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目的: 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形成、发展和实践。 主要内容: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3.“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教学重点: 国家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 关键词: “一国两制”;祖国完全统一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 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解的奋斗。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郑重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 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提出 由于不同的历史原因,我国的香港、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霸占,台湾则被国民党所盘踞。完成祖国统一大 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统一的初步设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一项重要 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并积极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50年代中,我国政府多次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 问题,如果台湾和平统一,可以实行高度自治,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共产党不派人干预等。1963年,周恩来把毛 泽东的有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但由于国内外 形势的变化,当时还不能提出“一国两制的完整构想并付诸实现。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逐步完成“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 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年1月,邓小平访美期间指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 度,初步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以 及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的谈话,都标志着这一构想进入形成阶段。邓小平在这次谈话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一 国两制的概念。 第二节“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公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 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目的: 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形成、发展和实践。 主要内容: 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3.“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教学重点: 国家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关 键 词: “一国两制”;祖国完全统一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 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郑重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 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提出 由于不同的历史原因,我国的香港、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霸占,台湾则被国民党所盘踞。完成祖国统一大 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统一的初步设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一项重要 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并积极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50年代中,我国政府多次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 问题,如果台湾和平统一,可以实行高度自治,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共产党不派人干预等。1963年,周恩来把毛 泽东的有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但由于国内外 形势的变化,当时还不能提出 “一国两制”的完整构想并付诸实现。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逐步完成 “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 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年1月,邓小平访美期间指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 度,初步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以 及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的谈话,都标志着这一构想进入形成阶段。邓小平在这次谈话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一 国两制"的概念。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公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 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和平统一后,建立单一制的国家结 构,组成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统一后的中国,只有 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政府设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 持“一个国家”,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的不可分性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 和根本保证。 (二)实行两种制度”。实行“两种制度就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在香港、澳门、台湾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和平共处,互相竞赛、互相支援、共同发展,不存在谁吞并谁的问题。二是两种制度有主次之分:主体是大陆12亿 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国两制的基础,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没有“一国两 制的构想。“一国两制并不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的性质,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只有在主体部分是社会主义的 前提下,才可以允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没有这个前提,资本主义就要吃掉社会主 义。因此以社会主义为主体,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 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省、市、自治区,享有高度 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在外交和国际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 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 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的私人投资等,均予以法律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 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 (四)宪法和法律保证,“一国两制长期不变。“一国两制不是权宜之计和过渡性措施,而是有国家宪法和法律保 证的一项长项国策,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要搞几十年,长期不变。承诺五十年不变不只是为了安定人心,而是考 虑到这几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关联。中国要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需 要下个世纪五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要更加实行开放政策。五十年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 互依赖,更不可分,“一国两制的政策就更没有变的必要了。邓小平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五 十年不变的思想,明确写进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在1982年9月正式提出的,这个政治构想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有其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早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 设想,这是党和政府首次明确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7年4月,毛泽东公开表示了中国共产党准备再 次和台湾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意愿。1958年10月6日,毛泽东在《去台湾同胞书》中,又建议国共两党谈判,实 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60年代,我们党还制定过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纲目,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个愿望未 能实现。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 上来,同时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正常化,这就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了内部和外部的必要条件。1979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地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同年9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 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从而初步表明 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实现祖国和平 统一的9条方针,这些方针政策虽然没有使用“一国两制的提法,但实际已含有这个意思。这就标志着“一国两制构 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在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 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对香港问题的全面阐述,表明“一国两 制构想已经成熟
