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杨修之死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 2.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4.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5.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明确二人之间的矛盾。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写法 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以曾学过的有关三国的作品导入。 、资料助读 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 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 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 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 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 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 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一一仁政。这 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 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字音、字形 庖官po 鸡肋lei夏侯馓dun分食讫q1佯装yn 大簏1伺察si麾军hu绰刀 chao 屯兵tn 恃才放旷shi酥su 阜 (2)重点词义 主簿:文书之类的官 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 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谮害:诬陷,中伤。 佯装:假装
1 第 18 课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 2.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4.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5.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明确二人之间的矛盾。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写法。 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曽学过的有关三国的作品导入。 二、资料助读。 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 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 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 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 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 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 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 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 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字音、字形 庖.官 páo 鸡肋.lèi 夏侯憞.dūn 分食讫.qì 佯.装 yáng 大簏.lù 伺.察 sì 麾.军 huī 绰.刀 chāo 屯.兵 tún 恃才放旷 shì 酥 sū 阜 fù 覃 zèn (2)重点词义 主簿:文书之类的官。 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 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谮.害:诬陷,中伤。 佯装:假装
绰刀:抓取 适庖官进鸡汤:正好。 数犯曹操之忌:多次;忌讳 人皆不晓其意:意图。 丕如其言:遵照。 植然其言:认为……对 但嘉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代词,指曹操。 (3)重点句翻译 ①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译文: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②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译文: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③人皆不晓其意。 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④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译文:曹操跳起来拔出剑杀了他,又上床睡着了。 ⑤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译文:经常邀请杨修谈古论今,一夜也不停。 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译文: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⑦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译文:丞相并不在梦里,你们才真是在梦里啊! ⑧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译文: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条文来回答 (注意,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课堂上此教学内容放在小组竞赛中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质疑问难,教师巡视释疑解惑,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2 绰.刀:抓取。 适.庖官进鸡汤:正好。 数.犯曹操之忌.:多次;忌讳。 人皆不晓其意.:意图。 丕如.其言:遵照。 植然.其言:认为……对。 但.嘉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代词,指曹操。 (3)重点句翻译 ①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译文: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②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译文: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③人皆不晓其意。 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④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译文:曹操跳起来拔出剑杀了他,又上床睡着了。 ⑤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译文:经常邀请杨修谈古论今,一夜也不停。 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译文: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⑦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译文:丞相并不在梦里,你们才真是在梦里啊! ⑧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译文: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条文来回答。 (注意,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课堂上此教学内容放在小组竞赛中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质疑问难,教师巡视释疑解惑,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导入: 以《观沧海》导入,从诗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整体感知。 (1)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 概括故事 (1)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点拨:鸡肋事件、改修花园事仲、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语破奸心)、藏吴质事件(告发曹 丕)、试才干事件(教植斩吏)、代作答教事件。(厚葬杨修) (2、)面对杨修所做的这些事,曹操各有什么表现? 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2)复述课文 任选其中的故事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三、理清文章结构 3)第一个小故事按时间顺序是第几个?(第7个)为什么用插叙?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 插叙、倒叙)找出插叙叙部分并思考插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 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 关系? 明确:插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4至9段)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10至12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插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四、板书设计 鸡肋事件—操杀修 改建园门一一甚忌之 分食酥饼—一心恶之 语破奸心一一愈恶之 告发曹丕一一愈恶之 教植斩吏一一操大怒 代作答教——操大 利葬修
