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深圳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424.1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目的、要求(包括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 宗旨的体现,是党始终格守的政治立场;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3如何理解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是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 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 的产生和发展是建党的根本条件。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代表先 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具有大公无私、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优秀品格。党集中体现了中 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优秀品质。 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但这并 不意味着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更不能说吸收这些人当中符合党章要求的人入党就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 队性质。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纲 领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 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 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党及其领导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与党始终注意巩固自己 的阶级基础,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就是说,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按 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艰苦奋斗,造福于祖国与人民;始终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目的、要求(包括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 宗旨的体现,是党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3.如何理解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是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 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 的产生和发展是建党的根本条件。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代表先 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具有大公无私、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优秀品格。党集中体现了中 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优秀品质。 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但这并 不意味着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更不能说吸收这些人当中符合党章要求的人入党就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 队性质。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纲 领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 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 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党及其领导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与党始终注意巩固自己 的阶级基础,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就是说,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按 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艰苦奋斗,造福于祖国与人民;始终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

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呢?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只有解放 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 的历史命运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关联的。共产党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就 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就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 就同时肩负着消灭阶级压迫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双重使命。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 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成立80多年来,党全心全意地站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与发展的 最前列,用不懈的努力,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把人民赋 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其执政使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 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党如果不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去自觉实现这个要求,就会有 丧失执政资格的危险。同时,党是作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忠实代表长期执政的,除了国家宪法所指称的敌对势 力和犯罪分子以外,所有属于人民范畴的社会成员都是党执政的社会群众基础,党都要主动与之保持密切联系。 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担负起 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就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不断开拓民族振兴的新思路和新境界;就要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胆识和胸襟,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就要高举共同理想的旗帜,把整个民族 的力量空前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就要把全民族各个阶层优秀分子积极吸纳到党内来, 使自己真正成为中华民族赖以振兴崛起的“脊梁”。中国共产党越是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越是 能够为民族振兴建功立业。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 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追求特殊利益。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为了谁、依靠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 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 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适应人民的需要,领导人民推 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希望国家繁荣富强,过上幸

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呢?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只有解放 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 的历史命运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关联的。共产党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就 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就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 就同时肩负着消灭阶级压迫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双重使命。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 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成立80多年来,党全心全意地站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与发展的 最前列,用不懈的努力,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把人民赋 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其执政使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 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党如果不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去自觉实现这个要求,就会有 丧失执政资格的危险。同时,党是作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忠实代表长期执政的,除了国家宪法所指称的敌对势 力和犯罪分子以外,所有属于人民范畴的社会成员都是党执政的社会群众基础,党都要主动与之保持密切联系。 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担负起 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就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不断开拓民族振兴的新思路和新境界;就要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胆识和胸襟,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就要高举共同理想的旗帜,把整个民族 的力量空前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就要把全民族各个阶层优秀分子积极吸纳到党内来, 使自己真正成为中华民族赖以振兴崛起的“脊梁”。中国共产党越是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越是 能够为民族振兴建功立业。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 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追求特殊利益。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为了谁、依靠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 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 二、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 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适应人民的需要,领导人民推 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希望国家繁荣富强,过上幸

