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问题的实验研究》课程教学资料(教学实验)第2组_自选实验_制皂工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2,文件大小:34.78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制皂工艺 1.实验化学方程式 (C17H35C00)3C3H5+3Na0H=(加热)3C17H35C00Na+C3H5(0H)3 2.实验原理: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 理论过程: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不同商品形 式的肥皂。 皂化:油脂与碱进行皂化反应。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 盐析:在皂料中,加食盐或饱和食盐水,使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浓度称 为盐析极限浓度。经盐析后,上层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层为带盐的甘油水。 成型:皂基冷凝成大块皂板,然后切断成皂坯,经打印、干燥成洗衣皂、香皂等产品。 3.实验过程 1、实验器材:烧杯、移液管、玻璃棒、电炉、石棉网、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剪刀、 牛角勺。 2、实验试药:植物油、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定性滤纸、香 精/色素。 3、实验步骤: A、在100ml烧杯中加入6g植物油、5ml乙醇和10ml40%氢氧化钠溶液。 B、在搅拌下,给烧杯中的液体微微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 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直到混合物变稠。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ml, 以备添加。 C、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滴为止。 D、把盛有混合物的烧杯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加入1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E、向其中加入1-2滴香料,用定性滤纸滤出固态物质,弃去含有甘油的溶液,把固态物 质挤干,并把它压制成型,晾干,即制成肥皂。 4.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试剂的使用目的 1、油脂不易溶于碱水,需加入乙醇。 2、加热用小火或热水浴。 3、皂化反应时,保持混合液体积不变,不能让烧杯里混合液蒸干或溅到外 4、加入甘油以及白糖可以使肥皂变透明 5.实验结果 我们小组共进行两次试验。 第一次实验差不多可以算是以失败告终的,由于不明原因,我们把实验的皂基倒在大烧杯里, 实验结束时实际得到的肥皂量少,而且做的形状也散架掉了。 第二次实验相比第一次实验是完全的成功。做出来了四块形状也极其好看的肥皂

制皂工艺 1.实验化学方程式 (C17H35COO)3C3H5 + 3NaOH =(加热)3C17H35COONa+C3H5(OH)3 2.实验原理: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 理论过程: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不同商品形 式的肥皂。 皂化:油脂与碱进行皂化反应。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 盐析:在皂料中,加食盐或饱和食盐水,使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浓度称 为盐析极限浓度。经盐析后,上层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层为带盐的甘油水。 成型:皂基冷凝成大块皂板,然后切断成皂坯,经打印、干燥成洗衣皂、香皂等产品。 3.实验过程 1、实验器材:烧杯、移液管、玻璃棒、电炉、石棉网、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剪刀、 牛角勺。 2、实验试药:植物油、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定性滤纸、香 精/色素。 3、实验步骤: A、在 100 ml 烧杯中加入 6g 植物油、5ml 乙醇和 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 B、在搅拌下,给烧杯中的液体微微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 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直到混合物变稠。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ml, 以备添加。 C、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滴为止。 D、把盛有混合物的烧杯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加入 150ml 氯化钠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E、向其中加入 1-2 滴香料,用定性滤纸滤出固态物质,弃去含有甘油的溶液,把固态物 质挤干,并把它压制成型,晾干,即制成肥皂。 4.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试剂的使用目的 1、油脂不易溶于碱水,需加入乙醇。 2、加热用小火或热水浴。 3、皂化反应时,保持混合液体积不变,不能让烧杯里混合液蒸干或溅到外 4、加入甘油以及白糖可以使肥皂变透明 5.实验结果 我们小组共进行两次试验。 第一次实验差不多可以算是以失败告终的,由于不明原因,我们把实验的皂基倒在大烧杯里, 实验结束时实际得到的肥皂量少,而且做的形状也散架掉了。 第二次实验相比第一次实验是完全的成功。做出来了四块形状也极其好看的肥皂

6.实验总结以及分析 第一次失败的总结:此次反应的原理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可是我们由于开 始就加了柠檬(柠檬是为了有柠檬香气)导致酸碱中和,使得碱减少,产生的肥皂和甘油大 大的减少。 第二次实验的不足:反应完全后,不能很好的收集全部的在大烧杯中凝固的肥皂。 罪魁祸首:柠檬酸

