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考卷中进行文言文翻译 吉林省九台市营城一中语文组徐逸超 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试卷中一直是众多学生最为挠头的一道试题,也是整 张高考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道试题。它在试卷中直接出题就有10分,同时翻 译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对于理解整篇文章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最关心的 自然是那直接拿分的翻译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文言文翻译句子分成以下几 个步骤: 、直翻实词。这里所谓的“直翻”就是纯粹的类似翻译软件似的直译。根 据平时掌握和积累,以及对文段的简略分析,把句子中的所有词(不包括明显的 常见虚词)都直译出来。每个词译时如意思不明确也可以把本义,基本引申义和 常见义都译出来放在那。译时不太用考虑语境,只要求对词进行直译 二、在第一步的直译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人名,地名,官职名,古代文 化仪式和礼制,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惯用语。这些词在平常的学习和复习 中一定要多积累,多理解,多识记,在翻译句子时千万不要把这些专用名词拆开 来进行翻译。 例如: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宋史黄庭坚传》)一句中,“舅 李常过其家”不要译成“舅舅李氏常常造访他家”,李常是个人名,如果拆开翻 译就闹大笑话了。 、找出那些容易闹出笑话的专有名词之后,就要继续寻找句子中有没有古 今异义词和通假字了。先说古今异义词,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经历了 几千年的复杂演变,所以一些词的古义和今义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大相径庭 更有甚者是完全相反。如果这些词考生要用今义去翻译,那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例如: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一句中,不能把“下车”翻译成“从 车上下来” “下车”一词应译为“官吏到任”。 把握古今异义词的办法除了平时的认真积累外,有的词还可以通过分析字形 的方法去理解字的本义和几个常见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古今异义的问题而产生 错误。再说通假字,通假字在辨别的时候比古今异义词还有困难些。由于通假字 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所以这些词往往隐藏得很深,不仅翻译句子时对于这些通假 字无从下手,而且它们还对文言文理解构成巨大障碍。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贏粮而景从。(《过秦论》)中“景”字无论翻译成“景 物,景色还是景观”都翻译不通。如果知道“景”通“影”,名词作状语翻译成 “像影子一样”就豁然开朗了。辨别通假字时可以在怀疑它是通假字之后根据它 们“音同形异”或“形似音异”的原则加以大胆的尝试和猜想。“音同形异”时 就联想和这个字发音相同的字;“形似音异”的时候就尝试去掉部首或偏旁,或 者就更换一个部首或偏旁。以下我就演示以下如何推断出通假字。 例如: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后汉书乐恢传》) 按照正常的翻译逻辑,“诸公”译为“许多人”,“多”译为“称赞”(这个词 属于文言政事中的常用词,学生应该掌握),“其”译为“他的”,“行”译为“品 行,德行”。所以第一句就应该译为:“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连”译为“接 连”,“避”译为“躲藏,隐匿”,“之”译为“代词,代前文说的乐恢”,但是第 句要翻译成“接连躲避乐恢”和第一句逻辑上说不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考卷中进行文言文翻译 吉林省九台市营城一中语文组 徐逸超 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试卷中一直是众多学生最为挠头的一道试题,也是整 张高考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道试题。它在试卷中直接出题就有 10 分,同时翻 译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对于理解整篇文章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最关心的 自然是那直接拿分的翻译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文言文翻译句子分成以下几 个步骤: 一、直翻实词。这里所谓的“直翻”就是纯粹的类似翻译软件似的直译。根 据平时掌握和积累,以及对文段的简略分析,把句子中的所有词(不包括明显的 常见虚词)都直译出来。每个词译时如意思不明确也可以把本义,基本引申义和 常见义都译出来放在那。译时不太用考虑语境,只要求对词进行直译。 二、在第一步的直译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人名,地名,官职名,古代文 化仪式和礼制,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惯用语。这些词在平常的学习和复习 中一定要多积累,多理解,多识记,在翻译句子时千万不要把这些专用名词拆开 来进行翻译。 例如: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宋史 黄庭坚传》)一句中,“舅 李常过其家”不要译成“舅舅李氏常常造访他家”,李常是个人名,如果拆开翻 译就闹大笑话了。 三、找出那些容易闹出笑话的专有名词之后,就要继续寻找句子中有没有古 今异义词和通假字了。先说古今异义词,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经历了 几千年的复杂演变,所以一些词的古义和今义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大相径庭, 更有甚者是完全相反。