福美好的生活。党适应这种需要,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摆脱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 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和梦想。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 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 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 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近代中国,深 受外国入侵、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之害。中国人民对此刻骨铭心。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 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 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 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只有正确调 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解决关系国计民生 的重大问题,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江泽民指出:“要把十几亿人的 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仍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 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 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些都是坚持党的领 导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 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 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不坚持党的领 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福美好的生活。党适应这种需要,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摆脱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 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和梦想。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 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 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 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近代中国,深 受外国入侵、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之害。中国人民对此刻骨铭心。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 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 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 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只有正确调 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解决关系国计民生 的重大问题,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江泽民指出:“要把十几亿人的 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仍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 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 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三、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些都是坚持党的领 导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 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 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不坚持党的领 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 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 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 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说过:“我们熟习 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 东西。这个精辟论断,对于我们理解新形势下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 的领导制度、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 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坚持党的 领导也就成为空洞的、没有感召力的口号。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 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 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 业务素质不高,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 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切实实施这一方略, 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然要领导人民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的活动 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并成为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这样才能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 国统一起来。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实行了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与当 时党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较长时期内仍沿袭了这种体制和领导方式。实 践证明,以党代政,党的组织直接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政权机关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积极性, 势必严重妨碍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 的问题。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政治影响、推荐重要干 部、管好权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提出有关国家重大事务的主张并使之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因此,在执政过程中,党政有各自的职能,不能随意混淆或合一。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对形势和 任务的不断变化,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最大限度地及时反映广大 人民群众意志和要求、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制度和机制,促进党的民主和科学决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 政水平。为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把严格执纪执法和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思想道德 建设和党纪国法约束这两道防线,形成从严治党的管理约束体系,切实解决在党的建设上失之于宽和疏于管理的问 题。坚决惩治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纯洁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 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 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 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说过:“我们熟习 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 东西。这个精辟论断,对于我们理解新形势下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 的领导制度、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 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坚持党的 领导也就成为空洞的、没有感召力的口号。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 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 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 业务素质不高,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 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切实实施这一方略, 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然要领导人民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的活动 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并成为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这样才能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 国统一起来。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实行了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与当 时党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较长时期内仍沿袭了这种体制和领导方式。实 践证明,以党代政,党的组织直接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政权机关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积极性, 势必严重妨碍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 的问题。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政治影响、推荐重要干 部、管好权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提出有关国家重大事务的主张并使之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因此,在执政过程中,党政有各自的职能,不能随意混淆或合一。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对形势和 任务的不断变化,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最大限度地及时反映广大 人民群众意志和要求、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制度和机制,促进党的民主和科学决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 政水平。为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把严格执纪执法和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思想道德 建设和党纪国法约束这两道防线,形成从严治党的管理约束体系,切实解决在党的建设上失之于宽和疏于管理的问 题。坚决惩治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纯洁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获得执政地位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 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问题。执政党之所以容易脱离群众,原因在于,执政党手中有权力, 有资源的调配权,容易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一切依靠命令行事,从而脱离群众;执政的地位,也容易在党组织 和党员身上滋长一种骄傲自满情绪,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稍稍有点工作成就,就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 信,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久而久之必然脱离群众:有些党员干部没有真正理解和运用党的群众 路线,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 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取得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 素的影响,因而滥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危害更为严重;有些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小集团或个人的 私利,出现腐败现象,更是败坏了党群关系。 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 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 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 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才能 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如果违 背这一原则,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会被人民群众抛弃」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 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 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 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 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 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 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制度与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 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党越是 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就越艰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对腐败问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认 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 毁灭。党对反腐败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因为腐败的产生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党长期执 政,党内一些人产生了脱离群众、固步自封等倾向;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获得执政地位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 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问题。执政党之所以容易脱离群众,原因在于,执政党手中有权力, 有资源的调配权,容易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一切依靠命令行事,从而脱离群众;执政的地位,也容易在党组织 和党员身上滋长一种骄傲自满情绪,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稍稍有点工作成就,就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 信,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久而久之必然脱离群众;有些党员干部没有真正理解和运用党的群众 路线,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 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取得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 素的影响,因而滥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危害更为严重;有些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小集团或个人的 私利,出现腐败现象,更是败坏了党群关系。 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 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 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 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才能 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如果违 背这一原则,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会被人民群众抛弃。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 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 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 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 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 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 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制度与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 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党越是 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就越艰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对腐败问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认 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 毁灭。党对反腐败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因为腐败的产生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党长期执 政,党内一些人产生了脱离群众、固步自封等倾向;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侵蚀着党的 队伍;有的地方和部门治党不严,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抓得不紧,管理和监督不力;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世界观 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反腐败的任务 必然是长期的和艰巨的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 工作的根本目的。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 则。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在 执政的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 终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人民群众 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着力处理好三方面关 系:一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二是正 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自觉做到以大局为重,局部服从大局。党内既不允许搞宗派主义,也不允许搞地方 和部门保护主义。三是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改革使绝大多数人得到了实惠,但也使某些利益群体 暂时受到影响,这是改革难以避免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帮助困难群体克服暂时 的困难,把关心群众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坚定不移 地推进改革」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对立,社会各阶层的根本 利益是一致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 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中 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充分反映和体现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样 才能更好地打牢执政的社会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党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使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既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又认真考 虑和兼顾其他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 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党要求各级干部,对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和处 理,绝不能漠然处之,更不能粗暴地对待群众;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 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局面;关心群众,特别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 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特别要为困难群众谋好利益,因为他们眼前最困难,最需要帮助:要注意关心那些工作 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 障,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 决,把党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第三节加强党的建设

场经济,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侵蚀着党的 队伍;有的地方和部门治党不严,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抓得不紧,管理和监督不力;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世界观 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反腐败的任务 必然是长期的和艰巨的。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 工作的根本目的。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 则。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在 执政的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 终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人民群众 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着力处理好三方面关 系:一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二是正 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自觉做到以大局为重,局部服从大局。党内既不允许搞宗派主义,也不允许搞地方 和部门保护主义。三是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改革使绝大多数人得到了实惠,但也使某些利益群体 暂时受到影响,这是改革难以避免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帮助困难群体克服暂时 的困难,把关心群众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坚定不移 地推进改革。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对立,社会各阶层的根本 利益是一致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 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中 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充分反映和体现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样 才能更好地打牢执政的社会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党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使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既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又认真考 虑和兼顾其他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 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党要求各级干部,对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和处 理,绝不能漠然处之,更不能粗暴地对待群众;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 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局面;关心群众,特别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 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特别要为困难群众谋好利益,因为他们眼前最困难,最需要帮助;要注意关心那些工作 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 障,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 决,把党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邓小平提出了把我们党 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的任 务,并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对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 导性意见,阐明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面向新世纪,以江 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 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此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关于加强 廉政建设、关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一系列决定,对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了重要的部署。以胡锦涛为 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要坚持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 设,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党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 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 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 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 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 术,也势必要加以改革、改进和改善,光靠老经验、老办法、老传统是不够的,必须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新的 创造。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问题。只有根据时代 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不注重执政能力建设,执政成绩不能冷人民满意。这些事实告诉人 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 掌好政权更不容易。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居 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要求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邓小平提出了把我们党 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的任 务,并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对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 导性意见,阐明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面向新世纪,以江 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 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此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关于加强 廉政建设、关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一系列决定,对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了重要的部署。以胡锦涛为 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要坚持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 设,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党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 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 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 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 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 术,也势必要加以改革、改进和改善,光靠老经验、老办法、老传统是不够的,必须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新的 创造。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问题。只有根据时代 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不注重执政能力建设,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这些事实告诉人 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 掌好政权更不容易。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居 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要求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