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列宁格勒的树》 课型:比较·探究 授课时间:20131008 作者:顾栋 单位:滕州市朦东中学
1 课 题:《列宁格勒的树》 课 型:比较·探究 授课时间:2013.10.08 作 者: 顾 栋 单 位:滕州市滕东中学
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列宁格勒的树》(1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标出疑问之处。 2.收集整理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 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 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 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者的内涵。”“要珍视学生独 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 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研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熟读文章,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把握文章的主旨。 2.感受和学习列宁格勒人民的高贵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评价任务: 1.较好的完成预习任务:收集整理背景资料,熟练识记字词。 2.学习以树衬人,写树颂人及对比在文中的应用 3.感受和学习列宁格勒人民的高贵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围城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场战役叫什么 吗? 生答—一列宁格勒战役,或列宁格勒保卫战,也叫列宁格勒围城战。 下面请1-2位同学介绍一下列宁格勒保卫战,学生介绍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文字: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 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4年1月27日围攻全面结束。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 代历史上包围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列宁格勒 被围困时间长达900天,该市共约64.2万人饿死和冻死,2.1万人死于德军的 空袭和炮击,但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战,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 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在苏联西北战场上, 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胜利。 图片:(选择性出示) 哟哟美图
2 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列宁格勒的树》 (1 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标出疑问之处。 2.收集整理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 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 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 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者的内涵。”“要珍视学生独 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 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研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熟读文章,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把握文章的主旨。 2.感受和学习列宁格勒人民的高贵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评价任务: 1.较好的完成预习任务:收集整理背景资料,熟练识记字词。 2.学习以树衬人,写树颂人及对比在文中的应用。 3.感受和学习列宁格勒人民的高贵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围城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场战役叫什么 吗? 生答——列宁格勒战役,或列宁格勒保卫战,也叫列宁格勒围城战。 下面请 1-2 位同学介绍一下列宁格勒保卫战,学生介绍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文字: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 1941 年 9 月 9 日开始至 1944 年 1 月 27 日围攻全面结束。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 代历史上包围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列宁格勒 被围困时间长达 900 天,该市共约 64.2 万人饿死和冻死,2.1 万人死于德军的 空袭和炮击,但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战,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 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在苏联西北战场上, 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胜利。 图片:(选择性出示)
Tb BpArAMI DTCTOWM MAl nIOBWMblW rO HLA Basu?
3
DEMI HEMUA OTOMCTW! HE nPOP/"HMCb ME VDE YNETSX 视频一一网上搜索 教师板书课题一一列宁格勒的树 、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说出第一自然的在文中的作用
