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 了解和平与发展时代与邓小平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制定的辨证关系;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和变化:阐明党的十六大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做出贡献。 主要内容: 1时代主题的转换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 当今时国际局势的总体特征;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根本原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关键词: 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一节时代主题的转换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首先, 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 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其次,世界各国的共 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 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 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第一,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 第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 第四,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趋利避害,实现共赢共存,使经济全 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以缩小南北差距,防止“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象 继续发展。 第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3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即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南北之间在经济上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发展中国 家不彻底摆脱贫穷,南北问题不解决,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南北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 政治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是世界保持安宁与稳定的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如果发达国 家能够本着平等、公正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穷落后 状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重要基础。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 了解和平与发展时代与邓小平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制定的辨证关系;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和变化;阐明党的十六大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做出贡献。 主要内容: 1.时代主题的转换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 当今时国际局势的总体特征;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根本原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关 键 词: 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转换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首先, 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 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其次,世界各国的共 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 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 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第一,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 第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 第四,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趋利避害,实现共赢共存,使经济全 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以缩小南北差距,防止“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象 继续发展。 第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3.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即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南北之间在经济上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发展中国 家不彻底摆脱贫穷,南北问题不解决,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南北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 政治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是世界保持安宁与稳定的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如果发达国 家能够本着平等、公正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穷落后 状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重要基础。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
1.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 国际旧秩序是指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哨削掠夺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其基本特征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强 权即公理”;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在国际生产和流通领域里的垄断。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 剥削,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总的来说,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 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 共同维护,树拉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 胁。 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为:改变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打破发达国家 对世界贸易,货币金融领域的垄断,摆脱国际垄断的控制与剥削,实现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公平、合 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方面,发展中国家主要强调主权独立,一律平等,反对外 来干涉,反对国际霸权。 中国提出的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核心是所有国家独立自主,一律平等。 美国主张:第一,美国有条件和必须充当未来国际新秩序的领袖和灯塔”,第二,以美国为榜样,用美国的价值 观改造世界,按美国的模式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与法治的国际新秩序,即美国式的单极世界,第三,以军 事实力为后盾,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结构,第四,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奉行参与和扩张战略, 干方百计扩大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第五,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美 国利益服务。美国的国际新秩序主张的实质是要实现美国独霸世界的目的。 日本和欧洲在具体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旧秩序的变种,是要建立一个以西方大国利益 为基础的,由西方大国领导的,以确立西方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目标的“国际新秩序”。 4.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国际新秩 序的建立取决于各种力量的对比及其相互间的分化与组合。应当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作用。中 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完全应当而且有可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与原则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 旨和首要目标。首先,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 之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 自己的国家。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是十分珍贵的。这样的经历和认识促使中国外交追求 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其次,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决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决不愿像过去那样 受别国的奴役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发展。再次,中国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来保证,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 本的前提。这是中国外交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宗旨和首要目标的重要原因。最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 问题。从优化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出发,也要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外