如果这些词考生要用今义去翻译,那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例如: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 张衡传》)一句中,不能把“下车”翻译成“从 车上下来” “下车”一词应译为“官吏到任”。 把握古今异义词的办法除了平时的认真积累外,有的词还可以通过分析字形 的方法去理解字的本义和几个常见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古今异义的问题而产生 错误。再说通假字,通假字在辨别的时候比古今异义词还有困难些。由于通假字 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所以这些词往往隐藏得很深,不仅翻译句子时对于这些通假 字无从下手,而且它们还对文言文理解构成巨大障碍。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中“景”字无论翻译成“景 物,景色还是景观”都翻译不通。如果知道“景”通“影”,名词作状语翻译成 “像影子一样”就豁然开朗了。辨别通假字时可以在怀疑它是通假字之后根据它 们“音同形异”或“形似音异”的原则加以大胆的尝试和猜想。“音同形异”时 就联想和这个字发音相同的字;“形似音异”的时候就尝试去掉部首或偏旁,或 者就更换一个部首或偏旁。以下我就演示以下如何推断出通假字。 例如: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后汉书 乐恢传》) 按照正常的翻译逻辑,“诸公”译为“许多人”,“多”译为“称赞”(这个词 属于文言政事中的常用词,学生应该掌握),“其”译为“他的”,“行”译为“品 行,德行”。所以第一句就应该译为:“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连”译为“接 连”,“避”译为“躲藏,隐匿”,“之”译为“代词,代前文说的乐恢”,但是第 二句要翻译成“接连躲避乐恢”和第一句逻辑上说不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
怀疑“避”字的翻译是否出现了偏差。我们继续看第三句制造语境。“遂”译为 “就”,“皆”译为“全,都”,“不应”译为“不答应”,所以第三句就翻译为 “就都没有答应”。推导语境逻辑,乐恢品行优秀,大家都称赞他,于是大家怎 么做了,乐恢却没有答应。根据逻辑,大家做的事情一定是“举荐”或者“征召”。 但“避”字无论如何也译不出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大胆推断这个“避”一定是通 假字。根据“形似音译”的原则,又根据联想推断在课内学过的《张衡传》中“连 辟公府不就”的“辟”字就是“征召”的意思。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避”通 “辟”,译为“征召”。 四、把特殊的实词处理之后,下一步我们就要注意各个词的词性在文中是否 合理,有没有活用的情况。尤其是要注意谓语,宾语和状语位置的词。考试中在 翻译句子题中比较常出现的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 充当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査找词类 活用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铭记这个词的基本词性,然后比较它在文中出现的位 置,根据文言文语法规则区别是否出现了活用。主语和宾语位置多为名词或代词, 谓语位置多为动词或形容词,个别时候是介词,状语位置多为副词,这里也是名 词作状语最常见的地方。使动用法最主要强调的是主语做出动作的目的性,以此 区别动词是正常使用还是使动很有效 例如: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陆游《书巢记》) 这句话中的“病”和“上”就属于活用。“病水”中“水”是名词,根据句意, “病水”应为动宾关系,所以“病”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担心”。“上而 为巢”,“为巢”是动宾关系,译为“建造房屋”,那么“上”一定为名词作状语, 译为“向上”,本文译为“在高的地方”,“而”表修饰关系。整句话就译为:“尧 的百姓担心水患,所以在高处盖房,这就是避免灾害的房子。” 五、到此为止,关于翻译词汇的问题就都已基本解决。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注 意那些在文言文句子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句式。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省略 句,被动句,以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倒装句。翻译时,一定要按 照各种句式的特点进行翻译。判断句主要就是表判断语气的句子,翻译出来跟现 代文中的说明文中的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基本相同。常见的标志主要有表肯定“者, 也”和表否定的“不,否,非,莫”等,以及“乃,即,则,皆,是,诚,为 等虚词。被动句就记住一条:看主语位置的词是否是承受动作发出的,看宾语位 置的词是否是发出动作的。如果是,那就是被动句;如果不是,那就属于正常语 气的句子。也可以参考一些常见的被动词,如:“为,所,见,于,与”等。翻 译时只需要在谓语前加上一个“被”字即可。省略句判断起来就比较难了,需要 把整个句子的成分分析的基本差不多才能够判断。但通常考试考查的省略句不会 太难,基本都是省略宾语和介词,以及语境中省略主语。关于省略句我个人认为 古人有个原则,那就是能省就省,不该说的废话或者是逻辑已经很清楚的时候, 些句子成分就会省略不说。 例如:我们平常见到的一些特殊的结构,“以为”。“以为”这个词在古代是 两个词,“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介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动词连用在一起, 所以“以”后面那个宾语有没有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那这个宾语就没有 存在的必要了。“以为”其实是“以之为”,“以”译为“用,拿,把,凭借”等, “为”译为“做”,连一起就是“用…做”。 省略介词就更简单了,在高考试卷中常出现的就是“动词+介词(省略掉)+ 名词”的形式。表面上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结构,但是后面的那个做动作承
