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0.5 说明:1、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分别填 在答题卡、机读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和机读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语言文字运用(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珀u)猿猱(nio)石栈(jian)飞湍(tuan) B、幽咽(yan)乍破(zha)商贾(ji)荻花(di) C、孝悌(di)跬步(kui)谄媚(xian)膏腴(yu) D、濒临(bin)剽悍(piao)累赘(l∈i)纤细(xi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 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 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向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 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提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
1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0.5 说明:1、本试卷共 8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分别填 写 在答题卡、机读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和机读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猿猱.(náo)石栈.(jiàn)飞湍.(tuān) B、幽咽.(yàn)乍.破(zhà)商贾.(jiǎ)荻.花(dí) C、孝悌.(dì)跬.步(kuǐ)谄.媚(xiàn)膏腴.(yú) D、濒.临(bīn)剽.悍(piāo)累.赘(léi)纤.细(x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 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 ....,变废为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 然颐指气使 ....,盛气凌人。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向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 子成了炙手可热 ....的商品。 D、提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使在场的专家
也惊叹不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银行18日公布一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腐败官员转 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 B、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 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C、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 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D、中国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都是接受了西方语言学文学的影响,在长期实 践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髙,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 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 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 重 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6分) Ⅰ、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5小题的选择,第9小题(2)之②的翻译,第10小题 的解释。(共10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 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孑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 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 也惊叹不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世界银行 18 日公布一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腐败官员转 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 B、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 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C、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 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D、中国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都是接受了西方语言学文学的影响,在长期实 践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 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 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 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二、古诗文阅读(共 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26 分) Ⅰ、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5 小题的选择,第 9 小题(2)之②的翻译,第 10 小题 的解释。(共 10 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 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 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D、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苛政猛于虎也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Il、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小题。(16分)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 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 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 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枝郡:指诸侯国支系亲属 拥有的封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 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 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囱,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 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 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 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 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 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 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杜忠臣之口。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教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 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错常数请间言事 数:多次 B、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 C、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辩得幸太子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 C、削其地,收其枝郡 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D、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 C、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D、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苛政猛于.虎也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Ⅱ、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9 小题。