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03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教学目标:1.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重点) 2.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 3.说出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重点) 4.理解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理。(难点) 5.简述细菌的变异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利用挂图解释生长曲线。10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20 1.列举临床实例讲解其意义。 2.利用板图讲解。 、细菌的人工培养 1.利用板图讲解细菌的生10 长现象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03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教学目标:1. 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重点) 2. 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 3. 说出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重点) 4. 理解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理。(难点) 5. 简述细菌的变异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重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4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10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利用挂图解释生长曲线。 10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20 1. 列举临床实例讲解其意义。 2. 利用板图讲解。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 利用板图讲解细菌的生 10 长现象
2.重点放在实验课上讲解。 四、细菌的变异 (一)细菌变异的现象 结合临床实例及预防接种25 阐述细菌的变异现象。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由生物学知识引入。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简介、自学。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应用临床实例讲解。 5 小结 4 1.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2.热原质具有什么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有何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预习:第五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课后分析
2. 重点放在实验课上讲解。 四、细菌的变异 (一)细菌变异的现象 结合临床实例及预防接种 25 阐述细菌的变异现象。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5 由生物学知识引入。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简介、自学。 5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应用临床实例讲解。 5 小结 4 1. 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2. 热原质具有什么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有何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列出细菌的代谢产物说明其意义。 预习:第五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课后分析
第二章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一样,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营养,合成自身细胞 成分并获得能量,同时不断排除废物,完成新陈代谢,得以生长繁殖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包括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2酸碱度:大多数为pH72-76。 3.温度:大多数病原菌为37度 4气体:氧和二氧化碳。 (1)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 (2)专型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 (3)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此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1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2细菌的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个别分裂缓慢 3.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最初1-3小时,菌数不增加 (2)对数期:培养至8-18小时,细菌数目呈对数生长 (3)稳定期:繁殖数=死亡数
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一样,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营养,合成自身细胞 成分并获得能量,同时不断排除废物,完成新陈代谢,得以生长繁殖。 一、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包括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2.酸碱度:大多数为 pH7.2-7.6。 3.温度:大多数病原菌为 37 度。 4.气体:氧和二氧化碳。 (1)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 (2)专型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 (3)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此。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1.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2.细菌的繁殖速度:一般 20-30 分钟,个别分裂缓慢。 3.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最初 1-3 小时,菌数不增加。 (2)对数期:培养至 8-18 小时,细菌数目呈对数生长。 (3)稳定期:繁殖数=死亡数
(4)衰退期:死菌数〉活菌数 、细菌代谢产物及意义 (一)与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毒素:分内、外毒素 2.侵袭性酶: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热原质 (1)概念: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合成 种物质,用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化学本质:脂多糖。 (3)特点:耐高温。 (二)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某些放线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能选择抑 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细胞的抗生物质。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维生素:如大肠杆菌可合成维生素B6、B12.K2。 (三)与鉴别有关的代谢产物 1.色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对鉴别细菌有一定帮助。 2.细菌素 概念:某些细菌产生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产生细菌素菌株 的近缘菌株有作用。如霍乱弧菌产生弧菌素
