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 概说 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第一节宋初文坛 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 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 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1)“白体”。(2)“西昆体”。(3)“晚唐体” 2,王禹偁。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北宋诗文革新 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 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 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 终成功作出了贡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 引荐而知名文坛。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
宋代文学 概 说 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第一节 宋初文坛 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 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 的因素。 1, 宋初诗歌的“三体”。 (1)“白体”。(2)“西昆体”。(3)“晚唐体”。 2,王禹偁。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 北宋诗文革新 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 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 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 终成功作出了贡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 引荐而知名文坛。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 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
操公患实围交 水 134 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 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 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欧诗的文 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苏舜钦与梅尧臣 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 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状 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第五节曾巩与王安石 1,曾巩以古文著名,其古文风格与欧阳修最为接近。曾巩亦 有诗歌传世,绝句轻快流利,较有特点。 2,王安石的生平思想学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大有作 为的政治家,他在文学上主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都 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晚年退居金陵钟山,多闲适遣兴之作 诗风亦变得含蓄隽永,一般被称为“半山体”或“王荆公体”。 3,王安石的朋友王令和俞紫芝
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 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 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欧诗的文 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 苏舜钦与梅尧臣 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 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 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状 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第五节 曾巩与王安石 1,曾巩以古文著名,其古文风格与欧阳修最为接近。曾巩亦 有诗歌传世,绝句轻快流利,较有特点。 2,王安石的生平思想学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大有作 为的政治家,他在文学上主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都 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晚年退居金陵钟山,多闲适遣兴之作, 诗风亦变得含蓄隽永,一般被称为“半山体”或“王荆公体”。 3,王安石的朋友王令和俞紫芝
第二章北宋初期和中期的词 词从北宋开始进入兴盛阶段。北宋词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都市的发 达、士大夫生活的优裕以及社会的享乐风尚有关 第一节宋初词坛概况。 宋代开国之初,歌词创作基本处于衰落状态。 第二节宋仁宗时期,歌词创作的复兴。 从著名词人柳永、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等登上词坛,宋词的创作才开始进入高度 繁荣并迅速发展的轨道。 1,创作复兴的文化背景。 2,这一时期歌词创作的两种倾向。 第三节柳永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 人。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 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前提条件。 2,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 趣。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3,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他还创造性 地发展了词中的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并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第四节晏殊和欧阳修 晏殊、欧阳修是北宋前期小令词的代表词人。他们主要继承晚唐五代的词风,以柔美婉 丽见长,但较少有晚唐五代词那种浓艳的脂粉气,而融入了清雅的文人意趣。 1,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 2,欧阳修词的特点及影响。“深婉开少游,疏俊开子瞻 第五节张先和其他词人 1,张先在宋词的发展上被视为“古今一大转移”。他的小令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又兼长 慢词,虽然成就不能和柳永相比,但在慢词的发展上也有一定的贡献。 2,宋祁。 3,范仲淹