(16 分)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 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 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 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枝郡:指诸侯国支系亲属 拥有的封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 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 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 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 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 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 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 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 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杜忠臣之口。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 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错常数.请间言事 数:多次 B、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 C、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以.其辩得幸太子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 C、削其.地,收其枝郡 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D、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 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 当时许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 位后,采纳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张。 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 意孤行,晁父因伤心而自杀。 D、当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 果后,汉景帝同意邓公的看法 9、断句与翻译。(共10分) (1)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 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3分)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分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如有词类活用情况,请指明。(共4小题,每小题1 分,共4分) 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在首联和颔联中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三)1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只计前3题。每小 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1)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雨霖铃》) (3)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
4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 当时许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 位后,采纳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张。 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一 意孤行,晁父因伤心而自杀。 D、当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 果后,汉景帝同意邓公的看法。 9、断句与翻译。(共 10 分) (1)用“ / ”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太 史 公 曰 晁 错 为 家 令 时 数 言 事 不 用 后 擅 权 多 所 变 更 诸 侯 发 难 不 急 匡 救 欲 报 私 仇 反 以 亡 躯 。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3 分)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 分)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如有词类活用情况,请指明。(共 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二)11、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 6 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在首联和颔联中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答: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答: (三)1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只计前 3 题。每小 题 2 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1)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雨霖铃》) (3)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
(5)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3分)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郭国昌) ①古人云:“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 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 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 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 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 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只要翻开郭沫若、闻 多、徐志摩、冯至、戴望舒、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 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 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 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 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 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 歌的情绪蕴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 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 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 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 绪的宣泄。 ③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 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 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 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 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像郭沫 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 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 ④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诗歌创作 中的审美超越也是一个语言的选择过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 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日常口语成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 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口语。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 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 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托尔斯泰 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 什么语言写什么。”当我们的诗人也知道这样做的时候,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也就不 会成为一个广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了
