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上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适应性练习卷 古代诗文阅读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每句1分,共6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山不厌高, (3) 复得返自然。 (4)长太息以掩涕兮, (5)真是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仰观宇宙之大 (7)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人之所罕至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 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 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 以至此?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 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土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 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日:“客 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日:“壮士!—赐之卮 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日:“赐之彘肩。”则与 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日:“壮士!觼复 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 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
2009~2010 学年上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适应性练习卷 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每句 1 分,共 6 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 (2)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复得返自然。 (4)长太息以掩涕兮, (5)真是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 (6)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 ,羡长江之无穷 (8) 夫 夷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 ,而人之所罕至 焉,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 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 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 以至此?” ……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 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 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 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 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 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 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 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
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日 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拔剑切而啖之啖:吃 B.项王按剑而跽跽:跪直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内部D.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 里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3分)()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 目见之? 4.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素善留侯张良 C.项伯杀人,臣活之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5.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 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 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 斥责则是“以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 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文言文阅读(二)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 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 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往往有得得,心得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安全 C、非常之观观,景观D、无物以相之相,相信
2 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B.项王按剑而跽 跽:跪直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内部 D.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敬词,私下 里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3 分)( )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 目.见之? 4. 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素善.留侯张良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5. 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 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 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 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 斥责则是“以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 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 文言文阅读(二)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 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 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往往有得 得,心得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安全 C、非常之观 观,景观 D、无物以相之 相,相信
7、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8、对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部分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 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B.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 凭借和帮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是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作 者觉得很遗憾。 D.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 也是没有什么指的后悔的。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其孰能讥之乎?(3分)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 答: 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 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 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 (《家》)
3 7、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8、对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选文部分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 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B.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 凭借和帮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是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作 者觉得很遗憾。 D.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 也是没有什么指的后悔的。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其孰能讥之乎?(3 分)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 分)。 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 意?(3 分)。 答: 二、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 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 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 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 (《家》)