第二章 北宋初期和中期的词 词从北宋开始进入兴盛阶段。北宋词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都市的发 达、士大夫生活的优裕以及社会的享乐风尚有关。 第一节 宋初词坛概况。 宋代开国之初,歌词创作基本处于衰落状态。 第二节 宋仁宗时期,歌词创作的复兴。 从著名词人柳永、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等登上词坛,宋词的创作才开始进入高度 繁荣并迅速发展的轨道。 1,创作复兴的文化背景。 2,这一时期歌词创作的两种倾向。 第三节 柳永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 人。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 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前提条件。 2,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 趣。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3,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他还创造性 地发展了词中的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并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第四节 晏殊和欧阳修 晏殊、欧阳修是北宋前期小令词的代表词人。他们主要继承晚唐五代的词风,以柔美婉 丽见长,但较少有晚唐五代词那种浓艳的脂粉气,而融入了清雅的文人意趣。 1,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 2,欧阳修词的特点及影响。 “深婉开少游,疏俊开子瞻”。 第五节 张先和其他词人 1,张先在宋词的发展上被视为“古今一大转移”。他的小令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又兼长 慢词,虽然成就不能和柳永相比,但在慢词的发展上也有一定的贡献。 2,宋祁。 3,范仲淹
第三章苏轼 者室 藩需柏 庭 体 色 老 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 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 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 有伦比,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他在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第一节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性格。 第二节苏轼的文学主张。 第三节苏轼的诗文创作成就。 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 1,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 2,苏轼的诗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内容 形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永的韵味 和浓郁的诗意。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表现深婉的情致、绰约的风韵,还常常包含着深 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 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
第三章 苏 轼 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 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 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 有伦比,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他在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性格。 第二节 苏轼的文学主张。 第三节 苏轼的诗文创作成就。 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 1,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 2,苏轼的诗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内容、 形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永的韵味 和浓郁的诗意。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表现深婉的情致、绰约的风韵,还常常包含着深 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 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
第四节苏轼对词的革新 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 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 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提高了 词体的文学地位,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 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 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示了新的创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 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 的典范 第五节苏洵和苏辙。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散文著称,后人把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 的散文擅长议论,苏辙的议论文不如父兄,记叙文却纡徐曲折,饶有情致 第四章苏轼之后的北宋诗词 第一节苏轼对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影响。 苏轼是继欧阳修以后北宋文坛最杰出的领袖。他热心培养后进,团结许多重要作家在他 的周围,其中名声最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 上陈师道和李鷹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从苏轼主盟文坛的神宗朝开始,宋代文学的发展达到了极盛。苏轼、黄庭坚的诗歌达到 了宋诗创作的颠峰。张耒、晁补之、秦观和陈师道的诗歌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苏轼变革 词体的同时,词坛也出现了风格纷呈、词人辈出的繁荣局面。