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课题: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备:罗有志审核:九年级备 课组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预习导学 1、给生字注音并对加横线解词。 曾()益 拂 拂()乱:胶鬲 傅说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3、词类活用 劳 )其筋骨其体肤,( )空乏其身 所以动( )心忍( )性 行拂乱( 其所为 必先苦其心志,( )人恒过( )入则 出则(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 举于士(今义: 5、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在)生于 忧患 而:而后作 而死于安乐也 发:发于畎亩 发于声 拂:行拂乱其所为 拂士 6、重点词语解释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而后作 ④、征于色⑤、而后喻⑥、入则无法家拂士入:法家 士: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⑧、国恒亡 、生于忧患 7、重点语句翻译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课文内容理解 ①、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 ②、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课题: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主备:罗有志 审核:九年级备 课组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一、预习导学 1、给生字注音并对加横线解词。 畎( )亩 : 曾( )益: 拂( )士: 拂( )乱: 胶鬲 傅说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 衡: 拂: 3、词类活用。 劳( )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 ) 所以动( )心忍( )性 行拂乱( ) 其所为 必先苦其心志,( ) 人恒过( ) 入则、 出则( )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 古义: ) 举于士(今义: 古 义: ) 5、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在)生于 忧患 而:而后作 而死于安乐也 发:发于畎亩 发于声 拂:行拂乱其所为 拂士 6、重点词语解释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而后作 ④、征于色 ⑤、而后喻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法家: 拂 士: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⑧、国恒亡 ⑨、生于忧患 7、重点语句翻译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课文内容理解 ①、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 ②、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
二、探究展示: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3、仔细阅读本文,找出课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 作用 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你 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5、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论述了 什么道理? 6、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 ),写成才的客观条 件的句子 )。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 的好处的句子是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7、得出的结论句是( 8、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9、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四段,可分为三部分。请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 第二部分(第3段 第三部分(第4段 ll、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 12、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13、“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文章从哪几 方面阐述? 答: 14、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15、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答 16、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答 17、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18、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 19、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答 20、请简要说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思路。 1、拓展: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 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三、课文理解检测 1、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口口口口和口口口口。(用课文词语回答)
二、探究展示: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3、仔细阅读本文,找出课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 作用? 4、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你 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5、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论述了 什么道理? 6、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 ),写成才的客观条 件的句子( )。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 的好处的句子是(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 ) 7、得出的结论句是( ) 8、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 9、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四段,可分为三部分。请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 1、2 段): 第二部分(第 3 段): 第三部分(第 4 段): 11、 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 12、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13、“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文章从哪几 方面阐述? 答: 14、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15、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答: 16、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答: 17、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答: 18、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 19、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答: 20、请简要说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思路。 21、拓展: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 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三、课文理解检测 1、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2、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 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4、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 加以具体分析。 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6、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 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7、作者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一句强调了什么? 9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11、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你简要加以分析 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14、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15、请写出至少2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16、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 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17、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但你身处逆境时这篇 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回答时语言要生动,并适当的采用 一定的修辞方法】 四、练习反馈: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④舜 发于畎亩之中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 ⑥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⑦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⑧舜发于默之中⑨空乏其身 ⑩新于虑 0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①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03必先菩其心志 04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05人恒过然后能改 06池非不深也 ①委而去之 08故君子有不战 09兵革非不坚利也 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1)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饿其体肤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 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4、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 加以具体分析。 5 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6、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 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7、作者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一句强调了什么? 9 文章第 2.3 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11、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你简要加以分析。 12、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13、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14、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15、 请写出至少 2 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16、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 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17、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但你身处逆境时这篇 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回答时语言要生动,并适当的采用 一定的修辞方法】 四、练习反馈: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④舜 发于畎亩之中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 ⑥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⑦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⑧舜发于畎亩之中 ⑨空乏其身 ⑩衡于虑 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⑿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⒀必先苦其心志 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⒂ 人恒.过 然 后 能改 ⒃池.非不深也 ⒄委.而去之 ⒅故君子有.不战 ⒆兵.革非不坚利也 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1)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饿其体肤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 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⑦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⑧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三)、选择题 1.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者:出则无故国外患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舜发于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 之有?” 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使外将兵B.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毛羽鳞鬣之间皆有 喜气 C.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恐前后受其敌 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 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假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真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贤于材人远矣 7.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 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是正确的 8.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驗不言而喻 C、国恒亡马无故亡而人胡 D、行拂乱其所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C.同舍生皆被绮绣 食之不能尽其材 10.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B.曾益其所不能(更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 1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 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⑦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⑧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三)、选择题 1.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者: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之:舜发于畎亩之中 孔子云:“何陋 之有?” 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 喜气 C.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D.发: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7.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 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是正确的。 8.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不 言而喻 C、国恒亡 马无故亡而人胡 D、行拂乱其所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10.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更加) 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 1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12.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 顶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 14.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15.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文章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 “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 的思想。 17.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和()(4分)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鼓作气(振作)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国恒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20.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 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 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 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 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1.“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12.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 思) 14.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15.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 “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 的思想。 17.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 )和( )(4 分)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B.国恒.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20.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 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 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 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 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21.“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2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 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 要因素是“人和” 23.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四)、问答题 1.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2.短文先从正面论述 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 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 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 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4、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 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 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6.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 点相类似? 7、请指出加点词的含义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11 例句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入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8、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 时候”己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10.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 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11.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1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1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 答)
2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 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 要因素是“人和”。 23.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四)、问答题 1.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2.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 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 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4、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 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 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6.2008 年 5 月 23 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 点相类似? 8、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 9.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 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10.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 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11.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1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 1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 答) 7 、 请 指 出 加 点 词 的 含 义 文 言 文 阅 读 积 累 卡 片 编 号 : 111 词 词 义 例 句 入 ① 入.则 无 法 家 拂 士《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 ② 草 色 入.帘 青 《 陋 室 铭 》 ③ 便 舍 船 , 从 口 入.《桃花源记》
14.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15.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16.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17.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18.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 要 。(用原文回答) 19.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20.“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21.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22.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23.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14.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 15.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16.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17.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18.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 要 。(用原文回答) 19.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 20 个字) 20.“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21.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22.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23.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