(一)“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和平统一后,建立单一制的国家结 构,组成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统一后的中国,只有 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政府设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 持“一个国家”,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的不可分性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 和根本保证。 (二)实行“两种制度”。实行“两种制度”就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在香港、澳门、台湾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和平共处,互相竞赛、互相支援、共同发展,不存在谁吞并谁的问题。二是两种制度有主次之分;主体是大陆12亿 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国两制”的基础,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没有“一国两 制”的构想。“一国两制”并不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的性质,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只有在主体部分是社会主义的 前提下,才可以允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没有这个前提,资本主义就要吃掉社会主 义。因此以社会主义为主体,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 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省、市、自治区,享有高度 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在外交和国际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 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 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的私人投资等,均予以法律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 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 (四)宪法和法律保证,“一国两制”长期不变。“一国两制”不是权宜之计和过渡性措施,而是有国家宪法和法律保 证的一项长项国策,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要搞几十年,长期不变。承诺五十年不变不只是为了安定人心,而是考 虑到这几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关联。中国要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需 要下个世纪五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要更加实行开放政策。五十年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 互依赖,更不可分,“一国两制”的政策就更没有变的必要了。邓小平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五 十年不变的思想,明确写进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在1982年9月正式提出的,这个政治构想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有其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早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 设想,这是党和政府首次明确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7年4月,毛泽东公开表示了中国共产党准备再 次和台湾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意愿。1958年10月6日,毛泽东在《去台湾同胞书》中,又建议国共两党谈判,实 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60年代,我们党还制定过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纲目,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个愿望未 能实现。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 上来,同时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正常化,这就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了内部和外部的必要条件。1979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地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同年9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 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从而初步表明 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实现祖国和平 统一的9条方针,这些方针政策虽然没有使用“一国两制”的提法,但实际已含有这个意思。这就标志着“一国两制”构 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在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 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对香港问题的全面阐述,表明“一国两 制”构想已经成熟
“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法制化。1982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 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1984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代表团时,第一次公开使用 了一国两制的提法。他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 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此后,邓小平又从各个方面对一国两制的构想 进行了阐发,构成了完整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方针和政策。 1984年和1987年分别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1990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都贯彻了“一国两制的精神,使一国两制进一步法制化。1984年5月,“一国两制构想写进了全国人大六届二 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香港、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成功范例, 相信一国两制的构想,也一定能够使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第三节“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 围内事务的原则,切实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并从许多方面给予特别行政区必要的 支持和帮助。在中央政府坚定支持下,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沉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和影响,团结各界人士,妥善处理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 制方针是正确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 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工作,切实加强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广泛团结,共同维 护和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发展。坚持这些,就能使“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取得更大的成功,并对早 日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第四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 项主张。一九九五年一月,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 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思想,表明了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体现了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指明了发展两岸关系的 方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纲领。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两岸同胞理应坚 决反对。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应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 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对话和谈判就 可以恢复。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 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 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 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 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法制化。1982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 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1984年 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代表团时,第一次公开使用 了“一国两制”的提法。他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 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此后,邓小平又从各个方面对“一国两制”的构想 进行了阐发,构成了完整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方针和政策。 1984年和1987年分别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1990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都贯彻了“一国两制”的精神,使“一国两制”进一步法制化。1984年5月,“一国两制”构想写进了全国人大六届二 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香港、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成功范例, 相信“一国两制”的构想,也一定能够使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第三节“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 围内事务的原则,切实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并从许多方面给予特别行政区必要的 支持和帮助。在中央政府坚定支持下,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沉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和影响,团结各界人士,妥善处理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 制”方针是正确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 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工作,切实加强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广泛团结,共同维 护和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发展。坚持这些,就能使“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取得更大的成功,并对早 日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第四节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 项主张。一九九五年一月,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 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思想,表明了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体现了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指明了发展两岸关系的 方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纲领。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两岸同胞理应坚 决反对。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应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 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对话和谈判就 可以恢复。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 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 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 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 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经济各具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与合 作,优势互补,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祖国大陆也是有益的。我们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 岸经济合作的主张,坚持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依法保障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推 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积极推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坚持以弘扬中华文 化的优秀传统为主线,扩大两岸文化交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 关系的重要力量。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当前台湾民心所向。两岸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分则两害,已经为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识。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以及发展经济的要求,维护台湾 同胞的切身利益。