怀疑“避”字的翻译是否出现了偏差。我们继续看第三句制造语境。“遂”译为 “就”,“皆”译为“全,都”,“不应”译为“不答应”,所以第三句就翻译为: “就都没有答应”。推导语境逻辑,乐恢品行优秀,大家都称赞他,于是大家怎 么做了,乐恢却没有答应。根据逻辑,大家做的事情一定是“举荐”或者“征召”。 但“避”字无论如何也译不出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大胆推断这个“避”一定是通 假字。根据“形似音译”的原则,又根据联想推断在课内学过的《张衡传》中“连 辟公府不就”的“辟”字就是“征召”的意思。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避”通 “辟”,译为“征召”。 四、把特殊的实词处理之后,下一步我们就要注意各个词的词性在文中是否 合理,有没有活用的情况。尤其是要注意谓语,宾语和状语位置的词。考试中在 翻译句子题中比较常出现的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 充当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查找词类 活用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铭记这个词的基本词性,然后比较它在文中出现的位 置,根据文言文语法规则区别是否出现了活用。主语和宾语位置多为名词或代词, 谓语位置多为动词或形容词,个别时候是介词,状语位置多为副词,这里也是名 词作状语最常见的地方。使动用法最主要强调的是主语做出动作的目的性,以此 区别动词是正常使用还是使动很有效。 例如: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陆游《书巢记》) 这句话中的“病”和“上”就属于活用。“病水”中“水”是名词,根据句意, “病水”应为动宾关系,所以“病”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担心”。“上而 为巢”,“为巢”是动宾关系,译为“建造房屋”,那么“上”一定为名词作状语, 译为“向上”,本文译为“在高的地方”,“而”表修饰关系。整句话就译为:“尧 的百姓担心水患,所以在高处盖房,这就是避免灾害的房子。” 五、到此为止,关于翻译词汇的问题就都已基本解决。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注 意那些在文言文句子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句式。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省略 句,被动句,以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倒装句。翻译时,一定要按 照各种句式的特点进行翻译。判断句主要就是表判断语气的句子,翻译出来跟现 代文中的说明文中的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基本相同。常见的标志主要有表肯定“者, 也”和表否定的“不,否,非,莫”等,以及“乃,即,则,皆,是,诚,为” 等虚词。被动句就记住一条:看主语位置的词是否是承受动作发出的,看宾语位 置的词是否是发出动作的。如果是,那就是被动句;如果不是,那就属于正常语 气的句子。也可以参考一些常见的被动词,如:“为,所,见,于,与”等。翻 译时只需要在谓语前加上一个“被”字即可。省略句判断起来就比较难了,需要 把整个句子的成分分析的基本差不多才能够判断。但通常考试考查的省略句不会 太难,基本都是省略宾语和介词,以及语境中省略主语。关于省略句我个人认为 古人有个原则,那就是能省就省,不该说的废话或者是逻辑已经很清楚的时候, 一些句子成分就会省略不说。 例如:我们平常见到的一些特殊的结构,“以为”。“以为”这个词在古代是 两个词,“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介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动词连用在一起, 所以“以”后面那个宾语有没有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那这个宾语就没有 存在的必要了。“以为”其实是“以之为”,“以”译为“用,拿,把,凭借”等, “为”译为“做”,连一起就是“用·······做”。 省略介词就更简单了,在高考试卷中常出现的就是“动词+介词(省略掉)+ 名词”的形式。表面上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结构,但是后面的那个做动作承
接的宾语却怎么也承接不了前面动词的意思 例如: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面“亡”和“走”根据 前后关系判断都应该是“逃亡”的意思,但“逃亡”后面连国家名构成不了动宾 结构,所以就应该是“亡于赵走于燕”,译为“从赵国逃跑到燕国”。总而言之 “动词+名词”的结构,如果后面的结构对前面的动词构成修饰,限定,解释说 明等作用,那就一定是省略了介词。 最后我说下倒装句。其中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比较简单,而且考纲中也不要 求在翻译中掌握,所以只需要在理解时找好前后句成分的偏正关系即可。我重点 要说得就是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除了正常的根据语法关系判断动宾关系外,还有 几种特殊形式的宾语前置句。如:“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应该把代词前 置到动词前。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应该把它前置到动词前。3在句 子中发现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之’时作前置(通常为“何…之有”的 句式)。4固定句式:‘唯……是∴”除此之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常 见的固定句式结构也需要大家在翻译时加以注意。这里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六、这一步是“房屋封顶”的工作。