(4)衰退期:死菌数〉活菌数。 二、细菌代谢产物及意义 (一)与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1.毒素:分内、外毒素。 2.侵袭性酶: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热原质 (1)概念: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合成一 种物质,用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化学本质:脂多糖。 (3)特点:耐高温。 (二)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某些放线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能选择抑 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细胞的抗生物质。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维生素:如大肠杆菌可合成维生素 B6、B12、K2。 (三)与鉴别有关的代谢产物 1.色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对鉴别细菌有一定帮助。 2.细菌素 概念:某些细菌产生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产生细菌素菌株 的近缘菌株有作用。如霍乱弧菌产生弧菌素
产生原因:受质粒控制。 用途: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3.糖的分解产物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或各种酸、醛、醇、酮等 4.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蛋白质→短肽或氨基酸→氨和各种酸或胺类和二氧化碳 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细菌的方法 (二)培养基 概念: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繁殖的营养基质 1按用途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五类: 基础培养基:能满足一般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如普通脂平板。 (2)营养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等 物质,专供营养要求较髙或有特殊需求的细菌生长。如血液琼脂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选择所需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如SS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供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用的,可以鉴别细菌。如各种糖 类发酵管。 (5)厌氧培养基
产生原因:受质粒控制。 用途: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3.糖的分解产物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或各种酸、醛、醇、酮等 4.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蛋白质→短肽或氨基酸→氨和各种酸或胺类和二氧化碳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二)培养基 概念: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繁殖的营养基质。 1.按用途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五类: (1)基础培养基:能满足一般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如普通脂平板。 (2)营养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等 物质,专供营养要求较高或有特殊需求的细菌生长。如血液琼脂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选择所需分离的细菌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如 SS 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供细菌生化反应试验用的,可以鉴别细菌。如各种糖 类发酵管。 (5)厌氧培养基
①将细菌接种在普通的营养培养基上,然后放在无氧环境中培养。如厌 氧袋、厌氧罐、厌氧箱培养法。 ②厌氧培养基培养法:如疱肉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状的不同分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 体培养 (三)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均匀混浊、形成菌膜、沉淀。 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并向四周游动扩散,使培养基混浊,穿刺 线模糊不清。 无鞭毛的细菌:只沿穿刺线生长,而线周围的培养基仍透明澄清。 3.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菌落、菌苔。 菌落:若将细菌划线接种在琼脂平板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见有单个 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怎样观察菌落:从大小、形状、色泽、边缘、透明度、凹凸、湿润度和 溶血现象 意义:可用于鉴别细菌。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1在医学上的意义
①将细菌接种在普通的营养培养基上,然后放在无氧环境中培养。如厌 氧袋、厌氧罐、厌氧箱培养法。 ②厌氧培养基培养法:如疱肉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状的不同分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 体培养 (三)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均匀混浊、形成菌膜、沉淀。 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并向四周游动扩散,使培养基混浊,穿刺 线模糊不清。 无鞭毛的细菌:只沿穿刺线生长,而线周围的培养基仍透明澄清。 3.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菌落、菌苔。 菌落:若将细菌划线接种在琼脂平板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见有单个 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怎样观察菌落:从大小、形状、色泽、边缘、透明度、凹凸、湿润度和 溶血现象。 意义:可用于鉴别细菌。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1.在医学上的意义
(1)细菌的鉴定和研究 (2)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生物制品的制备 2其他方面的应用 (1)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四、细菌的变异 细菌的遗传 概念: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亲代将其生物学性状传给子代,而且 代代相传,称为遗传。 意义:保持种属的相对稳定 细菌的变异 概念:子代与亲代或子代与子代之间出现差异,称为变异 意义:不断形成新的变种或新种。 种类: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 (一)细菌的变异现象 1形态结构的变异 (1)形态变异 细菌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菌体形态和大小可以不同,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
(1)细菌的鉴定和研究 (2)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生物制品的制备 2.其他方面的应用 (1)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四、细菌的变异 细菌的遗传 概念: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亲代将其生物学性状传给子代,而且 代代相传,称为遗传。 意义:保持种属的相对稳定。 细菌的变异 概念:子代与亲代或子代与子代之间出现差异,称为变异。 意义:不断形成新的变种或新种。 种类: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 (一) 细菌的变异现象 1.形态结构的变异 (1)形态变异 细菌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菌体形态和大小可以不同,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