6.实验总结以及分析 第一次失败的总结:此次反应的原理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可是我们由于开 始就加了柠檬(柠檬是为了有柠檬香气)导致酸碱中和,使得碱减少,产生的肥皂和甘油大 大的减少。 第二次实验的不足:反应完全后,不能很好的收集全部的在大烧杯中凝固的肥皂。 罪魁祸首:柠檬酸

二碘钟反应 碘钟反应是一种化学振荡反应,其体现了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它于1886年被瑞士化学家Hans Heinrich Landolt发现。在碘钟反应中,两种(或三种)无色的液体被混合在一起,并在 几秒钟后变成靛蓝色。碘酸根被硫代硫酸钠还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反应,常常被用来作为说 明反应速率的实验典范。如事先同时加入少量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和淀粉指示剂,则产生的 碘便很快被还原为碘离子,直到S2032一消耗完,游离碘遇上淀粉即显示蓝色。从反应开始 到蓝色出现所经历的时间,即可作为反应初速的计量。由于这一反应能自身显示反应进程, 故常称为“碘钟”反应。 实验药品 29%过氧化氢溶液97ml、丙二酸固体3.9g、硫酸锰固体0.76g、可溶性淀粉0.075g、碘酸钾 固体10.75g、1mol/L硫酸20ml

二 碘钟反应 碘钟反应是一种化学振荡反应,其体现了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它于 1886 年被瑞士化学家 Hans Heinrich Landolt 发现。在碘钟反应中,两种(或三种)无色的液体被混合在一起,并在 几秒钟后变成靛蓝色。碘酸根被硫代硫酸钠还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反应,常常被用来作为说 明反应速率的实验典范。如事先同时加入少量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和淀粉指示剂,则产生的 碘便很快被还原为碘离子,直到 S2O32-消耗完,游离碘遇上淀粉即显示蓝色。从反应开始 到蓝色出现所经历的时间,即可作为反应初速的计量。由于这一反应能自身显示反应进程, 故常称为“碘钟”反应。 实验药品 29%过氧化氢溶液 97ml、丙二酸固体 3.9g、硫酸锰固体 0.76g、可溶性淀粉 0.075g、碘酸钾 固体 10.75g、1mol/L 硫酸 20ml

m00/

实验步骤 配置甲溶液:量取97mL29%的过氧化氢溶液,转移入250ml容量瓶里,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 得3.6mol/L过氧化氢溶液。 配置乙溶液:分别称取3.9g丙二酸和0.76g硫酸锰,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另称取0.075g 可溶性淀粉,溶于50mL左右沸水中。把三者转移入250ml容量瓶里,稀释到刻度,得到含 0.15mol/L丙二酸、0.02mol/L硫酸锰、和0.03%淀粉的混合溶液。 配置丙溶液:称取10.75g碘酸钾溶于适量热水中,再加入20mL1mo1/L硫酸溶液酸化。转移 入250mL容量瓶里,稀释到刻度,得到0.2mol/L碘酸钾和0.08mo1/L硫酸的混合溶液。 将甲、乙、丙三组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在锥形瓶中,这混合溶液分别含过氧化氢1.2mol/L、 丙二酸0.05mol/L、硫酸锰0.0067mo1/L、碘酸钾0.067mol/L、淀粉0.01%。混合后,反应 液由无色变为蓝紫色,几秒后褪为无色,接着又称琥珀色变逐渐加深,蓝紫色又反复出现, 几秒后又消失,这样周而复始地呈周期性变化。这种振荡反应,又叫“碘钟反应”。振荡周 期约为8秒,反复振荡能持续10多分钟

实验步骤 配置甲溶液:量取 97mL29%的过氧化氢溶液,转移入 250mL 容量瓶里,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 得 3.6mol/L 过氧化氢溶液。 配置乙溶液:分别称取 3.9g 丙二酸和 0.76g 硫酸锰,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另称取 0.075g 可溶性淀粉,溶于 50mL 左右沸水中。把三者转移入 250mL 容量瓶里,稀释到刻度,得到含 0.15mol/L 丙二酸、0.02mol/L 硫酸锰、和 0.03%淀粉的混合溶液。 配置丙溶液:称取 10.75g 碘酸钾溶于适量热水中,再加入 20mL1mol/L 硫酸溶液酸化。转移 入 250mL 容量瓶里,稀释到刻度,得到 0.2mol/L 碘酸钾和 0.08mol/L 硫酸的混合溶液。 将甲、乙、丙三组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在锥形瓶中,这混合溶液分别含过氧化氢 1.2mol/L、 丙二酸 0.05mol/L、硫酸锰 0.0067mol/L、碘酸钾 0.067mol/L、淀粉 0.01%。混合后,反应 液由无色变为蓝紫色,几秒后褪为无色,接着又称琥珀色变逐渐加深,蓝紫色又反复出现, 几秒后又消失,这样周而复始地呈周期性变化。这种振荡反应,又叫“碘钟反应”。振荡周 期约为 8 秒,反复振荡能持续 10 多分钟