晏几道、秦观、黄庭坚都是这 时期重要词人。 到北宋后期,随着时局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文学风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 政治的原因,朝廷禁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学术和诗文,文学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 苏轼的影响仍广泛存在。但在诗歌方面,时人学习的典范主要是黄庭坚的“山谷体”。在黄 庭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即所谓“江西诗派”。歌词创作方面,重要 词人则有贺铸和周邦彦等。 第二节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四节 苏轼对词的革新 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 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 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提高了 词体的文学地位,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 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 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示了新的创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 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 的典范。 第五节 苏洵和苏辙。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散文著称,后人把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 的散文擅长议论,苏辙的议论文不如父兄,记叙文却纡徐曲折,饶有情致。 第四章 苏轼之后的北宋诗词 第一节 苏轼对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影响。 苏轼是继欧阳修以后北宋文坛最杰出的领袖。他热心培养后进,团结许多重要作家在他 的周围,其中名声最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 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从苏轼主盟文坛的神宗朝开始,宋代文学的发展达到了极盛。苏轼、黄庭坚的诗歌达到 了宋诗创作的颠峰。张耒、晁补之、秦观和陈师道的诗歌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苏轼变革 词体的同时,词坛也出现了风格纷呈、词人辈出的繁荣局面。晏几道、秦观、黄庭坚都是这 一时期重要词人。 到北宋后期,随着时局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文学风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 政治的原因,朝廷禁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学术和诗文,文学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 苏轼的影响仍广泛存在。但在诗歌方面,时人学习的典范主要是黄庭坚的“山谷体”。在黄 庭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即所谓“江西诗派”。歌词创作方面,重要 词人则有贺铸和周邦彦等。 第二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學姓 女它愁 燧」 霉亭衙赋 淖 42 记 黄庭坚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2,黄庭坚的诗歌。“山谷体”或“黄庭坚体”。 3,黄庭坚诗歌是宋诗的典型代表之 4,江西诗派。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了所谓“江西诗派”。两宋之际的吕本 中,在他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指出了江西诗派 存在的事实。他把黄庭坚尊为诗的创始人,又列举陈师道等二十五名诗人作为其中成员。宋 末元初的方回又进一步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 坚、陈师道和陈与义。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5,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与黄庭坚并称“黄、陈”。 第三节张耒和晁补之 1,张耒的乐府和古体诗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语言平易浅近。其绝句自然流丽,词浅意 深,自成一格。 2,晁补之诗骨力遒劲,奇卓新僻处近于黄庭坚。晁诗“唯古乐府是其所长,辞格俊逸可喜”。 张、晁二人又擅长古文,都有相当成就 3,“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以词名世,但亦擅长诗歌。 第四节晏几道、秦观等词人 北宋中后期,词的创作十分繁荣,名家辈出。苏门文人中黄庭坚、晁补之亦长于作词, 词风最接近苏轼。与黄庭坚交往密切的晏几道以杰出的小令创作卓然自立。秦观则以最为当 行本色的“作家歌”成为宋词典范之一。与苏门文人有较多来往的贺铸也以独特词风成为宋 词名家 1,晏几道的小令。晏几道是晏殊之子,人称“小晏”,又与晏殊合称“二晏”。他是北宋中 后期少有的专写小令取得杰出成就的大词人。他把小令的抒情艺术发展到空前的高度 2,被称为“作家歌”的秦观词。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兼长小令 慢词。其词情韵兼胜,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 的审美趣味。“知乐者谓之作家歌
1,黄庭坚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2,黄庭坚的诗歌。 “山谷体”或“黄庭坚体”。 3,黄庭坚诗歌是宋诗的典型代表之一。 4,江西诗派。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了所谓“江西诗派”。两宋之际的吕本 中,在他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指出了江西诗派 存在的事实。他把黄庭坚尊为诗的创始人,又列举陈师道等二十五名诗人作为其中成员。宋 末元初的方回又进一步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 坚、陈师道和陈与义。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5,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与黄庭坚并称“黄、陈”。 第三节 张耒和晁补之 1,张耒的乐府和古体诗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语言平易浅近。其绝句自然流丽,词浅意 深,自成一格。 2,晁补之诗骨力遒劲,奇卓新僻处近于黄庭坚。晁诗“唯古乐府是其所长,辞格俊逸可喜”。 张、晁二人又擅长古文,都有相当成就。 3,“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以词名世,但亦擅长诗歌。 第四节 晏几道、秦观等词人 北宋中后期,词的创作十分繁荣,名家辈出。苏门文人中黄庭坚、晁补之亦长于作词, 词风最接近苏轼。与黄庭坚交往密切的晏几道以杰出的小令创作卓然自立。秦观则以最为当 行本色的“作家歌”成为宋词典范之一。与苏门文人有较多来往的贺铸也以独特词风成为宋 词名家。 1,晏几道的小令。晏几道是晏殊之子,人称“小晏”,又与晏殊合称“二晏”。他是北宋中 后期少有的专写小令取得杰出成就的大词人。他把小令的抒情艺术发展到空前的高度。 2,被称为“作家歌”的秦观词。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兼长小令、 慢词。其词情韵兼胜,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 的审美趣味。“知乐者谓之作家歌
