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讲课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属于文科基础理论课程,讲述晢学学科的基本性质、问题领域及硏究 旨趣,阐明哲学与其他学问的区别与联系、哲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哲学学 习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听课与讨论领会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与作为人类 知识基础与文明基础之批判的双重特征:了解晢学问题的根源、性质与领域;了 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历史观与文化观 等)及其旨趣、特征;了解西方晢学史上的几次重大转折;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 系,为在其他哲学专业课程中的学习与探索准备好必要的认识水平与学理基础。 本课程的总学时:2×18=36(学时) [教材与参考用书] 本课程已由课程负责人王德峰编撰教材-——《哲学导论》,于2000年6月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以下列书籍作为课外参考书 《智慧之光一一世界十大思想家》(王德峰、吴晓明)(上海古籍出版社) 《思想家》([英]麦基)(三联书店) 《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理想的冲突》([美]宾克莱)(商务印书馆)
1 1 《哲学导论》讲课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属于文科基础理论课程,讲述哲学学科的基本性质、问题领域及研究 旨趣,阐明哲学与其他学问的区别与联系、哲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哲学学 习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听课与讨论领会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与作为人类 知识基础与文明基础之批判的双重特征;了解哲学问题的根源、性质与领域;了 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历史观与文化观 等)及其旨趣、特征;了解西方哲学史上的几次重大转折;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 系,为在其他哲学专业课程中的学习与探索准备好必要的认识水平与学理基础。 本课程的总学时:218=36(学时) [教材与参考用书] 本课程已由课程负责人王德峰编撰教材----《哲学导论》,于 2000 年 6 月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以下列书籍作为课外参考书: 《智慧之光——世界十大思想家》(王德峰、吴晓明)(上海古籍出版社) 《思想家》([英] 麦基)(三联书店) 《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理想的冲突》([美]宾克莱)(商务印书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课程讲授纲要 第一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哲学是人类知识的开端 晢学的起点标志着对理性权能的确认。哲学晚于神话和原始宗教。神话 和原始宗教是初民解释经验世界的最初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用超自然的 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在对待世界的神话态度中,人类心灵的理 性权能从属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古希腊第一位晢人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 的始基”这一命题,意味着确立了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实 质是要求在解释经验世界时诉诸人类心灵的理性能力。理性的对象是实在的终 极真实性。从这里引出了与单纯的想象和迷信相区别的关于“真正的知识”的观 念,哲学从这里起步。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真正的知识”是对于 经验事实普遍有效的概念表达与数学描述。这种知识概念将哲学排除在知识 的范围之外。经验科学成为知识的同义语。 哲学确实不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并不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具体知识。但是, 哲学是人类追求知识之努力的思想基础。一切经验科学都包含着不能由经验本身 加以证实的基本信念作为前提。这些前提正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 思想基础。科学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追问科学的思想基础的可靠性,而一旦由于 科学危机的逼迫而进行这样的追问,他便进入了哲学的领域。 在业已形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将知识和智慧加以区别