1.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 国际旧秩序是指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其基本特征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强 权即公理”;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在国际生产和流通领域里的垄断。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 剥削,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总的来说,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 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 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 胁。 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为:改变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打破发达国家 对世界贸易,货币金融领域的垄断,摆脱国际垄断的控制与剥削,实现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公平、合 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方面,发展中国家主要强调主权独立,一律平等,反对外 来干涉,反对国际霸权。 中国提出的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核心是所有国家独立自主,一律平等。 美国主张:第一,美国有条件和必须充当未来国际新秩序的“领袖”和“灯塔”,第二,以美国为榜样,用美国的价值 观改造世界,按美国的模式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与法治”的国际新秩序,即美国式的单极世界,第三,以军 事实力为后盾,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结构,第四,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奉行参与和扩张战略, 千方百计扩大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第五,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美 国利益服务。美国的国际新秩序主张的实质是要实现美国独霸世界的目的。 日本和欧洲在具体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旧秩序的变种,是要建立一个以西方大国利益 为基础的,由西方大国领导的,以确立西方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目标的“国际新秩序”。 4.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国际新秩 序的建立取决于各种力量的对比及其相互间的分化与组合。应当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作用。中 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完全应当而且有可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与原则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 旨和首要目标。首先,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 之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 自己的国家。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是十分珍贵的。这样的经历和认识促使中国外交追求 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其次,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决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决不愿像过去那样 受别国的奴役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发展。再次,中国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来保证,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 本的前提。这是中国外交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宗旨和首要目标的重要原因。最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 问题。从优化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出发,也要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外
交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一贯反对侵略战净,一贯反对军备竞赛;坚决反对各种各样的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各届的关系,努力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中国外交的这一宗旨和目标,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建立以来对外政策有 过重大调整,但这一宗旨和目标始终没有变。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 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历史经验的结晶,也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在国际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新中国对外关系所一贯坚持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是在与 苏联结盟时期,还是联美抗苏时期,中国都没有放弃独立自主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赋予独立自主以新的 内容,实行真正不结盟政策,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从而更好地维护了 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新时期,中国与一些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这只是协作友好关系,不是结盟 关系,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目的是加强与该国的合作和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利 于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也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三)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内容是 相互联系的,其核心和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所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 前提,也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必备条并。互不侵犯就是禁止侵略,禁止用战争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它是 对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证和补充。互不干涉内政,要求各国都要相互尊重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国家制度、内 外政策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将本国的利益和意志强加于别的国家。平等互利,就是要求各国在 平等基础上,充分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国家之间只能在平等的原测下才能谈得上互利,互利本身 就是平等的表现。只有真正做到了上述四项原则,国家之间才能实现和平共处。因此说和平共处是实现上述前四项 原则侧的必然归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 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测,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 得起历史的考验。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也是忠实的维护者和执行者。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 会制度的异同论亲疏,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一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经历,今天又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 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任务。中国的命运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始终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和合作,在冷战后仍然十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与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正义斗 争,一贯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斗争: 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中国努力促进南南合作,提出了开展南南合作的 五项原则:南南合作应该坚定不移地朝着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加强集体自力更生的方向努力,并按照平等互利、 互相照顾的原则进行,南南合作的总规划应该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要求,使参加合作的各方都能收益,并且对 最不发达的国家的特殊困难给予优惠照顾;合作的项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力求切实可行,讲究实效,发挥各自的经 济优势,共同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区域间和全肺的经济合作,应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南南合作应该有助于发 展中国家的团结,增强同发达国家的谈判地位,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中国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 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一贯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支持和促进发展 中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合作,一贯主张要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以共同利益为重,采取克制态度,和平谈判解决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问题和分歧。中国把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交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一贯反对侵略战争,一贯反对军备竞赛;坚决反对各种各样的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各届的关系,努力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中国外交的这一宗旨和目标,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建立以来对外政策有 过重大调整,但这一宗旨和目标始终没有变。