5 (5)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 三、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13 分)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郭国昌) ①古人云:“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 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 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 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 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 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只要翻开郭沫若、闻一 多、徐志摩、冯至、戴望舒、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 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 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 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 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 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 歌的情绪蕴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 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 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 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 绪的宣泄。 ③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 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 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 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 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像郭沫 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 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 ④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诗歌创作 中的审美超越也是一个语言的选择过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 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日常口语成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 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口语。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 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 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托尔斯泰 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 什么语言写什么。”当我们的诗人也知道这样做的时候,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也就不 会成为一个广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了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对一项得2分,全对得5分, 多选、错选不得分。 A、“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在当今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的,虽然有人对现代汉诗抱有质疑的态度。 B、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人只要与普通大众在一起生活,获得的就会是真诚 的诗歌情绪,而不是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 C、真正的诗人,其诗歌的情感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生活,来自对普通大众人生的 真正体验。 D、现代汉诗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需要的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感情,否则,是 无法创作出诗歌作品的。 E、口语化是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但进入诗歌的日常口语必须经过诗 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 14、在第①和第③自然段的论述中,分别举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为例, 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15、为什么说“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4分) 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蓝窗帘(王哲) 扇四翼紧闭的小窗,被一袭绿色的印有大芭蕉树图案的窗帘笼着,那窗,便 有了一幅雨打芭蕉的南国意境。 她站在窗下,醉在这意境中,心,不知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还是脱出到渺远 的神往里,竟飘飘悠悠地升忽。两眼被升忽弄得涩涩的,涩出几分凝滞。 她在这儿住了四年,又离开了四年。八年了,一个女人,能从记忆中搜索出几 个八年?她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儿,也许就因了那场变故。其实,有了这场变故 她更不该来。小窗内,曾有她那么多青春的梦幻,就是这场变故,把那些美的、甜 的梦幻,包括她的青春一古脑儿全葬了。可她,还是来了,来到这四翼紧闭的小窗 前,像要找回那场变故使她丢失的一切。 小窗还在,却到底没有了当年的痕迹。 当年,她20岁。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八个姑娘天南海北地聚到一起,共同 拥有了这扇小窗。那时的姑娘心细哟,定期擦玻璃,抹窗框……每人尽八分之一的 主人之责,她揽下了做窗帘、按时拆洗窗帘的活儿。她上街了,在一匹匹花布中徜 徉。最后,她选中上一块淡蓝色的涤府绸。淡蓝,象征平和,宁静。她愿八个八分 之一相加,永远等于八分之八。 小窗的尺寸是用皮尺精确地拉出来。买布的钱是八个姑娘嘻嘻哈哈凑份子凑 的。可她却让售货员按尺寸的一倍剪下那布,多一倍的钱是她自己付的。 她找来八根细铁丝,在小窗四翼的上下底边处各拉上一条,淡蓝色的府绸也剪
6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对一项得 2 分,全对得 5 分, 多选、错选不得分。) A、“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在当今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的,虽然有人对现代汉诗抱有质疑的态度。 B、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人只要与普通大众在一起生活,获得的就会是真诚 的诗歌情绪,而不是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 C、真正的诗人,其诗歌的情感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生活,来自对普通大众人生的 真正体验。 D、现代汉诗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需要的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感情,否则,是 无法创作出诗歌作品的。 E、口语化是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但进入诗歌的日常口语必须经过诗 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 14、在第①和第③自然段的论述中,分别举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为例, 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 分) 答: 15、为什么说“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4 分) 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15 分) 蓝窗帘 (王哲) 一扇四翼紧闭的小窗,被一袭绿色的印有大芭蕉树图案的窗帘笼着,那窗,便 有了一幅雨打芭蕉的南国意境。 她站在窗下,醉在这意境中,心,不知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还是脱出到渺远 的神往里,竟飘飘悠悠地升忽。两眼被升忽弄得涩涩的,涩出几分凝滞。 她在这儿住了四年,又离开了四年。八年了,一个女人,能从记忆中搜索出几 个八年?她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儿,也许就因了那场变故。其实,有了这场变故, 她更不该来。小窗内,曾有她那么多青春的梦幻,就是这场变故,把那些美的、甜 的梦幻,包括她的青春一古脑儿全葬了。可她,还是来了,来到这四翼紧闭的小窗 前,像要找回那场变故使她丢失的一切。 小窗还在,却到底没有了当年的痕迹。 当年,她 20 岁。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八个姑娘天南海北地聚到一起,共同 拥有了这扇小窗。那时的姑娘心细哟,定期擦玻璃,抹窗框……每人尽八分之一的 主人之责,她揽下了做窗帘、按时拆洗窗帘的活儿。她上街了,在一匹匹花布中徜 徉。最后,她选中上一块淡蓝色的涤府绸。淡蓝,象征平和,宁静。她愿八个八分 之一相加,永远等于八分之八。 小窗的尺寸是用皮尺精确地拉出来。买布的钱是八个姑娘嘻嘻哈哈凑份子凑 的。可她却让售货员按尺寸的一倍剪下那布,多一倍的钱是她自己付的。 她找来八根细铁丝,在小窗四翼的上下底边处各拉上一条,淡蓝色的府绸也剪