要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方针政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 相信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事关台湾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台湾同胞一定 会做出正确的快择,一定会同我们一道、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新的贡献。 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 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应该由两岸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绝 不容许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在这个基本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妥协退让,决不吞下损害国家根 本利益的苦果。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 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 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 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 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维护祖国的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根本基础,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不管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还有多少艰难险阻, 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和所有中华儿女,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携手共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 就一定能够实现。 思考题 1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为什么说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3.“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你是如何认识当前台海关系的? 参考文献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58一61页。 2.《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2一15页。 3.《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0一31页。 材料分析题一: 阅读下列材料: 1.台商投资祖国大陆以紧跟经济发展新趋势著称,或顺势变化投资布局,或顺势实现投资转型,使企业不断迅速发 展壮大。 目前,一部分台商抓住沿海地区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的机遇,开始进军现代服务业。台湾亚洲创新文化产业 集团计划投入12亿美元巨资,用五年时间,在南京浦口建设占地面积1300亩的创意产业园,这个项目已经签约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经济各具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与合 作,优势互补,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祖国大陆也是有益的。我们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 岸经济合作的主张,坚持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依法保障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推 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积极推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坚持以弘扬中华文 化的优秀传统为主线,扩大两岸文化交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 关系的重要力量。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当前台湾民心所向。两岸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分则两害,已经为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识。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以及发展经济的要求,维护台湾 同胞的切身利益。要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方针政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 相信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事关台湾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台湾同胞一定 会做出正确的抉择,一定会同我们一道、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新的贡献。 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 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应该由两岸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绝 不容许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在这个基本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妥协退让,决不吞下损害国家根 本利益的苦果。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 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 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 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 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维护祖国的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根本基础,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不管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还有多少艰难险阻, 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和所有中华儿女,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携手共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 就一定能够实现。 思考题: 1.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为什么说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3.“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你是如何认识当前台海关系的? 参考文献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58—61页。 2.《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2—15页。 3.《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0—31页。 材料分析题一: 阅读下列材料: 1.台商投资祖国大陆以紧跟经济发展新趋势著称,或顺势变化投资布局,或顺势实现投资转型,使企业不断迅速发 展壮大。 目前,一部分台商抓住沿海地区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的机遇,开始进军现代服务业。台湾亚洲创新文化产业 集团计划投入12亿美元巨资,用五年时间,在南京浦口建设占地面积1300亩的创意产业园,这个项目已经签约
2.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规模性转移的序幕刚网刚拉开,一部分台商也开始加快投资中西部的步 伐。台湾永和豆浆董事长林炳生最近和陕西宴友思集团签订了6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并计划在陕西发展连锁幼加盟店 200多家。在大陆休闲食品领域打出了知名度的台湾旺旺集团,已宣布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在陕西新增三条生产线。 在福州投资10多年的台福(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福池说,“十一五规划明确对台商发展的支持,激活了台商在大陆 进一步发展的神经,不少台企都有在大陆拓产的详细计划,谁都怕丧失商机。 3.“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已经历三波热潮,目前第四波台商投资热潮已初步初成。”厦门大学 海峡两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非教授表示。 据介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第一波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两岸坚冰初破,台商纷纷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 建地区,发展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波热潮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 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波热潮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香港、澳门回归,两岸相继加入世贸组织,以电子业 为代表的台商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落户在长三角地区,部分落户在环渤海经济圈。 “目前正在升温的第四波热潮中,服务业是新的热门领域。李非认为。去年参加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的一 位台湾知名人士也透露,台资投资大陆新目标是服务业。台商开始把目光由制造业转向新兴服务业,具体包括金 融、流通、通讯、医保、人才培训、文化创意、环境设计、资讯、研发、环保、工种顾问等利用知识而产生高附加 值的领域。 4.据了解,目前,台商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始积极布局文化艺术产业、广告业、建筑设计业等知识经济产业。台湾 金鼎科技、翰宇博得、东捷资讯等知识型服务业已陆续抢滩无锡。台湾金融、医药、房产界代表团也纷纷到无锡投 石问路,箭头直指无锡发展集群化服务业价值链。 “这与祖国大陆产业发展新趋势正合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冠华教授认为,祖国大陆的“十一 五规划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同时2006年大陆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祖国大陆服务业市场将加快开放,这为台 湾服务业转型和两岸服务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郑立中最近在江苏江阴举 行的“海峡两岸上市公司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致辞时也表示,开展两岸金融领域合作与交流,是推动两岸经济关 系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上市已经完全没有政策障碍,大陆积极鼓励台资企业在大 陆上市。 “第四波热潮中,中西部和环渤海等地区将成新的投资热点区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刘刚接受记者采访 时说。在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首次设立的未来五至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评选中,秦皇岛市、天津 市、重庆市、沈阳市、青岛市、新郑市、南通市、益阳市八个城市最终获选。 5.专家认为,“十一五规划已经把区域平衡发展列为重点方针。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 高的背景下,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发展态势,以及这些地区所具备的丰富的自然 资源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为台商劳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产业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 率先进入云南昆明的台资企业芊卉公司负责人认为,台湾的农业、加工业、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农业科技较发 达,到西部投资前景广阔。据了解,今年以来,到中西部的台商考察团络绎不绝。4月,200余名台商赴陕西西安参 加了第十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台商西部行”项目推介会;5月,40多名台湾工商界人士组成经贸考察 团赴川川渝考察;30多人组成的深圳台商协会考察团赴山西考察。 刘刚认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第四波热潮,不仅将使台商获得新的良好收益,也将为祖国大陆的产业结构调整、减 缩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助一臂之力。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请你谈谈两岸经贸往来的趋势,说明了什么? 2两岸经贸往来的趋势与台商的投资对两岸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3.两岸经贸往来的趋势与一国两制的实践说明了什么?
