A A项中的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说法错误。从本文看,“仰韶文化”的例子 是为了说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1.A[解析]“更”,变。 12.B[解析]两个“使”都作名词,使者:第一个“独”,只;第二个“独”,独自。 13.D[解析]注意反衬 14.B[解析]A未迫使鄯善国与汉朝结为友好:C从事郭恂未参加夜袭:鄯善王的儿子做人质:D“绝境” 是边远地区,“全体官兵”与事实不符;鄯善至归汉不代表西域和汉朝沟通 1)召集自己带来的官吏士兵一共三十六人,同他们一起喝 解析]“会”,召集,集合;“与(之)共饮”,省略代词“他们” (2)从事是个只懂文墨的平庸官吏,知道了我们的打算,必定害怕而使计谋泄露 [解析]“从事文俗吏”中“从事”是名词,此句为判断句:;“谋”,使动用法 (3)匈奴的使者来了多天,现在在哪里呢? 解析]今安在乎?此句是宾语前置句,“安”,哪里 16、答、(1)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2)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 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17、略
6 老师不要把我们管得太紧,要让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同学乙说:“尊敬的班主任和各位老师,别 看我们已是高中生了,其实还都是孩子,大都在家里被看得很娇,自学、自理能力不强,往往管不住自己。 希望老师多管管我们,让我们有个安静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利茁壮成长。”同学丙说:“”我认为 我们每个学生应加强自觉性,各人管住各人;然后干部同学起好领头的作用;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当然应加 强管理,和我们打成一片,争创优秀班级。 你认为上述哪种意见更现实?请以“班级管理”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 自拟。 参考答案 09 1、 D 2、 C(A 梗-鲠 B 井-阱 D 喧-暄 迷-弥 3、 A(信赖:信任并依靠,在句中不符合语境。“驱逐”的范围、对象侧重针对边界、入侵者而言。“尽 管”表示已然,“即使”表示假设) 4、 D(“穷兵黩武”意为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在句中不符合语境。“处心积虑”是贬义词, 放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对。“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了想要掩饰的内容,不符合语 境) 5、 答案 C A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B 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停止”与“资格”搭配不当, 可将“停止”改为“取消”。 D 缺少主语,主语被状语掩盖了,将“对”删去。 6、 D(“文学”至“杂技”之间的逗号应为顿号) 7、B “摇篮”一说在本段没有出现。 8、C 概括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文中是从两个方面来说。 9、D 扣住“中”字来理解。 10、A A 项中的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说法错误。从本文看,“仰韶文化”的例子 是为了说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1.A [解析] “更”,变。 12.B [解析]两个“使”都作名词,使者;第一个“独”,只;第二个“独”,独自。 13.D [解析]注意反衬 14.B [解析]A 未迫使鄯善国与汉朝结为友好;C 从事郭恂未参加夜袭;鄯善王的儿子做人质;D“绝境” 是边远地区,“全体官兵”与事实不符;鄯善至归汉不代表西域和汉朝沟通。 15. (1)召集自己带来的官吏士兵一共三十六人,同他们一起喝。 [解析] “会”,召集,集合;“与(之)共饮”,省略代词“他们”。 (2)从事是个只懂文墨的平庸官吏,知道了我们的打算,必定害怕而使计谋泄露 [解析] “从事文俗吏”中“从事”是名词,此句为判断句;“谋”,使动用法 (3)匈奴的使者来了多天,现在在哪里呢? [解析]今安在乎?此句是宾语前置句,“安”,哪里。 16、答、(1)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 的孤寂 。(2)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 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17、略
18、(4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场景中,特定的景物使作者产生由鹰及人及民族的联想,使 作者产生内心的震撼,这震撼不仅仅是对于鹰,更是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鹰一般的爆发的力量和奋飞冲 天的豪迈气概的深刻感受。(关键词:场景、象征、中华民族、联想、震撼或爆发,每个关键词1分,语 句不通顺,扣1-2分) 19.(4分)从文中可以看出,“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它展翅,只不过是为了“站稳”,它的目 光“冷漠”,是缺乏“鹰”的情感;而“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茫然”表明它从未曾飞翔,不知所 措;“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它还有着祖先的血脉,仍然有着对蓝天的向往。作者要表明的是:不要人为 地制造能力退化,而要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关键词语:人工孵化、情感、未曾飞翔、向往、高飞的 灵魂永不沉沦。最后一个词语是关键,2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苍白、强烈、冷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一方面,愚昧(无知)竟然会使人变得如此残忍 另一方面,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却无法还击。 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关键词:愚昧、残忍、怨愤:奋飞者、同情,意 思对即可,其中“怨愤”“同情”是关键,各1分)
7 18、 (4 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场景中,特定的景物使作者产生由鹰及人及民族的联想,使 作者产生内心的震撼,这震撼不仅仅是对于鹰,更是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鹰一般的爆发的力量和奋飞冲 天的豪迈气概的深刻感受。(关键词:场景、象征、中华民族、联想、震撼或爆发,每个关键词 1 分,语 句不通顺,扣 1—2 分) 19. (4 分)从文中可以看出,“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它展翅,只不过是为了“站稳”,它的目 光“冷漠”,是缺乏“鹰”的情感;而“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茫然”表明它从未曾飞翔,不知所 措;“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它还有着祖先的血脉,仍然有着对蓝天的向往。作者要表明的是:不要人为 地制造能力退化,而要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关键词语:人工孵化、情感、未曾飞翔、向往、高飞的 灵魂永不沉沦。最后一个词语是关键,2 分,意思对即可) 20. (4 分)苍白、强烈、冷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一方面,愚昧(无知)竟然会使人变得如此残忍; 另一方面,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却无法还击。 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关键词:愚昧、残忍、怨愤;奋飞者、同情,意 思对即可,其中“怨愤”“同情”是关键,各 1 分)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