境条件的影响也可以发生形态变异。如: 3-6%NaCl 鼠疫耶尔森氏菌球杆状 棒状、球状、丝状等多形态菌体 (2)结构变异 细菌的某些特殊结构,如荚膜、芽孢、鞭毛等也可发生变异。如: 人工培养 肺炎链球菌(荚膜) →失去荚膜,致病性下降 42℃10-20天 炭疽杆菌(芽孢)一一——→失去产生芽孢的能力 2菌落的变异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可发生变异 如:S型(光滑型)一→R型(粗糙型),常伴有生化反应能力、抗原性、 毒力的改变。 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的有毒菌株是R型。 3.毒力的变异 卡介苗: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含有胆汁、马铃薯和甘油 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20代,历时13年,获得一株毒力减弱仍保持免 疫原性的变异菌株,即目前广泛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 毒力强→毒力弱,毒力弱或无毒细菌→毒力増强
境条件的影响也可以发生形态变异。如: 鼠疫耶尔森氏菌 球杆状————→棒状、球状、丝状等多形态菌体 (2)结构变异 细菌的某些特殊结构,如荚膜、芽孢、鞭毛等也可发生变异。如: 肺炎链球菌(荚膜)————→失去荚膜,致病性下降 炭疽杆菌(芽孢)————→失去产生芽孢的能力 2.菌落的变异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可发生变异。 如:S 型(光滑型)—→R 型(粗糙型),常伴有生化反应能力、抗原性、 毒力的改变。 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的有毒菌株是 R 型。 3.毒力的变异 卡介苗: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含有胆汁、马铃薯和甘油 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 20 代,历时 13 年,获得一株毒力减弱仍保持免 疫原性的变异菌株,即目前广泛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 毒力强→毒力弱,毒力弱或无毒细菌→毒力增强。 3~6%NaCl 人工培养 42℃10-20 天
4耐药性变异 概念: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逐渐对该菌药物产生耐受性, 称为耐药性变异。 如:金葡菌→青霉素,结核分枝杄菌、志贺菌、绿脓杄菌等。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1细菌染色体 2细菌的质粒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①F质粒(又称F因子、致育因子);②R质粒(又 称R因子、耐药性因子);③Col质粒(又称Co因子) 3.噬菌体: 概念: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 (1)基本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纡线性。 (2)结构:有头部和尾部,并由尾领连接 (3)化学组成:核酸和蛋白质 (4)特点:高度的特异性、具有抗原性、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5)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细菌破裂溶解、细菌处于溶原状态 (三)细菌变异的机理 1基因突变 突变是细菌遗传基因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形状的遗
4.耐药性变异 概念: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逐渐对该菌药物产生耐受性, 称为耐药性变异。 如:金葡菌→青霉素,结核分枝杆菌、志贺菌、绿脓杆菌等。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1.细菌染色体 2.细菌的质粒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①F 质粒(又称 F 因子、致育因子);②R 质粒(又 称 R 因子、耐药性因子);③Col 质粒(又称 Col 因子)。 3.噬菌体: 概念: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 (1)基本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纡线性。 (2)结构:有头部和尾部,并由尾领连接。 (3)化学组成:核酸和蛋白质。 (4)特点:高度的特异性、具有抗原性、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5)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细菌破裂溶解、细菌处于溶原状态。 (三) 细菌变异的机理 1.基因突变 突变是细菌遗传基因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形状的遗
传性变异。 2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1)转化:是受菌体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将其整合到 自己菌体的基因中去,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特征的过程 (2)接合:是供体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给 受菌体。 (3)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 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4)溶原性转换:当噬菌体感染细菌而使之成为溶原状态时,噬菌体不 携带供体菌的任何基因,只是将其本身的基因重组到细菌DNA中去,使细菌 DNA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遗传性变异。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1诊断方面: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不典型的细菌。要做出正确的估价, 不但要熟悉细菌的典型形状,还要了解细菌变异的规律。如:金葡菌原为金 黄色,目前发现可以变异为白色 2治疗方面: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从病人体内分离出的耐药菌株日 益增多,尤其R质粒可以在细菌之间转移,使耐药菌株的出现更为频繁。因 此,应用药物时,应注意做药物敏感实验及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
传性变异。 2.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1)转化:是受菌体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 DNA 片段,并将其整合到 自己菌体的基因中去,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特征的过程。 (2)接合:是供体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给 受菌体。 (3)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 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4)溶原性转换:当噬菌体感染细菌而使之成为溶原状态时,噬菌体不 携带供体菌的任何基因,只是将其本身的基因重组到细菌 DNA 中去,使细菌 DNA 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遗传性变异。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1.诊断方面: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不典型的细菌。要做出正确的估价, 不但要熟悉细菌的典型形状,还要了解细菌变异的规律。如:金葡菌原为金 黄色,目前发现可以变异为白色。 2.治疗方面: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从病人体内分离出的耐药菌株日 益增多,尤其 R 质粒可以在细菌之间转移,使耐药菌株的出现更为频繁。因 此,应用药物时,应注意做药物敏感实验及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