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卷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2) (3)-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1) -------------------------------------- (2)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个小题)(8分) (1)- (2)-- (3)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卷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 ------------------------------------------------------------------------------------------------------------- (2)--------------------------------------------------------------------------------------------------------- ------------------------------------------------------------------------------------------------------------- (3)--------------------------------------------------------------------------------------------------------- --------------------------------------------------------------------------------------------------------------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 (1)-------------------------------------------------------------------------------------------------------- ------------------------------------------------------------------------------------------------------------- (2)---------------------------------------------------------------------------------------------------------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4 个小题)(8 分) (1)----------------------------------------------------------------------------------------------------------- (2)---------------------------------------------------------------------------------------------------------- (3)--------------------------------------------------------------------------------------------------------- 班级: 考场 考号: 姓名: 装 订 线
(4)------ 16、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排序(3分) 17、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完成续写。(4分) (1)、我问潺潺的溪水 (2)、我问破土的春笋: 1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4分) 19、(2分) 20、(5分) 21、(5分) 22、(6分)
(4)--------------------------------------------------------------------------------------------------------- (5)---------------------------------------------------------------------------------------------------------- 16、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排序(3 分) ------------------------------ 17、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完成续写。(4 分) ( 1)、我问潺潺的溪水:------------------------------------------------------------------------------ ---------------------------------------------------------------------------------------------------------- (2)、我问破土的春笋:------------------------------------------------------------------------------ ------------------------------------------------------------------------------------------------------- 1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4 分) ①------------------------------------------------------------------------------------------------------- ②------------------------------------------------------------------------------------------------------- 19、(2 分)------------------------------------------------------------------------------------------------------ - 20、(5 分)------------------------------------------------------------------------------------------------------ - ------------------------------------------------------------------------------------------------------- 21、(5 分)------------------------------------------------------------------------------------------------------- ------------------------------------------------------------------------------------------------------ - 22、(6 分)------------------------------------------------------------------------------------------------------- -------------------------------------------------------------------------------------------------------
23、作文:(60分)
23、作文:(60 分)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QQ87333846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12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3-23题写在答卷纸上。 第I卷(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倾圮(pi) 椽( chuan) 肄(yi)业 青青子衿(jin) B.蜉蝣( fuyou)踯躅( chich)着(zhuσ)衣游目骋(pin)怀 C.眷(judn)属 蔬(shu)菜 绯(fei)红 迷惘(mang D.百舸(ge) 瞋(zhen)目彷(pang)徨惆怅( ch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芳菲雨雪霏霏快捷中南捷径B.雄鹰义愤填膺契约契而不舍 C.针灸脍灸人口槁暴暴跳如雷D.鼓励就砺则利枸杞不拘于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 的鱼盼等着雨水! ②民族英雄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 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历来为人 赞不绝 ③美国没有 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④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A、涸辙传诵履行风致 B、干渴传颂执行风韵 C、干渴传诵执行风韵 D、涸辙传颂履行风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 QQ873332846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23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12 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3—23 题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倾圮.(pǐ) 一椽.(chuán) 肄.(yì)业 青青子衿.(jīn) B. 蜉蝣..(fúyóu) 踯躅..(chíchú) 着.(zhuó)衣 游目骋.(pìn)怀 C. 眷.(juàn)属 蔬.(shū)菜 绯.(fēi)红 迷惘.(mǎng) D. 百舸.(gě) 瞋.(zhēn)目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芳菲 雨雪霏霏 快捷 中南捷径 B.雄鹰 义愤填膺 契约 契而不舍 C.针灸 脍灸人口 槁暴 暴跳如雷 D.鼓励 就砺则利 枸杞 不拘于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 ①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 的鱼盼等着雨水! ②民族英雄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 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历来为人 ,赞不绝口。 ③美国没有 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④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了。 A、涸辙 传诵 履行 风致 B、干渴 传颂 执行 风韵 C、干渴 传诵 执行 风韵 D、涸辙 传颂 履行 风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 挥而就。 B、罗木森由于工作疲劳,营养不良,一病不起,多亏陈云光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 不然罗木森不会痊愈得这样快 C、得不到队友的有力支持,姚明一个巴掌拍不响,火箭队摆脱不了连战连败的厄运。 D、年过八旬的抗日战士郭光说,我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听了总书记的讲话, 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 资源利用率。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 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室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 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D、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 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一——革命烈士 B、《左传》 《春秋左氏传》 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儒家经典著作之 C、马丁·路德·金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者 诺贝尔文学奖 D、苏轼——一唐宋散文八大家一—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 之卫土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 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 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日:“赐之彘 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 饮乎?”樊哙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 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 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 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岀 (《鸿门宴》)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剑切而啖之啖:吃 B.项王按剑而跽跽:跪直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内部D.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里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 一挥而就 ....。 B、罗木森由于工作疲劳,营养不良,一病不起 ....,多亏陈云光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 不然罗木森不会痊愈得这样快。 C、得不到队友的有力支持,姚明一个巴掌拍不响 .......,火箭队摆脱不了连战连败的厄运。 D、年过八旬的抗日战士郭光说,我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听了总书记的讲话, 真是心潮澎湃 ....,激动不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 资源利用率。 B、 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 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 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D、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 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革命烈士 B、《左传》———《春秋左氏传》———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者-——诺贝尔文学奖 D、苏轼———唐宋散文八大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二、(18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 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 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 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 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 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 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 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 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B.项王按剑而跽 跽:跪直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内部 D.