4 视频——网上搜索 教师板书课题——列宁格勒的树 二、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说出第一自然的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交代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残酷:时间长,天气冷,战云密一一故事背景。 2.用横线标画文中对树的记叙或描写的句子,思考:文章是在讴歌列宁格勒的树 吗 明确:间接写树——“但是,没有谁试图用柴火取暖。”“也看到了那具简陋的小 棺材原来是用旧铺板钉成的。” 直接写树——“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胜利之夜遍布城市的树依然郁 郁葱葱……”“没有谁去砍树取明。”……“列宁格勒的树可以被战火烧焦,但决 不会被人民砍伐。” 不是讴歌树,而是讴歌英雄的人民。 3.请用()标出写人的句子,看看在战云密布的900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英 雄人民的生存状况”如何? 明确:群体一一买房屋、买首饰、卖家具 对比 个体一一“小棺材”情节。 对比 群体——“列宁格勒的人们”:“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人们”……“列 宁格勒城里竟然: 三、合作学习 列宁格勒的人为什么“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明确:因为树那样郁郁葱葱,富有生命的活力,它青春常在,压不垮,催不倒 象征着人类坚毅的意志和傲骨,所以列宁格勒的人们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列宁格勒英雄的人民有着与树同样的品格,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 迎风傲雪,傲视高悬的魔剑。宁死不向残暴低头,不想敌人弯腰,不向恶势力屈 服。他们精神强健,人格髙贵,不可战胜 四、探究学习 第6自然段的内容与第2、3两自然段的内容基本相同,你觉得是重复吗 明确:不觉得重复。写第六自然段的目的是反复强调:在最寒冷的日子里 列宁格勒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取明。”为下文的 议论蓄足了势。 五、比较阅读 在75年前的1938年3月,在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悲壮 惨烈惊天地泣鬼神的滕县保卫战,以王銘章将军为代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 团军,以寡敌众,以弱敌强,以数以千计生命的重大牺牲,完成了阻敌、守城的 重大任务,提振了我军士气,大灭了日寇威风。为取得台儿庄大战的胜利赢得了 宝贵的时间。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时任41军124师372旅743团第二营营长熊顺 义《忆滕县人民的抗日功绩》(节选),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保卫家乡,鲁南人民出现了“有力 出力,有钱出钱”,军民联合抗战的局面。沿途村镇的乡亲们都准备了足够的粮 馍、蔬菜、油盐、柴草和住宿的房屋,并主动为部队烧茶送水。他们除一部分照 市价收费外,其余一概免费供应。所有这些对我们抗日部队的官兵鼓舞极大。 4月间,我们又在滕县人民的热心帮助下,在日寇占领的滕县城西关电灯房附近 挖出已经掩埋了的王铭章将军的遗体,送出滕县,渡过微山湖,运回徐州,更是 使人感激不尽,永世难忘 在焦土抗战“毁家纾难”的口号下,滕县人民确实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为民 族战争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无论我军在任何地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构筑防 御工事,滕县人民都给予大力支持,不惜牺牲一切,真正做到了要人出人,要工
5 明确:交代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残酷:时间长,天气冷,战云密——故事背景。 2.用横线标画文中对树的记叙或描写的句子,思考:文章是在讴歌列宁格勒的树 吗? 明确:间接写树——“但是,没有谁试图用柴火取暖。”“也看到了那具简陋的小 棺材原来是用旧铺板钉成的。” 直接写树——“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胜利之夜遍布城市的树依然郁 郁葱葱……”“没有谁去砍树取明。”……“列宁格勒的树可以被战火烧焦,但决 不会被人民砍伐。” 不是讴歌树,而是讴歌英雄的人民。 3.请用()标出写人的句子,看看在战云密布的 900 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英 雄人民的生存状况” 如何? 明确:群体——买房屋、买首饰、卖家具,…… ——对比 个体——“小棺材”情节。 ——对比 群体——“列宁格勒的人们”:“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人们”……“列 宁格勒城里竟然:……” 三、合作学习 列宁格勒的人为什么“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明确:因为树那样郁郁葱葱,富有生命的活力,它青春常在,压不垮,催不倒, 象征着人类坚毅的意志和傲骨,所以列宁格勒的人们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列宁格勒英雄的人民有着与树同样的品格,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 迎风傲雪,傲视高悬的魔剑。宁死不向残暴低头,不想敌人弯腰,不向恶势力屈 服。他们精神强健,人格高贵,不可战胜。 四、探究学习 第 6 自然段的内容与第 2、3 两自然段的内容基本相同,你觉得是重复吗? 明确:不觉得重复。写第六自然段的目的是反复强调:在最寒冷的日子里, 列宁格勒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取明。”为下文的 议论蓄足了势。 五、比较阅读 在 75 年前的 1938 年 3 月,在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悲壮 惨烈惊天地泣鬼神的滕县保卫战,以王銘章将军为代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 团军,以寡敌众,以弱敌强,以数以千计生命的重大牺牲,完成了阻敌、守城的 重大任务,提振了我军士气,大灭了日寇威风。