当你把所有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解决了之 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讲句子串联在一起翻译出来 七、截止至此,我们似乎已经大功告成了。但总是感觉还缺少点什么?那么 我们就再装修一下吧。也就是注意句子的感情色彩和修辞的意译。 例如: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 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这句话在翻译的时候本身并不难,只是“黠”字放在这里有点不合逻辑。全 段说的内容是齐武成帝和皇后都十分溺爱琅邪王,但是在他面前为什么要说他是 个狡猾的孩子呢?不合常理啊。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中国 人说话表面上是在批评人,甚至是骂人,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喜欢的不得了。比如 “夫妻间女的称丈夫‘死鬼’,互称‘冤家”等。所以,这句话中的“黠”字就 不能译为“狡猾”,应译为“聪明”。这就是根据感情色彩调整个别词的翻译的意 用 在文言文中,有时古人在创作时会使用一些借代,借喻等修辞格。翻译时注 意要采取意译的方式。 例如: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袁宏道《虎丘记》)应翻译成:“官 吏的专横,衙役的粗俗太过分了!”其中,这里的“乌纱”用了借代修辞,其本 体是“官吏”,翻译时应意译为“官吏”而不能直译为“乌纱帽”。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下》)应译为:“昨天有国 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其中,“采薪之忧”是生病的婉词,不能 直译为“上山去砍柴”。 以上就是我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一些体会。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 处,还敬请读者予以海涵。 徐逸超于营城一中语文组 2010-8-23
接的宾语却怎么也承接不了前面动词的意思。 例如: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面“亡”和“走”根据 前后关系判断都应该是“逃亡”的意思,但“逃亡”后面连国家名构成不了动宾 结构,所以就应该是“亡于赵走于燕”,译为“从赵国逃跑到燕国”。总而言之, “动词+名词”的结构,如果后面的结构对前面的动词构成修饰,限定,解释说 明等作用,那就一定是省略了介词。 最后我说下倒装句。其中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比较简单,而且考纲中也不要 求在翻译中掌握,所以只需要在理解时找好前后句成分的偏正关系即可。我重点 要说得就是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除了正常的根据语法关系判断动宾关系外,还有 几种特殊形式的宾语前置句。如:“1 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应该把代词前 置到动词前。2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应该把它前置到动词前。3 在句 子中发现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之’时作前置(通常为“何·······之有”的 句式)。4 固定句式:‘唯·······是·······’”除此之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常 见的固定句式结构也需要大家在翻译时加以注意。这里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六、这一步是“房屋封顶”的工作。当你把所有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解决了之 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讲句子串联在一起翻译出来。 七、截止至此,我们似乎已经大功告成了。但总是感觉还缺少点什么?那么 我们就再装修一下吧。也就是注意句子的感情色彩和修辞的意译。 例如: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 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这句话在翻译的时候本身并不难,只是“黠”字放在这里有点不合逻辑。全 段说的内容是齐武成帝和皇后都十分溺爱琅邪王,但是在他面前为什么要说他是 个狡猾的孩子呢?不合常理啊。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中国 人说话表面上是在批评人,甚至是骂人,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喜欢的不得了。比如: “夫妻间女的称丈夫‘死鬼’,互称‘冤家’”等。所以,这句话中的“黠”字就 不能译为“狡猾”,应译为“聪明”。这就是根据感情色彩调整个别词的翻译的意 思。 在文言文中,有时古人在创作时会使用一些借代,借喻等修辞格。翻译时注 意要采取意译的方式。 例如: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袁宏道《虎丘记》)应翻译成:“官 吏的专横,衙役的粗俗太过分了!”其中,这里的“乌纱”用了借代修辞,其本 体是“官吏”,翻译时应意译为“官吏”而不能直译为“乌纱帽”。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 公孙丑下》)应译为:“昨天有国 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其中,“采薪之忧”是生病的婉词,不能 直译为“上山去砍柴”。 以上就是我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一些体会。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 处,还敬请读者予以海涵。 徐逸超于营城一中语文组 20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