2.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规模性转移的序幕刚刚拉开,一部分台商也开始加快投资中西部的步 伐。台湾永和豆浆董事长林炳生最近和陕西宴友思集团签订了6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并计划在陕西发展连锁加盟店 200多家。在大陆休闲食品领域打出了知名度的台湾旺旺集团,已宣布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在陕西新增三条生产线。 在福州投资10多年的台福(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福池说,“十一五”规划明确对台商发展的支持,激活了台商在大陆 进一步发展的神经,不少台企都有在大陆拓产的详细计划,谁都怕丧失商机。 3.“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已经历三波热潮,目前第四波台商投资热潮已初步初成。”厦门大学 海峡两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非教授表示。 据介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第一波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两岸坚冰初破,台商纷纷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 建地区,发展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波热潮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 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波热潮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香港、澳门回归,两岸相继加入世贸组织,以电子业 为代表的台商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落户在长三角地区,部分落户在环渤海经济圈。 “目前正在升温的第四波热潮中,服务业是新的热门领域。”李非认为。去年参加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的一 位台湾知名人士也透露,台资投资大陆新目标是服务业。台商开始把目光由制造业转向新兴服务业,具体包括金 融、流通、通讯、医保、人才培训、文化创意、环境设计、资讯、研发、环保、工种顾问等利用知识而产生高附加 值的领域。 4.据了解,目前,台商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始积极布局文化艺术产业、广告业、建筑设计业等知识经济产业。台湾 金鼎科技、翰宇博得、东捷资讯等知识型服务业已陆续抢滩无锡。台湾金融、医药、房产界代表团也纷纷到无锡投 石问路,箭头直指无锡发展集群化服务业价值链。 “这与祖国大陆产业发展新趋势正合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冠华教授认为,祖国大陆的“十一 五”规划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同时2006年大陆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祖国大陆服务业市场将加快开放,这为台 湾服务业转型和两岸服务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郑立中最近在江苏江阴举 行的“海峡两岸上市公司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致辞时也表示,开展两岸金融领域合作与交流,是推动两岸经济关 系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上市已经完全没有政策障碍,大陆积极鼓励台资企业在大 陆上市。 “第四波热潮中,中西部和环渤海等地区将成新的投资热点区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刘刚接受记者采访 时说。在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首次设立的“未来五至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评选中,秦皇岛市、天津 市、重庆市、沈阳市、青岛市、新郑市、南通市、益阳市八个城市最终获选。 5.专家认为,“十一五”规划已经把区域平衡发展列为重点方针。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 高的背景下,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发展态势,以及这些地区所具备的丰富的自然 资源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为台商劳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产业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 率先进入云南昆明的台资企业芊卉公司负责人认为,台湾的农业、加工业、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农业科技较发 达,到西部投资前景广阔。据了解,今年以来,到中西部的台商考察团络绎不绝。4月,200余名台商赴陕西西安参 加了第十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台商西部行”项目推介会;5月,40多名台湾工商界人士组成经贸考察 团赴川渝考察;30多人组成的深圳台商协会考察团赴山西考察。 刘刚认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第四波热潮,不仅将使台商获得新的良好收益,也将为祖国大陆的产业结构调整、减 缩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助一臂之力。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请你谈谈两岸经贸往来的趋势,说明了什么? 2.两岸经贸往来的趋势与台商的投资对两岸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3.两岸经贸往来的趋势与“一国两制”的实践说明了什么?
材料分析题二: 阅读下列材料: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符合同胞的共同利益。经济各具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势互 补,对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祖国大陆也是有益的。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积极 推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坚持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主线,扩大两 岸文化交流。 1993年4月27日至30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祖国大陆一年多来的积极推动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 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海峡两岸在长期隔绝之后,首次由受权民间团体负责人进 行的正式接触会谈,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天的会谈中,双方就两 会会务、两岸经济交流、科技文化交流等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包括《汪辜会谈共同协 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 :汪辜会谈对发展两岸关系、扩大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各项交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两岸的接触 商谈建立了制度化的机制。“汪辜会谈获得成功,得到两岸同胞的高度评价。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 出:“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是有成果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晤”1998年10月14日,在两岸关系及“汪辜会谈成果遭到李登辉访美鼓吹分裂主义的破坏之后,在两岸人民 的共同努力下,受海协会邀请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浦先生赴上海、北京的“参访”活动终于成行。