B、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 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 新的房间时,觉新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家》) C.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 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记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 认为自己是杀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 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 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家》) D、克罗德曾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一度恪守禁欲主义教规,但艾斯美拉达的出现 在他死寂的心灵中引燃起熊熊的爱欲之火,他开始不停地跟踪艾斯美拉达,指 使喀西莫多劫持她,并刺伤与之幽会的弗比斯,使艾斯美拉达因而被捕和判罪。 他气急败坏,一再重复“谁也别想得她”,并最终使艾斯美拉达遇害。但事后 不久他也跳楼而死了。(《巴黎圣母院》) E.甘果瓦误入乞丐小偷们聚居的圣迹区。按照圣迹区的法律,他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乞丐王国中的女人结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斯梅 拉达接受了甘果瓦的求婚,宣布愿意做他的妻子,婚期五年,但两人实际上只 是名义上的夫妻。(《巴黎圣母院》) 12、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家》中有关瑞珏惨死的情节。 (2)凡是读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忘不了这个情节,雨果写道: 一个畸形的人保护一个不幸的人,卡西莫多搭救了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女囚, 这本身就是一件感人肺腑的壮举,这是自然与社会造成的两个极端的不幸在此 相遇相助。 女囚因什么事被判处死刑?卡西莫多的这个壮举是什么?请简要叙 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日:“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
4 B、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 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 新的房间时,觉新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家》) C.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 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记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 认为自己是杀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 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 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家》) D、克罗德曾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一度恪守禁欲主义教规,但艾斯美拉达的出现 在他死寂的心灵中引燃起熊熊的爱欲之火,他开始不停地跟踪艾斯美拉达,指 使喀西莫多劫持她,并刺伤与之幽会的弗比斯,使艾斯美拉达因而被捕和判罪。 他气急败坏,一再重复“谁也别想得她”,并最终使艾斯美拉达遇害。但事后 不久他也跳楼而死了。(《巴黎圣母院》) E.甘果瓦误入乞丐小偷们聚居的圣迹区。按照圣迹区的法律,他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乞丐王国中的女人结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斯梅 拉达接受了甘果瓦的求婚,宣布愿意做他的妻子,婚期五年,但两人实际上只 是名义上的夫妻。(《巴黎圣母院》) 12、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 字左右)(5 分) (1)请简述《家》中有关瑞珏惨死的情节。 (2)凡是读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忘不了这个情节,雨果写道: 一个畸形的人保护一个不幸的人,卡西莫多搭救了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女囚, 这本身就是一件感人肺腑的壮举,这是自然与社会造成的两个极端的不幸在此 相遇相助。 女囚因什么事被判处死刑?卡西莫多的这个壮举是什么?请简要叙 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1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
君命,可谓士矣。”日:“敢问其次。”日:“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日:“敢问其次。”日:“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注释]①砼砼(ke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shao)之人:指器量狭 小的人。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 使各国时,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 个层次的。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 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山寨文化撞了一下主流文化的腰 2008年已经过去,但山寨文化的“精彩”还在继续。随着媒体对山寨春晩 的持续关注,对山寨文化该往何处去的讨论,也呈现白热化状态。山寨文化会 和主流文化形成对峙关系还会在热闹之后被招安成为主流文化的-部分?现在 没人能给出准确笞案。但无论怎样,2008年山寨文化狠狠撞了一下主流文化的 腰,却是不争的事实。 山寨文化由出现到火爆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今年六七月份,各大网站 纷纷设立专题对山寨手机进行报道,山寨一词由此进入大众视线。而被概括成
5 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注释]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②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 小的人。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 使各国时,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 个层次的。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 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山寨文化撞了一下主流文化的腰 2008年已经过去,但山寨文化的“精彩”还在继续。随着媒体对山寨春晚 的持续关注,对山寨文化该往何处去的讨论,也呈现白热化状态。山寨文化会 和主流文化形成对峙关系,还会在热闹之后被招安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现在 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无论怎样,2008年山寨文化狠狠撞了一下主流文化的 腰,却是不争的事实。 山寨文化由出现到火爆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今年六七月份,各大网站 纷纷设立专题对山寨手机进行报道,山寨一词由此进入大众视线。而被概括成
狼性与创新”的山寨精神,很快衍生成为野火燎原般的山寨文化。在山寨产 品进入制造业各个领域的时候,山寨文化也渗透到文化的每一个角落。10月份, 在山寨周杰伦等山寨明星的推波助澜下,山寨影视剧、山寨话剧、山寨百家讲 坛、山寨红楼梦、山寨春晩层出不穷。12月前后,中央电视台包括新闻联播 在内的多档节目对山寨文化进行了持续报道,更让山寨文化由一种互联网文化 衍变成影响范围更广的大众文化。 山寨是“现象”而不是“文化”,在山寨文化火烧连营的时候,有人作出 了这样的判断。的确如此,山寨是借互联网的环境繁衍生成的,它不过是之前 无厘头文化、恶搞文化等各种网络文化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被冠以山寨名义 之后,仿佛对主流文化具备了更大的杀伤力而被人乐此不疲地使用,但从本质 上,山寨仍然是一种短暂的文化现象,逐渐为主流文化所同化,似乎是它唯一 的归宿。 山寨文化的强大声势给主流文化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它对长期以来 存在“假大空”现象的主流丈化形成了合围状态。只是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生 存根基所造成的自身的轻飘,难以从根本上对主流文化形成撼动。山寨文化的 意义在于,它给为精英思维所充斥的主流文化提了一个醒,在追求文艺精品的 同时,也要学会放下身段,去聆听人民的精神吁求,寻找自变的方式和渠道, 不要走上背离群众的自毁之路 央视元旦晚会要打“山寨牌”,一度被称为主流文化对山寨文化敞开怀抱 的—个标志。但最终元旦晚会放弃了这个决定,似乎说明主流文化对山寨文化
6 “狼性与创新”的山寨精神,很快衍生成为野火燎原般的山寨文化。在山寨产 品进入制造业各个领域的时候,山寨文化也渗透到文化的每一个角落。10月份, 在山寨周杰伦等山寨明星的推波助澜下,山寨影视剧、山寨话剧、山寨百家讲 坛、山寨红楼梦、山寨春晚层出不穷。12月前后, 中央电视台包括新闻联播 在内的多档节目对山寨文化进行了持续报道,更让山寨文化由一种互联网文化 衍变成影响范围更广的大众文化。 山寨是“现象”而不是“文化”,在山寨文化火烧连营的时候,有人作出 了这样的判断。的确如此,山寨是借互联网的环境繁衍生成的,它不过是之前 无厘头文化、恶搞文化等各种网络文化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被冠以山寨名义 之后,仿佛对主流文化具备了更大的杀伤力而被人乐此不疲地使用,但从本质 上,山寨仍然是一种短暂的文化现象,逐渐为主流文化所同化,似乎是它唯一 的归宿。 山寨文化的强大声势给主流文化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它对长期以来 存在“假大空”现象的主流丈化形成了合围状态。只是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生 存根基所造成的自身的轻飘,难以从根本上对主流文化形成撼动。山寨文化的 意义在于,它给为精英思维所充斥的主流文化提了一个醒,在追求文艺精品的 同时,也要学会放下身段,去聆听人民的精神吁求,寻找自变的方式和渠道, 不要走上背离群众的自毁之路。 央视元旦晚会要打“山寨牌”,一度被称为主流文化对山寨文化敞开怀抱 的一个标志。但最终元旦晚会放弃了这个决定,似乎说明主流文化对山寨文化
仍有排斥之心。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多种文化通过碰撞得到融合,急于对山 寨文化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拔高,反而会让它失去自身的活力和力量。2009年, 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依然会密切地和人们联系在一起,不过山寨文化究竟价值 几何,也许很快会有答案 14.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山寨文化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与主流文化相对峙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 B.山寨文化对主流文化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冲击,但尚不足以从根本上撼动主流 文化。 C.山寨文化凭借一种“狼性与创新”的山寨精神,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D.山寨文化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生存根基,本质上仍是—一种短暂的文化现象。 E.山寨文化并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其唯一一的归宿必将是逐渐被主流文化所 同化。 15.山寨文化能形成强大声势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4分) 16.山寨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积极启示?(3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一)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 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 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