注意事项 碘钟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丙溶液会随室温降低,碘酸钾以晶体析出,微热又溶解。甲溶液不宜放置太久,否则过氧化 氢分解失效而导致实验失败。 不可随意更改药品用量。 化学反应 过氧化氢型碘钟 向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碘化钾、硫代硫酸钠和淀粉的混合溶液。此时在体系中存 在两个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H02(aq)+3I(aq)+2H→I3+2H20 I;(aq)+2S20,(aq)-3I (aq)+S 0(aq) 碘酸盐型碘钟 向用硫酸酸化的碘酸盐中加入亚硫酸氢钠(以及少量淀粉溶液),此时体系中出现如下反应: I0(aq)+3Hs0(aq)→I厂(aq)+3Hs0,(aq) 然后过量的碘酸根离子与碘离子发生归中反应: I0(aq)+5I(aq)+6H(aq)→3I2+3H0(1) 接着亚硫酸氢钠将生成的碘还原: I2 (aq)+HSO (aq)+H20 (1)-2I (aq)+HSO,(aq)+2H (aq) 过硫酸盐型碘钟 通过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铵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加入硫代硫酸钠可以将碘单质 还原回碘离子。化学方程式如下: 21(ag)+S20(aq)-I2 (aq)+2S0,>(aq) I2 (aq)+2S20(aq)-2I-(aq)+S0(aq) 氯酸盐型碘钟 将卢戈氏碘液、氯酸钠和高氯酸混合,化学方程式如下: I-T+12[1] C10+T+2F→HI0+HC102

注意事项 碘钟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丙溶液会随室温降低,碘酸钾以晶体析出,微热又溶解。甲溶液不宜放置太久,否则过氧化 氢分解失效而导致实验失败。 不可随意更改药品用量。 化学反应 过氧化氢型碘钟 向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碘化钾、硫代硫酸钠和淀粉的混合溶液。此时在体系中存 在两个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H2O2(aq)+3I -(aq)+2H +→ I3 -+2H2O I3 -(aq)+2S2O3 2-(aq) → 3I -(aq)+S4O6 2-(aq) 碘酸盐型碘钟 向用硫酸酸化的碘酸盐中加入亚硫酸氢钠(以及少量淀粉溶液),此时体系中出现如下反应: IO3 -(aq) + 3HSO3 - (aq) → I -(aq) + 3HSO4 -(aq) 然后过量的碘酸根离子与碘离子发生归中反应: IO3 -(aq) + 5I - (aq) + 6H + (aq) → 3I2 + 3H2O (l) 接着亚硫酸氢钠将生成的碘还原: I2 (aq) + HSO3 - (aq) + H2O (l) → 2I - (aq) + HSO4 -(aq) + 2H + (aq) 过硫酸盐型碘钟 通过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铵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加入硫代硫酸钠可以将碘单质 还原回碘离子。化学方程式如下: 2I -(aq) + S2O8 2-(aq) → I2 (aq)+ 2SO4 2-(aq) I2 (aq) + 2S2O3 2-(aq) → 2I-(aq) + S4O6 2-(aq) 氯酸盐型碘钟 将卢戈氏碘液、氯酸钠和高氯酸混合,化学方程式如下: I3 -→ I - + I2[l] ClO3 - + I - + 2H + → HIO +HClO2