辜先生是近五十年 来第一位踏足祖国大陆的由台湾当局正式授权的代表,大陆方面对他的此次参访十分重视,给予很高的礼遇,江泽 民总书记、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会见辜先生一行,这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来最高级别的公开接触 1998年10月15日,辜振浦与汪道涵在上海再次会面,这是两岸两会自1995年6月中断商谈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对话 的内容首次涉及政治领域,也是汪道涵先生和辜振浦先生1993年新加坡会谈之后的第二次握手。双方在会谈中达成 了四项共识,其中二项主要内容是:双方将继续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对话;汪道涵会长接受辜振甫董事长 的邀请将访问台湾。 辜振甫“参访大陆后,祖国大陆方面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1999年6月27至29日,两会在北京商谈,就落实 四项共识交换了意见,并就汪道涵9月中旬或10月初访台达成初步共识。可是,李登辉竟在0天后,7月9日接受德 国之声专访时公然抛出“两国论”,使一度缓和的两岸关系又一次跌入低谷。面对李登辉之流猖狂的“台独活动,海 峡两岸和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一致声讨,国际社会也纷纷谴责李登辉的台独行径。15日,国台办主任陈 云林指出,由于李登辉“两国论的倒行逆施,使两会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接触、交流、对话的基础不复存在。20日, 海协会鉴于海基会当天的来函及所附的辜振浦谈话稿”严重违背了两会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 则的共识,对该函不予接收并正式退回,两会联系遂告中断,汪道涵访台之行亦告搁浅。 范女士在评述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的时候,她强调,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其实不要强调个人到底有什么作 用,因为两岸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左右的。是在国家政策的大环境中,加上双方的政策主导和民意的走向 而促成的。历史人物会发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很难衡量。正是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这个政治基 础才促进了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的进行。 展望未来历史的继承不是重复 从历史的帷幕转出来的时候,范女士开始和我们探讨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她用一句很深刻的话总结,历史的 继承不是重复。 她分析说,过去历史的结束,给未来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汪辜会谈到汪辜会晤”,再到今天连宋访问,这 些都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事件。而这些具有开创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在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 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在反“台独的基础上,国亲新三党有一致,他们要和平发展两岸关系。 说到今年的大陆对台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范女士说,这些举措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民为本,从对台湾同胞的爱 出发,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纵观2005年,大陆主要是照顾台湾普通老百姓的需要,比如给台商提供贷款
材料分析题二: 阅读下列材料: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符合同胞的共同利益。经济各具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势互 补,对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祖国大陆也是有益的。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积极 推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坚持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主线,扩大两 岸文化交流。 1993年4月27日至30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祖国大陆一年多来的积极推动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 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海峡两岸在长期隔绝之后,首次由受权民间团体负责人进 行的正式接触会谈,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天的会谈中,双方就两 会会务、两岸经济交流、科技文化交流等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包括《汪辜会谈共同协 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 “汪辜会谈”对发展两岸关系、扩大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各项交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两岸的接触 商谈建立了制度化的机制。“汪辜会谈”获得成功,得到两岸同胞的高度评价。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 出:“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是有成果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晤” 1998年10月14日,在两岸关系及“汪辜会谈”成果遭到李登辉访美鼓吹分裂主义的破坏之后,在两岸人民 的共同努力下,受海协会邀请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赴上海、北京的“参访”活动终于成行。辜先生是近五十年 来第一位踏足祖国大陆的由台湾当局正式授权的代表,大陆方面对他的此次参访十分重视,给予很高的礼遇,江泽 民总书记、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会见辜先生一行,这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来最高级别的公开接触 1998年10月15日,辜振甫与汪道涵在上海再次会面,这是两岸两会自1995年6月中断商谈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对话 的内容首次涉及政治领域,也是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1993年新加坡会谈之后的第二次握手。双方在会谈中达成 了四项共识,其中二项主要内容是:双方将继续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对话;汪道涵会长接受辜振甫董事长 的邀请将访问台湾。 辜振甫“参访”大陆后,祖国大陆方面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1999年6月27至29日,两会在北京商谈,就落实 四项共识交换了意见,并就汪道涵9月中旬或10月初访台达成初步共识。可是,李登辉竟在l0天后,7月9日接受“德 国之声”专访时公然抛出“两国论”,使一度缓和的两岸关系又一次跌入低谷。面对李登辉之流猖狂的“台独”活动,海 峡两岸和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一致声讨,国际社会也纷纷谴责李登辉的“台独”行径。15日,国台办主任陈 云林指出,由于李登辉“两国论”的倒行逆施,使两会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接触、交流、对话的基础不复存在。