2 2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课程讲授纲要] 第一讲 哲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哲学是人类知识的开端 哲学的起点标志着对理性权能的确认。 哲学晚于神话和原始宗教。 神话 和原始宗教是初民解释经验世界的最初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用超自然的 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 在对待世界的神话态度中,人类心灵的理 性权能从属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 古希腊第一位哲人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 的始基”这一命题,意味着确立了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实 质是要求在解释经验世界时诉诸人类心灵的理性能力。 理性的对象是实在的终 极真实性。从这里引出了与单纯的想象和迷信相区别的关于“真正的知识”的观 念,哲学从这里起步。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真正的知识”是对于 经验事实普遍有效的概念表达与数学描述。 这种知识概念将哲学排除在知识 的范围之外。经验科学成为知识的同义语。 哲学确实不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并不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具体知识。但是, 哲学是人类追求知识之努力的思想基础。一切经验科学都包含着不能由经验本身 加以证实的基本信念作为前提。这些前提正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 思想基础。科学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追问科学的思想基础的可靠性,而一旦由于 科学危机的逼迫而进行这样的追问,他便进入了哲学的领域。 在业已形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将知识和智慧加以区别
对 philosophy一词的词源追溯表明,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哲学与智慧相关。何谓“智 慧”?人为什么需要智慧?智慧与知识的关系如何?如何获取智慧?这些问题关 乎哲学的性质、作用。 第二节哲学探讨人类信念体系(世界观)的思想根据 人不仅生活着,而且知道自己生活着。在生活意识中包含着人自身与周围世 界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每一个人在其实际生活中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 问题,因为不具有一定的生活意识的生存并不是人的生存状况。人通过对于生活 的意识以及对这种意识的表达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环境的适应,而且是对环境 的改变。因此,生活意识是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的观念的东西。它作为 解答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特定信念,我们称之为世界观。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 人在其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处理中都透露出他的世界观,或者说他的一定 的“哲学观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哲学并不仅仅存在于学院的课堂上和哲学家 的书斋里 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带有自发和朴素的性质,往往是对生活经验的直接的、 粗浅的反应。它们作为信念是未经理性审视和证明的假定。哲学的任务在于对人 们普遍加以接受的信念作出理性的审视和评价,在更进一步的要求中,还要探讨 这些信念在人类生活的一定的文明类型中的根基,从而导向对文明基础本身的批 判性研究。 凡世界观,就其性质而言,不是一种由殊相上升到共相的科学概括,而后又 在观察和实验中能被重复证实。世界观是对人自身及其所面对的周围世界的总体 性的理解和态度,它无法为任何一条具体的经验事实所确证或否证。这种无法为 经验所证实的理解和态度就是信念。 在人们所持有的种种不可称作知识的信念中都隐藏着某种基本的思想,常人 对于这种基本思想往往并不自觉地意识到。从信念追溯到思想的考察,是哲学的 旨趣所在。因此,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哲学将世界观所隐涵的基本思想予 以揭示并对其作理性的考察,然后探讨其根源和广泛的后果。哲学在这样做了之
3 3 对 philosophy 一词的词源追溯表明,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哲学与智慧相关。何谓“智 慧”?人为什么需要智慧?智慧与知识的关系如何?如何获取智慧?这些问题关 乎哲学的性质、作用。 第二节 哲学探讨人类信念体系(世界观)的思想根据 人不仅生活着,而且知道自已生活着。在生活意识中包含着人自身与周围世 界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每一个人在其实际生活中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一 问题,因为不具有一定的生活意识的生存并不是人的生存状况。人通过对于生活 的意识以及对这种意识的表达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环境的适应,而且是对环境 的改变。因此,生活意识是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的观念的东西。它作为 解答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特定信念,我们称之为世界观。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 人在其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处理中都透露出他的世界观,或者说他的一定 的“哲学观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哲学并不仅仅存在于学院的课堂上和哲学家 的书斋里。 