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自然生态 生态环境质量 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中西部和内蒙古中部;较差和差的县域面积占 31.6%,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西藏西部和新疆大部。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7%,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818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中,2018 以东、秦岭一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年与2016年相比,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县域占 区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面积占23.8%,9.5%,基本稳定的占791%,变差的占114% 人 图例: 良 一般 较差 差 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和台湾省数据 2018年全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分布示意图 生态环境质量: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192-2015)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大于或等于75为优, 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55~75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 35~55为一般,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活,但有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制约性因子出现 20~35为较差,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千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明显限制人类生活的因素;小于20为差,条件较恶劣 人类生活受到限制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8 自然生态 生态环境质量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 优和良的县域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7%,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以东、秦岭—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 区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面积占23.8%, 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中西部和内蒙古中部;较差和差的县域面积占 31.6%,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 西藏西部和新疆大部。 818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中,2018 年与2016年相比,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县域占 9.5%,基本稳定的占79.1%,变差的占11.4%。 * 生态环境质量: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大于或等于 75 为优, 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55~75 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 35~55 为一般,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活,但有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制约性因子出现; 20~35 为较差,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明显限制人类生活的因素;小于 20 为差,条件较恶劣, 人类生活受到限制。 2018年全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分布示意图 41
2018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生物多样性 种、近危等级(NI)的2723种、数据缺乏等级 (DD)的3612种。 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除海洋鱼类)的评 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估结果显示,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脊椎动物 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212类、竹林36类、2471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56.7%,其中受威胁 灌丛113类、草甸η类、草原55类、荒漠52类、的932种、近危等级的598种、数据缺乏等级的 自然湿地30类;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941种。 域4大海洋生态系统;有农田、人工林、人工湿 9302种已知大型真菌的评估结果显示,需 地、人工草地和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 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大型真菌6538种,占评估 物种多样性中国已知物种及种下单元数物种总数的70.3%,其中受威胁的97种、近危等 98317种。其中,动物界42048种,植物界44510级的101种、数据缺乏等级的6340种。 种,细菌界469种,色素界2263种,真菌界6339 种,原生动物界1883种,病毒805种。列入国家 外来人侵物种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 物406种,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褐马鸡 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列入国家 全国已发现5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且呈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珍贵濒危植物246种8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13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 类,已查明大型真菌种类9302种。 护区。71种危害性较高的外来入侵物种先后被 遗传资源多样性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52种外来入 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原产侵物种被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 观赏植物种类达700,家养动物576个品种。录(第一批)》。 受威胁物种 自然保护区 全国34450种已知高等植物的评估结果显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 ,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高等植物10102种 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147.17万 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93%,其中受咸胁的3767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42.70 截至本公报发布时,除2018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数外,其他数据尚在审核中,故采用2017年数据
2018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受威胁物种 42 * 截至本公报发布时,除 2018 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数外,其他数据尚在审核中,故采用 2017 年数据。 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物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 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212类、竹林36类、 灌丛113类、草甸77类、草原55类、荒漠52类、 自然湿地30类;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 域4大海洋生态系统;有农田、人工林、人工湿 地、人工草地和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中国已知物种及种下单元数 98317种。其中,动物界42048种,植物界44510 种,细菌界469种,色素界2263种,真菌界6339 种,原生动物界1883种,病毒805种。列入国家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 物406种,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褐马鸡、 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列入国家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珍贵濒危植物246种8 类,已查明大型真菌种类9302种。 遗传资源多样性 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 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原产 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全国34450种已知高等植物的评估结果显 示,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高等植物10102种, 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9.3%,其中受威胁的3767 种、近危等级(NT)的2723种、数据缺乏等级 (DD)的3612种。 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除海洋鱼类)的评 估结果显示,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脊椎动物 2471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56.7%,其中受威胁 的932种、近危等级的598种、数据缺乏等级的 941种。 9302种已知大型真菌的评估结果显示,需 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大型真菌6538种,占评估 物种总数的70.3%,其中受威胁的97种、近危等 级的101种、数据缺乏等级的6340种。 全国已发现5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且呈 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13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71种危害性较高的外来入侵物种先后被 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52种外来入 侵物种被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 录(第一批)》。 截至2017年底* ,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 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147.17万 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42.70
4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4.86%。国家 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级自然保护区463个,总面积约9745万平方千分别新增或规模扩大人类活动2304处和2384处, 米。2018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至474个。 总面积分别为1397平方千米和111平方千米
43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8 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4.86%。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463个,总面积约97.45万平方千 米。2018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至474个。 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分别新增或规模扩大人类活动2304处和2384处, 总面积分别为13.97平方千米和11.16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