20日, 海协会鉴于海基会当天的来函及所附的“辜振甫谈话稿”严重违背了两会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 则”的共识,对该函不予接收并正式退回,两会联系遂告中断,汪道涵访台之行亦告搁浅。 范女士在评述“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的时候,她强调,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其实不要强调个人到底有什么作 用,因为两岸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左右的。是在国家政策的大环境中,加上双方的政策主导和民意的走向 而促成的。历史人物会发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很难衡量。正是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这个政治基 础才促进了“汪辜会谈”和“汪辜会晤”的进行。 展望未来 历史的继承不是重复 从历史的帷幕转出来的时候,范女士开始和我们探讨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她用一句很深刻的话总结,历史的 继承不是重复。 她分析说,过去历史的结束,给未来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汪辜会谈”到“汪辜会晤”,再到今天连宋访问,这 些都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事件。而这些具有开创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在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 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在反“台独”的基础上,国亲新三党有一致,他们要和平发展两岸关系。 说到今年的大陆对台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范女士说,这些举措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民为本,从对台湾同胞的爱 出发,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纵观2005年,大陆主要是照顾台湾普通老百姓的需要,比如给台商提供贷款
就是照顾给中小台商的角度出发,还有简化台湾同胞来大陆的手续,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同等收费等问题,都是从 人民的角度出发继续推动两岸的交流的。 目前我们的这些交流活动,可以说是新的开拓,不是旧的历史的重复,因此我们说一个时代的结束,留下了很好的 政治遗产,可以给下一个时代做一个好的基础。只要是对人民有利,对两岸关系发展有利,对整个民族有利,更多 的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不管方式如何,都是我们值得继续进行的。希望两位老人家在天之灵可以保佑我们这个基 础,能够进一步夯实基础,推进两岸的交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将来台湾方面只要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承 认“九二共识”,两岸的协商就可以立即恢复,“什么都可以谈”。 至于李登辉和那些顽固要分裂祖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引用一句老话:“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范 女士情不自禁用这脍炙人口的两行诗,结束了我们的采访。 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是防止中国分裂、维护国家主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它是连络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 的血脉、历史、文化唯一的一条纽带。假如连这条纽带都加以放弃、不复存在,势必产生灾难性后果,不妨看看这 些可怕的后果吧: (一如果放弃“九二共识”,中国历史将出现大扭曲、大颠倒。 (二如果放弃“九二共识”,两岸之间形同陌路,无任何交集,两岸关系将变成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 (三如果放弃“九二共识”,就会失去遏制台独的紧箍咒,“台独分裂势力必会肆无忌惮地迅速坐大,明目张胆地将 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李登辉、陈水扁之流的“台独立国”之梦,将会成真。 一旦国难发生,大陆将会根据今年3月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为了捍卫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惜一切代价, 被迫进行一场与“台独的正义之战。“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对本是同根生的两岸人民来说,将是一场世纪大 灾难,一个分裂的中国将血流成河。 (四如果放弃“九二共识”,国际社会所达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广泛认同将化为乌有, 伪“台湾共和国将会跻身联合国。 (五如果放弃“九二共识”,让“台独图谋得逞,可以预见,中国境内的藏独”、“疆独”分子及其它潜伏的各种分裂势 力,必会看样学样,加紧进行藏独”、“疆独和其它分裂活动,具有五干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将会实时面临四分五 裂的亡国危机: 由此可见,“九二共识”是一道处理两岸关系的最后防线,换言之,也是最后的底线,务必坚持到底,它关系到国家 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汪辜会晤”与“九二共识? 2.“汪辜会晤与“九二共识意义是什么? 3.“汪辜会晤”与九二共识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分析题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新华社南宁6月3日电(记者李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3日举行的广西-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和桂港政府 高层会谈”上表示,香港将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曾荫权说,拥有成熟金融服务体系的香港日渐成为内地企业首选的融资地点。“中国银行日前在香港成功上市并迅速 在股市上表现出非凡的吸引力,这说明拥有卓越投资、融资能力的香港有实力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机 会。”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一直在积极调动海内外资源,支持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曾荫权 说:“事实上,不少内地企业也已经看准了香港的优势,纷纷利用这个国际融资平台拓展业务。” 自1993年第一家内地企业以H股形式到香港上市以来,截至2006年4月底,已经有超过300家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