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带有自发和朴素的性质,往往是对生活经验的直接的、 粗浅的反应。它们作为信念是未经理性审视和证明的假定。哲学的任务在于对人 们普遍加以接受的信念作出理性的审视和评价,在更进一步的要求中,还要探讨 这些信念在人类生活的一定的文明类型中的根基,从而导向对文明基础本身的批 判性研究。 凡世界观,就其性质而言,不是一种由殊相上升到共相的科学概括,而后又 在观察和实验中能被重复证实。世界观是对人自身及其所面对的周围世界的总体 性的理解和态度,它无法为任何一条具体的经验事实所确证或否证。这种无法为 经验所证实的理解和态度就是信念。 在人们所持有的种种不可称作知识的信念中都隐藏着某种基本的思想,常人 对于这种基本思想往往并不自觉地意识到。从信念追溯到思想的考察,是哲学的 旨趣所在。因此,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哲学将世界观所隐涵的基本思想予 以揭示并对其作理性的考察,然后探讨其根源和广泛的后果。哲学在这样做了之
后,往往也就形成了成为学说体系的世界观,诉诸人的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第三节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 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凭藉对历史的理性考察来推进人的自我认识。历史上的和 不同民族的每一种文明类型都以人的特定的自我形象作为其核心。这种人的自我 形象构成了该文明规定其自身价值的基本的精神尺度。 文明不是自然界演进的自然产物,而是人通过劳动而实现自我教化的结果。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劳动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基础。人是在劳动中自我诞生 的。这个诞生过程是劳动把人教化为一种精神存在的过程。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教 化才使劳动成为社会的生存方式,从中生发出人的自我形象,以构成特定的文明 类型的精神尺度。 文明的精神尺度是哲学的考察对象,不管这种尺度采取何种表现形态,是原 始巫术的形态,还是宗教的形态,或是艺术的形态。 文明的精神尺度总是特定的、历史的和包含内在矛盾与冲突的,这反映了人 的生成的自我命运。所以整个历史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哲学在历史的维 度上考察人的自我形象改变的过程,从而力图揭示人按其本性必将走向何方。人 由于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所以他必然将未来包括在他 的视野之内,也就是说,他对自身的既有的文明形式必然采取一种从理想的层面 而来的批评态度。哲学的根本任务即在于将人们得自于生活意识的自发的、尚属 模糊的理想通过分析使之明晰,通过批判使之符合于人性本来的发展趋向。一句 话,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通过这种证明,哲学力图指出人类文明继续发展 的基本的原动力(哲学研究的基础部分一本体论研究一正是致力于这一目标)。 由于哲学从事对文明的精神尺度的考察,哲学包含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进行 文化批判。无需哲学的教导,人们也能知道通货膨胀的危险或天黑遭人抢劫的危 险,但是由这些问题所组成、所表征的整个文明的根本病症需要来自哲学的诊断。 在这种诊断中哲学家并不杜撰新原则或新观念,而是让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暗含 的“文化基因”突现出来,使这些“基因”所包含的毛病昭然于天下,从而有利 于人们去形成正确的基本思想。唯有我们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我们才能获得对
4 4 后,往往也就形成了成为学说体系的世界观,诉诸人的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第三节 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 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凭藉对历史的理性考察来推进人的自我认识。历史上的和 不同民族的每一种文明类型都以人的特定的自我形象作为其核心。这种人的自我 形象构成了该文明规定其自身价值的基本的精神尺度。 文明不是自然界演进的自然产物,而是人通过劳动而实现自我教化的结果。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劳动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基础。人是在劳动中自我诞生 的。这个诞生过程是劳动把人教化为一种精神存在的过程。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教 化才使劳动成为社会的生存方式,从中生发出人的自我形象,以构成特定的文明 类型的精神尺度。 文明的精神尺度是哲学的考察对象,不管这种尺度采取何种表现形态,是原 始巫术的形态,还是宗教的形态,或是艺术的形态。 文明的精神尺度总是特定的、历史的和包含内在矛盾与冲突的,这反映了人 的生成的自我命运。所以整个历史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哲学在历史的维 度上考察人的自我形象改变的过程,从而力图揭示人按其本性必将走向何方。人 由于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所以他必然将未来包括在他 的视野之内,也就是说,他对自身的既有的文明形式必然采取一种从理想的层面 而来的批评态度。哲学的根本任务即在于将人们得自于生活意识的自发的、尚属 模糊的理想通过分析使之明晰,通过批判使之符合于人性本来的发展趋向。一句 话,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通过这种证明,哲学力图指出人类文明继续发展 的基本的原动力(哲学研究的基础部分—本体论研究—正是致力于这一目标)。 由于哲学从事对文明的精神尺度的考察,哲学包含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进行 文化批判。无需哲学的教导,人们也能知道通货膨胀的危险或天黑遭人抢劫的危 险,但是由这些问题所组成、所表征的整个文明的根本病症需要来自哲学的诊断。 在这种诊断中哲学家并不杜撰新原则或新观念,而是让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暗含 的“文化基因”突现出来,使这些“基因”所包含的毛病昭然于天下,从而有利 于人们去形成正确的基本思想。唯有我们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我们才能获得对