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 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历史经验的结晶,也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在国际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新中国对外关系所一贯坚持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是在与 苏联结盟时期,还是联美抗苏时期,中国都没有放弃独立自主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赋予独立自主以新的 内容,实行真正不结盟政策,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从而更好地维护了 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新时期,中国与一些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这只是协作友好关系,不是结盟 关系,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目的是加强与该国的合作和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利 于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也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三)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内容是 相互联系的,其核心和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所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 前提,也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必备条并。互不侵犯就是禁止侵略,禁止用战争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它是 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证和补充。互不干涉内政,要求各国都要相互尊重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国家制度、内 外政策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将本国的利益和意志强加于别的国家。平等互利,就是要求各国在 平等基础上,充分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国家之间只能在平等的原则下才能谈得上互利,互利本身 就是平等的表现。只有真正做到了上述四项原则,国家之间才能实现和平共处。因此说和平共处是实现上述前四项 原则的必然归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 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 得起历史的考验。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也是忠实的维护者和执行者。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 会制度的异同论亲疏,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经历,今天又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 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任务。中国的命运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始终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和合作,在冷战后仍然十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与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正义斗 争,一贯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斗争; 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中国努力促进南南合作,提出了开展南南合作的 五项原则:南南合作应该坚定不移地朝着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加强集体自力更生的方向努力,并按照平等互利、 互相照顾的原则进行,南南合作的总规划应该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要求,使参加合作的各方都能收益,并且对 最不发达的国家的特殊困难给予优惠照顾;合作的项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力求切实可行,讲究实效,发挥各自的经 济优势,共同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区域间和全肺的经济合作,应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南南合作应该有助于发 展中国家的团结,增强同发达国家的谈判地位,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中国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 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一贯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支持和促进发展 中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合作,一贯主张要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以共同利益为重,采取克制态度,和平谈判解决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问题和分歧。中国把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最稳定的时期。中国同朝鲜等国 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蒙古、越南、老挝三个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印度尼西亚恢复了外交 关系,与新加坡等建交,并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苏关系在8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同俄 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中日关系在80年代一直稳步发展。 第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80年代初,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出现了一些曲折,但在1982年发表了 《八一七公报》后,两国关系稳步发展。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从而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9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松动,经贸关系有了较大发展。1993年克林顿上台伊始,中美 关系一度受到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困扰,曾出现双方召回大使的严重局面,但由于彼此利益的需要,中美关系最 终得以不断加强,双方建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西欧的关系也经历波折,9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发展。 第三,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对第三世界不称霸、不当头、不输出革命,从而改善了同发展中 国家的关系。1992年,中国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同七 十七国集团的关系也有了很大发展。 第四,中国的多边外交日益活跃。在全球和地区的许多重大问题上,中国都是重要参与者,中国领导人越来越频繁 地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参与的领域从政治与安全逐步扩大到了经济、裁军与军控、人权、环境、社会发展等各个方 面;中国人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在中国召开的区域性、世界性会议逐渐增多。中国作为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积极促进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多次参加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中国在多边经济领域的活动日益增 加,于1980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匣加积极地参与国 际组织的事务。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妥善应对亚洲 金融危机、南亚核试验危机、科索沃危机以及“911”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危机,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第五,中国和平崛起。背景:首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是和平崛起的国际背景;其次,近年来,“中 国威胁论等论调猖蹶獗,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中国有必要进行还击;最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国家崛起奠 定了必要的物质前提;第四,中国奉行和平共处原则,和平外交是外交目标。要义:第一,中国要充分利用和平时 机,努力发展自己,同时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三,中国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 策;第四,中国需要长时间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第五,中国崛起不会称霸,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 意义:第一,破除中国威胁论”,澄清人民的模糊认识;第二,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 展;第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第四,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面向新世纪,中国确立了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其中包括:巩固了周边战略依托,构筑了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与 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取得新突破,外交立足点进一步巩固。中国推动对话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 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上的核心作用。积极推动经济、环 发和社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参与亚太和亚欧合作进程。积极倡导和实践新安全观,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各国共同 安全。 思考题: 1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3.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与外交战略? 参考文献: 1程毅:《世界经济政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何新:《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最稳定的时期。中国同朝鲜等国 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蒙古、越南、老挝三个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印度尼西亚恢复了外交 关系,与新加坡等建交,并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苏关系在8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同俄 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中日关系在80年代一直稳步发展。 第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80年代初,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出现了一些曲折,但在1982年发表了 《八一七公报》后,两国关系稳步发展。