3,风格独特的贺铸词 第五节周邦彦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重要词人,精通音律,曾任大晟府提举。 1,周邦彦词的题材、主题、感情基调 2,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规范性追求,这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 3,周邦彦词的风格特色。 4,周邦彦词的贡献和影响。(1)新创词调、规范词律,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创、自度曲调共五十多调,而且所创词调声腔圆美,情调清雅,受到南宋词坛广泛的效法 和遵从。(2)艺术表现和审美风格方面,对南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 “靖康之难”,北宋亡,宋室南渡。随着时事的剧烈动荡,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破家亡的局势,使许多作家激发了爱国热情,他们以文学创作反映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 苦难忧患,表现救亡图存的志向,抨击投降苟安,呼吁抗战复国,爱国主义遂成为这一时期 文学的重要主题。在南渡之初,众多南渡作家的创作就体现了这种变化。到陆游等“中兴四 大诗人”和辛弃疾等词人成为文坛创作中心的时代,南宋文学的创作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第一节李清照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 李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清1·李清图的{词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意义 ,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4,李清照散文和诗歌的成就。诗和文体现的高度的文化修养 和深刻思想。 5,李清照文学创作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张元干与其他爱国词人 南渡初期张元干等爱国词人,上承苏轼的思想、艺术传统,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 成为当时词坛的主流 1,张元干。 2,张孝祥 3,岳飞、李纲、赵鼎、胡铨等人的词, 4,朱敦儒、叶梦得等词人
3,风格独特的贺铸词。 第五节 周邦彦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重要词人,精通音律,曾任大晟府提举。 1,周邦彦词的题材、主题、感情基调。 2,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规范性追求,这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 3,周邦彦词的风格特色。 4,周邦彦词的贡献和影响。(1)新创词调、规范词律,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创、自度曲调共五十多调,而且所创词调声腔圆美,情调清雅,受到南宋词坛广泛的效法 和遵从。(2)艺术表现和审美风格方面,对南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 南宋前期文学 “靖康之难”,北宋亡,宋室南渡。随着时事的剧烈动荡,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破家亡的局势,使许多作家激发了爱国热情,他们以文学创作反映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 苦难忧患,表现救亡图存的志向,抨击投降苟安,呼吁抗战复国,爱国主义遂成为这一时期 文学的重要主题。在南渡之初,众多南渡作家的创作就体现了这种变化。到陆游等“中兴四 大诗人”和辛弃疾等词人成为文坛创作中心的时代,南宋文学的创作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 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1,李清照的《词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意义。 2,李清照词内容和主题。 3,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4,李清照散文和诗歌的成就。诗和文体现的高度的文化修养 和深刻思想。 5,李清照文学创作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张元干与其他爱国词人 南渡初期张元干等爱国词人,上承苏轼的思想、艺术传统,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 成为当时词坛的主流。 1,张元干。 2,张孝祥。 3,岳飞、李纲、赵鼎、胡铨等人的词。 4,朱敦儒、叶梦得等词人
第三节陈与义与南渡初期诗人 1,陈与义。陈与义是两宋之交最重要的诗人。陈与义虽然受到了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 后人把他视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但他的诗风其实已体现了江西诗派本身风格的转变 2,吕本中的诗论和创作。 3,陆游所师事的爱国诗人一—曾几 4,理学家诗人刘子翚。 第四节杨万里与范成大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号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杨万里和“诚斋体”。“诚斋体”是以“活法”作诗的典范,在扭转南宋诗风上有重要贡 献 2,范成大和他的农村题材诗。新型的田园诗审美风范。 3,“中兴四大诗人”中,尤袤诗歌以平淡细润著称,但其诗集已经散失,现存作品佳作不多。 第五节朱熹的文学成就 塞 1,朱熹的生平。 2,朱熹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 3,朱熹诗歌创作的成就。 4,宋代思想家诗歌的意义