于特殊问题的正确答案。 第四节哲学问题的特征和研究的方法 每一门学科就其根本而言都生存于它所专有的问题域中,哲学也复如此。哲 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问题域不能为其他学科的问题域所还原、所替代。日常生 活中的以及科学研究中所处理的问题无非有两大类:经验问题和逻辑问题。对付 这两类问题的方法也无非是经验观察或实验的方法以及数学的或逻辑的推论方 法。但是另有一类问题是追根究底的思考所必然提出的问题(如“磁性和磁力究 竟是什么,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某种实体吗?”再如,“数真实存在吗?数是物质 实体还是精神实体,或是物质实体的属性、样式,抑或仅是人心中的观念?”)。 对于这类问题,人们既无法通过经验观察来求解,也无法通过单纯的逻辑推断来 求解。这类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虽然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影响人们对实 际问题的处理,但是,人们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其实隐藏着对哲学问题的特 定的回答。这种不自觉的回答支配了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哲学固然不能烤 面包,但是没有一块面包不是在人们回答了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下被烤出来的 在科学发生危机的时刻,科学一向所采取的对哲学问题的不自觉的回答便突现出 来。 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是它的超验性。哲学问题并不直接针对经验事实本身, 因此无法直接由某项或某类经验事实来解答。它也不指向人们认识、表述、整理 经验事实的逻辑形式,它不是逻辑学问题。它的超验性在于它关涉经验的总体性 质与根据。这里所谓的“超验”并非指完全脱离经验而去玄想 事物的超验本质,而是试图发现使经验事实得以可能的根本原理。这种原理不是 来自对大量经验事实的共相概括,而是来自对人们如何获得一定领域中的经验的 基本方法的考察。我们可以把这种考察一般地称之为“思辨”。思辨是哲学的“正 宗”(但并非“思辨哲学”是哲学的唯一形式,因为思辨哲学只是一种特定的称 呼,用来指专以对概念和范畴的思辨来超越地获取事物的本质的那一类晢学), 不管思辨是指向感觉质料、或指向语言、或指向概念、范畴、或指向人的非理性 的存在状况:思辨取向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哲学路向
5 5 于特殊问题的正确答案。 第四节 哲学问题的特征和研究的方法 每一门学科就其根本而言都生存于它所专有的问题域中,哲学也复如此。哲 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问题域不能为其他学科的问题域所还原、所替代。日常生 活中的以及科学研究中所处理的问题无非有两大类:经验问题和逻辑问题。对付 这两类问题的方法也无非是经验观察或实验的方法以及数学的或逻辑的推论方 法。但是另有一类问题是追根究底的思考所必然提出的问题(如“磁性和磁力究 竟是什么,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某种实体吗?”再如,“数真实存在吗?数是物质 实体还是精神实体,或是物质实体的属性、样式,抑或仅是人心中的观念?”)。 对于这类问题,人们既无法通过经验观察来求解,也无法通过单纯的逻辑推断来 求解。这类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虽然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影响人们对实 际问题的处理,但是,人们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其实隐藏着对哲学问题的特 定的回答。这种不自觉的回答支配了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哲学固然不能烤 面包,但是没有一块面包不是在人们回答了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下被烤出来的。 在科学发生危机的时刻,科学一向所采取的对哲学问题的不自觉的回答便突现出 来。 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是它的超验性。哲学问题并不直接针对经验事实本身, 因此无法直接由某项或某类经验事实来解答。它也不指向人们认识、表述、整理 经验事实的逻辑形式,它不是逻辑学问题。它的超验性在于它关涉经验的总体性 质与根据。这里所谓的“超验”并非指完全脱离经验而去玄想 事物的超验本质,而是试图发现使经验事实得以可能的根本原理。这种原理不是 来自对大量经验事实的共相概括,而是来自对人们如何获得一定领域中的经验的 基本方法的考察。我们可以把这种考察一般地称之为“思辨”。思辨是哲学的“正 宗”(但并非“思辨哲学”是哲学的唯一形式,因为思辨哲学只是一种特定的称 呼,用来指专以对概念和范畴的思辨来超越地获取事物的本质的那一类哲学), 不管思辨是指向感觉质料、或指向语言、或指向概念、范畴、或指向人的非理性 的存在状况;思辨取向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哲学路向