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从而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9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松动,经贸关系有了较大发展。1993年克林顿上台伊始,中美 关系一度受到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困扰,曾出现双方召回大使的严重局面,但由于彼此利益的需要,中美关系最 终得以不断加强,双方建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西欧的关系也经历波折,9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发展。 第三,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对第三世界不称霸、不当头、不输出革命,从而改善了同发展中 国家的关系。1992年,中国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同七 十七国集团的关系也有了很大发展。 第四,中国的多边外交日益活跃。在全球和地区的许多重大问题上,中国都是重要参与者,中国领导人越来越频繁 地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参与的领域从政治与安全逐步扩大到了经济、裁军与军控、人权、环境、社会发展等各个方 面;中国人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在中国召开的区域性、世界性会议逐渐增多。中国作为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积极促进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多次参加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中国在多边经济领域的活动日益增 加,于1980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匣加积极地参与国 际组织的事务。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妥善应对亚洲 金融危机、南亚核试验危机、科索沃危机以及“9 11”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危机,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第五,中国和平崛起。背景:首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是和平崛起的国际背景;其次,近年来,“中 国威胁论”等论调猖獗,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中国有必要进行还击;最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国家崛起奠 定了必要的物质前提;第四,中国奉行和平共处原则,和平外交是外交目标。要义:第一,中国要充分利用和平时 机,努力发展自己,同时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三,中国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 策;第四,中国需要长时间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第五,中国崛起不会称霸,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 意义:第一,破除“中国威胁论”,澄清人民的模糊认识;第二,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 展;第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第四,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面向新世纪,中国确立了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其中包括:巩固了周边战略依托,构筑了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与 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取得新突破,外交立足点进一步巩固。中国推动对话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 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上的核心作用。积极推动经济、环 发和社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参与亚太和亚欧合作进程。积极倡导和实践新安全观,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各国共同 安全。 思考题: 1.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3.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与外交战略? 参考文献: 1.程毅:《世界经济政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何新:《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材料分析题一 材料1 2000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比较: 美国:2911:日本:484;英国:365;法国:303;德国:227;中国:146。(单位:亿美圆) 材料2 现在美国国会右翼势力提出,既然冷战期间美国用军备竞赛拖跨了苏联,那么,今天美国为什么不重演这段历史, 拖跨中国?按他们的逻辑:美国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花600亿美圆拖跨中国算不了什么。这600亿美圆将给美国 带来更大的和平红利。 材料3 联合国的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 略行为或淇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和国际法之原测,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2分析其原因。 2.比较材料5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指出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及其解决的关键。 3.中国的外交对策? 材料分析题二: 材料1 2005年12月末,麻生会见记者时就中国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问题说:“中国有13亿人口,拥有原子弹,军费连续17年呈 两位数增长,其军费使用具体情况却不透明,正在成为相当的威胁。”这是日本内阁成员中首次有人明确鼓吹“中国 威胁论”,包括日本首相小泉都一直在口头上否认中国是威胁。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赋予独立自主以新的内容,实行真正不结盟政策,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 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从而更好地维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新时期,中国与一些世界大国建立战略 伙伴关系,但这只是协作友好关系,不是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目的是加强与该国 的合作和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也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推进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材料3 中国和平崛起论的要义:第一,中国要充分利用和平时机,努力发展自己,同时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坚持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第三,中国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第四,中国需要长时间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第 五,中国崛起不会称霸,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意义:第一,破除“中国威胁论”,澄清人民的模糊认识;第 二,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第 四,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日本为何强调中国威胁论? 2.你被如何理解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中国和平崛起论产生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一: 材料1 2000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比较: 美国:2911;日本:484;英国:365;法国:303;德国:227;中国:146。(单位:亿美圆) 材料2 现在美国国会右翼势力提出,既然冷战期间美国用军备竞赛拖跨了苏联,那么,今天美国为什么不重演这段历史, 拖跨中国?按他们的逻辑:美国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花600亿美圆拖跨中国算不了什么。这600亿美圆将给美国 带来更大的“和平红利”。 材料3 联合国的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 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和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2分析其原因。 2.比较材料5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指出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及其解决的关键。 3.中国的外交对策? 材料分析题二: 材料1 2005年12月末,麻生会见记者时就中国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问题说:“中国有13亿人口,拥有原子弹,军费连续17年呈 两位数增长,其军费使用具体情况却不透明,正在成为相当的威胁。” 这是日本内阁成员中首次有人明确鼓吹“中国 威胁论”,包括日本首相小泉都一直在口头上否认中国是威胁。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赋予独立自主以新的内容,实行真正不结盟政策,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 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从而更好地维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新时期,中国与一些世界大国建立战略 伙伴关系,但这只是协作友好关系,不是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目的是加强与该国 的合作和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也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推进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材料3 中国和平崛起论的要义:第一,中国要充分利用和平时机,努力发展自己,同时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坚持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第三,中国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第四,中国需要长时间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第 五,中国崛起不会称霸,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意义:第一,破除“中国威胁论”,澄清人民的模糊认识;第 二,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第 四,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日本为何强调中国威胁论? 2.你如何理解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中国和平崛起论产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