就是照顾给中小台商的角度出发,还有简化台湾同胞来大陆的手续,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同等收费等问题,都是从 人民的角度出发继续推动两岸的交流的。 目前我们的这些交流活动,可以说是新的开拓,不是旧的历史的重复,因此我们说一个时代的结束,留下了很好的 政治遗产,可以给下一个时代做一个好的基础。只要是对人民有利,对两岸关系发展有利,对整个民族有利,更多 的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不管方式如何,都是我们值得继续进行的。希望两位老人家在天之灵可以保佑我们这个基 础,能够进一步夯实基础,推进两岸的交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将来台湾方面只要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承 认“九二共识”,两岸的协商就可以立即恢复,“什么都可以谈”。 至于李登辉和那些顽固要分裂祖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引用一句老话:“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范 女士情不自禁用这脍炙人口的两行诗,结束了我们的采访。 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是防止中国分裂、维护国家主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它是连络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 的血脉、历史、文化唯一的一条纽带。假如连这条纽带都加以放弃、不复存在,势必产生灾难性后果,不妨看看这 些可怕的后果吧: (一)如果放弃“九二共识”,中国历史将出现大扭曲、大颠倒。 (二)如果放弃“九二共识”,两岸之间形同陌路,无任何交集,两岸关系将变成“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 (三)如果放弃“九二共识”,就会失去遏制“台独”的紧箍咒,“台独”分裂势力必会肆无忌惮地迅速坐大,明目张胆地将 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李登辉、陈水扁之流的“台独立国”之梦,将会成真。 一旦国难发生,大陆将会根据今年3月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为了捍卫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惜一切代价, 被迫进行一场与“台独”的正义之战。“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对本是同根生的两岸人民来说,将是一场世纪大 灾难,一个分裂的中国将血流成河。 (四)如果放弃“九二共识”,国际社会所达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广泛认同将化为乌有, 伪“台湾共和国”将会跻身联合国。 (五)如果放弃“九二共识”,让“台独”图谋得逞,可以预见,中国境内的“藏独”、“疆独”分子及其它潜伏的各种分裂势 力,必会看样学样,加紧进行“藏独”、“疆独”和其它分裂活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将会实时面临四分五 裂的亡国危机。 由此可见,“九二共识”是一道处理两岸关系的最后防线,换言之,也是最后的底线,务必坚持到底,它关系到国家 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汪辜会晤”与“九二共识”? 2.“汪辜会晤”与“九二共识”意义是什么? 3.“汪辜会晤”与“九二共识”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分析题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新华社南宁6月3日电(记者李嘉)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3日举行的“广西-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和“桂港政府 高层会谈”上表示,香港将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曾荫权说,拥有成熟金融服务体系的香港日渐成为内地企业首选的融资地点。“中国银行日前在香港成功上市并迅速 在股市上表现出非凡的吸引力,这说明拥有卓越投资、融资能力的香港有实力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机 会。”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一直在积极调动海内外资源,支持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曾荫权 说:“事实上,不少内地企业也已经看准了香港的优势,纷纷利用这个国际融资平台拓展业务。” 自1993年第一家内地企业以H股形式到香港上市以来,截至2006年4月底,已经有超过300家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
融资总额高达1440亿美元。目前,内地企业正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更好地利用境外资源赢得回报: 曾荫权说,香港拥有众多国际资产管理人才,能够提供多元化投融资产品。近年来,香港金融服务业成绩卓越,如 果以股票市场市值计算,香港在全球排名第八;如果以股本集资额计算,香港位列全球第四;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 中,超过70家都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 曾荫权说:“由于香港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完备,标准与世界其他金融中心看齐,内地企业通过香港的股票市场和债 券市场融资,除了可筹集资金促进业务发展外,更可向国际投资者展示管理水平已达到世界级别,在国际上树立起 自己的品牌。” 材料2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四日电(记者周兆军)记者今天从中国教育部获悉,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在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 就读的港澳学生,将执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同时,国家还将设立港澳学生奖(助)学金,并对招收港澳学生 的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专项补助。 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港澳办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表示,在同一学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 年级、同一专业学习的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学费标准一致:同等住宿条件下,住宿费标准一致。通知要求各有 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港澳学生的收费政策。任何学校和单位不得擅自提高对来内地就读的港澳学 生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设立针对港澳学生的收费项目。 为鼓励更多的港澳地区学生到内地学习,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港澳学生奖(助)学金,专项用于奖励、资助全日 制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 通知强调,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抓紧时间研究并制定与港澳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确保各 项政策落到实处。完 材料3 中新网5月18日电据中央社”消息,香港历来集资额最大的新股中国银行今天开始招股,香港多家银行都有派发招股 书,吸引大批民众一早到场排队轮候拿取,反应非常热烈。 在观塘其中一家派发招股书的银行,一早已有一百多人在门外轮候,有人表示在凌晨就已经开始排队。 香港警方表示,现场有超过四百人轮候领取表格,排队人士当中,除了家庭主妇和长者之外,也有上班族和学生在 上班和上学前排队。排首位的市民说,不担心近日股市的跌势,会影响中银上市后的表现。他表示,至少会用十万 港元认购,同时会替家人领取表格。此外,在香港中环和湾仔银行集中的地区,多家银行在营业前都有数十人排 队,索取招股书和申请表。 香港有史以来集资额最大的新股中国银行,今天正式在香港开始派表招股,中行初步计划在香港公开发售十二亿七 千八百万股,以每手一千股、最高发售价三港元计算,每手入场费为三千零三十港元。 材料4 中新社香港六月一日电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今天在其专栏“观点中撰文披露,目前一个专门处理跨境人民 币支付功能的人民币结算系统已经在港运作。未来只要人民币业务方面的发展许可,香港在大约五个星期内就可以 实现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 任志刚指出,在香港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每日有无数的外汇交易在进行,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美元及欧元,日圆 亦颇为普遍。为了消除涉及美元及欧元交易的结算风险,同时亦因为亚洲与欧美之间存在很大的时差,香港已在使 用这两种货币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配合港元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这三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已能达到同步交收。 他说,虽然在香港发展日圆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的需求较低,不过,金管局仍然希望将日圆纳入香港的支付系统内, 或将香港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与东京的日圆支付系统联网,让在香港进行涉及日圆的金融交易能够达到即时支付结 算及同步交收。 他并表示,相信日后随着内地资本帐逐步开放,以人民币为单位的交易亦会增加。事实上,为了在香港推出人民币 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业界已经作出了广泛的筹备工作。只要人民币业务方面的发展许可,香港在大约五个星期内就