哲学问题要用思辨的方式来解决,但却并不意味着思辨的解决可以完全不顾 来自经验的“证词”。恰恰相反,任何晢学理论的证明与自我辩护正是在于它能 使它所揭示的“超验之理”合适地指明人类经验的总体性质和经验所由形成的根 据所在。在这里,例如,物理学理论对待日常物理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哲学对待总 体经验世界的思想方式在原则上就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物理学的方式能够凭 借数学的精确性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在物理经验的领域内的普适性,而哲学的方式 则要通过论证使经验总体得以可能的人的生存的“隐秘判断”来证明自己对“超 验之理”的演说。 第二讲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上) 第一节前本体论:世界本原学说 哲学的起点是探求世界的统一性原理,这就形成世界本原学说。世界本原学 说的缘起是人类对自身文化创造的最初体会。以劳动为基础的文化存在中的合目 的性与内在统一性造成人类关于世界存在的信念。文化是诸创造物的总和。“创 造物”这一观念蕴含“创造者”的存在问题。原始宗教的基本思想是用超自然的 创造主体(诸神)来反映对文化的合目的性与统一性的体会。在宗教那里,世界 统一性的基础是超自然的人格神(造物主)。把“造物主”驱赶出去,便产生哲 学(泰勒斯),即产生最初的前本体论问题一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本原问题把 创世问题转变为万物如何从统一的根源产生出来的问题。本原问题的提法已经肯 定了本原一定能够找到,但是,承认本原存在无异于假定在经验世界的因果链上 有一个绝对的起点,然而这样一种起点因其仍在经验之中,所以只能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必须超越相对的、有限的经验事物,才能去解决世界的统一性的 基础问题。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这里所需要的“超越”,即摆脱经验事物的纠缠而 去追问诸存在者的统一根基?对“超越之法”的探寻开辟了“本体论”的境界。 第二节从第一因观念到自因(实体)观念的转变:本体论之诞生 本体论的主旨是超越具体有限的经验事物,这就要求从第一因观念的束缚下
6 6 哲学问题要用思辨的方式来解决,但却并不意味着思辨的解决可以完全不顾 来自经验的“证词”。恰恰相反,任何哲学理论的证明与自我辩护正是在于它能 使它所揭示的“超验之理”合适地指明人类经验的总体性质和经验所由形成的根 据所在。在这里,例如,物理学理论对待日常物理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哲学对待总 体经验世界的思想方式在原则上就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物理学的方式能够凭 借数学的精确性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在物理经验的领域内的普适性,而哲学的方式 则要通过论证使经验总体得以可能的人的生存的“隐秘判断”来证明自己对“超 验之理”的演说。 第二讲 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上) 第一节 前本体论:世界本原学说 哲学的起点是探求世界的统一性原理,这就形成世界本原学说。世界本 原学 说的缘起是人类对自身文化创造的最初体会。以劳动为基础的文化存在中的合目 的性与内在统一性造成人类关于世界存在的信念。文化是诸创造物的总和。“创 造物”这一观念蕴含“创造者”的存在问题。原始宗教的基本思想是用超自然的 创造主体(诸神)来反映对文化的合目的性与统一性的体会。在宗教那里,世界 统一性的基础是超自然的人格神(造物主)。把“造物主”驱赶出去,便产生哲 学(泰勒斯),即产生最初的前本体论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本原问题把 创世问题转变为万物如何从统一的根源产生出来的问题。本原问题的提法已经肯 定了本原一定能够找到,但是,承认本原存在无异于假定在经验世界的因果链上 有一个绝对的起点,然而这样一种起点因其仍在经验之中,所以只能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必须超越相对的、有限的经验事物,才能去解决世界的统一性的 基础问题。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这里所需要的“超越”,即摆脱经验事物的纠缠而 去追问诸存在者的统一根基?对“超越之法”的探寻开辟了“本体论”的境界。 第二节 从第一因观念到自因(实体)观念的转变:本体论之诞生 本体论的主旨是超越具体有限的经验事物,这就要求从第一因观念的束缚下
解放出来。“自因”不在作为现象的经验世界中,有如“太阳本身”与“阳光 的区别:“太阳”是存在者,即自因之存在,它不是感性的对象,而“阳光”则 是感性经验中的事物,太阳与阳光的因果关系中不包含时间因子。所以,自因乃 是“实体”。实体不是感性之对象,只能是思维之对象。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 首次从经验事物折向纯粹思维,把“逻各斯”(语词)看成是思维的居所,指出 隐藏在话语中的思维是存在的本质:“能被思维者 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巴门尼德开创了本体论 第三节宇宙本体论:借助形式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 本体论在其历史发展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形态: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 论、存在本体论。 宇宙本体论的基本特征是直接从思维范畴中为世界寻找其统一的基础。旧唯 物主义与理念论的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物质本体论与理念本体论的对立。这种对立 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人的精神的能动性在文化创造中的地位与意义问题。由于这两 种本体论都坚执抽象的实体范畴(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因此都未能真正发现 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动力。 