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敬词,私下里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9、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素善留侯张良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10、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 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 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 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 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文言文阅读(二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 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 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 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往有得得,心得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安全 C、无物以相之相,相信D、非常之观观,景观 12、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第Ⅱ卷(114分) 三、(25分)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画眉乌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 ....的一项是 ( )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9、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 ...的一句(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素善.留侯张良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10、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 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 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 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 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文言文阅读(二)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 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 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 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往往有得 得,心得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安全 C、无物以相之 相,相信 D、非常之观 观,景观 12、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第Ⅱ卷(114 分) 三、(25 分)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①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 画 眉 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4分)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个小题)(8分) (1)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 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4)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再别康桥》) 四、(11分) 16、把最恰当的排序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3分)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 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 进化的源泉 17、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溪流”或“春笋”为讯问对象,完成 它的续写。(4分) 我问翱翔的雄鹰:怎样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雄鹰拍打着翅膀告诉我:坚定信心, 努力向上,放远眼光,让视野更加开阔 (1)、我问潺潺的溪水 (2)、我问破土的春笋 1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4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 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 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 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上文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 两点 ①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孟庙的树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4 分)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 个小题)(8 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 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4)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 。(《再别康桥》) 四、(11 分) 16、把最恰当的排序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3 分)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________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 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④并且是知识 进化的源泉 17、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溪流”或“春笋”为讯问对象,完成 它的续写。(4 分) 我问翱翔的雄鹰:怎样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雄鹰拍打着翅膀告诉我:坚定信心, 努力向上,放远眼光,让视野更加开阔! (1)、我问潺潺的溪水: (2)、我问破土的春笋: 1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4 分)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 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 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 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上文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 两点。 ① ②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孟庙的树
孙继权 ①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 ②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筇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 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③“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土 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 五月间,紫藤结岀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 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④焚帛池内,一株者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冋枝头输送着养 分,高处裂透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 昂头望天,惊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 “洞槐望月” ⑤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 孟庙中著名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 咂岀枸杞的甘美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 苍老得树身只剩下一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 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 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⑥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 派森然气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
孙继权 ①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 了。 ②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 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③“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 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 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 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④焚帛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 分,高处裂透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 昂头望天,惊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 “洞槐望月”。 ⑤ 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 孟庙中著名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 咂出枸杞的甘美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 苍老得树身只剩下一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 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 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⑥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 一派森然气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
而树顶却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 力留下的创伤 ⑦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 花喜鹊、灰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岀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 阳光透过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 的张慧女土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 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 三四干只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 鹭每日往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 一些从树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⑧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 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 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 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⑨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 片绿荫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⑩两干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 富力强之时,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 政治抱负。然而,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 退居邹国,教学、著述,终其一生
而树顶却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 力留下的创伤? ⑦ 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 花喜鹊、灰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出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 阳光透过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 的张慧女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 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 三四千只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 鹭每日往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 一些从树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⑧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 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 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 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⑨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 一片绿荫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⑩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 富力强之时,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 政治抱负。然而,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 退居邹国,教学、著述,终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