第三节 陈与义与南渡初期诗人 1,陈与义。陈与义是两宋之交最重要的诗人。陈与义虽然受到了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 后人把他视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但他的诗风其实已体现了江西诗派本身风格的转变。 2,吕本中的诗论和创作。 3,陆游所师事的爱国诗人——曾几。 4,理学家诗人刘子翚。 第四节 杨万里与范成大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号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杨万里和“诚斋体”。“诚斋体”是以“活法”作诗的典范,在扭转南宋诗风上有重要贡 献。 2,范成大和他的农村题材诗。新型的田园诗审美风范。 3,“中兴四大诗人”中,尤袤诗歌以平淡细润著称,但其诗集已经散失,现存作品佳作不多。 第五节 朱熹的文学成就 1,朱熹的生平。 2,朱熹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 3,朱熹诗歌创作的成就。 4,宋代思想家诗歌的意义
第六章爱国诗人陆游 第一节陆游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经历 9 再2 我 石山 盗 第二节陆游的文学成就 1,陆游诗广阔的题材视野和浓郁的诗意。陆游诗的中心主题。南宋爱国诗歌的代表。陆游 对日常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的发掘、品味与表现,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诗人气质。 2,陆游词激越悲凉的爱国情思。陆游其他内容的词。 3,陆游的散文各种文体齐备,内容广泛,也有较高成就 第三节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1,陆游对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继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风格创造。 2,陆游诗的艺术特色。陆游关怀现实,重视“躬行”,同时主张“杰思”,追求平实之中的 新奇独创。他擅长各种体裁,七律、七古成就尤高。其诗主要特点。 3,陆游诗歌的语言艺术。 第四节陆游诗歌的影响
第六章 爱国诗人陆游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经历 第二节 陆游的文学成就 1,陆游诗广阔的题材视野和浓郁的诗意。陆游诗的中心主题。南宋爱国诗歌的代表。陆游 对日常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的发掘、品味与表现,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诗人气质。 2,陆游词激越悲凉的爱国情思。陆游其他内容的词。 3,陆游的散文各种文体齐备,内容广泛,也有较高成就。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1,陆游对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继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风格创造。 2,陆游诗的艺术特色。陆游关怀现实,重视“躬行”,同时主张“杰思”,追求平实之中的 新奇独创。他擅长各种体裁,七律、七古成就尤高。其诗主要特点。 3,陆游诗歌的语言艺术。 第四节 陆游诗歌的影响
第七章辛弃疾 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 弃疾 抗战爱国的英雄。失意英雄的一生 第二节辛词的成就 辛弃疾创作宏富,根据题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失意的悲愤。 2,登临怀古,抒发忧愤。 3,运用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手法,表现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个人政治遭遇的感愤。 4,表现农村闲居生活情趣,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习俗 5,其他感事、抒怀、咏情之作。 二,辛词的特色 1,“词中之龙”。对辛词的总体印象:大、重、深、新、趣。“器大者声必闳 2,辛词对词境的新开拓。对词体的熟练运用。对词的体裁局限的突破 3,绮丽的幻想、个性化的夸张和拟人化表现,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4,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就风格创造的多样化而言,在宋词中无人可比。 5,辛词对比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6,辛词的语言 第三节辛词的影响与辛派词人 1,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革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辛词 的影响下,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为辛派词人。 他们以共同的爱国思想,借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多为恣肆粗犷的词风。这些作家主要有 陈亮、刘过、刘克庄以及南宋末的刘辰翁等。南宋前期学习苏轼词风的张孝祥,被看作是辛 派词人的先驱,与辛弃疾同时而词风相近的陆游,也被视为辛词一派。 2,陈亮。其词以气势见长,往往直抒胸臆,语言斩截痛快,风格雄放恣肆。其词风与稼轩 词最为接近
第七章 辛弃疾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抗战爱国的英雄。失意英雄的一生。 第二节 辛词的成就 一,辛弃疾创作宏富,根据题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失意的悲愤。 2,登临怀古,抒发忧愤。 3,运用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手法,表现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个人政治遭遇的感愤。 4,表现农村闲居生活情趣,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习俗。 5,其他感事、抒怀、咏情之作。 二,辛词的特色。 1,“词中之龙”。对辛词的总体印象:大、重、深、新、趣。“器大者声必闳”。 2,辛词对词境的新开拓。对词体的熟练运用。对词的体裁局限的突破。 3,绮丽的幻想、个性化的夸张和拟人化表现,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4,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就风格创造的多样化而言,在宋词中无人可比。 5,辛词对比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6,辛词的语言。 第三节 辛词的影响与辛派词人 1,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革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辛词 的影响下,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为辛派词人。 他们以共同的爱国思想,借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多为恣肆粗犷的词风。这些作家主要有 陈亮、刘过、刘克庄以及南宋末的刘辰翁等。南宋前期学习苏轼词风的张孝祥,被看作是辛 派词人的先驱,与辛弃疾同时而词风相近的陆游,也被视为辛词一派。 2,陈亮。其词以气势见长,往往直抒胸臆,语言斩截痛快,风格雄放恣肆。其词风与稼轩 词最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