宇宙本体论的基础是将思维的形式法则实体化,所以无法消解物质与精神的 二元对峙。 第四节理性本体论:借助先验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 纯思范畴不是“自在之物”自身固有的法则,也非彼岸的理念世界的产物, 而是人心自身的先天法则。但这个“人心”并非作为“灵魂”的主观精神实体(笛 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的功绩与失误)。 康德以“先验自我”的概念指出人类理性的主体性是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 动力,规定了理性是人的主体自由,扬弃了旧本体论所暗含的“造世主”观念, 张扬了根基于普遍理性的人的主体自由(这种理性的主体自由既使关于自然界的 科学知识得以可能,又使社会世界得以可能)。但是,康德保留了先验自我无法 对其行规定的“自在之物”,这就使得对于世界基础的先验的理性证明无法贯彻
7 7 解放出来。“自因”不在作为现象的经验世界中,有如“太阳本身”与“阳光” 的区别:“太阳”是存在者,即自因之存在,它不是感性的对象,而“阳光”则 是感性经验中的事物,太阳与阳光的因果关系中不包含时间因子。所以,自因乃 是“实体”。实体不是感性之对象,只能是思维之对象。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 首次从经验事物折向纯粹思维,把“逻各斯”(语词)看成是思维的居所,指出 隐藏在话语中的思维是存在的本质:“能被思维者 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巴门尼德开创了本体论。 第三节 宇宙本体论:借助形式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 本体论在其历史发展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形态: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 论、存在本体论。 宇宙本体论的基本特征是直接从思维范畴中为世界寻找其统一的基础。旧唯 物主义与理念论的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物质本体论与理念本体论的对立。这种对立 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人的精神的能动性在文化创造中的地位与意义问题。由于这两 种本体论都坚执抽象的实体范畴(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因此都未能真正发现 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动力。 宇宙本体论的基础是将思维的形式法则实体化,所以无法消解物质与精神的 二元对峙。 第四节 理性本体论:借助先验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 纯思范畴不是“自在之物”自身固有的法则,也非彼岸的理念世界的产物, 而是人心自身的先天法则。但这个“人心”并非作为“灵魂”的主观精神实体(笛 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的功绩与失误)。 康德以“先验自我”的概念指出人类理性的主体性是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 动力,规定了理性是人的主体自由,扬弃了旧本体论所暗含的“造世主”观念, 张扬了根基于普遍理性的人的主体自由(这种理性的主体自由既使关于自然界的 科学知识得以可能,又使社会世界得以可能)。但是,康德保留了先验自我无法 对其行规定的“自在之物”,这就使得对于世界基础的先验的理性证明无法贯彻
到底。自在之物的世界是无法进入语言和思维的“本无”世界,而人却双重地生 活在理性逻辑的世界和“本无”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康德由于停留在人心的逻 辑形式之中,而终于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的真实内容放逐到了“本无世界”中 黑格尔力图在坚持理性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同时使先验的理性本体化(实体 即主体的原则),即,使之仍然成为诸存在者的基本规定,也即赋予理性的先验 形式以现实的历史内容。他以辩证逻辑改造先验逻辑,使之可以 将人类历史进程的极为丰富的内容纳入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的逻辑展开。这样 黑格尔便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描述为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把人在 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的生活内容归结为概念运动的表现形式。康德的理性原 则在本体论的目标前面停步不前,而黑格尔则完成了理性本体论。 第五节生存本体论:在文化的非理性成分中寻求本体 前两种本体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从思维形式中探寻人类文化创造的原动力, 而遗忘了人在“本无”中的存在。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渐次发生本体论上的重大转向,即重新要求 记起被遗忘了的“存在”。存在不是实体的一种属性一哪怕是最重要的属性一, 而是没有存在就根本谈不上实体。存在是一切事物之逻辑前的“在场”。这种在 场在人那里得到真正的自我领悟。这种领悟,在马克思那里是与人们以劳动实现 的生存活动相一致的关于人自身的社会存在的实践意识。在这种实践意识的基础 上才有思维的逻辑及其真理。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作为人对自身在场的领悟, 是此在的在世之在,即每一个个别的人对世界的逻辑前的领会。这种领会的基本 特性是它的有限性与历史性。只有紧紧抓住这种存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才能使 终有一死的人避免在概念的思想方式中把自己物化为由概念所处理的客观对象 只有始终从存在本身出发,才有人类文化创造的活水源头,才不致于使文化创造 的成果反过来成为对人本身的桎梏 但是,当代西方哲学尚未真正找到能够克服文明危机的新的文化创造的原动 力。西方晢人正以各种形式到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去发现对文化的生命感受,但 对于人的本性的新的自我认识,或者说一种新的人的理想,即足以鼓舞西方人去 开拓克服异化的新文明的人的自我形象还远未达到。哲学中的当代本体论创新还