成了四块,穿在铁丝上,两头一拉直,多出一倍的布料就折出一道道极规则极细密 的皱,一轮轮,煞是好看,姑娘们都赞她的手艺。她也为这杰作颇自得了一番 每年寒暑假,她都把这蓝窗帘带回家去,轻轻地揉净,细细地熨平,又一轮轮 挂起。寒来暑往,四个春秋,她从没有忘记。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她最后一次洗熨这窗帘,望着日照风蚀得已有一些泛 黄的皱折,她落泪了。她精心地把窗帘留下来,为将来的姑娘,留下一片淡蓝色的 温馨 走就是四年。四年中,她梦一般地结了婚,又梦一般地离了婚。充满淡蓝色 温馨的生活,有吗?她惶惑。她不甘。她欲找回青春的梦幻。于是,她来了,来到 这扇小窗前,像凭吊古迹般站着。她在凭吊逝去的岁月。 是她站得太久了?小窗那紧闭的四翼忽然洞开,伸出张圆乎乎的姑娘的脸。 张写满了青春活力的脸。像她当年一样。她不禁怦然心动。那眼就又有一丝酸涩 你,找人吗? 不。看看。”她的眼,望着飘拂的绿色。 看什么?这窗帘吗?你喜欢它?” 圆脸姑娘问了一长串。她点点头,是想不辜负姑娘的企盼,凭直觉,她猜出这 窗帘一定是这姑娘买的,挂的,像她当年一样。但是,她毕竟不甘心。那一片淡蓝 色的温馨呢?她似乎是为了寻找这个而来的。 你,在这屋里住了四年吗? 对。马上要毕业了,真有些不舍。” “刚来时,这窗上有窗帘吗?”问话时,她有些小心翼翼。 “有。淡蓝色的,许是高班同学留下的。” 她分明感到一阵激动。 “为什么不挂呢?” “早换了。干吗还挂那泛了黄的东西。”姑娘擎起了一片绿色 姑娘的话证实了她开始的猜测。她最后望了一眼大芭蕉树的绿窗帘,望了一眼 被绿色映了的圆脸姑娘,转身走了。 换了,换成新的。是呀,日子不也一天天都是新的么?逝去的,已经逝去。难 道只有到往昔的梦幻中,才能找到淡蓝色的温馨吗?她这样问自己,步子便一下下 坚定起来,她走去,再没有回头 (选自《福州晚报》1987年1843期) 16.小说中写道“但是,她毕竟不甘心”。请联系全文,简述“她”为什么不甘心。 17.从全文看,小说以“蓝窗帘”为标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18.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删去更好。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 7
7 成了四块,穿在铁丝上,两头一拉直,多出一倍的布料就折出一道道极规则极细密 的皱,一轮轮,煞是好看,姑娘们都赞她的手艺。她也为这杰作颇自得了一番。 每年寒暑假,她都把这蓝窗帘带回家去,轻轻地揉净,细细地熨平,又一轮轮 挂起。寒来暑往,四个春秋,她从没有忘记。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她最后一次洗熨这窗帘,望着日照风蚀得已有一些泛 黄的皱折,她落泪了。她精心地把窗帘留下来,为将来的姑娘,留下一片淡蓝色的 温馨。 一走就是四年。四年中,她梦一般地结了婚,又梦一般地离了婚。充满淡蓝色 温馨的生活,有吗?她惶惑。她不甘。她欲找回青春的梦幻。于是,她来了,来到 这扇小窗前,像凭吊古迹般站着。她在凭吊逝去的岁月。 是她站得太久了?小窗那紧闭的四翼忽然洞开,伸出张圆乎乎的姑娘的脸。 一张写满了青春活力的脸。像她当年一样。她不禁怦然心动。那眼就又有一丝酸涩。 “你,找人吗?” “不。看看。”她的眼,望着飘拂的绿色。 “看什么?这窗帘吗?你喜欢它?” 圆脸姑娘问了一长串。她点点头,是想不辜负姑娘的企盼,凭直觉,她猜出这 窗帘一定是这姑娘买的,挂的,像她当年一样。但是,她毕竟不甘心。那一片淡蓝 色的温馨呢?她似乎是为了寻找这个而来的。 “你,在这屋里住了四年吗?” “对。马上要毕业了,真有些不舍。” “刚来时,这窗上有窗帘吗?”问话时,她有些小心翼翼。 “有。淡蓝色的,许是高班同学留下的。” 她分明感到一阵激动。 “为什么不挂呢?” “早换了。干吗还挂那泛了黄的东西。”姑娘擎起了一片绿色。 姑娘的话证实了她开始的猜测。她最后望了一眼大芭蕉树的绿窗帘,望了一眼 被绿色映了的圆脸姑娘,转身走了。 换了,换成新的。是呀,日子不也一天天都是新的么?逝去的,已经逝去。难 道只有到往昔的梦幻中,才能找到淡蓝色的温馨吗?她这样问自己,步子便一下下 坚定起来,她走去,再没有回头。 (选自《福州晚报》1987 年 1843 期) 16.小说中写道“但是,她毕竟不甘心”。请联系全文,简述“她”为什么不甘心。 答: (4 分) 17.从全文看,小说以“蓝窗帘”为标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 分) 答: 18.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删去更好。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
谈谈你的理由。(5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共12分) 19、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两个与画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每句2分,共4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 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0、下面是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会徽,图案部分颜色为红、橙组合色。请用简 洁的语言说明第16届亚运会会徽所包含的意义。(3分) TGTHASBUAN GAME 五、名著阅读 21、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共5分)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 单提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 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 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 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 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 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 去改业。”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 李鬼。 (注:剪径:拦路抢劫。)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 。(2分)
8 谈谈你的理由。(5 分) 答: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共 12 分) 19、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两个与画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每句 2 分,共 4 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 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 20、下面是 2010 年第 16 届亚运会的会徽,图案部分颜色为红、橙组合色。请用简 洁的语言说明第 16 届亚运会会徽所包含的意义。(3 分) 答: 五、名著阅读 21、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共 5 分)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 单提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 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 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 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 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 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 去改业。”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 李鬼。 (注:剪径:拦路抢劫。)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 。(2 分)
(2)李鬼两次“拜”李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3)李逵平日“杀人不眨眼”,如今却放走了李鬼。李逵的这种行为体现 他 的特点。(1分)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 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立意自定,写 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名、人名
9 (2)李鬼两次“拜”李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 (3)李逵平日“杀人不眨眼”,如今却放走了李鬼。李逵的这种行为体现 他 的特点。(1 分) 六、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 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 800 字以上的记叙文,立意自定,写 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