融资总额高达1440亿美元。目前,内地企业正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更好地利用境外资源赢得回报。 曾荫权说,香港拥有众多国际资产管理人才,能够提供多元化投融资产品。近年来,香港金融服务业成绩卓越,如 果以股票市场市值计算,香港在全球排名第八;如果以股本集资额计算,香港位列全球第四;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 中,超过70家都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 曾荫权说:“由于香港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完备,标准与世界其他金融中心看齐,内地企业通过香港的股票市场和债 券市场融资,除了可筹集资金促进业务发展外,更可向国际投资者展示管理水平已达到世界级别,在国际上树立起 自己的品牌。” 材料2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四日电 (记者周兆军)记者今天从中国教育部获悉,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在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 就读的港澳学生,将执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同时,国家还将设立港澳学生奖(助)学金,并对招收港澳学生 的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专项补助。 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港澳办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表示,在同一学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 年级、同一专业学习的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学费标准一致;同等住宿条件下,住宿费标准一致。通知要求各有 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港澳学生的收费政策。任何学校和单位不得擅自提高对来内地就读的港澳学 生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设立针对港澳学生的收费项目。 为鼓励更多的港澳地区学生到内地学习,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港澳学生奖(助)学金,专项用于奖励、资助全日 制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 通知强调,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抓紧时间研究并制定与港澳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确保各 项政策落到实处。完 材料3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中央社”消息,香港历来集资额最大的新股中国银行今天开始招股,香港多家银行都有派发招股 书,吸引大批民众一早到场排队轮候拿取,反应非常热烈。 在观塘其中一家派发招股书的银行,一早已有一百多人在门外轮候,有人表示在凌晨就已经开始排队。 香港警方表示,现场有超过四百人轮候领取表格,排队人士当中,除了家庭主妇和长者之外,也有上班族和学生在 上班和上学前排队。排首位的市民说,不担心近日股市的跌势,会影响中银上市后的表现。他表示,至少会用十万 港元认购,同时会替家人领取表格。此外,在香港中环和湾仔银行集中的地区,多家银行在营业前都有数十人排 队,索取招股书和申请表。 香港有史以来集资额最大的新股中国银行,今天正式在香港开始派表招股,中行初步计划在香港公开发售十二亿七 千八百万股,以每手一千股、最高发售价三港元计算,每手入场费为三千零三十港元。 材料4 中新社香港六月一日电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今天在其专栏“观点”中撰文披露,目前一个专门处理跨境人民 币支付功能的人民币结算系统已经在港运作。未来只要人民币业务方面的发展许可,香港在大约五个星期内就可以 实现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 任志刚指出,在香港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每日有无数的外汇交易在进行,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美元及欧元,日圆 亦颇为普遍。为了消除涉及美元及欧元交易的结算风险,同时亦因为亚洲与欧美之间存在很大的时差,香港已在使 用这两种货币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配合港元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这三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已能达到同步交收。 他说,虽然在香港发展日圆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的需求较低,不过,金管局仍然希望将日圆纳入香港的支付系统内, 或将香港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与东京的日圆支付系统联网,让在香港进行涉及日圆的金融交易能够达到即时支付结 算及同步交收。 他并表示,相信日后随着内地资本帐逐步开放,以人民币为单位的交易亦会增加。事实上,为了在香港推出人民币 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业界已经作出了广泛的筹备工作。只要人民币业务方面的发展许可,香港在大约五个星期内就
可以把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功能加进这个系统。 任志刚并强调,香港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不仅为香港而设,与香港处于同一时区的其他经济体系亦可运用这项金融 基建来管理结算风险。金管局尤其希望为于香港时区内进行的美元及欧元交易提供结算服务,让市场人士无需待至 欧洲及美国开市才能交收其交易的外币部分。最理想的,当然是连外汇交易的人民币部分亦可以在港同时交收,即 人民币与外币交易达到同步交收。这是金管局的长远目标。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分析港澳与内地的关系。 2.论证“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3.为什么“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可以把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功能加进这个系统。 任志刚并强调,香港的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不仅为香港而设,与香港处于同一时区的其他经济体系亦可运用这项金融 基建来管理结算风险。金管局尤其希望为于香港时区内进行的美元及欧元交易提供结算服务,让市场人士无需待至 欧洲及美国开市才能交收其交易的外币部分。最理想的,当然是连外汇交易的人民币部分亦可以在港同时交收,即 人民币与外币交易达到同步交收。这是金管局的长远目标。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分析港澳与内地的关系。 2.论证“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3.为什么“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