8 8 到底。自在之物的世界是无法进入语言和思维的“本无”世界,而人却双重地生 活在理性逻辑的世界和“本无”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康德由于停留在人心的逻 辑形式之中,而终于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的真实内容放逐到了“本无世界”中。 黑格尔力图在坚持理性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同时使先验的理性本体化(实体 即主体的原则),即,使之仍然成为诸存在者的基本规定,也即赋予理性的先验 形式以现实的历史内容。他以辩证逻辑改造先验逻辑,使之可以 将人类历史进程的极为丰富的内容纳入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的逻辑展开。这样, 黑格尔便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描述为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把人在 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的生活内容归结为概念运动的表现形式。康德的理性原 则在本体论的目标前面停步不前,而黑格尔则完成了理性本体论。 第五节 生存本体论:在文化的非理性成分中寻求本体 前两种本体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从思维形式中探寻人类文化创造的原动力, 而遗忘了人在“本无”中的存在。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渐次发生本体论上的重大转向,即重新要求 记起被遗忘了的“存在”。存在不是实体的一种属性—哪怕是最重要的属性—, 而是没有存在就根本谈不上实体。存在是一切事物之逻辑前的“在场”。这种在 场在人那里得到真正的自我领悟。这种领悟,在马克思那里是与人们以劳动实现 的生存活动相一致的关于人自身的社会存在的实践意识。在这种实践意识的基础 上才有思维的逻辑及其真理。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作为人对自身在场的领悟, 是此在的在世之在,即每一个个别的人对世界的逻辑前的领会。这种领会的基本 特性是它的有限性与历史性。只有紧紧抓住这种存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才能使 终有一死的人避免在概念的思想方式中把自己物化为由概念所处理的客观对象。 只有始终从存在本身出发,才有人类文化创造的活水源头,才不致于使文化创造 的成果反过来成为对人本身的桎梏。 但是,当代西方哲学尚未真正找到能够克服文明危机的新的文化创造的原动 力。西方哲人正以各种形式到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去发现对文化的生命感受,但 对于人的本性的新的自我认识,或者说一种新的人的理想,即足以鼓舞西方人去 开拓克服异化的新文明的人的自我形象还远未达到。哲学中的当代本体论创新还
在走在半途中 第六节本体论与人的终极关怀——兼谈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是人必定要向自己提出的。人生在世 有种种关怀:对存活的关怀,对物质利益的关怀,对爱与尊敬的关怀,等等。还 有一种关怀则涉及到人的安身立命,即关涉有限人生的最终意义问题。这种关怀 便是所谓“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是对“终极实在”的关怀,是力图找到人生在世不得不被抛入其 中的变化无常的世事背后的“终极实在”(使生活价值得到无条件肯定的最高真 实性)。可见,终极关怀问题属于本体论范围。中国现代哲学家熊十力先生曾经 报道自己求学问道如何出于终极关怀的需要的心路历程,这是很具有典型意义的 (见熊十力:《心书·船山学自记》)。 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的人生理想反映了古代西方理念论的本体论对终极关怀 问题的解决方法。 源自东方犹太哲学对理性的绝对权能的怀疑的基督教思想,代表了宗教对终 极关怀根本态度,这种根本态度生发出宗教信仰对人心的持久的吸引力。宗教信 仰的力量根植于人的自我的存在所必然包含的对立面一一虚无。逻辑的理性无法 处理外在于自我意识之绝对的肯定性的那个“自我意识的非存在”,即虚无。当 代哲学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重新把终极关怀问题列为哲学的最为严肃的课 题之 宗教否认理性的努力是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合适方法,它认为终极关怀不是 知识的问题,而是信仰的行动,即一种向比我们人类更高的存在(一种比自己更 伟大的救赎形象)献身的行为 研究本体论是哲学指向终极关怀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理论的,而非实践的。 但是,哲学的理论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对于人生的消极逃遁,批判种种愚昧的信 仰形式,以与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相一致的方向探索人生的意义