7 仍有排斥之心。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多种文化通过碰撞得到融合,急于对山 寨文化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拔高,反而会让它失去自身的活力和力量。2009年, 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依然会密切地和人们联系在一起,不过山寨文化究竟价值 几何,也许很快会有答案。 14.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山寨文化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与主流文化相对峙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 B.山寨文化对主流文化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冲击,但尚不足以从根本上撼动主流 文化。 C.山寨文化凭借一种“狼性与创新”的山寨精神,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D.山寨文化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生存根基,本质上仍是——种短暂的文化现象。 E.山寨文化并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其唯——的归宿必将是逐渐被主流文化所 同化。 15.山寨文化能形成强大声势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4分) 16.山寨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积极启示?(3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一)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 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 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
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夭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 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 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 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 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 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 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 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 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 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汘雨,雄 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 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 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 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 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未了, 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 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
8 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 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 “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 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 17 年前,在他还是只有 20 岁的时候,朱明王 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 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 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 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 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 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 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 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 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 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 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 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 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
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 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 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 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 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 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 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 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 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 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 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 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 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 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 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 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9 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 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 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 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 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 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 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 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 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 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 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 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 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 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 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 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7.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 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超越现实的苍凉感、真实感,对当今两岸关系有暗示 作用。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 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第四段中的景色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又恰 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城存我存,城亡我 ”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 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8.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 法有何作用? 答:(4分) 19.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思路谈谈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6分) (1)具体含义: (2)象征含义: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0分)(二) 乡村的风
10 17.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 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超越现实的苍凉感、真实感,对当今两岸关系有暗示 作用。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 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第四段中的景色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又恰 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城存我存,城亡我 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 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8.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 法有何作用? 答:(4 分) 19.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思路谈谈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6 分) (1)具体含义: (2)象征含义: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0 分)(二) 乡村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