C10+HI0+H→HⅢ02+HC102 C1033+HI02→I0+HC102

ClO3- + HIO + H+ → HIO2 + HClO2 ClO33- + HIO2 → IO3- + HClO2

水中花园实验报告 负责人:陈凯文 实验人员:陈凯文次仁白珍孙佳雯王逸林张博钧(首字母排序) 本实验通过金属盐与硅酸钠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金属硅酸盐胶体,在固体、 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原因,水不断渗入膜内,胀破半透膜使 盐又与硅酸钠接触,生成新的胶状金属硅酸盐。反复渗透,硅酸盐生成芽状或树 枝状,从而产生水中花园的现象。 实验目的 1.了解大多数硅酸盐难溶于水。 2.熟悉化学基本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水中花园”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实验试剂与仪器 1.沙子,水玻璃稀溶液(20%),CuS04固体,Co(NO3)2固体,Zn(NO3)2固体, Ni(No3)2固体,Mn(N03)2固体,CaNO3)2固体。 2.烧杯,试管,玻璃棒,水槽等。 实验步骤 在水槽或大玻璃容器的底部铺一层约1cm厚的洗净的细沙,再放置一些洗净 的像假山的石头等,向容器中加入约15%Na2Si03溶液(或市售水玻璃),溶液约 为5~10cm深,静置。用镊子把直径3~5mm的下列盐的晶体投入Na2Si03溶液 里(放在槽底细砂上不同位置处):硫酸铜、硫酸锰、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铁、 硫酸镍等。一会后可以看到投入的盐的晶体逐渐生出蓝白色、肉色、紫红色、白 色、黄色、绿色的芽状、树状的“花草”。 实验原理 金属盐固体加入硅酸钠溶液后,它们就开始缓慢地和硅酸钠反应生成各种不 同颜色的硅酸盐胶体(大多数硅酸盐难溶于水),例如: CuS04+Na2Si03=CuSi034+Na2S04 MnS04+Na2Si03=MnSi03+Na2S04 CoC12+Na2Si03=CoSi03+2NaCl 生成的硅酸盐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水不断 渗入膜内,胀破半透膜使盐又与硅酸钠接触,生成新的胶状金属硅酸盐。反复渗 透,硅酸盐生成芽状或树枝状。 实验四食醋中醋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读出中和掉每份醋所用的NaOH量,算出食醋中的醋含量. 实验中用的氢氧化钠吸潮吸二氧化碳严重,故先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标定

水中花园实验报告 负责人:陈凯文 实验人员:陈凯文 次仁白珍 孙佳雯 王逸林 张博钧(首字母排序) 本实验通过金属盐与硅酸钠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金属硅酸盐胶体,在固体、 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原因,水不断渗入膜内,胀破半透膜使 盐又与硅酸钠接触,生成新的胶状金属硅酸盐。反复渗透,硅酸盐生成芽状或树 枝状,从而产生水中花园的现象。 实验目的 1.了解大多数硅酸盐难溶于水。 2.熟悉化学基本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水中花园”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实验试剂与仪器 1.沙子,水玻璃稀溶液(20%),CuSO4 固体,Co(NO3)2 固体,Zn(NO3)2 固体, Ni(NO3)2 固体,Mn(NO3)2 固体,Ca(NO3)2 固体。 2.烧杯,试管,玻璃棒,水槽等。 实验步骤 在水槽或大玻璃容器的底部铺一层约 1cm 厚的洗净的细沙,再放置一些洗净 的像假山的石头等,向容器中加入约 15%Na2SiO3 溶液(或市售水玻璃),溶液约 为 5~10cm 深,静置。用镊子把直径 3~5mm 的下列盐的晶体投入 Na2SiO3 溶液 里(放在槽底细砂上不同位置处):硫酸铜、硫酸锰、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铁、 硫酸镍等。一会后可以看到投入的盐的晶体逐渐生出蓝白色、肉色、紫红色、白 色、黄色、绿色的芽状、树状的“花草”。 实验原理 金属盐固体加入硅酸钠溶液后,它们就开始缓慢地和硅酸钠反应生成各种不 同颜色的硅酸盐胶体(大多数硅酸盐难溶于水),例如: CuSO4+Na2SiO3=CuSiO3↓+Na2SO4 MnSO4+Na2SiO3=MnSiO3↓+Na2SO4 CoCl2+Na2SiO3=CoSiO3↓+2NaCl 生成的硅酸盐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水不断 渗入膜内,胀破半透膜使盐又与硅酸钠接触,生成新的胶状金属硅酸盐。反复渗 透,硅酸盐生成芽状或树枝状。 实验四 食醋中醋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读出中和掉每份醋所用的 NaOH 量,算出食醋中的醋含量. 实验中用的氢氧化钠吸潮吸二氧化碳严重,故先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标定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