9 9 在走在半途中。 第六节 本体论与人的终极关怀——兼谈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是人必定要向自己提出的。人生在世, 有种种关怀:对存活的关怀,对物质利益的关怀,对爱与尊敬的关怀,等等。还 有一种关怀则涉及到人的安身立命,即关涉有限人生的最终意义问题。这种关怀 便是所谓“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是对“终极实在”的关怀,是力图找到人生在世不得不被抛入其 中的变化无常的世事背后的“终极实在”(使生活价值得到无条件肯定的最高真 实性)。可见,终极关怀问题属于本体论范围。中国现代哲学家熊十力先生曾经 报道自己求学问道如何出于终极关怀的需要的心路历程,这是很具有典型意义的 (见熊十力:《心书·船山学自记》)。 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的人生理想反映了古代西方理念论的本体论对终极关怀 问题的解决方法。 源自东方犹太哲学对理性的绝对权能的怀疑的基督教思想,代表了宗教对终 极关怀根本态度,这种根本态度生发出宗教信仰对人心的持久的吸引力。宗教信 仰的力量根植于人的自我的存在所必然包含的对立面——虚无。逻辑的理性无法 处理外在于自我意识之绝对的肯定性的那个“自我意识的非存在”,即虚无。当 代哲学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重新把终极关怀问题列为哲学的最为严肃的课 题之一。 宗教否认理性的努力是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合适方法,它认为终极关怀不是 知识的问题,而是信仰的行动,即一种向比我们人类更高的存在(一种比自己更 伟大的救赎形象)献身的行为。 研究本体论是哲学指向终极关怀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理论的,而非实践的。 但是,哲学的理论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对于人生的消极逃遁,批判种种愚昧的信 仰形式,以与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相一致的方向探索人生的意义
第三讲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中) 第一节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在希腊语中原指“物理学之后”,是亚里士多德的 弟子在整理亚氏的著作时所创,用以指亚氏讨论“第一哲学”的著作。 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基础部分。在本体论所提供的视野范围之内,形而上学 硏究人对于他所面对的整个世界之基本性质与根本法则的理解方式。因此,形而 上学除了本体论问题之外还包括如下一些问题:身-心问题、自由与决定论问题、 目的论与因果决定论问题等。 (一)身-心问题 自我的存在及其与身体的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这个问题 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理论。 (1)唯物论的身一心关系说:并不存在心灵实体,人的存在只是物质实体的 种样式,所谓“心灵”只是在人身上发生的物质事件的一种现象。 (2)唯心论的身-心关系说:唯一的实体是精神,自我具有最高的真实性, 人的肉体存在是心灵的外部表现。 (3)相互作用论:心灵与身体是两种实体,它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作用,甚至 可以找到相互作用的联结点。(这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理论。) (4)偶因论:心灵与身体是不同的实体,它们并不相互作用,意志不能推动 肉体,肉体也不能产生意志;人的一切心灵生活是由上帝偶然给他带来的,上帝 使这种心灵生活跟身体内发生的一切情况严密地保持一致.(这是法国哲学家马 勒伯朗士提出来的理论.) (5)身心平行论:心灵和身体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都可用 物质的谓词来描述,亦可用精神的谓词来描述.(这是荷兰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
10 10 第三讲 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中) 第一节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在希腊语中原指“物理学之后”,是亚里士多德的 弟子在整理亚氏的著作时所创,用以指亚氏讨论“第一哲学” 的著作。 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基础部分。在本体论所提供的视野范围之内,形而上学 研究人对于他所面对的整个世界之基本性质与根本法则的理解方式。因此,形而 上学除了本体论问题之外还包括如下一些问题:身-心问题、自由与决定论问题、 目的论与因果决定论问题等。 (一)身-心问题 自我的存在及其与身体的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这个问题 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理论。 (1)唯物论的身-心关系说:并不存在心灵实体,人的存在只是物质实体的 一种样式,所谓“心灵”只是在人身上发生的物质事件的一种现象。 (2)唯心论的身-心关系说:唯一的实体是精神,自我具有最高的真实性, 人的肉体存在是心灵的外部表现。 (3)相互作用论:心灵与身体是两种实体,它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作用,甚至 可以找到相互作用的联结点。(这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理论。) (4)偶因论:心灵与身体是不同的实体,它们并不相互作用,意志不能推动 肉体,肉体也不能产生意志;人的一切心灵生活是由上帝偶然给他带来的,上帝 使这种心灵生活跟身体内发生的一切情况严密地保持一致.(这是法国哲学家马 勒伯朗士提出来的理论.) (5)身心平行论:心灵和身体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都可用 物质的谓词来描述,亦可用精神的谓词来描述.(这是荷兰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