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儒道互补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儒 道 以人为中心 自然界为中心 “人能弘道,非·“人法地,地法 道弘人” 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有所待,“有所 为有所不为” 无所待,“与天 地精神独往来” 中庸取之有道 无欲无争
儒 道 • 以人为中心 • “人能弘道,非 道弘人” • 有所待, “有所 为有所不为” • 中庸 取之有道 • 自然界为中心 • “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 无所待, “与天 地精神独往来” • 无欲无争
儒 道 仁政 无为而治 以出世的态度入·以出世的方式入 世 世 “知其不可为而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为之” “知其无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 (庄子)
儒 道 • 仁政 • 以出世的态度入 世 • “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 • 无为而治 • 以出世的方式入 世 •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 “知其无可奈何 而 安 之 若 命 ” (庄子)
老子其人 °李耳,字聃,楚国苦县人,任周守 减室之史。 生活于战国前期或春秋晚期 孔子曾向其问礼,求教君子穷达的 处世之道
老子其人 • 李耳,字聃,楚国苦县人,任周守 藏室之史。 • 生活于战国前期或春秋晚期。 • 孔子曾向其问礼,求教君子穷达的 处世之道
《老子》其书 《道德经》,西汉河上公做《老子 章句》,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 经》,后44章为《德经》 五千言,辛辣老道,简约凝练,不 容置疑,令人骨折心惊
《老子》其书 • 《道德经》,西汉河上公做《老子 章句》,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 经》,后44章为《德经》 • 五千言,辛辣老道,简约凝练,不 容置疑,令人骨折心惊
老子思想
老 子 思 想
“自隐” 道家思想的前驱是一些避世的隐士,如 《论语》中的接舆,长沮、桀溺等。他 们称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 们自己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随着战乱的加剧,如何“苟存性命于乱 世”,如何在乱世中洁身自好,越来越 成为他们关注的问题
“自隐 ” • 道家思想的前驱是一些避世的隐士,如 《论语》中的接舆,长沮、桀溺等。他 们称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他 们自己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 • 随着战乱的加剧,如何“苟存性命于乱 世”,如何在乱世中洁身自好,越来越 成为他们关注的问题
保身 有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破有身”:消除欲望(利欲之心、机 巧、狡诈、阴谋、纷争、苦难) 无身”:无身无我、无欲无争柔弱无 力不受伤害 “全身
保身 • “ 有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 破有身”: 消除欲望(利欲之心、机 巧、狡诈、阴谋、纷争、苦难)。 • “ 无身”:无身无我、无欲无争柔弱无 力 不受伤害 • “ 全身
道:形而上的自然规律 无:永恒的、无形的、独立不改、周行 不殆。 有:生成万物。 无中生有:道从形而上落实到产生万物 的一个过程。无里面包含着无限的生机, 有着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参考1、11、25、42章
道:形而上的自然规律 • 无:永恒的、无形的、独立不改、周行 不殆。 • 有:生成万物。 • 无中生有:道从形而上落实到产生万物 的一个过程。无里面包含着无限的生机, 有着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 参考1、11、25、42章
落实到人世层面的生活准则 顺从天道的行为方式 不同于儒家伦理
德 • 落实到人世层面的生活准则 • 顺从天道的行为方式 • 不同于儒家伦理