3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以《观沧海》导入,从诗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二、整体感知。 (1)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 三、概括故事 (1)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点拨:鸡肋事件、改修花园事仲、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语破奸心)、藏吴质事件(告发曹 丕)、试才干事件(教植斩吏)、代作答教事件。(厚葬杨修) (2、)面对杨修所做的这些事,曹操各有什么表现? 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2)复述课文。 任选其中的故事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三、理清文章结构 (3).第一个小故事按时间顺序是第几个?(第 7 个)为什么用插叙?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 插叙、倒叙)找出插叙叙部分并思考插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 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 关系? 明确:插叙 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三部分。 第一部分(1 至 3 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4 至 9 段)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10 至 12 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插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四、板书设计: 鸡肋事件——操杀修 改建园门——甚忌之 分食酥饼——心恶之 语破奸心——愈恶之 告发曹丕——愈恶之 教植斩吏——操大怒 代作答教——操大怒 失利葬修
第三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1)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答案参见教师用书。) 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2)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 杨修之才具体表现在哪里?(找出文中关键句,举例子回答) 小说中杨修“放旷”表现在 我是从 读出来的。(抓住人物语言)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目中无人耍小聪明 讨论 探讨杨修的死因 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 因,你持哪种观点呢? 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_,因为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对“杨修”这个人物颇感兴趣,因他才华横溢,特别聪明。杨修因其才受到曹操的赏 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斩首,这是为什么?我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是因曹操 妒才,有的说曹操心狠手辣、奸诈、坏……,气氛热烈。教师趁机点拨:杨修之死仅仅只是曹操的 原因吗?“不!”有学生看着书说,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还有人认为是杨修太不把曹操放 在眼里,太自以为是,太骄傲这时教师概括学生讨论的两种意见:(1)杨修恃才放旷,终招杀 身之祸:(2)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是因其心胸狭窄,忌贤妒能。然后让学生举手表明自 己的态度,结果大多数同学认为杨修之死是第一种原因,教师因势利导:何谓“恃才放旷”?依仗(自 己的)才能而不拘礼俗,用现在的话讲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狂妄轻率,耍小聪明,无视他人的 存在,不拘小节。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有!”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有学生说我们 班就有这种人。教师引导:对!由于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有些同学唯我独尊,自私 冷漠,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若是成绩优秀,那更是有了“资本”。在家里随 意辱骂父母,在学校稍不顺心就随意责骂老师和同学,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人格障碍”。 人格又称个性,它表现为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个人特征,是一个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 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人格障碍是人格特征偏离了正常 也称病态人格。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放荡不羁、缺乏对情感 情绪的自制力,偏离正轨、低级趣味占优势的人。杨修的“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实际上是 种人格障碍,一种心理疾病,只不过当时人们并没有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而只是认为是其性格 不好。那么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应从杨修之死中明白什么呢?教师让学生讨论,然后总结:一个 人应有健全的人格,要有正常人的心理,这当然需要从小培养,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了解自我 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4)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5)对社会有责任心;(6)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7) 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同学们,生活是七彩的,有欢乐也有悲伤,只要我们给予他人帮助、关怀 爱抚,心中装盛的不仅仅是一己之悲喜,急他人之所急,忧他人之所忧,学会与他人休戚相关,就 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杨修之死”的悲剧就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便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作业:写一篇文章题为《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
4 第三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答案参见教师用书。) 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2)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 杨修之才具体表现在哪里?(找出文中关键句,举例子回答) 小说中杨修“放旷”表现在 , 我是从 读出来的。(抓住人物语言) 杨修:恃才放旷 狂妄轻率 目中无人 耍小聪明 二、讨论 探讨杨修的死因 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 因,你持哪种观点呢? 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_,因为_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对“杨修”这个人物颇感兴趣,因他才华横溢,特别聪明。杨修因其才受到曹操的赏 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斩首,这是为什么?我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是因曹操 妒才,有的说曹操心狠手辣、奸诈、坏……,气氛热烈。教师趁机点拨:杨修之死仅仅只是曹操的 原因吗?“不!”有学生看着书说,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还有人认为是杨修太不把曹操放 在眼里,太自以为是,太骄傲……这时教师概括学生讨论的两种意见:(1)杨修恃才放旷,终招杀 身之祸;(2)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是因其心胸狭窄,忌贤妒能。然后让学生举手表明自 己的态度,结果大多数同学认为杨修之死是第一种原因,教师因势利导:何谓“恃才放旷”?依仗(自 己的)才能而不拘礼俗,用现在的话讲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狂妄轻率,耍小聪明,无视他人的 存在,不拘小节。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有!”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有学生说我们 班就有这种人。教师引导:对!由于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有些同学唯我独尊,自私 冷漠,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若是成绩优秀,那更是有了“资本”。在家里随 意辱骂父母,在学校稍不顺心就随意责骂老师和同学,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叫“人格障碍”。 人格又称个性,它表现为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个人特征,是一个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 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人格障碍是人格特征偏离了正常, 也称病态人格。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放荡不羁、缺乏对情感 情绪的自制力,偏离正轨、低级趣味占优势的人。杨修的“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实际上是一 种人格障碍,一种心理疾病,只不过当时人们并没有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而只是认为是其性格 不好。那么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应从杨修之死中明白什么呢?教师让学生讨论,然后总结:一个 人应有健全的人格,要有正常人的心理,这当然需要从小培养,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了解自我, 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4)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5)对社会有责任心;(6)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7) 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同学们,生活是七彩的,有欢乐也有悲伤,只要我们给予他人帮助、关怀、 爱抚,心中装盛的不仅仅是一己之悲喜,急他人之所急,忧他人之所忧,学会与他人休戚相关,就 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杨修之死”的悲剧就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便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作业:写一篇文章题为《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