为取得台儿庄大战的胜利赢得了 宝贵的时间。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时任 41 军 124 师 372 旅 743 团第二营营长熊顺 义《忆滕县人民的抗日功绩》(节选),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保卫家乡,鲁南人民出现了“有力 出力,有钱出钱”,军民联合抗战的局面。沿途村镇的乡亲们都准备了足够的粮 馍、蔬菜、油盐、柴草和住宿的房屋,并主动为部队烧茶送水。他们除一部分照 市价收费外,其余一概免费供应。所有这些对我们抗日部队的官兵鼓舞极大。…… 4 月间,我们又在滕县人民的热心帮助下,在日寇占领的滕县城西关电灯房附近 挖出已经掩埋了的王铭章将军的遗体,送出滕县,渡过微山湖,运回徐州,更是 使人感激不尽,永世难忘。 在焦土抗战“毁家纾难”的口号下,滕县人民确实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为民 族战争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无论我军在任何地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构筑防 御工事,滕县人民都给予大力支持,不惜牺牲一切,真正做到了要人出人,要工
具出工具。他们经常说:“你们从四川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家乡,同我们一起打鬼 子,流血牺牲都在所不惜,俺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例如我军根据持久战的方针, 在临城、官桥、南沙河、滕县城四关、滕县火车站、北沙河、界河以及池头集、 大小坞、龙山等修筑工事,战线如此宽广,要占大面积的农田,用大量的木料, 各地群众毫不吝惜,慷慨相助。在情况紧急,日寇即将大举进犯的地区,许多青 壮年还主动参加挖战壕,破坏阵前交通,设置路障,以期多杀伤一些敌人,减少 我军伤亡,粉碎敌人速战速决的迷梦,共同争取达到抗战胜利的目的。 15日晚上,回援滕城,我部防守火车站和西关时,一位六十多岁的张守谦 老先生,他是滕县北关有名的武术拳师,带领20多位勇士,要求参加战斗,配 合守城作战,保证完成任务。我早就体会过这些梁山好汉后世的本事,对他们保 家卫国的激情十分崇敬,立刻同黄伯亮营长一起将火车站存放枪械的仓库打开, 拿出大批手榴弹和子弹等发给他们,让他们负责西关外围的游击任务和侦察任 务。后来在实战中果然如此,他们不仅担任警戒、侦察敌情,还用集束手榴弹炸 毁日军的铁道装甲车和运输车,多次协助我军打退日军的进攻。在这烽火连天的 日子里,滕县人民配合我军日夜奋战,不怕牺牲。其精神永垂青史,流芳百世 1.本文与《列宁格勒的树》两文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叙述为主,兼有议论与抒情。 2.本文叙述了滕县人民在滕县保卫战中的哪些事?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明确:事情较多—一为我军准备粮食等、烧茶送水,帮助挖送王铭章将军遗体; 给军队予大力支持;张守谦老先生带领勇士参战等。 表现了滕县人民军民共同抵御外侮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列宁格勒的英 雄的人民一样,精神强健,人格高贵。 六、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57“阅读练习·探究”一题的第二问。 2.完成《语文助学》相关试题。 板书设计: 密布魔剑高悬 列宁格勒 郁郁葱葱 树人 精神强健 烧毁不砍伐 人格高贵 人民不可战胜 教学反思 1.本文运用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统一模式进行 设计
6 具出工具。他们经常说:“你们从四川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家乡,同我们一起打鬼 子,流血牺牲都在所不惜,俺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例如我军根据持久战的方针, 在临城、官桥、南沙河、滕县城四关、滕县火车站、北沙河、界河以及池头集、 大小坞、龙山等修筑工事,战线如此宽广,要占大面积的农田,用大量的木料, 各地群众毫不吝惜,慷慨相助。在情况紧急,日寇即将大举进犯的地区,许多青 壮年还主动参加挖战壕,破坏阵前交通,设置路障,以期多杀伤一些敌人,减少 我军伤亡,粉碎敌人速战速决的迷梦,共同争取达到抗战胜利的目的。 15 日晚上,回援滕城,我部防守火车站和西关时,一位六十多岁的张守谦 老先生,他是滕县北关有名的武术拳师,带领 20 多位勇士,要求参加战斗,配 合守城作战,保证完成任务。我早就体会过这些梁山好汉后世的本事,对他们保 家卫国的激情十分崇敬,立刻同黄伯亮营长一起将火车站存放枪械的仓库打开, 拿出大批手榴弹和子弹等发给他们,让他们负责西关外围的游击任务和侦察任 务。后来在实战中果然如此,他们不仅担任警戒、侦察敌情,还用集束手榴弹炸 毁日军的铁道装甲车和运输车,多次协助我军打退日军的进攻。在这烽火连天的 日子里,滕县人民配合我军日夜奋战,不怕牺牲。其精神永垂青史,流芳百世。 1.本文与《列宁格勒的树》两文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叙述为主,兼有议论与抒情。 2.本文叙述了滕县人民在滕县保卫战中的哪些事?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明确:事情较多——为我军准备粮食等、烧茶送水,帮助挖送王铭章将军遗体; 给军队予大力支持;张守谦老先生带领勇士参战等。 表现了滕县人民军民共同抵御外侮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列宁格勒的英 雄的人民一样,精神强健,人格高贵。 六、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 P57“阅读练习·探究” 一题的第二问。 2.完成《语文助学》相关试题。 板书设计: 2013-10-1 3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 —顾栋 23 郁郁葱葱 烧毁不砍伐树 人 精神强健 人格高贵 战云密布 魔剑高悬 列宁格勒 写树颂人 爱 护 人民不可战胜 教学反思: 1.本文运用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统一模式进行 设计
2.教学过程从背景到“树”再到“人”的分析,正好完成板书。 3.提高比较阅读完成表达方式的学习 相关资源:课本、教参、《课程标准新教案八上》(中国和平出版社)、网上部分 课件教案等资料
7 2.教学过程从背景到“树”再到“人”的分析,正好完成板书。 3.提高比较阅读完成表达方式的学习。 相关资源:课本、教参、《课程标准新教案八上》(中国和平出版社)、网上部分 课件教案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